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瑞東
高永謙,字無為,號千山,1959年出生,畢業(yè)于中國美術學院國畫系。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榮寶齋簽約藝術家,世界華僑聯(lián)合會畫院副院長,《中國書畫報》三亞寫生基地主任,山東省工藝美術協(xié)會副會長。作品多次參加全國大展并獲獎,曾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地舉辦個展,對田園山水畫多有研究論著。
Gao Yongqian,courtesy name Wuwei,literary name Qianshan,born in 1959,graduated from the Department of Chinese Painting,China Academy of Art.He is a member of the China Artists Association,signed artist of Rongbaozhai (Studio of Glorious Treasures),vice president of the Painting Academy of the World Federation of Overseas Chinese,director of the Sanya Sketch Base of,and vice president of the Shandong Arts &Crafts Association.His works have been exhibited and won awards at several national exhibitions.He has held solo exhibitions in Beijing,Shanghai and Hangzhou,and published many research articles in connection with landscape painting.
“夫虛靜恬淡寂寞無為者,萬物之本也?!薄疤斓嘏c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說起來,中國古代審美理想的最高境界就是情理和諧、心物相映的內在心理和諧。
中國當代著名山水畫家高永謙,幾十年來執(zhí)著于中國山水畫的探索與鉆研,懷著一顆真心、情心和對藝術的虔誠之心,追尋中國山水畫審美理想的最高境界。他勤學苦思,法古鑒今,積筆墨情愫深研畫理;他虛靜恬淡,沉浸于中國畫藝術的審美化境;他遍訪名山大川,體察自然,不倦地寫生,搜盡奇峰打草稿;他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師古而不泥古,縱情筆墨,游離于自然的山水與心靈的山水之中,樂此不疲,樂而忘我。
中國山水畫是筆墨的藝術,這是勿庸置疑的。黃賓虹曾說,“畫重蒼潤,蒼是筆力,潤是墨彩,筆墨功深,氣韻生動?!备哂乐t的山水畫,畫風上受黃賓虹、陸儼少影響較大。他既重筆,又重墨,且筆墨精到講究。他喜歡骨法用筆,注重線條的剛柔對比,注重運用點線面的穿插、回旋、凝散手法,力求達到和諧統(tǒng)一。
《大風起兮云飛揚》
《高臺萬木風》
高永謙的《高山仰止》《大壑云起》《秋山古道》等山水畫作品力拔山河,縱橫馳騁,傳達出崇高而闊遠、雄渾而博大的氣象。在表現(xiàn)手法上則無不見筆見墨,起有峰,轉有波,收放自如;作畫落筆,筆力透紙,畫山能重,畫水能輕;用線有力度,有彈性,給人以空間審美的松弛度。這是畫家多年來注重“寫”的境界,追求純筆墨韻味,長期磨練出來的?!皩憽背鰜淼狞c,“寫”出來的線,更注重中、側、逆、轉、提、按、頓和濃淡干濕,更耐人品讀,品出筆墨的趣味與韻律,品出筆墨的節(jié)奏與質感。
中國畫藝術也是水墨畫藝術。唐代王維提出“畫道之中,水墨為上”,用水把握好度,用得精妙,整幅作品便充滿韻味和靈動感。古人有對水墨關系的精妙論述:“以墨為形,以水為氣,氣行,形乃活矣?!备哂乐t深悟此理。因此,他的山水畫作品尤其講究用水。水與墨,水與色,水墨與色,它們之間的滲透與交融,沖撞與離合,高永謙都能仔細探究并靈活運用。
高永謙的山水畫作品《溪山沐雨》《林泉高致》《秋水含煙》等,莫不筆墨精到,水韻流淌,意境悠遠,混溟蒼茫,讓人讀出無限韻味、無限詩意。靈動的筆墨,傳達出大自然中生命本真的意味,營造出一種近于“本然”的空靈境界。這是畫家心靈的山水,帶著畫家本人對自然的理解與把握,帶著畫家的學養(yǎng)與胸中的清逸之氣撲面迎來,讓觀者為之動容、為之心折、為之沉醉。透過淋漓的筆墨水韻,我們恍然坐在泉壑山谷,諦聽大自然神妙的呼吸,觸摸輕輕流動的云嵐,仰觀宇宙之浩淼,感受山間之清風,林木深深自有情,清泉潺潺自含韻。
《春之聲》
《故鄉(xiāng)春水》
《好山十里都如畫》
高永謙對山水畫詩意美的執(zhí)著探尋,源自蘇東坡品評王維詩畫時所說的“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其實,這就是詩畫一律。高永謙認為,詩意是山水畫的靈魂,詩意的山水趨向于山水化境。因為詩畫一律,從美學原則來論,就是表現(xiàn)與再現(xiàn)、理想與現(xiàn)實、情感與理智等有關藝術創(chuàng)作觀念和形式語言矛盾因素的和諧統(tǒng)一。
十幾年來,高永謙深入生活觀察自然,提取造化神韻,足跡遍及黃山、天目山、蒙山、泰山、敦煌等,山形地貌,了然于心,捕捉流云晨霧、山嵐曉光。近年來,他又以雄渾、博大的太行山為寫生創(chuàng)作基地,多次到大山里不倦地寫生,感悟自然妙理,以北方山水作為山水畫創(chuàng)作的基調,吸納南方山水的靈秀,逐漸形成渾厚華滋、古雅蒼勁、詩情流溢的山水化境。
高永謙還把西方繪畫與攝影中的光線、色彩有機地運用到傳統(tǒng)的中國畫創(chuàng)作之中,使作品充滿濃郁的色彩感和光感,帶給人愉悅的視覺審美感受。山石的皴擦、勾線定型、謝赫六法等傳統(tǒng)技法更是被他運用嫻熟。他不僅擅于創(chuàng)作大畫,也精于寫咫尺山水小品。無論是大畫的厚重、雄渾,還是小品畫的明快、恬淡,都充溢著畫家的詩情、激情,都展現(xiàn)著畫家厚重的筆墨、豁達的胸襟和高遠的志向。
高永謙生長于黃河古道的一個中醫(yī)世家,魯西南濃郁、深厚、質樸的文化底蘊滋養(yǎng)著他,中國古典文化的博大精深浸潤著他。高永謙用學養(yǎng)與筆墨構筑著屬于他的國畫領域的水墨語境,兼之多年堅實、深厚的造型功底以及中國美術學院國畫系系統(tǒng)的學習,讓他能夠以明快、厚重的水墨提煉和純化他對繪畫精神內涵的印證與把握,營造出一種本真、天然的空靈境界。如今的高文謙,正向著中國山水畫藝術的最高境界,向著中國山水畫審美的最高境界,探尋一種心神合一、渾與物化的藝術和諧,以及天地之大美。
《回馬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