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落葉自隨流水去
      ——李劍國教授訪談錄(上)

      2022-08-13 02:24:35天津李劍國北京楊阿敏
      名作欣賞 2022年22期
      關鍵詞:小說史文言小說

      天津 李劍國 北京 楊阿敏

      李劍國,山西靈丘人。1943 年1 月生。1967 年畢業(yè)于南開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yè),1979 年考入南開大學中文系,師從朱一玄、寧宗一先生攻讀中國古代文學專業(yè)中國小說史方向的研究生,1982年畢業(yè),獲文學碩士,留校任教?,F(xiàn)為文學院教授、中國古代文學專業(yè)與古典文獻學專業(yè)的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中國古代文學的研究和教學工作,以研究文言小說和古代文化為主。在國內(nèi)外出版著作10 多種,發(fā)表論文80 余篇。主要論著獲國家教委、天津市及南開大學16 項獎。治學崇尚謹嚴,強調(diào)學識的扎實性和廣博性,提倡務實精神,反對天馬行空、主觀臆想的空疏之學。奉章學誠“業(yè)必貴于專精”(《文史通義·博約》)為座右銘,確立了“打深井”的治學原則。極為重視基礎研究,重視研究的系統(tǒng)性,主張要具備多種文史知識和基本功以及必要的理論方法,要最大限量地占據(jù)原始資料,竭澤而漁,務求窮盡;主張從材料中從事實中引出觀點,反對本末倒置。同時還主張研究者必須富有戰(zhàn)略眼光和開拓精神,開創(chuàng)自己的研究領域,在本領域取得最大的發(fā)言權。

      1979 年您再次考入南開大學中文系,師從朱一玄、寧宗一先生,攻讀中國古代文學專業(yè)中國小說史方向的研究生,您的碩士論文是《唐前志怪小說史》,當初為什么選擇這個題目?請談談撰寫本書的過程。

      1979 年考上研究生時,我36 歲,已老大不小,常在腦子里盤桓的就是屈原 《離騷》中的“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是 《古詩十九首》中的“人生忽如寄,壽無金石固”,是曹操《短歌行》中的“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當時的心態(tài)是時不我待,必須“只爭朝夕”。早年南開大學校報《人民南開》曾發(fā)表過一篇采訪我的文章,題目是《除了奮斗,別無選擇》,這正是我那時的心態(tài)。

      1979 年南開所招中國古代文學專業(yè)研究生包含小說史和戲劇史兩個方向,朱一玄先生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國古代小說史料學,寧宗一先生兼跨戲曲、小說,側重藝術研究。我攻讀的是中國小說史。

      這里順便說,2010 年9月一玄師虛歲99,南開文學院準備屆時舉辦盛會,慶賀一玄師百齡華誕。此年我在澳門大學中文系任教,5月1日子夜作《百年鶴壽感仁腸——紀念一玄師百齡華誕》一文,后發(fā)表于南開文學院主辦的《文學與文化》2010 年第4 期,文末系七律二首以賀,詩曰:

      滋蘭樹蕙一園芳,何幸久窺夫子墻。

      馬帳弦歌開耳目,程門霜雪熱肝腸。

      著書蝸室紙盈案,走筆螢窗字滿床。

      自是從來仁者壽,松椿長綠白云鄉(xiāng)。

      荷池柳徑盡芬芳,燈照緗縹月照墻。

      三載雞聲驚暮發(fā),百年鶴壽感仁腸。

      勤批稚作九編稿,促坐清談一夕床。

      今日杏壇重聚首,芝眉會入黑甜鄉(xiāng)。

      不料2011 年10月15 日先生病逝,得知噩耗,我正在北京南站候車大廳,即將登車前往石家莊講學,在列車上擬就一副挽聯(lián),短信發(fā)給院領導,辭曰:

      得壽百歲,垂范千秋,吾師一生無憾;

      著書五車,滋蘭九畹,弟子三世有懷。

      11 月11日我又作《得壽百歲,垂范千秋——悼念恩師朱一玄先生》一文,發(fā)表于《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 年12 月22 日第17 版《學林》。

      再回到正題。那時研究生課程沒有嚴格要求,我們的課不多,寧先生放手讓我們自由發(fā)展,并督促我們盡快進入研究狀態(tài),結合研究題目有的放矢地讀書,研究生就這么3 年,不長,我不打算弄個小題目寫幾萬字論文就交差,成不了氣候,我想能開拓一塊較大的地盤,能在長時期內(nèi)展開系列研究,甚至一直干下去。另一個想法是我不愿意去搞許多人搞過和正在搞的題目,《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等幾部大書,有那么多學者在研究,不少是大學者,我自覺弄不出太大的名堂,初步打算寫本《中國公案小說史》。先一本本讀作品吧,到圖書館查找,真泄氣,沒幾本小說,早被人偷光了。

      后來借了本《少室山房筆叢》,明人胡應麟的,因為魯迅《中國小說史略》提到它,所以找來讀,發(fā)現(xiàn)書中大量文字談文言小說。其中引起我注意的是談到《汲冢瑣語》這部佚書,胡應麟說它是“蓋古今紀異之祖”(《九流緒論下》),“蓋古今小說之祖”(《二酉綴遺中》),這兩個祖宗,引起我濃厚的興趣。我搜集了不少和汲冢書有關的資料,讀了一些參考書,找出清人嚴可均、馬國翰、洪頤煊輯錄的《汲冢瑣語》(《古文瑣語》)三種輯本(還有王仁俊輯本未見),經(jīng)過細心研究寫出《戰(zhàn)國古小說〈汲?,嵳Z〉考論》一文,1980 年發(fā)表在《南開學報》第2 期(此年3月出版)。《新華月報》1980 年6月號還刊發(fā)此文的論文摘要。

      有此初步成績,促使我很快確定了研究方向,實際也正是論文題目——《唐前志怪小說史》。我確定這個方向有一個大的考慮,就是我感到當時國內(nèi)古代小說研究界的基本狀況是兩多兩少,就是研究白話小說的多研究文言小說的少,研究單部作品的多研究小說史的少。文言小說的歷史比白話小說多出1000 多年,作品數(shù)量巨大,是中國小說史的重要組成部分,不了解文言小說不僅不能全面地了解中國小說史,也會影響到對白話小說的深入研究,因為文言小說對白話小說有過非常重要的影響。

      其實那時我對文言小說也無多少了解,在讀研究生之前我一直喜歡詩歌,而對于小說最熟悉的還是白話小說,從小學開始讀遍了能找到的所有白話小說,文言小說讀得很少,也就是《聊齋志異》。但在讀了《少室山房筆叢》后,看到書中對歷代文言小說有許多精彩的論述,皆聞所未聞。結合當時的研究現(xiàn)狀,我感到文言小說是一個廣闊的充滿神秘感和魅力的研究領域,值得我去探索。平時我在和朋友、學生們聊天的時候常談到我當年的選擇,我說我佩服毛澤東的軍事思想,一個是“讓開大路,占領兩廂”,一個是“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我避開小說研究的熱門全力攻文言一路,而且采用打井深挖之法,心中想的就是毛澤東這兩句話。其實說穿了這里還有個量力而行的問題,我自覺不是什么通儒碩才,能在文言小說這一行有所建樹即足矣。

      研究唐前志怪小說史的首要一步便是搜集小說資料。雖有魯迅《古小說鉤沉》做參考,但我仍努力從大量歷史文獻(書目、類書、舊注、筆記、方志、總集、別集、佛典道藏等)中發(fā)掘散佚的古小說,務求不會有比較重要的遺漏,務求掌握最完備的資料,對每一種作品的多方面問題都盡可能做出翔實的考證。在個案研究的基礎上對每部作品進行歷史定位,組成比較清晰確切的鏈條,然后再面對豐富的材料進行理論探討,展開歷史的、社會的、文化的、美學的研究,如志怪小說的起源形成、分期分類、藝術特征、與社會文化的關系等。

      這中間搜集小說資料是艱苦的,從先秦開始一部部看書。那時每天從圖書館借一抱書回來,第二天即交還,管理人員問這么多書你一天就看完了,我說不是看書是翻書。確實從早到晚一頁頁翻,翻出有用的資料就抄在卡片上,至今卡片還保存了5 抽屜。

      1980 年3月開始撰寫,1981 年3月完成初稿,嗣后又花半年時間改定。1982 年6 月這部39 萬字的碩士論文《唐前志怪小說史》順利通過答辯,以后又做過多次修改,1984 年由南開大學出版社出版。《天津書訊》1985 年5月15 日發(fā)表沈晉人《小說史研究的一項重要成果——推薦〈唐前志怪小說史〉》,臺灣《中國文學研究》第2 輯發(fā)表康韻梅《〈唐前志怪小說史〉述評》,臺北清華大學中國語文系《小說戲曲研究》第1 集發(fā)表王國良《〈唐前志怪小說史〉評介》。后來此書還獲得天津市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專著二等獎(1986 年3月)、國家教委高等學校出版社優(yōu)秀學術專著優(yōu)秀獎(1992 年10 月)。此書后做大幅度修訂,增10 萬字,修訂本由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1 月出版,此前被2004 年12 月22 日的《中華讀書報》列為“2004 年度十大社科圖書”之一。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 年和2019 年又先后兩次出版,略有修改,此為重修訂本。

      1991 年我被國務院學位辦和國家教委評為“做出突出貢獻的中國碩士生”,事跡收入國務院學位辦編《華夏沃土育英才》一書(1991)。

      《唐前志怪小說史》出版后,不久又完成一部50 多萬字的副產(chǎn)品《唐前志怪小說輯釋》,1986 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此書的出版得力于著名學者何滿子先生。我初識何先生是在20 世紀80 年代初大連的一次小說研討會上。這次見面,何先生的書中有過記述。他的口述自傳《跋涉者》下編《舊雨新朋·幾個忘年交》中有一節(jié)寫道:“一位是南開大學的李劍國教授,我認識他時他還是研究生,80 年代初在大連一次古代小說討論會上相遇,談得相當投契。他是一位極其勤奮的青年學者,一本《唐前志怪小說史》那時已經(jīng)付印,撰史時搜集的資料又編撰成副產(chǎn)品《唐前志怪小說輯釋》一種,很有質量。我把它推薦給了我供職的上海古籍出版社,并為之作了《小引》出版。”

      書稿完成后寄給何先生,先生是這本書的責編,責編還有蓋國梁先生,大概是何先生助手。何先生看得很仔細,提出一些修改和補充意見。如今信函原件我一時不好查尋,只憑記憶舉兩個例子。《搜神記·鵠奔亭》寫到女鬼蘇娥至何敞“所臥床下跪曰”,原稿無注,何先生提醒當時的床與后世的臥床不同。于是我便查閱一些資料,引述《說文》及段注、《釋名》,作了注釋?!稘h武故事》又題《漢孝武故事》,何先生說西漢皇帝謚號都帶“孝”字,《漢孝武故事》應當是原題,對我啟發(fā)很大。先生還親手做了些文字修改,比如《例言》第九項有這樣幾句話:“至其所記,往往齊歌楚唱,傳聞異辭……”“齊歌楚唱”四字是何先生加的。我非常喜歡這四個字,佩服先生的學問和才氣。這四字并非古書中的成句,古書中只有 “齊歌”“楚唱”,一經(jīng)先生妙手搭配,便把古代故事、傳說在不同地域的流播和不同人手的記錄生動托出。

      順便說,何先生寫得一手好古文,給我的信件都是用古文寫的。記得一年我將新出的《唐五代志怪傳奇敘錄》兩冊寄給先生,先生回贈他的一本書,信中風趣地說是“以羊易?!?,活用《孟子》典故,才思敏捷。先生的白話文更有特色,我發(fā)現(xiàn)一些文章尤善用破折號,我曾對先生稱作“何滿子體”,并著意效法。

      《唐前志怪小說輯釋》于1986 年出版,何先生作《小引》,并題寫書名?!缎∫酚梦难晕膶懗桑婚L,總共兩千余字,但高屋建瓴,辭氣充暢?!缎∫钒蜗壬鷮v史文化和志怪小說的思考和見解,很值得我們關注。它的寫法明顯受到魯迅《中國小說史略》的影響,文質彬彬,精要深透。而我的感覺,何先生的文字更揮灑一些,這和他的性情有關,他本來就是一個灑脫的人。何先生于小說主治白話,但對文言小說亦卓然有識。我們看他的《中國愛情與兩性關系》,用很長的篇幅論述唐代愛情小說,他的《十大小說家》,獨具慧眼地將《游仙窟》作者張鷟列為第一家,再看他早年對《聊齋志異》故事的編寫,就知道他是中國小說史的通家。《小引》最后一節(jié)是對《唐前志怪小說輯釋》的介紹和評論:“專注志怪,陳其統(tǒng)系。撰者勤求群書,慎事比勘,商略異同,條暢源流;又復詮釋名物,印證史志,使脈絡分明,義理俱豁。中古以前志怪之作,雖未盡備,然攝其菁英,已堪籠罩全體矣。古書偽托綦多,小說家尤甚,遂激使前修辨?zhèn)?,疑古過正,此書撰者頗能救其偏失,折衷論斷,大抵允當。其于同一故事之流變衍化,與夫孕育后世小說戲曲者,亦疏理其大凡。誠非篤學敏求,寢饋于其間者所不能道。不惟可為賞心娛目之具,其有裨于研究文史者之參稽,豈淺鮮哉!”其中譽揚之詞,我看作是先生對我的鼓勵,從不敢自得。

      《唐前志怪小說輯釋》出版后蓋國梁先生在香港《文匯報》發(fā)表了書評。有何先生序文的增色,這本書銷路很好,5000 冊很快售完,以致我在半年后致函上海古籍出版社,想再郵購若干冊,出版社告訴我社內(nèi)已無存書。臺灣王國良教授是著名小說研究家,他推薦此書在臺北文史哲出版社重印,于次年出版。

      這本《唐前志怪小說輯釋》可以說是我和何滿子先生初結忘年交的一個收獲。我在 《后記》 中寫道:“稿成自知粗陋,然區(qū)區(qū)私愿,竟亦待葑菲之采。蒙何滿子先生不棄,躬為指導,其規(guī)畫區(qū)宇,矯正委枉,誠有不可勝言者。嗟夫!吾人恒有‘獎掖’之論、‘人梯’之言,余今知矣!余何幸耶!”

      二十多年后,上海古籍出版社又準備出版此書的修訂本,已列入此年的出版計劃。書稿已經(jīng)修訂完畢,本想出版后呈送何先生案頭,不料2009 年5月先生已駕鶴西游。那時《修訂后記》已經(jīng)寫好,遂略加增改,結尾這樣寫道:“此書昔年面世,何滿子先生與力甚多,獎掖后進之德,余沒齒不忘。于今哲人萎矣,謹以此書祭奠先生在天之靈。”

      確實,何滿子先生是哲人。哲者,智也。智者樂水,水之為德也大矣,深矣!先生的道德文章都是超一流的。論道德,他不阿附,不媚俗,堅持真理,張揚正義,高風亮節(jié),堪稱楷模。論文章,他在文學理論、古代小說、歷史文化研究方面都卓有建樹,還是雜文大家和舊體詩人。他的卓識,他的博學,他的才華,他的睿智,他的文采,甚至他的記憶力,我輩均難以望其項背。他敬仰魯迅,我曾對他說,先生亦有魯迅之風,博學多才,遺世獨立。

      先生仙逝后我作《初識哲人——懷念何滿子先生》一文(刊于何先生夫人吳仲華師母編《何滿子逝世周年紀念文集》,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年4 月版),結末借用張祜的兩句詩表達對先生的懷念——

      一聲河滿子,雙淚落君前!

      1982 年碩士畢業(yè)后留校任教,講授過《中國文學史》《中國小說史》《唐代小說研究》《道教與文學》《文獻學》《??睂W》等課程,您是如何開展教學的?

      我給國內(nèi)本科生上課很少,1994 年講過 一學期《魏晉南北朝文學史》,1998 至1999 年講過10 學時的《名著導讀》。主要是給碩士生博士生講。碩士生課程有《中國小說史》《中國文學史》《文獻學》《??笨紦?jù)學》《道教與文學》《唐代小說研究》等,博士生課程有《道家經(jīng)典選讀》《學術思想與研究方法》《中國古代小說研究》《中國古代小說與文化研究》《目錄學》等。我還先后在韓國嶺南大學中文科(1995年10月—1996 年8月)、澳門大學中文系(2009 年9月-2010 年6月)、臺北大學中文系(2012 年2 月—7月)教過學。所開課也大體在這個范圍內(nèi),嶺南大學是漢語和文學史,澳大本科是《中國文學史》,研究生是《唐傳奇研究》,臺大本科是《文獻學專題》,研究生是《唐傳奇研究》。

      講文學史、小說史不是全部,沒那個時間更沒那個能耐,大致是先秦到宋遼金元。明清部分自己只是一般性了解,未做深入研究。

      我始終認為,至少在我們中文學科,單純的教學不存在,教學離不開科研,教學就是科研的反映,而且必須包含著自己的科研理念和成果。如同賣貨,賣別人的貨更要賣自己的貨,當然都得是好貨。尤其是碩士生、博士生的課,更需要拿出自己的硬東西、好東西。

      我講的這些課當然都不是自己的研究成果,但基本上是和自己的研究相關,如講目錄、版本、考據(jù),都結合自己的實際經(jīng)驗,如講道教與文學,必然結合古小說中的道教傳統(tǒng),如講小說與文化,必然要開拓古小說中的文化內(nèi)容及意義。我寫過一本《中國狐文化》,就是從古小說研究中開辟出的獨立題目。自然啦,講小說文獻,講小說史起源發(fā)展,講志怪傳奇,更是自己的本行。

      常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是教學的根本,研究生教學尤其如此,須著力于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的問題意識、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講文獻學,一般性地講沒多大用,你拿過一大本或幾大本文獻學連我自己都是看了就忘,再教給學生怎成,我的方法是結合自己??笨甲C中的具體事例來講,如何發(fā)現(xiàn)問題,如何辨析,如何尋找書證,如何寫??庇?。

      教學的具體方式常是討論式,事前布置閱讀書目,寫好發(fā)言提綱,課堂討論,大家發(fā)表看法,最后我來總結。有時也布置具體操作的作業(yè),比如校勘,找好文本,指導??狈椒ê托S洉鴮憽?/p>

      如有機會,盡可能讓學生參與到實際的科研寫作中來。2006 年5月新世界出版社沈偉麟編審向我約稿編撰《唐宋傳奇品讀辭典》,我組織在校博士生和已工作的博士共20 人參加,歷時一年多完成,共180 萬字,2007 年8月出版,上下兩冊。此中校注部分由我完成,品讀部分由學生撰寫,我來修改。

      我常對學生說,我們研究文言小說,應掌握兩項技能,一是寫文言文,一是寫詩詞,因為我們應在想象中回到古人那里,體會他們的狀態(tài)和情感。我曾專門給學生講過詩詞格律,講平上去入,講平水韻,布置作業(yè)寫詩詞,然后點評。

      2009 年暑期文學院安排我到澳門大學中文系講課,講《中國文學史》和《唐傳奇研究》。我天天備課寫講稿。我很久未給本科生上課,我的學生天津大學的張黎明說如今是讀圖時代,上課都用PPT課件,他還教給我制作方法。我上網(wǎng)下載了許多課件備用,選擇合適的做母版,選用各色字體輸入文字,配置圖片。我的一個外地學生發(fā)來他制作的課件,太簡陋,我則非常注意美感,上網(wǎng)搜尋可用的圖片,花費的時間遠超過文字部分。做好的課件拿出給黎明看,她大吃一驚,連連夸贊,回去跟她教工科的愛人講,他不信,說一個中文老師能做得好到哪里去,黎明下載了一部分拿回去給他看,他信了,還復制下來。

      您指導和培養(yǎng)國內(nèi)外碩士生、博士生、高級進修生、訪問學者60 多人,您是如何指導學生讀書治學的?在論文寫作上,對于青年學子您有什么經(jīng)驗可以分享的嗎?

      我1987 年開始指導碩士生,2008 年結束。1994 年開始指導博士生,最后一位2011年畢業(yè)。博士生中有3 個韓國人,二女一男。指導的國外高級進修生和高級訪問學者有4 人,國內(nèi)的一人。4 人中3人是韓國人,1 人是美國人。1994 年12 月14 日我曾作《七律一首·姜·二弟子》,姜是姜宗妊,韓國博士生,韓是韓瑞亞(Rania Huntington),美國哈佛大學東亞文化系博士生。詩曰:

      桃李又開兩樹紅,掃眉才子錦心同。

      蒼茫東土海山闊,浩渺西天云水窮。

      攜手相將棲鳳穴,飛身直欲折蟾宮。

      他時懷璧歸鄉(xiāng)國,幾處長望明月中。

      姜宗妊博士論文研究唐代小說中的夢觀念。韓瑞亞博士論文研究明清小說中的狐貍精,特來南開找我指導論文。

      我的研究方向是古小說,涉及文獻學、文體學、文藝學、敘事學、宗教學、民俗學、神話學、文化史等,我所指導的碩士博士學位論文,除研究斷代文言小說史,如明、清、民國三代志怪傳奇小說史外,很大一部分選題都出自這個相當廣泛的范圍之內(nèi),這就要求學生必須掌握小說自身和相關的歷史文化知識,對每人做出各有不同的指點,特別是如何搜集資料。搜集資料有一定的共同性,因此專門開課講書目、類書、叢書,還專門講過文言小說的古代文獻。

      研究生的最終成績好壞,就在一本學位論文上,碩士生五六萬字吧,博士生怎么也得十多萬字吧。導師的責任就是指導學生寫出一本好論文,特別是高水平論文。尤其是博士論文就是一本專著,總得從選題到論述有新意有特色才好。我指導的博士論文絕大部分正式出版,我都作序,包括弟子們的其他著作,序共24 篇。

      此不詳說,這里我要詳說的是學術規(guī)范問題,這不是個單純的技術問題、寫作方法問題,更是一個治學理念問題。1997 年在福建武夷山參加臺灣方面主辦的第三屆魏晉南北朝文學國際研討會時,《文學遺產(chǎn)》編審竺青跟我談到學術規(guī)范問題,問我能不能寫寫文章。遺憾的是那時我對這個問題沒有多少想法。以后對此開始留意,注意到海外學者對我們的批評,揣摩他們論文的題例范式,反思20 世紀80年代以來的嚴重問題——學風浮躁、學術失范和無序狀態(tài),覺得必須確立正確的符合國情的學術規(guī)范,提高遵從學術規(guī)范的自覺性。2001 年10月,《文學遺產(chǎn)》編輯部和河北大學中文系在保定聯(lián)合召開中國古代文學與學術規(guī)范研討會,我參加了,也發(fā)表了自己的一些意見。與會學者認為,學術規(guī)范就是學術研究必須遵循的原則、規(guī)則、范式、標準和尺度,它包含三個層面,即學理——學術價值觀念、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道德——學術道德、學術使命感和責任感;技術——論文寫作范式、技術操作。其實質是治學思想、方法、態(tài)度問題,是學風問題,是學術人格問題。具體內(nèi)容涉及廣泛,包括參考文獻問題、引文問題、注釋問題,體例及語體風格問題等。記得竺青的發(fā)言談到參考文獻問題,說編輯部審稿要看所引用的參考文獻,包括原始文獻和研究文獻,必須窮盡一切。如果重要研究文獻未加參考引用,就很難通過。我很贊同他的意見,我在發(fā)言中也說,據(jù)說香港中文大學要求每篇論文至少引用50 種文獻,這看起來機械,實際很有道理。

      這次會議很重要,我在文學院對研究生做了一次“關于學術規(guī)范”的演講,結合事例比較全面細致地總結了那次會議所形成的學術共識。平時在指導研究生的學業(yè)和論文寫作時也反復講學術規(guī)范問題。比如講尋找選題問題,講參考文獻問題,必須了解學術動態(tài),研究狀況,了如指掌,了然在心。比如講引文問題,轉引第二手材料要核對,要標明原始出處,注意處理好直接引用和間接引用,一個基本點是他人的話、自己的話,嚴格區(qū)別開來。比如講注釋問題,我們長期不重視,而海外對注釋高度重視,一位國外教授說過他審查博士論文,專門看注釋。注釋的功能不單單是注明引文出處,而是補充正文,是引述有關資料或論點,提供學術信息,它實際是論文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就要求你多查多讀。要之,注釋的基本原則是凡直接或間接引用別人的觀點及資料必須注明出處,不能掠人之美,更不能抄襲。??吹皆S多論著被揭露剽竊,除有意為之外,很多是年輕學子不懂學術規(guī)范。這些要求對學生無疑是有益的。

      此外還講論文體例及語體風格問題,前者如摘要、關鍵詞、參考文獻、索引等,均有規(guī)矩,后者主張保持個人風格,港臺論文常常呆板劃一不可取。在遵循學術規(guī)范的前提下也須講究學術個性,有規(guī)范,也有文采,給讀者多點閱讀快感。

      您曾應邀赴美國開展合作研究和學術交流,請談談具體情況。

      2002 年8 月—2003 年5月應美國學術團體理事會(ACLS)邀請,我在伊利諾伊大學及芝加哥大學東亞語言文化系開展合作研究。我的合作對象是伊利諾伊大學副教授韓瑞亞,她實際上是我的女弟子。

      我和韓瑞亞的研究計劃是關于中國古代文言小說中的“亂世”問題。這個計劃是利用韓瑞亞訪問中國的機會和在我們的通信中,經(jīng)過多次討論而確定下來的?!皝y世”問題是韓瑞亞首先提出來的,她在閱讀清代文言小說時對太平天國時期的中國社會遭受破壞產(chǎn)生了興趣。我所補充的是將清代后期的“亂世”擴展到整個中國歷史。我認為中國古代數(shù)千年歷史,“亂世”多而“治世”少,從“亂世”中可以透視出古代中國人的世界觀、政治觀、道德觀、歷史觀、命運觀。這個題目包含著深廣的內(nèi)容,盡管這些內(nèi)容在中國學者的著述中也常常涉及,但將“亂世”作為一個獨立主題展開研究,在中國古代文學史及小說史研究中還是沒有過的,因此具有很重要的學術意義。

      說是合作項目其實是各干各的。我在搜集資料的過程中,共查閱了數(shù)百種中國古代的文言小說作品及其他文獻,記錄下約20 萬字的資料。少數(shù)材料是我的學生在中國幫我搜集的。在此基礎上,我寫出了兩篇論文。一篇是《亡靈憶往:唐宋傳奇中的一種歷史觀照方式》,33000 字。這篇論文研究的主要對象是中國唐宋時期的傳奇小說作品。論文指出:亡靈憶往是唐宋傳奇作家采取的一種獨特的觀照歷史的敘事模式。真實歷史人物和虛構人物以鬼神的面貌出現(xiàn),充當著歷史當事人和講述人的角色。通過生人和亡靈的對話,用零距離敘事切入歷史,對歷史做出評價和批判,探尋治亂之道,并展開歷史抒情,表達傷時懷古的興亡盛衰之感、身世家國之感。作家的歷史目光主要投向亂世,投向婦女,尤其是后妃、宮人等,表達了對她們和王朝命運緊密相連的個人悲劇命運的深切關懷。這篇論文概括了唐宋傳奇中一種獨特的敘事模式,即通過亡靈來書寫、評價和感受歷史。論文運用了在西方和中國都很流行的敘事學理論和批評方法,并提出新的概念,如敘事距離、零距離;同時也吸收了當前在美國流行的記憶學的某些概念。這篇論文后來分兩期發(fā)表于《南開學報》2004 第3 期和第4 期,署名我加上韓瑞亞,以表示對她提出“亂世”問題的尊重。《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04 年第5 期有此文的摘錄。

      另一篇是《論“毛女”》,18000 字。這篇論文首次對中國神仙傳記和古小說中的“毛女”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探討了 “毛女”故事的流傳演變,以及“毛女”原型和模式對后世小說的深刻影響。其中非常關注亂世避難和生毛成仙這兩個基本因素,并討論了所涉及的神仙思想和道教觀念。

      在研究和寫作過程中,我閱讀了一些美國漢學家的著作,如著名學者韓南教授研究中國古代小說的論文集(中譯本)。還閱讀了一本研究中國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的專著《怪異寫作》摘要的中譯本(由韓瑞亞教授的助教翻譯)。韓瑞亞教授還特別向我介紹了美國流行的記憶學理論。美國漢學家研究漢學,有著不同于中國學者的理論視角和方法,有些是我所不熟悉的。盡管我認為這些研究方法存在某些不足,但仍感到富有啟發(fā)性,我在研究中也有意識地吸收他們的方法和某些概念。

      2003 年3月14 日—15 日,在伊利諾伊大學東亞系召開了由韓瑞亞主持的小型學術討論會,主題是中國古代文學和宗教。在會上報告論文的有芝加哥大學東亞系的余國藩、普度大學外文系的謝立義、印第安納大學宗教系的康儒博、密蘇里-哥倫比亞大學宗教系的柯若樸、伊利諾伊大學東亞系的麥爾和蔡宗齊等教授,涉及《西游記》《道德經(jīng)》、六朝志怪、《神仙傳》、韓湘子、《大唐西域記》《高僧傳》等問題。我的論文《論“毛女”》,由韓瑞亞教授代為用英語介紹,受到重視,康儒博教授建議由韓瑞亞譯成英文,在美國學術刊物上發(fā)表。

      按照計劃,我和芝加哥大學東亞系蔡九迪教授也有合作關系。2003 年4 月6 日—10 日,我應她邀請在芝加哥大學東亞系進行了學術訪問。我開展了5 項工作:(1)4月7 日,在蔡九迪教授為博士生開的中國清代戲劇《長生殿》研究課上,我為博士生們講述了關于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故事,介紹了有關的唐宋史料和作品,并對其中若干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2)4月9 日發(fā)表《“亂世”與文言小說》的講演,聽眾有東亞系、比較文學系、宗教系、美術史系等系的學生和教授,共20 人左右。(3)與蔡九迪、巫鴻(美術史系)、余國藩(宗教系)等教授討論了許多學術問題,交換了看法。(4)參觀圖書館東亞分館,館長周原介紹了東亞館情況。(5)參觀了芝加哥大學的兩個博物館和芝加哥美術館。

      此外,我還應美國學者邀請,兩次到臨州大學講學(由韓瑞亞教授陪同)。第一次是在2002 年11月1日,應印地安那州普渡大學外文系中文日文部主任謝立義教授邀請,去那里進行學術演講,演講題目是“關于中國文言小說”,聽眾是該系及比較文學系的教師和學生,大約40 多人。演講后和部分教師及研究生討論了許多關于中國文學的問題。

      第二次是在2002 年11 月23 日,應威斯康星州大學東亞系倪豪士教授邀請去該系演講,題目是“唐傳奇的幾個問題”,聽眾是該系教師和研究生,大約20 多人。倪豪士教授是著名漢學家,中國出版過他的著作的中譯本,以前在中國與我相識,一直有書信聯(lián)系。這次我還聽了他一節(jié)為博士生開的討論課,討論中國古代小說《搜神記》中韓憑夫婦的故事及其他一些問題。應倪豪士教授的請求,我向大家介紹了我的研究情況。我還參觀了威斯康星大學圖書館的東亞分館。

      美國學者研究中國文學大抵側重于理論闡釋,而這些理論闡釋往往出于主觀認識,并不一定符合當時中國人的觀念。比如那本厚厚的《怪異寫作》,我讓一位女生翻譯了一部分,感覺概念游戲而已,用現(xiàn)在的話說,就是表達的陌生化,讀起來非常吃力。讀完后的評價八個字:“除了錯誤就是常識?!毖芯俊渡裣蓚鳌纺俏唬欢渡裣蓚鳌钒姹?,混為一談。和來自北京的巫鴻教授(他是蔡九迪的丈夫)閑聊,他說考據(jù)之類還得靠中國學者。

      您研究文言小說,其中也關涉著廣泛的社會、歷史、思想、文化問題,而且研究本身也要求具備多種文史知識和基本功,因此需要讀各種書。您的生活中應該也離不開買書、讀書、藏書,請談談您的這些經(jīng)歷。

      文言小說自史傳分化而成,作者的主體是傳統(tǒng)文人。在“傳信”“實錄”的傳統(tǒng)史學觀影響之下,在“拾遺補闕”的書寫目的之下,文言小說作為敘事文學盡管不可能不虛構故事,特別是志怪小說和傳奇小說更是極“幻設”之能,但它對歷史背景、歷史人物事件、地理、制度、社會環(huán)境、經(jīng)濟、習俗、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反映,是極為真實的,有極大的史料價值。既然閱讀、研究文言小說不能離開這些廣泛的社會、歷史、思想、文化問題,要弄明白它們,當然需要讀各種書。自然讀書須緊緊圍繞文言小說研究進行,有的放矢地讀,我記著章學誠《文史通義·假年》中說過這樣的話:“有切己者,雖錙銖不遺;有不切己者,雖泰山不顧?!本褪钦f讀書要有所為有所不為,不能貪多求全。

      在研究過程中我常常感到知識的匱乏,不免出現(xiàn)由于缺乏某些知識而做出錯誤判斷的情況。比如《唐五代志怪傳奇敘錄》初版對韋瓘、曹鄴官職的考證,曹鄴乾符中為洋州刺史,而《桂林風土記》稱“曹鄴中丞”(中丞即御史中丞),韋瓘會昌末為楚州刺史,趙嘏等人詩稱韋中丞,我判定韋瓘在刺楚前曾任御史中丞而時人以內(nèi)職稱之,曹鄴在刺洋后曾任職于中央御史臺。后來才知道判斷錯誤,原來御史中丞乃韋瓘、曹鄴任刺史時所兼憲官?!短茣肪砹栞d,會昌二年中書門下省奏:“諸郡刺史須地望雄重,兵額稍多處方得兼授中丞?!薄短圃娂o事》卷五三載于興宗“大中時以御史中丞守綿州”即其例。我只知道節(jié)度使觀、察使之類兼御史大夫或御史中丞,不明白某些刺史也可兼御史中丞,遂造成考證錯誤。

      以前我曾參加主編《全唐詩》第二分冊的注釋工作,親自注釋了錢起、柳宗元等100多位詩人的詩,感到收獲頗大。事后我常對學生說要研究哪位詩人先做兩項工作,一個是編年譜,一個是注釋全部詩,肯定大有裨益。因為這都是實打實硬碰硬的事,可以學到許多真知識,練出許多真功夫。

      要之,讀書要有目的性,須為研究服務,無目的地泛泛而讀,竊以為并不可取。讀研究生時,我一位老同學攻讀文藝學,只讀書不動筆,他說必須打好三個根基,即中國文論、外國文論、馬列文論,然后才可展開研究。我很不贊同,說這三個根基你一輩子都打不完,應當在研究中讀書打根基。這位老同學后來是一所大學中文系的系主任,專業(yè)知識不能說不足,但到頭來沒出過多少成果。

      說到買書藏書,我的書不很多,只求適用而已,特別專注于原典、經(jīng)典、資料書、工具書等。我不是藏書家,而是用書者,不求珍貴只求有用。要說善本只有一套明版《東坡先生詩集注》,線裝8 冊,年輕時買的,很便宜。

      讀書人寶愛的就是書了,我常用的書大都在文學院分給我的研究室里,共9 櫥,塞滿了十幾平方米的陋室,天天與我相伴,我在詩中曾提到它們——

      題釣雪齋

      書齋名釣雪,寂寞度生涯。

      九架常翻笈,三盆不死花。

      爽心聽俚曲,滌思品清茶。

      一瞥南窗外,秋蟾影又斜。

      猜你喜歡
      小說史文言小說
      那些小說教我的事
      摭談聞一多的文言詩
      中華詩詞(2019年4期)2019-10-08 08:54:16
      文言斷句判斷法
      文言實詞50例
      文言實詞推斷法
      邯鄲淳《笑林》與“笑林體”文體獨立的示范意義
      蒲松齡研究(2017年2期)2017-07-07 12:09:38
      淺議《中國小說史略》之“略”
      Ireland and Joyce’s Novelette
      20世紀的“中國小說史”編纂
      東岳論叢(2004年3期)2004-06-29 05:17:36
      达州市| 莱州市| 裕民县| 通州市| 邯郸县| 五峰| 陵水| 武平县| 江华| 德令哈市| 平舆县| 金山区| 安塞县| 顺义区| 礼泉县| 彭阳县| 芦山县| 崇礼县| 呼玛县| 南丹县| 额敏县| 宜宾市| 天等县| 高雄县| 依兰县| 应城市| 改则县| 儋州市| 涡阳县| 漯河市| 浦县| 东乡族自治县| 伊春市| 青阳县| 尼玛县| 托克托县| 和平区| 黄陵县| 讷河市| 伊川县| 台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