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梁
同學小潘談起我們的班長,語氣里滿是羨慕:“人家現(xiàn)在是妥妥的人生贏家,事業(yè)做得很大,呼風喚雨,八面威風!”我笑了,反問:“難道我們不是‘人生贏家’嗎?”
在大多數(shù)人的觀念中,人生贏家就是那些功成名就的人。國人對所謂成功的渴望太過強烈。小孩子剛滿一周歲時抓周,每個父母都迫切希望孩子能抓一個好未來。孩子從剛懂事的時候就被灌輸將來要做“有出息的人”,做出一番成績“光宗耀祖”。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種思想根深蒂固。很少有父母說希望孩子將來平平淡淡就行?!半u娃”現(xiàn)象之所以愈演愈烈,就是因為父母對孩子的未來抱有太多期望。我們中國人總是把出人頭地當成奮斗目標,于是,一些俗語被傳了千百年,比如“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又比如“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諸如此類,層出不窮。
可以這樣說,絕大多數(shù)的人都把“人上人”當成了奮斗目標。但事實上,人群中99%的人都成了平平常常的人。我們大多數(shù)人,做著一份普通的工作,找了一個普通的愛人,過著普通的生活,生了普通的孩子。真正有天賦的人極少,而且有天賦也需要付出極大的努力,才有可能在人群中脫穎而出。于是,你、我、他,都成了蕓蕓眾生中最普通的一個。這是絕大多數(shù)人的結局。
可是,因為原來對自己的期望值太高,很多人不甘心這樣平凡下去。尤其是身邊極少數(shù)的功成名就的“人生贏家”,總是動不動就刺激一下你的神經(jīng)。很多人都活在一種誤解里,以為自己沒能混成“人生贏家”是沒趕上天時、地利、人和,于是各種不甘心,各種不滿足。巨大的心理落差,影響了人們的幸福感。當“人生贏家”變得高不可攀時,人們會覺得自己是個徹頭徹尾的失敗者。
我想說的是,其實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人生贏家”。真正的人生贏家,是能夠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好,把自己的心態(tài)調(diào)整好,過出生活的真滋味。你仔細想想就會發(fā)現(xiàn),其實生活就是一種心態(tài)。心態(tài)好了,一切都是滿足的狀態(tài)?;钤跐M足的狀態(tài)中,雖然不一定做出多么令人矚目的成績,但一定是幸福的狀態(tài)。
記得有人問《人世間》的作者梁曉聲:“您認為的成功是什么?”他回答說:“我不認為一個人非得取得所謂的成功。好的生活其實應該是穩(wěn)定而自適的,這個自適就是使自己的心性安穩(wěn)下來,過適合自己的一種生活。如果每一個人都去追逐所謂的成功,而我們中國人又把成功定義為要么當大官,要么成為大款,那么這種成功沒有必要去追逐。文化不應該是這樣,文化最大的作用應該是告訴我們,人生真的不必那樣?!?/p>
梁曉聲這話說得特別好,過穩(wěn)定而自適的生活就是真正的成功。真正的人生贏家,是能夠很好地自我調(diào)適,自得其樂。這樣說來,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人生贏家”。也許你普通甚至卑微,就像一朵最不起眼的小花一樣,但仍在角落里默默綻放屬于自己的美麗,并且能夠感受和享受到屬于自己的美好。這樣的人,難道不是“人生贏家”嗎?
你或許沒有功成名就,但能夠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種種美好,能夠享受到人生的種種樂趣,就能夠“贏”得真正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