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陽,宋紅玲,沈麗華
帕金森病認知障礙(Parkinson′s disease with cognitive impairment,PD-CI)是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常見的非運動癥狀之一,根據(jù)其損害的嚴重程度可分為輕度認知障礙(PD-MCI)和帕金森病癡呆(PDD)[1]。流行病學調查顯示,PD-CI發(fā)病率為40.0%~41.3%,轉化為PD-MCI及PDD的概率高達20%~80%[2-3],具有高風險、持續(xù)久、不穩(wěn)定的病情特點,嚴重影響病人生活質量,增加社會經(jīng)濟負擔[4]。然而,多項隊列研究證實PD-MCI的病理過程是可逆的,其轉歸結局除PDD外,通過運動、認知訓練等干預手段可維持病情穩(wěn)定,甚至逆轉并恢復認知正常(PD-NC),PD-NC轉化率為21.6%~27.8%[5- 6]。因此,對PD-CI進行早期識別為延緩病情進展提供了積極的研究方向。目前臨床評估PD-CI主要采用簡易精神狀態(tài)檢查量表(MMSE)、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MoCA)等經(jīng)典的普適性量表,盡管操作便捷,但PD-CI針對性較差,缺乏敏感性[7]。近年來,國外致力于開發(fā)PD-CI特異性量表,如Mattis癡呆量表、PD認知功能預后評定量表等,但國內尚缺少跨文化調試驗證[8-9]。帕金森病認知功能評分量表(Parkinson′s Disease Cognitive Rating Scale,PD-CRS)專為PD認知功能評定而設計,涵蓋額葉-皮質下和后皮質區(qū)部位,被國際運動障礙協(xié)會(MDS)推薦為適用于所有PD-CI篩查的流行病學研究[9-10]。2020年Tan等[11]對PD-CRS首次進行了漢化,并在92例PD病人中進行了小規(guī)模的運用,但仍缺乏本土化的信效度檢驗;其篩查參考值也因地域、人群存在差異。因此,有必要在我國PD病人中對其開展進一步驗證。本研究在中文版PD-CRS的基礎上檢驗其信效度,進行心理測量學指標評價,為國內PD-CRS的應用提供理論支持和實踐指導。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就診于南通市某三級甲等醫(yī)院神經(jīng)內科門診或住院的PD病人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經(jīng)神經(jīng)內科主任醫(yī)師診斷,符合《中國帕金森病的診斷標準(2016版)》[12];②病人或家屬知情同意并配合,自愿參加本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存在明確病因(如外傷、藥物等)的繼發(fā)性帕金森綜合征,及伴有PD表現(xiàn)的其他神經(jīng)變性疾病(如多系統(tǒng)萎縮等)的病人;②患有明確精神疾病的病人;③合并嚴重疾病的重癥病人。根據(jù)診斷試驗的公式,結合PASS 11.0軟件計算[13],本研究需納入154例研究對象,考慮10%的問卷缺失率,確定樣本量為170例。
1.2 研究工具
1.2.1 一般資料調查表 由研究者自行編制,主要包括年齡、性別、文化程度、婚姻狀況、職業(yè)、病程、疾病分期等。
1.2.2 PD-CRS 該量表由Pagonabarraga等[10]于2008年設計用于PD-CI的特異性評估,2020年由Tan等[11]引進并漢化驗證。量表共9個條目,根據(jù)認知功能損害的不同皮質層區(qū)域,包括額葉-皮質下的即刻詞語自由回憶(12分)、持續(xù)注意力(10分)、工作記憶力(10分)、自由畫鐘(10分)、延遲詞語自由回憶(12分)、詞語流暢性(20分)、動作性語言流暢性(30分)7個條目以及后皮質區(qū)的命名(20分)、臨摹畫鐘(10分)2個條目??偡?~134分,測試時間15~20 min,得分越低表示認知功能越差。該量表被MDS列為PD-CI評估推薦量表[14]。本研究已通過郵件聯(lián)系作者取得PD-CRS(中文版)授權。
1.2.3 MMSE 該量表包括10項內容、4個維度,共19個條目,滿分30分,>24分為正常,分值越高表示認知功能越好。針對不同的文化程度有不同的評分標準:文盲≤22分、小學≤23分、中學及以上≤24 分時認知功能有缺陷。量表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91,廣泛應用于阿爾茨海默(AD)及PD病人的評估中[15]。
1.2.4 MoCA 該量表共8項內容,每項1~6分,滿分30分,分值越高表示認知功能越好。PD-MCI及PDD的臨界值分別為25分及20分(受教育年限≥12年者多加1分)[16]。量表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818,被中國癡呆與認知障礙診治指南A級推薦應用于早期認知障礙篩查[17],MDS也推薦其用于PD-CI評估[9]。本研究以MoCA得分作為PD-CI嚴重程度的劃分標準,將研究對象分為PD-NC組、PD-MCI組以及PDD組。
1.3 研究過程 本研究獲得醫(yī)院倫理委員會的審查和批準,由研究者向病人解釋研究目的及內容,并簽署知情同意書,采用統(tǒng)一用語指導病人或其家屬理解并填寫調查表[18]。問卷填畢當場收回并核查。
2.1 研究對象一般資料 本研究共發(fā)放問卷170份,收回有效問卷170份,有效回收率為100%。其中,男83例,女87例;年齡40~86(65.96±9.28)歲;文盲17例,小學53例,初中59例,高中或中專23例,??萍耙陨?8例;病程0.5~17.0(4.51±3.65)年;疾病分期1~5(2.34±1.15)期。
2.2 項目分析結果
2.2.1 臨界比值法 將量表總分按高低排序,取前后27%分別為高分組和低分組,獨立樣本t檢驗顯示,各條目決斷值t值為7.893~25.809,P<0.001。
2.2.2 題總相關法 PD-CRS量表 9個條目得分與量表總分均呈正相關,相關系數(shù)范圍為0.734~0.992,P<0.001。
2.3 信度分析結果
2.3.1 內部一致性 PD-CRS總分的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868,各條目的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717~0.860。
2.3.2 重測信度 量表總分重測信度(ICC)為0.985[95%CI(0.963,0.994),P<0.001],各條目ICC值范圍為0.800~0.971,P<0.001。
2.4 效度分析結果
2.4.1 結構效度 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KMO(Kaiser-Meyer-Olkin)值為0.914,Bartlett球形檢驗值為1 278.856(P<0.001),表明PD-CRS各維度間存在共同因素,可以進行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法提取1個特征值>1的公因子,累積方差貢獻率為68.718%,具體因子載荷矩陣見表1。結合碎石圖,在第二個因子處有明顯拐點,限定因子個數(shù)1個。
表1 PD-CRS因子載荷矩陣
2.4.2 效標關聯(lián)效度 以MoCA和MMSE作為外部效標,PD-CRS總分與MoCA和MMSE總分的Spearman秩相關系數(shù)r值分別為0.880和0.797,P<0.001,說明PD-CRS有較好的效標關聯(lián)效度。
2.5 篩查參考值 AUC越接近1,診斷效果越佳[13]。結果顯示,以<76分作為判別PD-MCI的最佳臨界值,AUC值為0.847[95%CI(0.769,0.907)],P<0.001,此時靈敏度為84.51%,特異度為72.34%;以<68分作為判別PDD的最佳臨界值,AUC值為0.976[95%CI(0.931,0.995)],P<0.001,此時靈敏度為94.37%,特異度為94.23%。具體效能評價指標見表2。
表2 PD-CRS鑒別PD-NC、PD-MCI及PDD病人的效能評價
3.1 PD-CRS的項目區(qū)分度、信效度較好 本研究項目分析顯示各條目決斷值均達到顯著水平,表明各條目鑒別度、獨立性和代表性較好。信度體現(xiàn)評估工具的穩(wěn)定性。本研究通過比較間隔2周的2次測量總分的ICC值,PD-CRS重測信度和Cronbach′s α系數(shù)與Pagonabarraga等[10-11]的研究結果相似,證實了PD-CRS良好的同質性和內部一致性。
本研究以探索性因子分析評價PD-CRS的內在屬性,共提取1個公因子,所有條目因子載荷量均>0.4,累積方差貢獻率>40%,且無雙載荷現(xiàn)象,可認為PD-CRS具有單維性,與原量表研究結果一致[10],表明量表結構效度良好。PD-CRS與MoCA和MMSE均呈高度正相關,校標關聯(lián)效度較好。
3.2 PD-CRS的診斷價值較佳 篩檢試驗中,ROC曲線被認為可有效顯示敏感度和特異度的關系[19]。本研究中PD-CRS篩查PD-MCI和PDD的AUC值分別為0.847和0.976,與Pagonabarraga等[10-11]的結果相當,表明該量表對評估PD-CI具有較好的真實性。
PD-CRS在不同國家和地區(qū)應用時其篩查參考值差異較大。原量表作者[10]以≤64分為界;國內漢化版研究[11]則以≤73.5分區(qū)別PDD;以≤80.5分區(qū)別PD-MCI。本研究將既往研究界值代入ROC曲線中對比發(fā)現(xiàn):篩查PDD時,本研究截斷值<68分時靈敏度和特異度與既往研究結論相似。但在篩查PD-MCI時,截斷值<76分提示特異度相似,但敏感度顯著高于既往結果,有助于降低漏診率。
分析與既往結果不完全一致的原因,一方面各研究納入對象的人口學特征,如受教育程度、年齡等存在較大差異。另一方面,各研究間PD-CI診斷標準不同,國外采用適用于AD病人的普適性量表作為參考指標,國內漢化僅參考原量表方案。此外,各國各地區(qū)PD-CI患病率也存在顯著差異,影響篩查參考值。本研究采用MoCA這一被MDS推薦的PD-CI評估量表,以<76分和<68分作為PD-MCI和PDD的最佳截斷值時其約登指數(shù)最大,對應的敏感度和特異度均較高,表明PD-CRS具有較高的預測價值和篩檢能力。
3.3 PD-CRS的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在PD-CI的評估中,MMSE和MoCA等普適性量表雖然快速便捷,但條目簡單,缺乏對額葉執(zhí)行功能等的評定,對認知早期改變不敏感[7];同時因特異性不高,需與其他工具串聯(lián)評估,較為繁復[20]。PD-CRS作為特異性量表不僅可操作性良好,對PD整體認知功能的檢測敏感;同時涵蓋額葉-皮質下及后皮質區(qū)的評估,幫助闡釋PD-CI的病理分型,以針對不同認知損害部位選擇合適的干預措施。
臨床中PD-CI對工作記憶影響較大[8],隱匿性強,因而常被病人家屬及醫(yī)護人員所忽視,能在MCI階段予以識別和干預,是有效逆轉認知功能下降,甚至恢復正常認知的“干預窗口期”[21]。本研究在既往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PD-CRS劃分PD-MCI及PDD的最佳截斷值及其靈敏度、特異度等指標,以早期識別PD-CI各階段病人,降低臨床誤診率、漏診率,提高多方重視,同時也為探索延緩或逆轉進展性PD-CI過程中的發(fā)生機制、影響因素及干預措施等提供思路。
PD-CRS各條目區(qū)分度、信度及效度分析結果均符合心理測量學評價指標,作為PD特異性認知評價量表,其條目簡明、臨床適用性佳,較普適性量表更側重于PD-CI的病理損害部位,充分涵蓋額葉-皮質下和后皮質區(qū)的評定。因時間、條件所限,本研究僅在南通市開展,未來亟待在不同地區(qū)進行多中心調查,擴大樣本量,進一步驗證其在PD-CI中的診斷價值,為后續(xù)制定針對性的干預措施提供參考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