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麗琴
摘要:在語文單元主題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主導作用,從單元內容整合、教學情境設計、學習活動組織、課堂訓練設計等多個角度進行探索和創(chuàng)新,確保深度學習機制順利啟動。單元主題教學有自身規(guī)律,不僅要對單元主題內容進行取舍,還要對學生學情有更深入的了解,讓深度學習順利推進。單元教學不是集中教學,與群文教學有相通之處,教師需要有宏觀控制意識,對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做創(chuàng)意探索,確保單元主題教學高效運行。
關鍵詞:小學語文;主題教學;教學策略;深度學習;探索;創(chuàng)新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2)12-0114-03
語文教材以單元形式編排,為教師開展單元主題教學提供了可能。單元主題教學能夠對學習內容進行整合,使學生的語文學習更加系統(tǒng)化、結構化。在單元主題教學中,教師要對教材進行深度解析,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加強教學輔助手段的應用,為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條件。要整合單元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單元教學情境、優(yōu)化單元教學組織、創(chuàng)新單元教學訓練,促進單元主題教學的順利開展,讓深度學習機制自然啟動。
教師要有資源整合意識,對教材內容做取舍處理,還要借助更多信息渠道搜集教學資源,為單元教學提供更多有用素材。
1.教材內容優(yōu)化配置
在對教材內容進行優(yōu)化配置時,教師要深入鉆研教材,對教學內容進行取舍,以有效提升其匹配度。單元內容較多,教師在組織閱讀學習時,需要有分項操作的意識,針對某些知識點做閱讀分解操作,給學生提供最優(yōu)質的學習資源,這樣能夠自然形成單元主題教學內容集合。單元主題教學不能是面面俱到的,需要對內容做歸化性處理,制定教學目標,配置不同閱讀內容,這樣才能為深度學習順利啟動創(chuàng)造條件。
教學內容配置有多種方案可以選擇,教師前期要做教材調研,對相關內容進行深入分析,這樣才能設計適合的教學方案。例如,五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有一篇講讀課文《祖父的園子》,配置兩篇略讀課文《月是故鄉(xiāng)明》和《梅花魂》,教師可圍繞講讀課文進行取舍,要求學生全文閱讀《祖父的園子》,對故鄉(xiāng)懷念主題做深入思考,然后略讀其他兩篇課文,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概述課文內容和主旨。
2.教輔內容吸收應用
教材內容具有普適性,教師需要有學情調研意識,針對學生學習需要進行設計和組織,利用輔助手段做內容處理,廣泛吸納生活方面、網絡方面的學習內容,為深度學習提供支持。單元主題教學有鮮明的主題,能為學生介入單元內容信息整合操作提供明晰路線。教師要做好教學設計和組織,對更多教學內容進行篩選,讓深度學習機制順利啟動。
單元內容需要整合處理,教師要有關聯(lián)意識,結合學生生活現(xiàn)實做對接處理,引導學生介入單元內容收集活動,為單元教學提供更多信息支持,鍛煉學生閱讀思維,讓學生形成閱讀認知能力。這個單元主題是童年的懷念,學生對這方面內容深有體會。教師在教學中可讓學生借助生活經歷,推薦一些閱讀素材。比如,學生可收集一些描寫童年回憶的優(yōu)秀作文,并進行展示,以提高與教材內容的對接性。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對閱讀內容進行整合,給學生以更多主動學習的權利,落實深度學習的基本要求。
在單元主題教學中,教師要借助多媒體、生活手段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建立融合學習意識,對單元主題內容進行深度閱讀與學習。
1.媒體輔助手段啟用
教師借助多媒體手段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能給學生提供更多視覺沖擊,調動學生積極投入到學習環(huán)節(jié)之中。例如,五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屬于四大名著專場,《草船借箭》《景陽岡》《猴王出世》《紅樓春趣》等課文都是四大名著節(jié)選,為學生接觸四大名著創(chuàng)造機會。前兩篇是講讀課文,教師在創(chuàng)設情境的過程中,可先集中展示相關圖片,讓學生做配置操作,與單元內容進行匹配,然后播放“草船借箭”“景陽岡”的影視片段,要求學生結合文本閱讀,引導學生重點分析諸葛亮、周瑜、武松等人物形象的性格特點。
2.生活輔助手段借用
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有多種選擇,教師要根據學生學習興趣取向進行設計。如生活情境、自然情境、社會情境,都能夠將學生帶入特定學習環(huán)境之中,教師要做好對接處理,讓學生順利啟動學習思維。單元教學有特定內容,教師在應用輔助手段時,要做好關聯(lián)、整合處理,貼近學生生活經驗,引導學生順利進入到深度學習環(huán)節(jié)。
學生對四大名著有一定的認知,教師在情境創(chuàng)設和輔助閱讀中,需要做好閱讀對接處理。收集關涉四大名著的故事,這是學生比較愿意完成的任務,能讓學生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形成學習能力。教師要鼓勵學生搜集整理關于四大名著的故事,參與班級集體展示。通過講述故事,學生語言組織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能得到鍛煉和培養(yǎng)。教師讓學生參與到故事內容的收集活動之中,并進行講述操作,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深度學習自然發(fā)生。
單元主題教學活動形式多樣,教師需要有整合創(chuàng)新意識,優(yōu)化活動組織和引導,傳授學法技巧,讓單元主題教學順利進入到深度學習環(huán)節(jié)。
1.組織多元學習活動
主題教學需要主題活動的支持和配合,教師在具體設計和組織主題活動時,要對制約因素進行綜合梳理。首先要對接單元主題思想,圍繞教學目標進行素材收集和教學設計。其次要對接學生學習心理,圍繞學生學習需要進行設計和調整,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最后要對接教學環(huán)境,無論什么樣的活動都會受到客觀因素的制約,教師要有整合優(yōu)化設計意識,創(chuàng)設適合的活動環(huán)境。
在單元主題教學活動設計中,教師要對活動內容和活動形式進行創(chuàng)新,切準學生學習心理進行具體操作,引導學生順利進入到深度學習,在深入閱讀探究中提高閱讀能力。例如,五年級語文下冊第七單元有兩篇講讀課文《威尼斯的小艇》和《牧場之國》,還有一篇略讀課文《金字塔》,教師在教學中可要求學生自主閱讀學習,對威尼斯小艇、荷蘭牧場、金字塔的基本情況進行了解,并說說作者是如何進行具體介紹的,抓住了景物的哪些特點。學生積極思考相關問題,進行互動交流,自然進入到深度學習。
2.傳授鑒賞學習方法
語言鑒賞是深度學習的重要內容,也是單元主題教學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教師在學法傳授方面要進行積極探索,及時傳授實用性操作方法,促進學生深度學習的開展。單元主題教學需要面對諸多鑒賞內容,教師要發(fā)動學生參與內容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根據具體案例做對接性引導,讓學生順利掌握鑒賞語言的技巧和方法。
單元主題教學需要鑒賞更多內容,教師要有提煉和歸納意識,給學生傳授一些操作的方法,讓學生順利進入到鑒賞環(huán)節(jié),在深度閱讀探究中建立學法體系。提及語言鑒賞,學生一般會想到修辭手法的運用,這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師不妨從更多角度進行引導,給學生以更多選擇,讓學生在深度閱讀發(fā)掘中形成語言鑒賞能力。如《威尼斯的小艇》中有這樣一段話:“行船的速度極快,來往船只很多,他操縱自如,毫不手忙腳亂。不管怎么擁擠,他總能左拐右拐地擠過去?!边@段話沒有運用修辭手法,教師可從其他角度引導學生進行鑒賞:“同學們,閱讀文本時,關注動詞和句式特點,對其表達作用做深度發(fā)掘,能找到適合的鑒賞角度?!睂W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對應的思考與操作。有學生認為句式很有特點,都是一些短句子,節(jié)奏感很強,能夠形成表達亮點。有學生找出一些典型動詞,對駕船技術做重點介紹。教師進行針對性的引導,讓學生順利啟動鑒賞思維,在深度發(fā)掘中找到出路,確保語言鑒賞活動順利展開。
教師在單元教學訓練設計環(huán)節(jié)要有延展意識,對訓練內容做延伸設計,讓學生在廣泛涉獵的情況下進行單元訓練,促進其深度學習和認知內化。
1.升級單元訓練設計
在單元主題教學訓練設計中,教師要有關聯(lián)意識,拓展單元訓練設計的覆蓋面,為學生提供更多訓練任務,讓學生在深度學習中建立學科認知。升級訓練設計層級,需要教師做創(chuàng)新探索,不能一味借用現(xiàn)成資源,需要自主設計,進行個性處理,提升訓練契合性,為深度學習創(chuàng)造條件。
教師選擇訓練內容要貼近學生學習基礎,激發(fā)學生訓練興趣,這樣才能提升設計的合理性。學生面對單元閱讀內容,很容易產生畏難情緒,因為內容眾多,在訓練中需要有關聯(lián)性思考。教師要做好對接處理,針對學生訓練心理進行引導,讓學生自然而然地進入訓練環(huán)節(jié)。例如,五年級語文下冊第八單元圍繞童年生活進行設計,有文言文,也有現(xiàn)代文,《楊氏之子》從童趣角度進行設計,《手指》具有相聲意味,《童年的發(fā)現(xiàn)》描寫童年生活。教師在設計訓練內容時,可從讀寫角度出發(fā),讓學生模仿《童年的發(fā)現(xiàn)》寫一篇回憶童年的習作,介紹難忘的童年生活。學生開始閱讀單元教材內容,對《童年的發(fā)現(xiàn)》這篇課文做重點研讀,找到寫作思路。在課堂展示環(huán)節(jié),教師要鼓勵學生朗讀自己的習作,并引導學生進行互評。教師要對訓練要求進行明確規(guī)劃,給學生設定具體操作路線,確保仿寫訓練順利進行。
2.延伸單元訓練長度
訓練內容較多,訓練形式豐富,教師需要有延伸設計意識,針對學生生活操作條件,以及訓練實際,為學生準備融合性、關聯(lián)性、操作性、開放性訓練內容,讓學生順利進入訓練環(huán)節(jié),在深入思考和廣泛互動中形成學科基礎認知。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為單元主題教學帶來更多契機,教師需要做好對接處理,為學生學科認知構建創(chuàng)造環(huán)境。
仿寫雖然是最為常見的訓練形式,但訓練作用有局限性,教師需要對訓練內容進行延伸,結合學生思維推出更多訓練任務。如課本劇創(chuàng)編任務,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五官爭功》的相聲視頻,并進行相應引導:“同學們,《手指》這篇課文與這個相聲有太多相似點,如果讓你以《手指》這篇課文為原型,創(chuàng)作一個課本劇,你愿意嗎?”學生聽說要創(chuàng)作課本劇,顯得很興奮,熱情高漲。教師要求學生同桌合作,共同研究方案,并在廣泛討論中達成共識。在具體操作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合作學習進行觀察,并及時進行指導,幫助學生完成課本劇創(chuàng)編任務。在腳本展示環(huán)節(jié),教師可組織學生進行篩選,集體確認,最終選定幾個腳本,分別推送到各個學習小組,讓學生進行排練,準備在課堂上表演。課本劇創(chuàng)編表演,給學生提供了更多學習、思考和互動的機會,提高了學生的想象力,促進了學生的思維發(fā)展。
總之,深度學習視域下的語文單元主題教學,給教師提出了嶄新的研究課題。如何將深度學習與單元主題教學相對接,如何讓學生順利進入到學習核心,需要教師進行深入研究和應對。單元主題教學需要處理更多教學內容,而部分學生學習基礎不扎實,教師需要對教學內容和手段進行調整,通過系統(tǒng)規(guī)劃,對單元主題內容做分門別類處理,讓學生在分類學習中形成單元知識體系。
參考文獻:
[1]董珍妮.依托“單元主題結構”構建有效教學評價[J].上海教育, 2021(01).
[2]劉宛玲.立足主題閱讀教學夯實單元導讀基礎[J].山西教育,2021(01).
[3]陳玉艷.小學語文整合性教學的探究[J].天津教育,2021(04).
[4]黃錦珠.基于深度學習的語文單元主題教學實踐分析[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0(20).
[5]熊梅,王敏,仲秋紅,梁曉松,袁娟,劉華.小學語文習作單元學習模式的實踐探索[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2020(01).
[6]計宇,李廣.促進深度學習的小學語文教學設計[J].課程·教材·教法,2019(02).
Discuss on the Theme Teaching Strategy of Chinese Unit under the Guidance of Deep Learning
Lin Liqin
(Wuyishan Experimental School, Fujian Province, Wuyishan 354300, China)
Abstract: In the theme teaching of Chinese unit, teachers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ir leading role, explore and innovate from the aspects of unit content integration, teaching situation design, learning activity organization and classroom training design, so as to ensure the smooth start of in-depth learning mechanism. Unit theme teaching has its own laws. It is not only necessary to choose the theme content of the unit, but also to ha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students learning situation, so as to promote in-depth learning smoothly. Unit teaching is not a centralized teaching, but has something in common with group teaching. Teachers need to have the awareness of macro control and make creative exploration on teaching methods and learning methods to ensure the efficient operation of unit theme teaching.
Key words: primaryschoolChinese; thematicteaching;teachingstrategies; deep learning;exploration;innov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