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民生
那天,在鄉(xiāng)下的老街上,碰見一位賣茶的大嫂。她對我說,這茶是自家產、手工炒的,樣子雖不好看,但耐喝經泡得很。為證明自己所言不假,她用紙杯泡了一杯給我。但見熱水沖泡下去,一小會兒工夫,紙杯里的茶葉就舒展開來,并漸漸恢復在茶樹上那種冒尖兒的模樣,茶水也漸漸碧綠起來。我迫不及待地端起嘬了一小口,嗯,的確滋味挺濃的。不過,看著杯里恢復成嫩綠的茶葉,思維竟走了岔:新茶在杯中之所以能翠色翩然而至,一縷清香回風舞袖,就在于它善于妥協(xié),采摘、殺青、揉搓、烘干等每一道工序,何嘗不是鮮嫩茶葉一次次妥協(xié)的過程?
賣茶大嫂錯將我的思索當遲疑,連忙說,這是最早的新茶,價格當然要貴些,有些茶樹還沒透芽。我知道,受溫度、光照等影響,同一片山坡的茶樹抽芽也分先后順序,新茶“貨賣當時價”,明前茶自然價格高一些,茶農對最早透芽抽葉的茶樹也另眼相看。而那些背陰或溝底的茶樹,不會因陽坡上的茶葉已“變現(xiàn)”就生氣,而是積蓄力量,等待時機蓬勃生長,這些延遲透芽抽葉的茶何嘗不是在做一種妥協(xié)?
茶的種種妥協(xié)哲學,與人類諸如“兩害相權取其輕”“退一步海闊天空”等處世哲學相似,這也是人性中可貴的優(yōu)點。
難道不是?人之所以能夠堅強地活著,很大程度上與人類這種高級動物非常善于妥協(xié)有關。人與人之間常妥協(xié),家庭便是妥協(xié)的產物。不同性別、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性格、不同愛好等的一男一女組成一個家庭,家?guī)缀蹙褪怯沙汕先f矛盾組合在一起的,若雙方都不妥協(xié),恐怕連一天都過不下去;人與社會常妥協(xié),在跟疫情對峙的時光里,我們學會了抉擇與取舍,盡量做到沒必要不出城甚至不出門。非出門不可,則自覺戴口罩、不聚集等,這種退而求其次的生活方式,正是一種妥協(xié)的智慧。
妥協(xié)并非是向命運投降,而是活得更加有質量。茶的妥協(xié),能使我們品嘗到甘腴清透、幽香四溢的飲品;人的妥協(xié),是為了更好地沐浴年復一年的美好春光。
(柳生綿摘自《衡陽晚報》2022年4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