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佩,程海英,孫曉璐
(天津天獅學院 醫(yī)學院,天津 301700)
奧美拉唑作為首個應(yīng)用于臨床的質(zhì)子泵抑制劑,可有效治療胃潰瘍等消化系統(tǒng)類疾病[1-3]。奧美拉唑自身性質(zhì)不穩(wěn)定,易受到外界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臨床應(yīng)用[4-5]。據(jù)報道,用鎂對奧美拉唑進行修飾后改變了其化學結(jié)構(gòu),但不會影響藥物在體內(nèi)的作用機制,并且大大提升了化合物的穩(wěn)定性。此外,腸溶微丸片(多單元劑型)與普通腸溶片/膠囊(單單元劑型)相比,耐酸力強,對胃的刺激更小,明顯提高了藥物的生物利用度[6-8]。
本文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20年)二部中的奧美拉唑鎂腸溶片規(guī)定,采用流化床上藥包衣[9],對含藥微丸直接壓片,制備20 mg規(guī)格的奧美拉唑鎂腸溶微丸,成品外觀良好,含量合格。此外,通過對制劑處方及工藝的優(yōu)化,制得了體外釋放度符合要求的奧美拉唑鎂腸溶多顆粒系統(tǒng)型片劑,并進行了處方工藝驗證。
WBF-ⅡA型多功能流化床包衣機,重慶英格造粒包衣技術(shù)有限公司;ZP-9型旋轉(zhuǎn)式壓片機,聊城萬合工業(yè)制造有限公司;YD-I型硬度測試儀,天津市鑫洲科技有限公司;Labcoating I型實驗型多功能高效智能包衣機,深圳市信宜特科技有限公司;101-2A型電熱鼓風干燥箱,天津市泰斯特儀器有限公司;E2695高效液相色譜儀,美國Waters公司;RCZ-1A型溶出實驗儀,上海黃海藥檢儀器有限公司。
奧美拉唑鎂,99%,湖北興銀河化工有限公司;淀粉空白丸芯,0.25~0.35 mm,海寧維晶藥用輔料技術(shù)開發(fā)有限公司;羥丙甲基纖維素E50(HPMC-E50),≥99%,美國陶氏化學;羥丙基纖維素(HPC),≥99%,美國陶氏化學;硬脂酸鎂,藥用級,上海邁瑞爾化學技術(shù)有限公司;滑石粉,藥用級,廣西龍勝華美滑石開發(fā)有限公司;丙烯酸樹脂(尤特奇L30D-55),藥用級,聯(lián)邦德國羅姆化學公司;檸檬酸三乙酯(TEC),藥用級,蚌埠豐原涂山制藥有限公司;單硬脂酸甘油酯(MG),化學純,北京邁瑞達科技有限公司;吐溫80,藥用級,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微晶纖維素(MCC),化學純,北京謹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硬脂酸鈉,化學純,南京都萊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二氧化鈦,藥用級,江蘇宏遠藥業(yè)有限公司;聚乙二醇6000(PEG-6000),99%,南京奧普奇醫(yī)藥科技有限公司;氧化鐵黃,藥用級,上海一品顏料有限公司;交聯(lián)聚乙烯吡咯烷酮,藥用級,南京都萊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
1.3.1 含藥微丸的制備
稱取適量HPMC-E50,配成質(zhì)量分數(shù)為3%的水溶液,攪拌均勻,過篩,備用;稱取20.6 g奧美拉唑鎂倒入HPMC-E50溶液中混勻后過篩,備用;采用流化床底噴工藝包衣,預熱后加入22 g淀粉空白丸芯,先通同濃度的HPMC-E50溶液潤濕,隨后換成含藥溶液進行上藥。其中,霧化壓力0.20~0.25 MPa,風機頻率20~25 Hz,加熱溫度35~40 ℃,恒流泵3.5~4.0 r/min。
1.3.2 微丸包衣工藝
(1)隔離層:稱取適量HPC,配制成質(zhì)量分數(shù)為5%的水溶液,攪拌均勻,過篩,備用;分別稱取0.7 g硬脂酸鎂和8.3 g滑石粉,倒入HPC溶液中攪拌混勻,過篩,備用;采用流化床底噴工藝包衣,預熱后加入含藥微丸,先通同濃度的HPC溶液潤濕,隨后換成隔離層溶液進行包衣。其中,霧化壓力0.20~0.25 MPa,風機頻率20~25 Hz,包衣溫度35~40 ℃,恒流泵3.5~3.8 r/min。
(2)腸溶層:分別稱取0.324 g吐溫80,0.81 g MG和1.62 g TEC加到適量熱水中攪拌均勻;將水倒入MG乳化液中,不斷攪拌冷卻至室溫。隨后將其緩慢倒入尤特奇水分散體中,中速攪拌,過篩,備用;采用流化床底噴工藝包衣,預熱后加入已包隔離層的含藥微丸。其中,霧化壓力0.20~0.25 MPa,風機頻率20~25 Hz,物料溫度35~40 ℃,恒流泵2.5~3.0 r/min。
1.3.3 腸溶微丸片的制備
分別稱取88 g含藥微丸、220 g MCC、0.5 g硬脂酸鎂、4.5 g交聯(lián)聚乙烯吡咯烷酮混合均勻后壓片,控制片重為313 mg,片劑硬度7~9 kg/cm2。
分別稱取適量二氧化鈦、PEG-6000和氧化鐵黃混合均勻,倒入質(zhì)量分數(shù)為4%的HPMC-E50溶液中,配制成包衣液。采用滾轉(zhuǎn)包衣法對片劑進行包衣,其中主機轉(zhuǎn)速8~10 r/min,進風轉(zhuǎn)速1 000~1 300 r/min,排風轉(zhuǎn)速1 100~1 400 r/min,進風溫度55~60 ℃,物料溫度35~40 ℃,恒流泵5~10 mL/min。
色 譜 柱:Venusil ASB C18色 譜 柱(4.6 mm×250 mm,5 μm);流動相:pH為7.6的磷酸鹽緩沖液∶乙腈=75∶25;流速:1 mL/min;檢測波長:302 nm;進樣量:20 μL。
1.4.1 含量測定
(1)供試品溶液配制:取自制片,分別置于100 mL棕色容量瓶中,溶劑為甲醇∶0.05 mol/L氫氧化鈉=20∶80(V∶V),溶解后稀釋至刻度,再精密量取5 mL溶液于置50 mL棕色容量瓶,稀釋至刻度,搖勻。
(2)對照品溶液配制:精密稱取奧美拉唑鎂對照品(約相當于奧美拉唑20 mg),置100 mL棕色量瓶中,同供試品溶液配制方法得對照品溶液。
1.4.2 釋放度考察
(1)酸中釋放量。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20版)中溶出度與釋放度測定法,采用籃法及高效液相色譜外標法對自制片在酸中的2 h釋放量進行考察。
(2)緩沖液中釋放量。測定供試品溶液:當酸中釋放量測定結(jié)束后,在操作容器中加入預熱至37 ℃的磷酸氫二鈉溶液,分別在不同時間點取溶液濾過,待測,并補加相同體積的緩沖液。
對照品溶液:精密稱取21.43 mg奧美拉唑鎂對照品(相當于奧美拉唑20 mg),置100 mL棕色容量瓶,加10 mL乙醇溶解,稀釋至刻度,搖勻。精密量取5 mL置50 mL棕色容量瓶中,稀釋至刻度,搖勻。精密量取5 mL,加入1 mL NaOH溶液(0.25 mol/L),搖勻。取供試品溶液與對照品溶液濾過,按含量測定項下的方法測定。
2.1.1 微丸外觀
制得的微丸成品在顯微鏡下觀察,大小較為均一,色澤一致,表面圓整、光滑。
圖1 奧美拉唑鎂腸溶微丸成品圖(100μm)
2.1.2 含量測定
通過測定,本品的含藥規(guī)格為20.6 mg,按照外標法算得自制片含量為19.63 mg,為標示量的95.3%,RSD為0.59%,片劑含量測定合格。
2.2.1 隔離層對微丸質(zhì)量的影響
隔離層主要是防止腸溶材料對藥物產(chǎn)生一定的破壞作用降低藥效。不同的包衣增重對藥物釋放有一定的影響,用HPC作隔離層材料,會形成致密的薄膜。當質(zhì)量增重超過10%時便產(chǎn)生對藥物的緩釋作用,本實驗設(shè)計4%、7%、10% 3個不同質(zhì)量增重進行探索,結(jié)果如圖2所示。當增重4%時,隔離層材料對藥物產(chǎn)生了破壞作用,釋放過快;當增重10%時,藥物釋放速率降低。因此最終確定隔離層質(zhì)量增重為7%。
圖2 隔離層對藥物釋放度影響
2.2.2 腸溶層對藥物釋放度的影響
本研究選用尤特奇L30D-55作為腸溶衣材料。當腸溶層增重較少時,微丸2 h酸中釋放度大于10%,不符合藥典要求;當腸溶層增重較多時,微丸片緩沖液中累積釋放度不能符合藥典規(guī)定。本實驗設(shè)計15%、25%、35%和45% 4個不同質(zhì)量增重,結(jié)果如表1和圖3所示。當質(zhì)量增重小于25%時,微丸耐酸力不符合藥典標準;而當質(zhì)量增重大于35%時,微丸片的累積釋放度在45 min時小于75%。因此,確定累積釋放曲線較好的腸溶層質(zhì)量增重為35%。
表1 不同腸溶層質(zhì)量增重的樣品在酸中2 h釋放度的比較
圖3 腸溶層質(zhì)量增重對緩沖液中藥物釋放度的影響
2.2.3 腸溶衣中增塑劑用量對藥物釋放度的影響
在腸溶衣中加入增塑劑可以提高包衣層的韌性。TEC是制劑中較為常見的增塑劑,在配制腸溶衣溶液時,TEC過多會使包衣難度加大;TEC過少時,腸溶層在微丸壓片過程中會發(fā)生破裂。因此,本研究考察了質(zhì)量分數(shù)分別為5%、15%、25%的TEC對藥物釋放的影響,如表2和圖4所示。當TEC質(zhì)量分數(shù)為5%時,腸溶片釋放較快,且酸中釋放量大于10%,說明增塑劑用量較小,韌性不足,腸溶衣容易破損;當TEC質(zhì)量分數(shù)為25%時,腸溶片釋放較慢,溶出曲線不理想;而當增塑劑為15%時,測定結(jié)果較好。
表2 腸溶衣中增塑劑不同用量的樣品在酸中釋放度的比較
圖4 腸溶衣中增塑劑用量對藥物釋放度影響
2.2.4 不同壓片輔料對片劑成型的影響
壓片輔料用量配方對片劑成型效果的影響見表3。(1)MCC在直接壓片中作填充劑,可改善物料流動性能。PH102粒徑約90 μm,PH101粒徑為50 μm,故微晶纖維素PH102粒徑大,流動性較好,從處方1、2及3、4對比中可以驗證處方3、4的流動性較處方1、2佳,故選用微晶纖維素PH102。(2)硬脂酸鎂及硬脂酸鈉在壓片過程中用作潤滑劑或助流劑,交聯(lián)聚乙烯吡咯烷酮作崩解劑。由表3數(shù)據(jù)可知,硬脂酸鎂的流動性要比硬脂酸鈉的流動性好,故選用硬脂酸鎂;崩解劑用量影響藥物的崩解時限,當崩解劑過少時,片劑崩解時間較長,當加入崩解劑多時,藥物崩解時間變短。通過綜合分析崩解劑和潤滑劑的用量,確定處方4為最佳處方。
表3 不同片劑輔料對片劑成型性影響
2.2.5 處方驗證
依據(jù)上述工藝參數(shù)制備3批奧美拉唑鎂腸溶微丸片,分別進行酸中釋放量以及緩沖溶液累積釋放度的測量,考察工藝的可行性,結(jié)果如表4和表5所示。數(shù)據(jù)證明該制備工藝重現(xiàn)性良好,可進一步用于工業(yè)化生產(chǎn)。
表4 三批工藝驗證樣品在酸中釋放度
表5 三批工藝驗證樣品在緩沖溶液中的累計釋放度
本研究制備的奧美拉唑鎂腸溶微丸片多單元片劑劑型優(yōu)勢在于對胃的刺激性小,耐酸力強,在胃腸道內(nèi)分布面積大,生物利用度高。通過處方探索確定隔離層質(zhì)量增重7%,腸溶層質(zhì)量增重35%,增塑劑TEC質(zhì)量分數(shù)為15%,壓片輔料確定為微晶纖維素PH102、硬脂酸鎂、交聯(lián)聚乙烯吡咯烷酮,片劑硬度控制在7~9 kg/cm2。
通過一系列工藝探索及優(yōu)化,除確定較優(yōu)工藝參數(shù)外,還需要注意在包衣過程中包衣液需一直攪拌,并保證操作環(huán)境維持一定的濕度,以防靜電產(chǎn)生。此條件下微丸沸騰狀態(tài)較好,包衣結(jié)束后,料倉內(nèi)壁無黏?,F(xiàn)象。最后三批處方驗證樣品數(shù)據(jù)顯示,微丸含量、耐酸力及緩沖液中累積釋放度均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20版)要求,證明此處方及工藝可行,可用于進一步的工業(yè)化生產(chǎn),市場前景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