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銀花
(江蘇省無錫市新吳區(qū)碩放街道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 江蘇 無錫 214142)
老年慢性是社區(qū)醫(yī)院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逐漸加劇,導致越來越多的老年人患上慢性病,患病后一般需要長期服用藥物進行治療,來控制病情的發(fā)展[1]。老年人屬于比較特殊的群體,由于身體各項機能比較差,一部分患者記憶力出現(xiàn)下降情況,并且缺乏對疾病的認知,自我防護意識與自我管理能力不足,所以,很多患者就會對治療依從性下降,不但會影響慢性病的控制,增加并發(fā)癥的發(fā)病率,也會導致患者的生活質量明顯下降[2]。同時,患者長時間用藥控制疾病,在心理上就會出現(xiàn)諸多的不良情緒,影響著睡眠質量,經常會出現(xiàn)夜間驚醒等情況,這對于患者的在身心健康也有很大的影響。優(yōu)質護理是護理人員依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圍繞患者的需求實施的一種護理模式,重點在于改善患者的負面情緒,提升對疾病的認知程度,控制疾病的進展,繼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3-4]?;诖?,本文中針對優(yōu)質護理的實施效果展開了進一步研究,如下。
選擇社區(qū)醫(yī)院在2020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6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30例。兩組一般資料對比(P>0.05)。
研究組:男15例,女15例,年齡65-78歲,平均年齡(70.58±3.79)歲,高血壓18例,糖尿病12例。
對照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65-79歲,平均年齡(70.65±3.68)歲,高血壓16例,糖尿病14例。
納入:年齡超過60周歲;經過臨床診斷確診為老年慢性??;需要長期 服藥治療;簽署同意書;倫理委員會批準。
排除:認知障礙;重大器官障礙;精神異常;中途退出研究。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措施,對患者進行全身常規(guī)檢查,并向其講解疾病的知識、注意事項、預防措施等,并對患者進行生活與飲食指導。
研究組:實施優(yōu)質護理,由護理人員組建成一個優(yōu)質護理小組,并對患者的護理流程進行評估與制定,在此期間,應注意針對患者的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護理方案,確保護理的有效性與全面性,盡量提高護理滿意度,減輕工作壓力,具體為:(1)健康宣教:患者身體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性,再加上患者對疾病的認知程度比較差,所以,在開展健康宣教之前,應對每一位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評估,針對不同情況實施不同的宣傳指導。高血壓患者,在宣教中可重點講解低鹽低脂飲食的重要性,叮囑患者戒煙戒酒;糖尿病患者,應重點強調糖尿病飲食的重要性,并對患者的日常飲食提供有價值的建議,盡量控制糖分的攝入。同時,在宣教過程中,還應依據患者的年齡、文化程度、理解能力來選擇合適的語言,確?;颊吣軌虺浞至私庑虄热荩_到最佳宣教目的。針對患者提出的問題,雜護理人員應該耐心地進行解答,并依據患者的實際情況提出相對應的解決措施。(2)提高護理人員專業(yè)技能:隨著患者病情的發(fā)展,老年患者的想法也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改變,要想為患者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就應該對護理人員提出更高的要求。為了進一步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yè)能力,應該定期組織培訓,要求所有護理人員應熟練掌握老年心理學,并對老年人相關疾病、并發(fā)癥等護理技術進行全面的學習。同時,加強對溝通技巧的培訓,不斷增強與患者的交流能力。(3)護理人員應堅持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原則,給予患者足夠的尊重,并保護好患者的隱私。在護理期間應保持親切的態(tài)度,熱情地接待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并消除患者的顧慮,改善負面情緒。(4)患者在治療期間,應該盡量滿足合理需求,幫助患者提高治療與護理依從性。依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為其制定飲食計劃,并指導患者適當的運動,叮囑其嚴格按照醫(yī)囑進行用藥,定時檢查身體。此外,針對記憶力比較差的患者,應對其進行一對一加強護理,強調護理的重點,確保每一位患者都能夠熟練掌握護理的技巧、注意事項以及按時用藥的重要性,提高患者對用藥治療的依從性。(5)指導家屬參與到護理當中,給予患者更多地關心與鼓勵,并未患者開展家庭的支持,確?;颊吣軌蛴辛己玫男膽B(tài)去接受治療,逐漸引導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積極控制疾病的進展。(6)由于患者需要長期接受臨床治療,導致老年人的依從性會明顯下降,因此,護理人員應該定期隨訪,詳細掌握患者對疾病的控制情況,并觀察患者出現(xiàn)的不良情緒,給予患者適當地干預,以此來提高患者對護理的依從性。(7)指導患者在生活中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每天少食多餐,堅持運動,保持居住環(huán)境的干凈、整潔,提高舒適性,確保每日有充足的睡眠時間,睡眠期間確保室內的安靜,盡量減少不良因素的影響,以此來提高睡眠質量。
對比護理后兩組生活質量評分、心理狀態(tài)評分(SAS、SDS評分表)、護理滿意度、護理依從性、睡眠質量。
數據采用SPSS 19.0軟件處理,計數資料和計量資料分別采用χ2檢驗和T檢驗,P<0.05數據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各項評分較高,P<0.05,見表1。
表1 對比生活質量(x±s;分)
護理前對比,P>0.05,護理后研究組評分較低,P<0.05,見表2。
表2 對比心理狀態(tài)(x±s;分)
研究組護理滿意度較高,P<0.05,見表3。
表3 對比護理滿意度(n/%;例)
研究組總依從率較高,P<0.05,見表4。
表4 對比護理依從性(n/%;例)
研究組睡眠時間較長、覺醒時間與覺醒次數較少,P<0.05,見表5。
表5 對比睡眠質量(x±s)
近些年,我國老齡化比較嚴重,導致老年人成為了社區(qū)醫(yī)院服務重點對象,依據目前形勢來看,老年人是弱勢群體,再加上科學技術在不斷進步,導致很多老年患者與醫(yī)務人員的認知水平出現(xiàn)了明顯的差異性,老年人對自身疾病認知明顯不足,不能夠正確的面對疾病,而醫(yī)務人員在與患者溝通當中,也出現(xiàn)了比較大的問題,因此,對患者的治療效果、生活質量、護理滿意度等都會有很大的影響[5-6]。
常規(guī)護理措施缺乏護理系統(tǒng)性與全面性,其重點是規(guī)范患者的用藥,而一部分依從性比較差或者記憶力下降的患者,就很難得到正確的用藥指導,所以對于老年慢性病的控制效果并不理想[7]。優(yōu)質護理是社區(qū)醫(yī)院實施的一種全新護理模式,重點是以人為本,將患者設為中心。在實際護理當中,健康宣傳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程度,幫助更好的規(guī)避生活風險。對患者的生活方式進行指導,可以提高患者的就自我管理能力,輔助提高藥物治療效果。除了關注患者身體變化以外,還能夠充分了解患者的精神與心理需求,圍繞患者展開針對性護理,在提高患者身心健康的基礎上,還能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8]。
本文研究顯示,研究組理滿意度、護理依從性、睡眠質量均高于對照組,P<0.05。分析原因:通過建立專業(yè)的護理小組,可以提高整體護理質量,同時,依據患者的疾病類型與特點實施不同的訓教內容,可以讓教育內容更有針對性,更容易被患者接受。健康教育的內容包括了疾病發(fā)生原因、發(fā)展方向、用藥等,有助于提高疾病的控制,提高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通過對患者生活方式的指導,可以為患者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休養(yǎng)環(huán)境,幫助提高睡眠質量[9]。此外,本文研究中還顯示,經過護理后研究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優(yōu)質護理的實施可以幫助患者提高生活質量。分析原因為:通過護理指導與健康教育后,可以全面了解到患者的訴求,并給予針對性的護理,幫助消除不適感,并針對出現(xiàn)的心理問題進行疏導;指導患者能夠自我放松,建立治療疾病的信心,以樂觀的心態(tài)去接受治療。此外,還應該在做好家屬的思想工作,指導其給予患者足夠的關心,不斷優(yōu)化患者的生活質量[10]。
綜上所述,社區(qū)老年慢性病患者實施優(yōu)質護理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提高護理依從性與睡眠質量,繼而提高生活質量,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