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薇
摘要:近年來,各地中考對群文閱讀日益重視,文言文篇幅短小,相對完整,構建群文更嚴謹。中考群文閱讀考察主要集中在非連續(xù)性文本與古詩文方面,下面我們將從三方面對初中群文閱讀教學進行探究。
關鍵詞:群文閱讀;文言文
一、主題教學之與群文閱讀教學的對比
(一)文本組合依據的區(qū)別
從群文閱讀與主題閱讀的比較來看,主題教學和群文閱讀都主張要突破原來單篇閱讀教學的模式,采取靈活的文本組合方式且都圍繞某一核心的“話題”來展開討論。主題閱讀中的“話題”稱為“主題”,在群文閱讀課中叫作“議題”。但是他們之間在操作方式以及教學內容方面又存在不同,主題閱讀是在課堂中圍繞一個確定的主題,選擇一組具備同樣主題的文本,師生開始集體的思想交流碰撞,最后實現(xiàn)對主題的理解與升華。但是主題閱讀教學中“主題”與群文閱讀教學中“議題”的含義是不一樣的,主題閱讀教學中文本的“主題”常常是“人文主題”,例如大自然的美、什么是友情?在進行多文本的主題閱讀之后得到的是對于多文本的人文性概括,這與現(xiàn)行教材中按人文性組元的單元教學是相似的;而在群文閱讀中,議題的確立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也是基于此,群文文本的選擇比較多元,從文本的內容、表達的技巧、形式等等都可以納入選擇。這使得群文閱讀議題的選擇面很廣,并且議論性強,同時,學生閱讀思維的導向并不固定,而是由師生共同建構和挖掘。
(二)教學目的的區(qū)別
主題閱讀教學與群文閱讀教學最終要達到的目的也不同,主題教學通過對多個文本的閱讀來形成對主題相對統(tǒng)一的認識。在群文閱讀中學生是圍繞議題共同討論,每個學生根據閱讀來表達感受經驗,在這個過程中是沒有固定答案的,言之有理即可。
二、文言群文閱讀教學的優(yōu)勢
溫儒敏教授也指出:“部編本語文教材的課文選篇,更加強調四個標準:經典性、文質兼美、適宜教學”。部編本語文教材選文的特點為文言文群文閱讀在選文和實踐上都提供了有力的指導。 七到九年級的習題設置開始出現(xiàn)難度變化,其中一個重要的點就是編者非常注重引用課外的文言資源來開闊學生的閱讀視野,拓展學生的文言文閱讀量。與此同時,這些課后習題的設置能夠為教師在確立文言文群文議題時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七年級上冊的《狼》一文中的課后習題為:“列舉一些與狼有關的成語,從這些成語來看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狼的形象是怎樣的?你如何看待狼的這種傳統(tǒng)形象?”在這里就可以開展為“蒲松齡筆下狼的形象”為議題來開展文言文群文閱讀,把《狼三則》的另兩篇和《牧豎戲狼》組合在一起,讓學生進行關于狼的形象的文言文群文閱讀。能夠使學生了解關于狼的不同形象,打破狼在人們固有觀念里狡詐、兇狠的動物形象,學生的辯證思維和閱讀視野都得到了鍛煉提升。這種例子在教材中還有許多,如《愚公移山》中讓學生課外閱讀《列子》中的其他故事,“造父學御”“歧路亡羊”等,來討論他們的寓意;《莊子二則》中引入《上李邕》,寓意是讓學生思考作者運用比喻表達了怎樣的情感。從以上文言文課后習題的總結歸納中可以看出,編者開始有意識地將作者的其他文章或者與課文題材相類似的文章放在一起比較學習,使學生在多種閱讀資料的比較閱讀和思考中來提高閱讀能力,而這一點與群文閱讀教學的理念是不謀而合的。
綜合以上來看,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的選文與課后習題設置兩方面,編者有意識的引導學生通過課外閱讀來開闊學生的閱讀視野。教材中課后習題的資源也能夠為文言文群文閱讀的開展帶來些許啟示和思考,而教材的選編要求與文言文群文閱讀的教學理念是相同的。
三、如何確立文言文群文議題
(一)緊扣教材,生發(fā)議題
能選入教材的文章都是文質兼美并且十分經典的。編者通過選文想要學生在閱讀學習中掌握文章所蘊含的思想精神、表達技巧、生活態(tài)度,與此同時教師可以再結合其他類似文章的整合來進行鞏固學習。這樣也可以解決群文閱讀所提出的群文議題不適合學生學情和學習基礎的問題。
(二)明確類型,整合議題
上面說到議題主要有三種形式:形式議題、主題議題和言語議題,三種不同形式議題的特點都各不相同。因此在具體確定某一個議題時,教師需要明確不同議題的類型和特點。言語議題往往是對某一種句式或者字詞進行歸納和比較,這是屬于小議題可以和形式議題或者主題議題進行整合。因為不和其他議題進行整合,整堂課只是糾結于文言字詞的梳理總結會讓學生感到枯燥無味,而且這樣的群文閱讀課與一般的文言文字詞翻譯課之間并沒有太多的區(qū)別。同時還需要掌握不同形式議題的特點,來幫助教師確立議題和教學重難點。議題最主要的特點是“開放性”和“可議論性”,“開放性”要求議題最終指向的答案不是固定的唯一的,要能夠激發(fā)學生多角度多思維的發(fā)展;“可議論性”便是議題的設置要有價值,要能激發(fā)學生課堂討論的積極性。如在言語議題中,重點是激發(fā)學生探究同類字詞、句式的不同含義和特點;主題議題是通過閱讀文章之后能夠總結出文章的相通之處并積累素材運用到寫作當中。因此,教師在確立文言文群文閱讀的議題時應該充分考慮議題的類型和特點以便確立具體的議題。
參考文獻:
[1]劉素娟.中學文言文優(yōu)化誦讀教學探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5.
[2]合作學習在初中文言文教學中的實踐與運用[D].上海師范大學,2014.
[3]習興英.高中文言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D].贛南師范學院,2019.
[4]楊姍姍.初中文言文歧義注釋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4.
[5]李海斌.文言文教學與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D].首都師范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