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梅
(章丘區(qū)人民醫(yī)院 山東 濟南 250200)
畢竟這幾年我國的生活質量在不斷的提高,老齡化程度也在不斷的加重,這使得老年人群的數量巨增。老年人群是罹患腦梗死這種病癥的高發(fā)群體,一旦患者發(fā)病之后就會對患者的身體質量產生不可逆的影響,影響到了患者的生活質量,甚至也影響到了患者家人的生活[1]。所以對老年患者要積極的進行干預,盡量防止患者出現(xiàn)腦梗死,這是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的主要手段。因此在這種背景之下研究導致老年腦梗死患者發(fā)病的因素就尤為必要,這能在患者發(fā)病之前采取措施進行積極的干預,對避免絕大多數老年腦梗死高發(fā)人群形成腦梗死具有重要的價值。而且由于老年腦梗死患者發(fā)病之后整體心理質量不佳,郁郁寡歡,這又會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康復能產生影響[2]。所以在對患者進行治療的同時也要做好心理護理工作,本文同時也研究對老年腦梗死患者提供的有效心理護理措施,于為臨床的研究工作提供參考,具體見如下。
選擇2019年1月到2021年2月來我院進行治療的82例老年腦梗死患者作為本文的觀察組,同時選擇同期到我院進行體檢的33例老年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1)觀察組中男性41例,女性41例,年齡61~87歲,平均(74.82±6.78)歲,發(fā)病到入院間隔1~4h,均(2.37±0.45)h;(2)對照組中男性16例,女性17例,年齡62~85歲,平均(73.82±6.72)歲。所有研究對象資料符合倫理標準,經過《世界醫(yī)學會赫爾辛基宣言》驗證,簽署了《知情同意書》。經統(tǒng)計學軟件檢驗二組的一般資料,除疾病資料外,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1納入標準
(1)觀察組患者均為到我院治療的老年腦梗死患者,且均為首次發(fā)病者;(2)對照組患者均為來我院進行體檢的健康體檢者,且為老年患者;(3)本文兩組研究對象的年齡均超過60周歲;(4)所有調查對象的臨床資料均完整可查,記錄了詳細的聯(lián)系方式和家庭地址。
1.2.2排除標準
(1)同時機體合并其他嚴重的病癥;(2)腫瘤疾病以及腫瘤遠處轉移;(3)臨床資料不完整;(4)對照組溝通和交流障礙或存在嚴重的精神類疾?。?5)同期參與其他研究/存在可能對本文研究結果產生影響的行為與體征。
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研究對象的所有臨床資料進行統(tǒng)計,主要包括患者的年齡、性別、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合并高血壓、是否合并高脂血癥、是否合并心臟病、是否吸煙、是否合酗酒、是否有負性情緒、是否合并動脈粥樣硬化、是否合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癥、是否合并頸動脈斑塊形成、是否合并心房顫動等,對所有項目進行卡方檢驗,總結兩組研究對象在這些項目之間的差異性,并以P<0.05表示相對應的因素屬于老年腦梗死患者發(fā)病的單因素;同時對上述所有的項目導入Logistic當中進行多因素回歸分析,并且將P<0.05表示相對應的因素為老年腦梗死患者發(fā)病的獨立危險因素。
(1)統(tǒng)計導致老年腦梗死患者發(fā)病的單因素。
(2)統(tǒng)計導致老年腦梗死患者發(fā)病的獨立危險因素。
本文中所有數據結果均經過統(tǒng)計學軟件驗證,軟件版本為IBM SPSS 26.0,計數資料按照“[n(%)]”表示,通過卡方檢驗,計算X2值;以Logistic多因素回歸分析方法檢驗獨立危險因素。所有數據結果均計算出P值,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為“(P<0.05)”。
經分析可以得出,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癥、心臟病、吸煙、酗酒、負性情緒、動脈粥樣硬化、同型半胱氨酸血癥、頸動脈斑塊形成、心房顫動是老年患者形成腦梗死的單因素,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導致老年腦梗死患者發(fā)病的單因素分析[n(%)]
對單因素進行多因素回歸分析可得,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癥、負性情緒、動脈斑塊形成、心房顫動是老年患者形成腦梗死的獨立危險因素,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導致老年腦梗死發(fā)病的獨立危險因素分析
腦梗死也被稱之為缺血性腦卒中,臨床導致腦梗死發(fā)病的原因眾多,一般認為腦梗死是因為人的腦部組織,因為血液供應障礙而導致患者出現(xiàn)缺血或缺氧性的病變壞死。進而使患者出現(xiàn)以神經功能缺失為主要的表現(xiàn)類型,在臨床上,老年群體的發(fā)病率較高,且常見的腦梗死類型是以腦血栓為主[3]。老年腦梗死患者發(fā)病率較高,很多患者在發(fā)病之后都會面臨著生理和心理的巨大痛苦。
糖尿病的患者容易出現(xiàn)血管和微血管病變,而導致患者出現(xiàn)動脈粥樣硬化性腦梗死。并且可能導致患者合并缺血性腦卒中發(fā)病。而且臨床有研究認為導致腦血管疾病發(fā)生的最為危險的因素之一是高血壓。因為高血壓這種病癥會導致患者的血壓升高成為正常人群的4倍,特別是在老年人群中,需要采取措施積極的對血壓水平進行控制,以便于降低腦梗死的發(fā)病率。高脂血癥是患者存在脂肪代謝異常,臨床也認為目前腦梗死發(fā)病的患者都存在血漿膽固醇水平異常的表現(xiàn),所以維持血漿和膽固醇水平的穩(wěn)定性對于降低腦梗死發(fā)病率而言具有重要意義[4]。心臟病也會導致患者形成腦梗死,特別是急性心肌梗死、心臟瓣膜病變、冠心病、心房纖顫等相關的病癥,所以對于存在這類疾病的患者要予以重視。吸煙和酗酒會容易導致人的血管產生影響,容易加重動脈粥樣硬化等情況出現(xiàn),所以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患者的腦梗死發(fā)生。
針對腦梗死患者,臨床認為大部分患者的心理狀況較差,存在著嚴重的負性情緒。所以需要積極的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心理護理。筆者認為,對老年腦梗死患者針對負性情緒進行心理護理的措施,應從如下4點開展:
(1)行為護理:臨床醫(yī)護工作者需綜合考慮患者的癥狀和情況等,積極的對患者采取措施來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叮囑患者積極的堅持健康的飲食,告知患者吸煙等帶來的危害,盡可能的對患者進行行為指導,以便于使患者的行為影響到自己的心理。
(2)健康宣教:很多老年腦梗死患者對于疾病的認知不全,發(fā)病之后情緒波動較大,且經常會出現(xiàn)負面情緒,這對臨床的治療工作開展產生了一定影響。針對這種情況臨床醫(yī)護工作者需要將詳細的狀況告知患者,并使患者意識到引發(fā)腦梗死這種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還要將對患者進行干預的方法和護理措施等告知患者,滿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和認知需求,這對改善其心理狀況具有重要意義。
(3)功能性鍛煉:入院接受治療后對患者講解進行功能鍛煉的必要性,并采取措施使患者進行積極的配合,提高功能鍛煉的依從性??梢栽诓煌目祻碗A段采取相對應的康復計劃,并對患者進行相對應的心理疏導,增強患者的配合能力,盡可能促進病情的恢復。
(4)心理護理:大部分腦梗死患者入院以后都會存在自卑抑郁等多種負面情緒,醫(yī)護工作者要積極主動的與患者進行溝通,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針對患者的負面情緒進行調節(jié)。可以通過轉移注意力的方法來調節(jié)患者的負面情緒,還可以為患者介紹一些經過干預后獲得良好康復的患者進行現(xiàn)身說法,提高患者接受康復護理的積極性[5]。
綜上所述,臨床導致老年患者形成腦梗死的因素眾多,患者一般都有負性情緒嚴重的表現(xiàn),針對實際情況采取心理護理進行干預對改善患者的負面情緒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