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偉 趙慶良
樣板,顧名思義就是在某個領域、某個項目的高標準、高質量范本。可以說,樹立樣板單位、推廣樣板經驗對于建設過硬基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能夠更好地為底子薄、基礎差的后進單位提供坐標參照、追趕目標,營造出比學趕幫超的濃厚氛圍。學習借鑒樣板單位的經驗做法,更多的是為了取長補短、拾遺補闕,助力本單位、本系統(tǒng)的全面建設更上一層樓。但如果把樣板看成業(yè)界“天花板”,必然會被樣板這個概念所束縛,反而限制了上升空間、降低了抓建質效。
現(xiàn)實中,許多單位學習樣板、爭當標桿的主動性高漲,但超越樣板、追求更高的創(chuàng)造性尚顯不足。有的認為樣板就是權威、模板,照著學、跟著干準沒錯;有的甚至在實際工作中,不經加工、提取和吸收,照搬照抄別家的經驗做法,嚴重打亂了自身建設節(jié)奏。基層樣板單位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而是伴隨著深入的探索和長期的積累,在學習樣板、爭當樣板、趕超樣板的路上,沒有捷徑可取、“絕招”可言,只有堅持扎實打基礎、反復抓落實,才能逐步建立起單位建設的優(yōu)勢特長。
抓基層打基礎沒有一成不變的先進經驗,更沒有所謂的最高標準,只有不停歇的抬高標準。實踐中,要結合單位特點規(guī)律按綱抓建、科學抓建、精準抓建,及時固化好傳統(tǒng)、好經驗、好作風,吸納借鑒別人經驗時要努力打破思想認識枷鎖、擺脫思維定勢束縛,莫把樣板看成“天花板”、勿讓標桿遮住“最高點”,敢于突破發(fā)展上限,努力挑戰(zhàn)進步極限,通過一點一滴、一招一式把基層工作做扎實,不斷增強單位建設發(fā)展后勁。
基層發(fā)展永無止境,比爭當樣板更重要的是超越樣板。投資學上有個“多一盎司定律”:取得突出成就的人與取得中等成就的人幾乎都做同樣多的工作,他們所付出的努力差別很小,成就突出的人只不過多付出了一盎司(約合半兩重)的努力,就這么細小的區(qū)別,造成了巨大的成就差異。這告誡我們,抓基層打基礎更需要每天多付出一盎司,把每項工作做到極致、抓成精品,日積月累必能超越心中的“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