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潔
[江蘇大學附屬武進醫(yī)院(徐州醫(yī)科大學武進臨床學院)麻醉科,江蘇 常州 213000]
臨床中,常用胃腸鏡檢查診斷和治療消化道疾病,但受檢者在檢查過程中會產(chǎn)生腸胃不適,從而影響檢查的順利進行。無痛胃腸鏡檢查通過靜脈麻醉誘導患者入睡,使機體肌肉放松,降低機體胃腸道應激反應,從而能夠使患者在安全無痛的情況下進行檢查,患者診療滿意度較高。然而老年患者身體機能減退,器官功能退化,對麻醉的耐受力較低,因此選擇合適的麻醉藥物是臨床研究的重點。丙泊酚為臨床常用的無痛胃腸鏡檢查麻醉藥物,但丙泊酚為乳狀注射液,其在注射過程中會產(chǎn)生較為強烈的注射痛,且該藥物對患者的循環(huán)和呼吸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術中常見低氧血癥和低血壓,術后常見頭暈、嘔吐等多種不良反應[1]。瑞馬唑侖為新型苯二氮?類麻醉藥,起效快、無蓄積,可增強γ- 氨基丁酸A型受體活性,發(fā)揮肌松、鎮(zhèn)靜作用,且不損傷患者肝腎功能,但其對患者術中血流動力學、認知功能、安全性的影響仍需進一步研究[2]?;诖?,本研究旨在分析行無痛胃腸鏡檢查的老年患者用瑞馬唑侖進行麻醉的可行性,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22年1月至2月于江蘇大學附屬武進醫(yī)院(徐州醫(yī)科大學武進臨床學院)行無痛胃腸鏡檢查的54例老年患者,通過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各27例。對照組中男、女患者分別為16、11例;年齡60~82歲,平均(71.49±4.16)歲;體質(zhì)量指數(shù)(BMI)19~26 kg/m2,平均(22.76±0.47) kg/m2;美國麻醉醫(yī)師協(xié)會(ASA)分級[3]:Ⅰ級19例,Ⅱ級8例。試驗組中男、女患者分別為15、12例;年齡60~84歲,平均(71.62±4.11)歲;BMI 19~26 kg/m2,平均(22.62±0.49) kg/m2;ASA分級:Ⅰ級18例,Ⅱ級9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符合《中國消化內(nèi)鏡診療鎮(zhèn)靜/麻醉的專家共識意見》[4]中的相關診斷標準;年齡≥ 60歲者;預計無痛胃腸鏡檢查時間<30 min者等。排除標準:對本研究麻醉藥物具有禁忌證者;合并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者;合并心臟病者等。患者及其家屬均簽署本研究的知情同意書,且本研究經(jīng)江蘇大學附屬武進醫(yī)院(徐州醫(yī)科大學武進臨床學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麻醉方法行胃腸鏡檢查前要求患者禁飲4 h,禁食8 h,入室后患者取平臥位,建立上肢靜脈通路,采用動態(tài)心電監(jiān)護儀(湖南睦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型號:M12E)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對照組患者靜脈注射枸櫞酸舒芬太尼注射液(宜昌人福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54171,規(guī)格:1 mL∶50 μg)1 μg/kg體質(zhì)量、丙泊酚中/長鏈脂肪乳注射液(揚子江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213012,規(guī)格:20 mL∶0.2 g)1.5 mg/kg體質(zhì)量,體動追加丙泊酚0.5 mg/(kg·次)。觀察組患者靜脈注射枸櫞酸舒芬太尼注射液1 μg/kg體質(zhì)量、注射用甲苯磺酸瑞馬唑侖(江蘇恒瑞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90034,規(guī)格:36 mg/支)0.2 mg/kg體質(zhì)量,體動追加瑞馬唑侖0.04 mg/(kg·次)。待患者肌肉松弛,意識、睫毛反射、眼球凝視消失后行無痛胃腸鏡檢查。若胃腸鏡檢查中患者出現(xiàn)氧分壓<90%,給予患者面罩加壓給氧,若患者心率(HR) <55 次 /min、平均動脈壓(MAP)<60 mmHg(1 mmHg=0.133 kPa),靜脈注射硫酸阿托品注射液(安徽長江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4021900,規(guī)格:1 mL∶0.5 mg)1 mg,鹽酸麻黃堿注射液(東北制藥集團沈陽第一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1022412,規(guī)格:1 mL∶30 mg)10 mg。無痛胃腸鏡檢查結(jié)束后,將患者送至觀察室,于患者意識清醒30 min后引導患者出觀察室。觀察至患者出觀察室。
1.3 觀察指標①記錄兩組患者檢查時間(胃鏡置入至胃鏡退出的時間)、麻醉誘導時間(由清醒狀態(tài)轉(zhuǎn)為睡眠狀態(tài)的時間)、定向力恢復時間(內(nèi)鏡檢查結(jié)束到能夠準確回答自己基本信息的時間)、蘇醒時間(內(nèi)鏡檢查結(jié)束至睜眼的時間)及蘇醒后認知評分。使用簡易精神狀態(tài)量表(MMSE)[5]評價兩組患者蘇醒后認知功能,分值范圍為0~30分,MMSE評分越高,認知功能越好。②術中觀察患者鎮(zhèn)靜情況來評估兩組麻醉效果,患者術中沒有肢體活動,表情無痛苦,安靜合作為優(yōu);患者術中肢體活動幅度較小,表情稍痛苦,不影響操作,不用追加鎮(zhèn)靜藥物為良;其中患者術中肢體活動幅度大,影響操作,需追加鎮(zhèn)靜藥物為差[4]。優(yōu)良率=(優(yōu)+良)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③記錄兩組患者給藥前及給藥后1、3、5、10 min的HR、呼吸頻率(RR)、MAP水平。④統(tǒng)計兩組患者惡心嘔吐、低血壓、頭暈、注射痛、心動過緩、呼吸抑制的發(fā)生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以[ 例(%)]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均符合正態(tài)分布,以(±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多時間點比較采用重復測量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SNK-q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麻醉情況比較相較于對照組,試驗組患者麻醉誘導時間、定向力恢復時間、蘇醒時間均顯著縮短;蘇醒后MMSE評分顯著升高,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麻醉情況比較( ±s)
表1 兩組患者麻醉情況比較( ±s)
注:MMSE:簡易精神狀態(tài)量表。
組別 例數(shù) 檢查時間(min) 麻醉誘導時間(s)定向力恢復時間(min) 蘇醒時間(min) MMSE評分(分)對照組 27 21.49±3.82 41.75±4.92 10.43±1.07 6.26±1.37 24.32±1.43試驗組 27 21.68±3.99 33.48±4.28 8.79±1.49 4.96±1.12 27.65±0.56 t值 0.179 6.590 4.646 3.817 11.267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2.2 兩組患者麻醉效果比較兩組患者麻醉優(yōu)良率(對照組為88.89%,試驗組為96.30%)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麻醉效果比較[ 例(%)]
2.3 兩組患者血流動力學指標比較與給藥前比,給藥后 1、3、5、10 min,兩組患者 HR、RR、MAP 水平均呈先降低后升高趨勢,且試驗組患者給藥后3 min HR,給藥后3、5 min RR及給藥后1、3、5 min MAP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血流動力學指標比較( ±s)
表3 兩組患者血流動力學指標比較( ±s)
注:與給藥前比,*P<0.05;與給藥后1 min比,#P<0.05;與給藥后3 min比,△P<0.05;與給藥后5 min比,▲P<0.05。HR:心率;RR:呼吸頻率;MAP:平均動脈壓。1 mmHg=0.133 kPa。
組別 例數(shù)HR(次/min)給藥前 給藥后1 min 給藥后3 min 給藥后5 min 給藥后10 min對照組 27 69.34±3.61 64.94±3.72* 63.75±3.42* 65.52±3.58* 67.17±3.66*#試驗組 27 69.27±3.55 66.87±3.81* 65.61±3.21* 66.44±3.72* 68.62±3.50▲t值 0.072 1.883 2.061 0.926 1.488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組別 例數(shù)RR(次/min)給藥前 給藥后1 min 給藥后3 min 給藥后5 min 給藥后10 min對照組 27 18.06±1.49 16.95±1.53* 14.97±1.16*# 16.32±1.54*△ 18.27±1.42#△▲試驗組 27 18.13±1.62 17.22±1.58* 16.04±1.72*# 17.31±1.49△ 18.17±1.88△t值 0.165 0.638 2.680 2.401 0.221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組別 例數(shù)MAP(mmHg)給藥前 給藥后1 min 給藥后3 min 給藥后5 min 給藥后10 min對照組 27 88.61±8.72 64.46±7.21* 61.59±6.94* 72.03±7.60*#△ 84.09±8.66#▲試驗組 27 88.50±8.96 71.29±7.99* 65.52±7.16*# 76.43±8.31*#△ 85.77±8.81#△▲t值 0.046 3.298 2.048 2.030 0.707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2.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對照組為37.04%,試驗組為22.22%)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例(%)]
當前,臨床行無痛胃腸鏡檢查多用丙泊酚進行麻醉,丙泊酚是短效的烷基酚類靜脈麻醉藥物,具有高度的親脂性,靜脈注射后能迅速透過血腦屏障,使患者進入麻醉狀態(tài),且其代謝產(chǎn)物由腎臟排出,但丙泊酚存在注射痛,還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老年患者的循環(huán)和呼吸系統(tǒng)[6]。
瑞馬唑侖無需通過血腦屏障,能夠作用于γ- 氨基丁酸A受體,致使神經(jīng)細胞膜對氯離子的通透性增加,使氯離子內(nèi)流,從而使神經(jīng)細胞超級化,抑制神經(jīng)元活動,因此,瑞馬唑侖可達到更快麻醉效果;且瑞馬唑侖在機體內(nèi)的代謝速度較快,代謝產(chǎn)物無活性,對神經(jīng)的毒性作用更小,患者認知功能恢復速度更快[7-8]。本研究中,試驗組患者麻醉誘導時間、定向力恢復時間、蘇醒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蘇醒后MMSE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但兩組患者檢查時間、麻醉優(yōu)良率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表明采用瑞馬唑侖對老年患者行無痛胃腸鏡檢查可縮短患者麻醉誘導時間、定向力恢復時間、蘇醒時間,且對老年患者的認知功能的影響更小,麻醉效果好。
老年患者大多存在心肺系統(tǒng)等重要器官的基礎疾病,且胃鏡檢查侵入性較強,檢查時刺激患者腸胃,誘導交感神經(jīng)過度興奮,對血流動力學造成影響,誘發(fā)機體躁動不安,因此需要使用麻醉藥物,而術中麻醉可對患者呼吸和循環(huán)產(chǎn)生明顯的抑制作用,導致HR、RR減慢,MAP下降[9]。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給藥期間試驗組患者HR、RR、MAP波動幅度小于對照組,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表明使用瑞馬唑侖進行誘導麻醉,可使老年患者在行無痛胃腸鏡檢查中的血流動力學更穩(wěn)定,且不增加不良反應的發(fā)生,安全性良好??赡茉驗椋瘃R唑侖起效快,代謝快,對呼吸、循環(huán)影響小,故血流動力學更穩(wěn)定,而且患者在操作結(jié)束后能快速蘇醒,避免因丙泊酚鎮(zhèn)靜過深和時間過久而發(fā)生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此外,瑞馬唑侖基本無注射痛[10]。
綜上,采用瑞馬唑侖對行無痛胃腸鏡檢查的老年患者進行誘導麻醉的麻醉效果好,可縮短麻醉誘導時間、定向力恢復時間、蘇醒時間,對患者的認知功能的影響更小,可使患者血流動力學更穩(wěn)定,且不增加不良反應的發(fā)生,安全性良好,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