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由郭亮組織和領導的粵漢鐵路三千工人大罷工震撼全國,揭開了湘區(qū)第一個工運高潮的序幕。毛澤東贊揚他是“有名的工人運動的組織者”。
1928年3月27日,由于叛徒告密,郭亮在岳陽被捕,隨即被押往長沙受審。面對嚴刑拷打,郭亮留下著名的口供:“開眼盡是共產黨人,閉眼沒有一個!”
兩天后,郭亮被秘密殺害于長沙司門口前坪,年僅27歲。殘忍的反動派當局將他的頭顱掛在司門口示眾3天3夜,又移至他的老家銅官東山寺戲臺示眾。
“湘江蕩蕩不盡流,多少血淚多少愁!雪恥需傾洞庭水,愛國豈能怕掛頭!”1916年,年僅15歲的郭亮在長沙街頭看見被殺害的革命黨人的頭顱,義憤填膺,詠作此詩。12年后,他為革命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事跡傳遍中華大地。
◆素材解讀
1.英雄無畏。郭亮用自己短暫光輝的一生書寫了一位共產黨人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和至死不渝的忠誠,他為中國革命獻出了年輕寶貴的生命,他的豪言壯行將永遠激勵后人。
2.英雄精神永駐。我們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正是無數(shù)像郭亮烈士這樣的先輩流血犧牲換來的,我們要緬懷英雄,傳承英雄精神,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征途中奉獻青春。
◆適用話題
光輝一生 革命無畏 流血犧牲 奉獻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