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譚雁婷
◆單位:越好生物科技(廣州)股份有限公司
近年來,隨著畜牧業(yè)的發(fā)展,養(yǎng)殖動物一方面為人類我提供了優(yōu)質的蛋白食物來源,在另一方面,隨著集約化、規(guī)?;酿B(yǎng)殖,人畜爭糧問題也日益嚴重。為解決糧食供應危機,我國農業(yè)部印發(fā)的《全國飼料工業(yè)“十三五”規(guī)劃》明確指出,促進生物發(fā)酵飼料的發(fā)展,是改善動物生產性能、實現無抗養(yǎng)殖、促進農副產物資源化高效利用、促進畜牧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途徑。
黃羽肉雞是由我國本土地方“土雞”選育而來,由于其黃色的羽毛、黃色的皮膚、黃色的腿脛,又稱“三黃雞”。優(yōu)質的黃羽肉雞相較于白羽肉雞,風味獨特、肉質更佳、深受消費者的喜愛。但由于優(yōu)質的黃羽肉雞生長周期更長,且營養(yǎng)需求與白羽肉雞不同,飼料轉化率低,因此需要更優(yōu)質的飼料。香菇因富含香菇多糖等多種活性物質,作為食藥同源植物,以香菇副產物作為原料,經過生物發(fā)酵制成香菇發(fā)酵料,不僅可以促進香菇食品副產物的資源化利用,豐富飼料資源,也可推動黃羽肉雞的健康養(yǎng)殖。因此本試驗以香菇發(fā)酵料飼喂黃羽肉雞,研究香菇發(fā)酵料對黃羽肉雞生產性能的影響,為香菇發(fā)酵料的推廣利用提供一定參考。
選用1日齡初體重為35±2.50 g的黃羽肉雞5600羽,分為4個組,每組5個重復,每個重復280只雞。對照組飼喂基礎日糧,1%添加組、3%添加組、5%添加組分別添加1%、3%、5%的香菇發(fā)酵料。試驗期為43d,分為1-21日齡與22-43日齡兩個階段。
香菇發(fā)酵料來自越好生物科技(廣州)股份有限公司,由香菇食品副產物經多種微生物發(fā)酵與相關工藝制成。香菇發(fā)酵料營養(yǎng)成分見表1。試驗基礎日糧按照NRC(1998)和NY/T 3645-2020《黃羽肉雞飼養(yǎng)標準》中黃羽肉雞營養(yǎng)需要配制,其日糧組成成分及營養(yǎng)水平見表2、表3。
本試驗采用籠養(yǎng)模式,人工給料,自由采食,自由飲水,1~7日齡保持24 h光照,7日齡后每天遞減0.5 h,至26日齡,保持在17 h/d光照時間。1-7日齡溫度保持在33~35℃,8-14日齡保持在30~33℃,15日齡以后溫度保持在25~30℃。雞舍濕度保持在60%~70%。按照常規(guī)免疫程序進行免疫,每天打掃雞舍衛(wèi)生一次,每周帶雞消毒一次。
表1 香菇發(fā)酵料營養(yǎng)成分(干物質基礎)
每天于早上8:00與下午14:00進行喂料,當天8:00以前清理料槽,記錄剩料與前一天采食量。試驗第21 d與42 d進行空腹稱重,計算日增重與料重比。
試驗數據采用SPSS21.0軟件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然后通過Duncan's法進行多重比較。試驗結果采用“平均值±標準差”表示,用P<0.05表示差異顯著,P<0.01表示差異極顯著。
不同添加組黃羽肉雞1-21日齡生產性能比較見表4,由表4可見,1%、3%添加組平均日增重分別較對照組顯著增加3.13%、2.55%(P<0.05),但5%添加組相較對照組有所降低(P>0.05)。日均采食量1%添加組、3%添加組較對照組顯著增加1.59%、1.14%(P<0.05),5%添加組較對照組減少1.01%,但差異不顯著(P>0.05)。料肉比1%、3%添加組較對照組分別降低0.93%、4.17%(P<0.05),5%添加組較對照組顯著升高5.56%。
不同添加組22-42日齡黃羽肉雞生產性能見表5,由表5可見,平均日增重1%、3%添加組有升高趨勢,但差異不顯著(P>0.05)。而日均采食量添加組均有所下降(P>0.05),料肉比3%添加組最低,且與對照組相比,顯著降低2.30%(P<0.05),對照組、1%添加組、5%添加組之間差異不顯著(P>0.05)。
表2 1-21日齡黃羽肉雞日糧組成及營養(yǎng)成分(干物質基礎)
表3 22-42日齡黃羽肉雞日糧組成及營養(yǎng)成分(干物質基礎)
表4 1-21日齡黃羽肉雞生產性能
表5 22-42日齡黃羽肉雞生產性能比較
本次試驗結果顯示,香菇發(fā)酵料能降低黃羽肉雞料肉比,提高黃羽肉雞生產性能,其中添加量為3%時效果最佳。本試驗所用的香菇發(fā)酵料富含香菇多糖,香菇是我們所熟知的食藥同源性植物,干香菇中的香菇多糖含量高達5%~8%,香菇的藥理作用就來源于其富含的香菇多糖。已有研究關于香菇多糖在動物生產中的應用,樓月琴等(2007)研究發(fā)現,在1日齡時開始添加香菇多糖可極顯著地降低肉雞全期的料肉比,且霍勤等(2016)的試驗結果與此類似,在雉雞日糧中添加香菇多糖可以顯著提高試驗全期日增重,其中以500 mg/kg添加量效果最佳,這與謝紅兵等(2011)研究結果一致。香菇多糖可提高肉雞生長性能,這可能是由于香菇多糖有著調節(jié)免疫,增強肉雞免疫性能的作用。大量研究指出,香菇多糖可通過被Dectin-1、TLR等模式識別受體識別,激活NF-κB炎癥通路,增加細胞因子分泌,具有良好的免疫調節(jié)能力(Zhang M,2019;Wu X,2021;Hon H,2017),促進免疫細胞增殖(張立,2017;Zhang T,2018),增強機體非特異性免疫能力,從而增強肉雞生產性能。香菇多糖可提高肉仔雞新城疫HI抗體水平,增加仔雞免疫性能(雷莉輝等,2017)。因此,香菇發(fā)酵料中香菇多糖能對黃羽肉雞生產性能有促進作用。
另一方面,作為發(fā)酵飼料,香菇發(fā)酵料具有高適口性、蛋白質氨基酸含量高的特點(王旭等,2021)。本試驗利用芽孢桿菌、乳酸菌等益生菌對香菇進行發(fā)酵,能分泌各種蛋白酶、淀粉酶等消化酶,將大分子蛋白與淀粉分解成小分子多肽與多糖,并產生大量乳酸,促進了肉雞的消化吸收能力,增強肉雞生長性能。
此外,雞消化道短,飼料中20%~25%營養(yǎng)物質未被消化與尿液在泄殖腔混合后一起被排出體外,特別是未消化的含硫蛋白質在體外經過微生物發(fā)酵,產生大量氨氣、硫化氫,對肉雞的生長不利(郭艷等,2020)。而在肉雞飼料中適當添加粗纖維,可使食糜在雞胃腸道停留時間增長,提高消化酶與食糜接觸時長,從而提高消化率。但是家禽與哺乳動物在飲食結構上有所不同,提別是雞對飼糧中粗纖維含量耐受度較低,飼糧中最佳添加量為3%~5%(劉曉牧等,2002),粗纖維含量過高會導致飽腹感強,從而減少采食量,攝入能量降低,影響肉雞生產。本試驗中由于香菇發(fā)酵料中粗纖維含量經檢測達到7.8%,因此在添加量為5%時,增加了飼糧中的粗纖維,導致肉雞能量攝入量反而降低,日增重減少、料肉比增加。因此,在黃羽肉雞中添加香菇發(fā)酵料需要考慮粗纖維的含量,探尋適合添加比例。
本試驗結果顯示香菇發(fā)酵料對黃羽肉雞生產性能有促進作用,且添加量為3%時作用效果最好。黃羽肉雞屬于我國優(yōu)質品種雞,香菇發(fā)酵料中的風味物質對黃羽肉雞肉質的影響為下階段研究方向。
參考文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