阮斌鋒
在新課程改革的今天,小學體育的重要性不斷受到重視。學校教育是教學的主要陣地,體育教學工作也成為學校教育中一大重要的教學活動。學科教育育人心,體育教育育人體魄。那么,如何提升體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水平的提高呢?本文從“雙減”政策出發(fā),貫徹“雙減”要求,探索小學體育教學方向,以更好地推進“雙減”有效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一、更新教育思想觀念,緊貼“雙減”思想
“雙減”的提出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發(fā)展學生,為社會培養(yǎng)人才,為祖國培養(yǎng)棟梁。因此,在“雙減”背景下,教師首先應該學習最新教育思想,提高對學校體育工作的認識,讓更多學生認識到體育教育的重要性,并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為學生提供學習和發(fā)展空間。其次,教師可與家長多做溝通交流,讓家長認識到,體育活動是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心理素質的活動,合理的體育鍛煉,能讓學生更好、更快樂地成長??傊?,只有更新教育思想理念,并采取切實的措施,才能更好地適應新時代體育教學的要求,提升學生的體育素養(yǎng)。
二、建立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模式
1. 課內。
(1)開展“一品”或者“多品”體育課程。
在“雙減”政策下,開展校園“一品”或者“多品”體育課程是適應教育形勢需要,順應體育教育發(fā)展潮流的必然要求?!耙黄贰被蛘摺岸嗥贰斌w育課程的選擇要遵從廣大師生的意愿,選擇與時代相契合、與文化相連接的民族傳統(tǒng)文化體育運動項目;不僅要繼承學校體育課程傳統(tǒng),體現(xiàn)體育的本質,增進學生身體健康,還要與世界運動項目發(fā)展接軌,選擇學生喜歡的新興的運動項目,吸引學生積極參加,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
例如,學校可以選擇籃球、足球、啦啦操、傳統(tǒng)武術等體育課程,作為學校的“多品”課程項目。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年齡和學習情況,以及學生的運動能力,將學生按高、中、低的等級分為不同的梯隊,因材施教,設置不同的專業(yè)化的課程計劃,為學生提供專業(yè)化的體育指導,提升其專項技術能力。此外,學校在體育課上開展“一校一品”校園特色活動教學時,可以每周分兩節(jié)課時進行,并在大課間舉行“一校一品”活動,以達到全校師生人人喜愛、人人參與的體育課程活動。
(2)豐富體育教學形式。
豐富體育教學形式,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參與度。在傳統(tǒng)的小學體育教學中,學生只是在進行單一的學習和鍛煉,并不能在體育教學中完全感受到體育的樂趣,不能加強自身的體育體驗,影響了對體育運動的興趣,課堂效果難以得到充分體現(xiàn)。為此在教學中,教師應該豐富體育教學形式,使得學生能夠在多樣化的教學形式中,激發(fā)自己的運動熱情,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這對于幫助學生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有重要的意義。
例如,在教學中,教師可以以“一校一品”中的課程項目為背景,采用游戲教學、小組合作、多媒體或者是比賽教學的方式,融合課程項目涉及的專業(yè)技能動作、技戰(zhàn)術、專業(yè)體能訓練。通過豐富的教學形式,在提升學生參與興趣的同時,提升學生的運動技能,并且在教學中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感,每個學生都有團體精神,激發(fā)學生參與的熱情,更好地達到課堂效果。
(3)注重體育理論知識教學。
學生的體育技能要以體育知識為先導。體育是一項有技能性、實踐性、理論性的活動,體育不能“中空”,而應注重體育理論知識的教學,才能讓學生逐漸了解和加深對體育的認識,能正確地運用于實踐鍛煉。所以在體育課內教學中,教師需要注重體育理論知識的講解。
筆者認為,在學校整個體育教學課時有限的情況下,我們不妨探求多種完善體育理論教學的方法和形式,以促使學生在體育理論的學習過程中掌握更多的知識。例如,在講解籃球運球姿勢、發(fā)球姿勢時,教師可以引入人體運動生物力學、美學、肌肉運動順序節(jié)奏分析等相關知識,使學生在頭腦中有一個具體清晰的印象,懂得怎樣運動最省力。除此之外,教師在課堂上也可以開展相關體育理論知識的比賽活動,學生通過“學—練—考”等一體化的互動過程,能有效激發(fā)對體育的興趣,也能對體育理論知識有更深入的了解,切實提升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情緒,最終得以全面發(fā)展。
2. 課外。
(1)豐富課外活動形式。
學校是學生學習的主陣地,除了體育課堂學習,還應該豐富課外體育活動。在“雙減”背景下,學校可以組織多樣的體育運動興趣小組,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報名參加。例如,籃球興趣社團、足球興趣社團、啦啦操興趣社團、武術興趣社團、羽毛球興趣社團,讓學生在校園輕松的環(huán)境中就能感受到參與體育學習的趣味,在減輕學習壓力的同時,還發(fā)展自身的興趣愛好,使身體得到鍛煉。
此外,學校還可以開展多形式的社團級比賽活動。例如,在課外活動社團舉行的末尾,展開校園體育活動大比拼,所有的興趣小組都能參與。這主要是考驗體育精神和團隊精神,不僅讓學生享受體育運動的過程,更讓學生領會到體育精神。如此在幫助學生強健自己體魄的同時,養(yǎng)成良好的運動習慣,這對于學生的終身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2)搭建比賽平臺。
在“雙減”背景下,為了更好促進課內外“一品”或者“多品”體育課程的開展,學??梢詾閷W生搭建各種比賽平臺。比如,我校每年都開展兩次校園籃球比賽或者足球聯(lián)賽,以班級為單位,讓學生積極參與。學校也可以創(chuàng)建校隊,組織學生參與校外的足球、籃球比賽活動,給予學生展現(xiàn)自我的機會。除此之外,在學校的重大節(jié)日,或者是運動會上,可以讓啦啦操、傳統(tǒng)武術等校品課程的學生,進行體育文藝表演,給予學生表現(xiàn)的平臺。
三、構建體育教育專業(yè)化評價體系
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體育教育逐漸受到重視,體育教育發(fā)展如火如荼。而要順應發(fā)展趨勢,讓體育教育事業(yè)發(fā)展之路又穩(wěn)又順,就需要建立與之相適應的評價體系,對體育教育進行相應的價值判斷。構建體育教育專業(yè)化評價體系能很直觀地表現(xiàn)出學生綜合素質的高低,能力的強弱。對此,學校可以從學生的體育課內外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
例如,將學生的課外的體育表現(xiàn)納入體育評價,使之占據(jù)學生體育學習評價體系的一定比例,這樣可以引起學生對課外體育的重視。另外,評價可以從學生的日常體育課外社團活動記錄出發(fā),采用打卡制進行評價,如此更能以豐富的信息準確地、系統(tǒng)地表現(xiàn)個人的成績。
總而言之,在“雙減”政策背景下,教師要更新思想觀念,從學生出發(fā),采取靈活多變的教育方式,開展課內外一體化體育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參與各類體育活動,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能和體育素養(yǎng),進而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
(作者單位:福建省福安市韓城第一中心小學? ? ? 本專輯責任編輯:蘇少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