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鵬飛,仇小杰
(中國航發(fā)控制系統(tǒng)研究所,江蘇 無錫 214063)
隨著渦扇發(fā)動機推力的不斷增大,渦輪后燃氣溫度也越來越高。通過渦輪后燃氣溫度這個關(guān)鍵熱力學參數(shù)的采集,用以監(jiān)控發(fā)動機性能,確保渦輪溫度在任何情況下都處于可控范圍,保證發(fā)動機的安全。因此,在發(fā)動機穩(wěn)態(tài)和過渡態(tài),準確測量渦輪后溫度非常重要。
采用熱電偶傳感器測量渦輪后燃氣溫度時,難以實現(xiàn)熱電偶冷端恒溫條件,導致測量誤差很大。張海濤等[1]采用冷端測溫電路與熱電偶回路分離的硬件結(jié)構(gòu),利用軟件方法實現(xiàn)冷端補償,提高了溫度測量精度。陽露[2]在某型飛機飛行測試項目的熱電偶測溫中,采取模擬集成硬件的解決方案,通過熱電偶測量和參考接合點補償結(jié)合在一起的方法提高溫度測量精度。雖然熱電偶的測溫原理清晰,在工程應用中也有一定的研究基礎,但是R 型熱電偶在發(fā)動機測溫中的采集方案、冷端溫度選取原則以及溫度修正方法,卻鮮有公開文獻論述。針對這一情況,本文設計了一種渦扇發(fā)動機測溫R 型熱電偶高精度采集方案,并以熱電偶冷端補償原理為基礎,提出一種新型冷端補償方法,并輔以電子控制器修正計算,以實現(xiàn)R 型熱電偶冷端溫度的動態(tài)補償,從而獲得準確的渦輪后燃氣溫度。
受熱物體中的電子,會隨溫度梯度從高溫區(qū)向低溫區(qū)移動,進而產(chǎn)生電流或電荷堆積,這種現(xiàn)象稱為熱電效應[3]。熱電偶基于的原理就是熱電效應。如圖1 所示,2 種不同的導體或半導體分別為A 和B,組成1 個閉合回路。當A 與B 相接的2 個接點的溫度T和T0不同時,就會在回路中產(chǎn)生1 個電勢,此閉合回路就是熱電偶。當回路的2 個端點溫度不同時,就會產(chǎn)生熱電勢。
圖1 熱電偶工作原理Fig.1 Working principle of thermocouple
實際測量時,溫度測量的目的是測得以0 ℃為基準的熱端溫度T,而熱電勢反映的是熱端和冷端的相對電勢,因此,只有將冷端置于冰水混合物中,才能使冷端不受外界溫度的影響始終保持為0 ℃,此時對應于標準分度表的溫度才是熱端的實際溫度[4]。但在實際測量過程中,由于冷端處在外界環(huán)境中,受環(huán)境溫度影響很大,保持冷端溫度恒定很困難,因此使用熱電偶測溫的過程中需要冷端補償。
根據(jù)中間溫度定理可得:
在進行渦扇發(fā)動機渦輪后燃氣溫度測量時,熱電偶熱端置于燃氣中,冷端放置位置則需考慮的因素很多。冷端所處溫度場不穩(wěn)定會帶來誤差,冷端與熱端需要溫度差才能實現(xiàn)熱電偶的測量,同時還要考慮測量線路長度帶來的測量誤差[5]。為了讓冷端免受被測介質(zhì)溫度和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往往采用補償導線(與所使用的熱電偶具有相同熱電特性的廉價金屬),將熱電偶的冷端延引到遠離高溫區(qū)的地方,從而使新的冷端溫度相對穩(wěn)定[6-7]。同時,當冷端與熱端距離較遠時,利用補償導線可以節(jié)約大量貴金屬,減小熱電偶回路電阻,而且便于鋪設、安裝。
由于渦扇發(fā)動機渦輪后燃氣溫度場的不均勻性,需要采用多支溫度傳感器進行采集。根據(jù)溫度采集功能域進行信號采集邏輯域設計,并根據(jù)邏輯域功能進行分配設計形成物理域。因此,渦扇發(fā)動機渦輪后燃氣溫度測溫組件一般包括熱電偶傳感器、集電環(huán)、發(fā)動機補償電纜和電子控制器(包含冷端補償電路、信號采樣電路和軟件處理算法)。渦扇發(fā)動機溫度采集回路設計表如表1 所示。渦扇發(fā)動機測溫R 型熱電偶一般選用I 級精度偶材,傳感器的設計比較成熟,其本身精度可以得到保證。補償電纜的精度取決于R 分度補償電纜的材質(zhì),由材料的物理特性決定。因此,提高電子控制器信號采集回路精度對溫度信號采集起主要作用。
表1 渦扇發(fā)動機溫度采集回路設計表Table 1 Design table of temperature acquisition circuit for turbofan engine
多支R 型熱電偶傳感器并聯(lián)后輸出2 組信號接入集電環(huán),每組信號分別進入1 個電子控制器,電子控制器經(jīng)過濾波、放大處理后轉(zhuǎn)換成電壓信號??刂栖浖鶕?jù)標定數(shù)據(jù)和補償原理進行溫度處理。R 型熱電偶信號采集原理見圖2。
圖2 R 型熱電偶信號采集原理圖Fig.2 Schematic diagram of R-type thermocouple signal acquisition
根據(jù)熱電偶溫度傳感器和電子控制器在發(fā)動機上的布局,熱電偶的冷端溫度傳感器一般布局在電子控制器連接插座內(nèi)部印制板上,電子控制器內(nèi)部熱電偶處理電路應盡可能接近連接插座,使得處理節(jié)點的溫度與冷端溫度傳感器測量的溫度基本一致。根據(jù)中間導體定律[8],電子控制器內(nèi)部處理電路板與接插件針腳連接的導線采用普通銅線。由于不存在R 型熱電偶材質(zhì)的插針、插孔,且控制器內(nèi)外存在較大溫差,所以不能把R 型熱電偶的冷端直接引入控制器內(nèi)部,傳統(tǒng)的熱電偶冷端設計方案不適用于R 型熱電偶。為提高R 型熱電偶采集精度,設計了一種新型冷端補償方案,見圖3。將電子控制器的插座溫度作為R 型熱電偶信號的冷端,同時用K 型熱電偶測量R 型熱電偶信號的冷端溫度;K 型熱電偶的冷端直接引入控制器內(nèi)部,同時用PT100 測量K 型熱電偶信號的冷端溫度。
圖3 R 型熱電偶冷端補償方案示意圖Fig.3 Schematic diagram of R-type thermocouple cold end compensation scheme
根據(jù)中間溫度定律公式,計算R 型熱電偶信號參考端為0 ℃時的熱電勢:
由于T1和T2為同一個插座的溫度,溫度基本一致,所以認為T1=T2。根據(jù)中間溫度定律公式,計算K 型熱電偶信號參考端為0 ℃時的熱電勢:
根據(jù)K 型熱電偶分度表換算出T1,代入公式(2),再根據(jù)R 型熱電偶分度表可以換算出R 型熱電偶測量的真實溫度。
根據(jù)圖4 中原理,控制軟件需完成冷端溫度計算、熱電勢計算、冷端溫度補償、由分度表查詢溫度值等功能[9]??刂栖浖话愀鶕?jù)寫入的熱電偶分度表,用線性插值法得出相應的電壓值(mV)和溫度值[10],因此,熱電偶分度表的選取尤為關(guān)鍵。為了提高控制軟件的插值運算效率,減少軟件運行耗時,寫入控制軟件的熱電偶分度表數(shù)組長度一般設置為16 位。
圖4 R 型熱電偶冷端補償軟件處理算法Fig.4 Software processing algorithm of R-type thermocouple cold end compensation
根據(jù)電子控制器運行場景分析,外部環(huán)境溫度范圍在-60~220 ℃,因此K 型熱電偶分度表的最大溫度選取240 ℃。根據(jù)K 型熱電偶分度表[11],分別以5 ℃、10 ℃、20 ℃為間隔選取插值表,繪圖結(jié)果見圖5??煽闯?,3 條線基本重合,可以選擇20 ℃為間隔插值表。在0~240 ℃工作溫度范圍內(nèi),對K 型熱電偶分度表進行線性擬合,R2=1.0,線性擬合程度高,在一定工作溫度范圍內(nèi)線性插值表可以代替分度表。寫入控制軟件的K 型熱電偶分度表見表2。
表2 K 型熱電偶分度表選取結(jié)果Table 2 Selection results of K-type thermocouple graduation table
圖5 K 型熱電偶不同溫度間隔分度表繪圖結(jié)果Fig.5 Drawing results of K-type thermocouple graduation table with different temperature intervals
根據(jù)渦扇發(fā)動機測溫要求,R 型熱電偶分度表的最大溫度選取1 500 ℃。由于R 型熱電偶分度表在低溫段線性度較差,因此分3 個溫度區(qū)間選值,分別是-50~200 ℃、200~600 ℃、600~1 500 ℃。
在-50~200 ℃溫度區(qū)間,根據(jù)R 型熱電偶分度表[8],分別以5 ℃、50 ℃、100 ℃為間隔選取插值表,繪圖結(jié)果見圖6??煽闯觯? ℃、50 ℃間隔插值表2 條線基本重合,可以選擇50 ℃為間隔的插值表。分別在0~50 ℃、50~100 ℃、100~150 ℃、150~200 ℃工作溫度范圍內(nèi),對R 型熱電偶分度表進行線性擬合,R2分別等于0.998 5、0.999 7、0.999 8、0.999 9,線性擬合程度高,在一定工作溫度范圍內(nèi)線性插值表可以代替分度表。因此,在-50~200 ℃溫度區(qū)間內(nèi),選擇50 ℃為間隔的插值表。
圖6 R 型熱電偶(-50~200 ℃)不同溫度間隔分度表繪圖結(jié)果Fig.6 Drawing results of R-type thermocouple (-50~200 ℃)graduation table with different temperature intervals
在200~600 ℃溫度區(qū)間,根據(jù)R 型熱電偶分度表,分別以5 ℃、50 ℃、100 ℃為間隔選取插值表,繪圖結(jié)果見圖7??煽闯?,3 條線基本重合,可以選擇100 ℃為間隔的插值表。分別在200~300 ℃、300~400 ℃、400~500 ℃、500~600 ℃工作溫度范圍內(nèi),對R 型熱電偶分度表進行線性擬合,R2分別等于0.999 8、0.999 9、1.0、1.0,線性擬合程度高,在一定工作溫度范圍內(nèi)線性插值表可以代替分度表。因此,在200~600 ℃溫度區(qū)間內(nèi),選擇100 ℃為間隔的插值表。
圖7 R 型熱電偶(200~600 ℃)不同溫度間隔分度表繪圖結(jié)果Fig.7 Drawing results of R-type thermocouple (200~600 ℃)graduation table with different temperature intervals
在600~1 500 ℃溫度區(qū)間,根據(jù)R 型熱電偶分度表,分別以5 ℃、50 ℃、100 ℃、200 ℃為間隔選取插值表,繪圖結(jié)果見圖8??梢钥闯觯? 條線基本重合,可以選擇200 ℃為間隔的插值表。分 別 在600~800 ℃、800~1 000 ℃、1 000~1 200 ℃、1 200~1 400 ℃、1 400~1 500 ℃工作溫度范圍內(nèi),對R 型熱電偶分度表進行線性擬合,R2分別等于0.999 9、0.999 9、1.0,1.0,1.0,線性擬合程度高,在一定工作溫度范圍內(nèi)線性插值表可以代替分度表。因此,在600~1 500 ℃溫度區(qū)間內(nèi),選擇200 ℃為間隔的插值表。根據(jù)上述結(jié)果分析,R 型熱電偶分度表的選取見表3。
表3 R 型熱電偶分度表選取結(jié)果Table3 Selection results of R-type thermocouple graduation table
圖8 R 型熱電偶(600~1 500 ℃)不同溫度間隔分度表繪圖結(jié)果Fig.8 Drawing results of R-type thermocouple (600~1 500℃) graduation table with different temperature intervals
假設采用冷端補償后的R 型熱電偶的熱電勢為13.437 mV,根據(jù)表3 中(1 200 ℃,13.228 mV)和(1 400 ℃,16.040 mV)兩點進行線性插值,計算得到溫度值為1 214.86 ℃。查表可得,13.437 mV 對應的溫度值為1 215.00 ℃,查表值與分段線性插值計算值相差0.14 ℃??梢姡ㄟ^分段線性插值達到了簡化查表的目的,也保證了精度要求。
用FLUKE 多功能檢驗儀進行電子控制器R 型熱電偶采集信號的精度檢查。FLUKE 多功能檢驗儀選擇R 型熱電偶輸出特性,冷端補償溫度為電子控制器R 型熱電偶傳感器信號采集的插座端溫度。電子控制器在常溫環(huán)境下,通過設置不同的溫度,檢查電子控制器溫度信號采集情況。驗證結(jié)果見表4,可見信號采集最大誤差為1 ℃以內(nèi),滿足設計要求。
表4 采集精度驗證結(jié)果Table 4 Acquisition accuracy verification results
針對渦扇發(fā)動機測溫R 型熱電偶設計了一種高精度采集方案,提出了一種分段冷端補償方案,同時通過合理選取熱電偶分度表寫入控制軟件。利用標準信號源進行檢查驗證,信號采集誤差滿足設計要求。目前,此方案已經(jīng)應用于發(fā)動機臺架試車,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