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從文學史走向文本的縱深
      ——以蘇軾群文教學設計為例

      2022-07-16 05:40:18陳德福日照市新營中學山東日照276826
      名作欣賞 2022年20期
      關鍵詞:黃州蘇軾人生

      ⊙陳德福[日照市新營中學,山東 日照 276826]

      在新課程理念的引領下,整本書閱讀蔚然新風。以《水滸傳》為例,說它是經典,幾乎很少有人提出異議,但若真讓你選出一篇作為課文,特別是選出一篇綱舉目張的文章來,就頗費一番腦筋。似乎哪一篇也難以獨立擔綱,總也達不到我們所想的好來。所以,多年來對于教材所選《智取生辰綱》,筆者總覺得是對《水滸傳》的唐突。幸而,整本書閱讀猶如教壇的一絲新綠,將課程由孤立的碎片走向文本的全體,但筆者認為即使整本書閱讀有時也難以觸及作品的精神內核,如果再往前走一步,將文學史引入文本的縱深,作品將獲得全新的世界。

      因為,文學史是文學作品的根基,文學作品是文學史自然的流出。但是多年來,學術分科割裂了作品和作家歷史,使得文學作品宛如浮萍,雖有些許的芬芳,但終因缺乏縱深,導致文學的魅力大減。事實上,文學作品是一個人精神成長的突起,是一個人精神成長的顯著歷史。和文學史更注重人物外在形跡的標定相比,文學作品更能反映生命的真實,兩者相得益彰。

      一、教師梳理文學史線索,提供有啟示意義的文本

      文學史編年體例最大的優(yōu)點是思路清晰,重大歷史事件一一凸顯,人物的宏大世界由此展開。在教學設計上,歷史事件的選取成為一個有“意味”的環(huán)節(jié),所選故事必須典型且具有教育功能。2017 版新課標提出,語文課程要“堅持立德樹人,增強文化自信,充分發(fā)揮語文課程的育人功能”,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應得到教師充分的理解。同時,還要突出故事的多重解讀,應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和個性化學習,為學生提供一個開放性的文本。

      以蘇軾為例,我們可以把其波瀾起伏的一生概括成以下線索:

      1.童蒙初起:1036年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公歷1037年1月8日),蘇軾出生于四川眉縣。祖父蘇序,一直秉承“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的家訓,其兩個兒子蘇澹、蘇渙都先后以文學舉進士。

      蘇軾的父親蘇洵,打小不喜讀書,二十七歲才開始發(fā)奮,三字經有“蘇老泉,二十七,始發(fā)憤,讀書籍”的文學佳話。蘇洵學游四方,母親程氏教授蘇軾兄弟二人。聽母程氏講授《漢書·范滂傳》,奮發(fā)有當世志。蘇軾生性放達,雅好讀書,從小便有為國為民之志。師從張易簡,深得道家風范,好交友,喜自然。

      出生是起點,家訓家風是孩童后天成長的重要因素,父親蘇洵砥礪求學、后來居上,母親程氏賢淑剛直、諄諄教誨,老師的仙風道骨以及川蜀特有的神秘主義氣息的鄉(xiāng)土文化都成為蘇軾生命成長的重要因子。這些故事的“敞開”為蘇軾作品提供了根基,貢獻出具有啟示性意義的文本。

      2.學霸人生:嘉祐元年(1056),蘇洵帶著二十一歲的蘇軾第一次出蜀,沿江東下,于嘉祐二年(1057)進京應試。蘇軾以《刑賞忠厚之至論》獲得了當時力主文風改革的主考官歐陽修的賞識,只因歐陽修誤認為是自己的弟子曾鞏所寫,蘇軾取得第二名。歐陽修對當時的副考官兼好友梅堯臣說:“吾當避此人,放出一頭地也。”并且放言蘇軾的將來:“此人可謂善讀書,善用書,他日文章必獨步天下?!?/p>

      3.仕官鳳翔:嘉祐六年(1061),蘇軾應中制科考試,入第三等,為“百年第一”。后授官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過河南澠池時作《和子由澠池懷舊》(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與弟弟相互唱和。嘉祐七年春(1062),陜西大旱,祈雨,作《喜雨亭記》。嘉祐八年(1063),陳希亮建凌虛臺,蘇軾寫《凌虛臺記》。

      4.赴任杭州:熙寧二年(1069)二月蘇軾還朝,震動朝野的王安石變法開始了。蘇軾的許多師友,包括他的恩師歐陽修都紛紛被迫離京。熙寧四年(1071)蘇軾上書反對新法。在改革派的重壓之下,蘇軾請求出京任職。七月,赴任杭州通判,在任兩年九個月,將政治和文學演繹得淋漓盡致。期間著有《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飲湖上初晴后雨》(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等詩。

      5.累官密、徐:熙寧七年(1074)秋,蘇軾被調往密州(山東諸城)做知州。在任兩年,蘇軾進入了詞創(chuàng)作的全盛期。著有《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v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江城子·密州出獵》(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等。這一時期,蘇軾名篇迭出,這和其人生經歷的開拓有極大關系。蘇軾杭州任上和密州的情形絕然不同,他又首次主政一方,經歷和視野的變化必然帶來文學作品的新氣象。

      熙寧十年(1077)四月在徐州任知州。熙寧十年七月,黃河在澶淵決口,蘇軾親率軍民抗洪,展現了他卓越的實務操作才能,徐州得以保全。在徐州東門外建“黃樓”以鎮(zhèn)壓水患,著有《放鶴亭記》《黃樓賦》。

      6.烏臺詩案:元豐二年(1079)三月,赴任湖州知州,作《湖州謝上表》。七月二十八日,蘇軾被捕。八月十八日入御史臺監(jiān)獄,即“烏臺詩案”。十二月二十八日,被關了103 天的蘇軾出獄了。以此為分界線,蘇軾的人生由出世漸漸轉為入世。

      7.被貶黃州:烏臺詩案后,蘇軾被貶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不得簽書公事。元豐三年(1080)二月,蘇軾到黃州,知州安置他住定慧院。五月,轉居長江邊的臨皋亭。元豐五年(1082),墾東坡、建雪堂,從此號稱“東坡居士”。元豐五年三月寒食節(jié),蘇軾以自身的稟賦與生活的歷練,創(chuàng)作了被譽為“天下第三行書”的《黃州寒食詩帖》,為中國書法樹起了一座不朽的豐碑。

      蘇軾謫居黃州四年兩個月期間,世界觀、人生觀進入了一種新的境界,文學創(chuàng)作也達到巔峰時期。著有詩文《念奴嬌·赤壁懷古》《前赤壁賦》《后赤壁賦》《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定風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臨江仙·夜歸臨皋》《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滿庭芳·蝸角虛名》《記承天寺夜游》等名篇。

      8.東山再起:元豐七年(1084)四月離開黃州,赴任汝州團練副使(從八品)。途經廬山,作《題西林壁》。送長子蘇邁去饒州任德興尉至湖口縣,著《石鐘山記》。經江寧,拜訪王安石。兩個曾經的政敵,相逢一笑泯恩仇,留下了為后人津津樂道的文學佳話。

      元豐八年(1085)五月,知登州(七品)。十月,到達登州五天后,調任京城開封任禮部郎中(從六品)。十二月,抵開封,作《惠崇春江晚景》。元祐元年(1086)初,升任起居舍人(從六品)。不久,又改任中書舍人(正四品)。八月,晉升翰林學士(正三品)知制誥,專為皇帝草擬圣旨,知禮部貢舉。元祐二年(1087),又升任翰林學士兼任侍讀,做哲宗的老師。至此,連升六次。

      元祐四年,以龍圖閣學士兼任杭州知州,建立官辦醫(yī)院“安樂坊”,疏浚茅山、鹽橋二河,疏浚西湖、建蘇堤。在任一年四個月,作《贈劉景文》。

      “蘇門四學士”——黃庭堅、張耒、晁補之、秦觀,天下人盡皆知。

      9.再度黜陟:元祐八年(1093)任定州知州。紹圣元年(1094)閏四月,蘇軾被貶去嶺南知英州。六月,又降為建昌軍司馬(從八品)。八月,到達南康軍時,再降一等,為寧遠軍節(jié)度副使(從八品)。紹圣四年(1097),年已花甲的蘇軾被一葉孤舟送到了蠻荒之地海南儋州,此時的蘇軾已不抱生還的希望,但他卻“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蘇軾在這里辦學堂,興教化。宋代往后一百多年里,海南從沒有人進士及第。但蘇軾北歸不久,姜唐佐就舉鄉(xiāng)貢,所以海南人一直把蘇軾看作是儋州文化的拓荒者。為此蘇軾題詩:“滄海何曾斷地脈,珠崖從此破天荒。”在此期間,蘇軾作《書傳》十二卷,著《志林》。最后完成和陶淵明詩一百二十四首。

      10.溘然長逝:元符三年(1100),以瓊州別駕的官職在廉州安置,不得簽書公事。六月,離儋州。建中靖國元年(1101)正月,過大庾嶺,在真州(今江蘇儀征),住在船上,瘴毒大作。作《自題金山畫像》詩。六月十五日到常州,上表,請求致仕。建中靖國元年七月二十八日一代文宗蘇軾溘然逝世,享年66 歲。

      以上十件事,教師可以制成PPT 加以投放,每一張PPT 都是蘇軾人生歷程的一個片段。教師一方面帶領學生重歷蘇軾詩意的人生,另一方面又對蘇軾每一段人生之下的文學作品加以品讀和賞析。人生因作品而豐富,作品因人生而獲得根基。如果再輔之以地圖(形成空間概念)、吟誦、視頻等多種教學手段,蘇軾的形象就會更加完整而深刻。

      二、教師要通過文學史線索,進入文本的縱深

      如《記承天寺夜游》以人生隨筆的形式真實記錄了作者被貶黃州的一個生活片段。夜晚壯志難酬的苦悶、尋找朋友以自遣的無奈、天邊的冷月、一塵不染的夜空、看透世事后的自我解嘲都躍然紙上。特別是“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一句,“一切景語皆情語”,展現了蘇軾“大空明”“大澄澈”的境界,這和蘇軾黃州期間,在安國寺受戒成為居士,除去研讀佛經之外,他還參悟禪理不無關系。而且,早在杭州赴任期間,蘇軾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就流露過這種空明澄澈人生境界的端倪??梢?,學識的通透、道家思想的濡染早使其慧根獨具,一詩一文的境界是一脈相承的。

      又如,同是選取蘇軾在黃州貶謫時期的作品,按時間順序排列,依次是 《念奴嬌·赤壁懷古》《前赤壁賦》《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定風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我們來分析一下其中的感情線索:《念奴嬌·赤壁懷古》開篇,“大江東去浪淘盡”,就發(fā)現氣度不凡,即使在貶謫期間也能歷覽三國,心胸極為開闊,但最終“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不免流于感傷。至于《前赤壁賦》,開篇“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作者心緒高蹈,全無貶謫之意。作者似乎找到了人生的歸宿,人生的悲苦都通過歷史或自然化作了笑談。且《赤壁賦》累篇成章,說明作者對貶謫人生已駕輕就熟,他就像在講述他人的一個小故事,然后呵呵一笑作結,可謂放達之至。再到《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蘇軾極盡悲慘之能事,所表達的感情頗有些絕望。于是有同學說這不對,這不符合我們對蘇軾的期許,前文蘇軾已經開闊和放達了,后文怎么又陷入絕望了呢?筆者認為,生命并非完全按照進步論的觀點單向度地發(fā)展,它在不同的境遇中煥發(fā)出不同的光輝。生命中有曲折、有反復,才是真正的人生。等到了《定風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通篇以一種細膩詼諧的筆調,寫出了遷客騷人醉飲后的一種小快樂、小狂傲、小清醒、小繾綣、小放達,頗有些故意比肩魏晉風骨的味道。全篇一以貫之的都是這種跳躍的情調和雅趣,作者沉浸于自己的小世界,什么煩惱悲傷都化作了酒意?!赌钆珛伞こ啾趹压拧贰肚俺啾谫x》《定風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勾勒出蘇軾在黃州感情發(fā)展的起伏變化,《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則扮演了人生的小插曲。我們可以看到蘇軾也不是生來就豁達,而是有一個慢慢演進的過程,里面也會有轉折。正如人總是慢慢學會長大一樣,蘇軾也是隨著人生閱歷的增加、對生命意義的理解慢慢走向成熟的。由是,我們對文本的追尋便有了生命的厚度,文字也因此獲得了它獨特的生命。

      三、確定研究課題,形成研究成果

      2017 年版新課標提出,要從祖國語文的特點和高中生學習語文的規(guī)律出發(fā),以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為綱,以學生的語文實踐為主線,設計“語文學習任務群”。學習任務群以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為主要學習方式。筆者以此為基點,設計出大致的思路可以是這樣的:

      1.教師提出單元教學目標。人教版教材的單元教學都是按主題進行編排的,與原有教材相比,單元模塊教學明顯加強,課文不再是孤立的個體,而是強調彼此之間的融合。主題教學突破了應試教學單純強調考點的誤區(qū),還閱讀為本真閱讀、專題閱讀、深度閱讀,力求在宏觀上進行補偏。教師應結合教材意圖設計,選取單元內容的整合點,引導學生關注文本間的關聯,并允許新的生成。如,有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確定了“蘇軾《赤壁賦》與屈原《離騷》貶謫文化的同與異”這一論題。

      2.學生自主研究文本。新課程理念要求課堂應由師本向生本轉變,強調真正的閱讀是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從而形成與單篇教學不同的閱讀生態(tài)。學生把有關聯的一系列文本整合在一起,經過自己的思考,整合歸納,從而提煉出自己的觀點來。這個觀點可以是單個也可以是多個,可以從內容,也可以從藝術手法角度著手。觀點盡量選取有價值的,有助于語文學科語言的建構和生成,有助于促進語文思維發(fā)展,有助于審美鑒賞,有助于文化傳承。例如,有學生提出“蘇軾作品中‘月’意象對李白詩歌的繼承和發(fā)展”。

      3.生生合作、生師合作,形成研究成果。學生基于自己的思考,圍繞某一議題開展討論,在討論過程中,學生對自己確定的觀點加以深化和拓展?!伴e聊”催生了個人的深入思考,使文本走向深處。教師可以參與對話,進行集體建構。教師基于自己的知識基礎可以提供有價值的思路,但教師應該放平心態(tài),不能居高臨下,我們只是話題的參與者,在知識建構和接受新事物方面教師并不比學生高明許多。

      4.師生總結提升。教師應提供學生展示的舞臺,讓學生的研究成果共享,以達到提升的目的。教師也可以放低身段,與學生一起走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因為在真理面前,教師和學生都是平等的。大家可以師生共寫,師生共談,教學相長。

      綜上,本文以蘇軾群文為例,探討了從文學史的角度走向文本縱深的路徑,學生在學習蘇軾群文的同時了解其人、了解其事。同時,蘇軾傳記又為學生人格重塑提供了范本。文本再也不是泛泛而談,而是走向文本縱深的導引。文學史走向文本的縱深的目標由此達成。

      猜你喜歡
      黃州蘇軾人生
      多情最是黃州月
      中學語文(2022年23期)2022-09-19 11:54:00
      大江東去——蘇軾的黃州時期
      藝術品鑒(2020年10期)2020-11-27 01:53:48
      從善如流
      大宋國民偶像蘇東坡失意黃州——《黃州寒食帖》
      藝術品鑒(2020年5期)2020-07-27 02:42:50
      蘇軾“吞并六菜”
      蘇軾吟詩赴宴
      人生中的某一天
      人生悲喜兩字之間
      蘇軾發(fā)奮識遍天下字
      獨一無二的你
      溧水县| 平阳县| 平泉县| 会东县| 广德县| 石楼县| 定结县| 扬中市| 景泰县| 吉安县| 临漳县| 广西| 安吉县| 祥云县| 调兵山市| 雷波县| 通海县| 承德县| 江西省| 琼海市| 开远市| 长白| 苏尼特左旗| 仁布县| 元朗区| 任丘市| 黄浦区| 岳阳市| 宁远县| 扶风县| 岳普湖县| 克什克腾旗| 吉安市| 临西县| 自治县| 曲靖市| 宾阳县| 鹤壁市| 徐州市| 神池县| 景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