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麗萍,劉 杏,劉夢瑤,張峻煒
(鄭州工程技術學院 化工食品學院,河南 鄭州 450044)
碳酸甲乙酯的分子式為C4H8O3(簡稱EMC),其結構中同時具有甲基和乙基,使其具有許多優(yōu)秀的特性,在醫(yī)藥、農(nóng)藥、溶劑等領域都能得到一定的應用,尤其在鋰電池領域,EMC應用在電解質溶劑的優(yōu)良表現(xiàn),使其成為近年來研究的熱點[1-2]。EMC的合成方法主要可以分為3種:光氣法[3]、酯交換法[4-5]和氧化羰基法[6]。隨著生產(chǎn)技術的進步,制備EMC的方法中只有酯交換法還在被廣泛使用,但是合成工藝在不斷改進,例如,采用離子液體等作為特殊的反應溶劑促進反應進行[7],利用多相催化劑完成EMC的選擇性合成[8-9],或者開發(fā)更節(jié)能高效的工藝[10-11]等。本文在國內(nèi)原有合成EMC路線的基礎上,利用Aspen Plus軟件進一步模擬了EMC粗產(chǎn)品的精餾工藝,并運用Design-Expert 8.0軟件進一步處理模擬結果,建立二次多元回歸模型,做出響應面圖,進而找到獲得EMC最佳收率的操作條件,為EMC高純度工業(yè)化生產(chǎn)提供理論參考依據(jù)。
采用Design-Expert 8.0軟件對影響研究結果的因素進行考察,同時對影響因素之間的交互作用進行評價。通過得出的多元二次回歸方程,進一步擬合影響因素與響應值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通過對回歸方程的分析,尋求最優(yōu)工藝參數(shù),減少實驗周期,避免盲目進行實驗。
本實驗選取完全二次回歸模型,在保持精餾塔的進料溫度、進料量、進料壓力、塔板數(shù)等不變的基礎上,以進料配比(A)、回流比(B)及進料位置(C)為影響因素,EMC收率(Y)為響應值。設計采用三因素三水平,設計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實驗因素水平
化工流程模擬軟件Aspen Plus具有完整的單元操作模型,使用者可根據(jù)自我需求從軟件的流體流動、分離、輸送機械操作等單元中選擇合適的單元操作,進而完成所需流程的工藝模擬。EMC粗產(chǎn)品的分離在精餾塔中進行,餾出量與進料量的比值稱為EMC的收率,在實際生產(chǎn)中EMC的收率總是偏離預期值,為了更好地解決這一問題,針對EMC的精餾分離過程,使用Aspen plus軟件進行模擬,精餾塔的工藝設計經(jīng)過簡捷設計和簡捷校核兩個階段。
進行精餾塔模擬時,首先進行的是簡捷設計,選擇軟件的DSTWU模塊進行模擬,針對實際生產(chǎn)中影響EMC收率的因素進行了篩選。選取進料配比、回流比、進料位置3種影響EMC收率的因素,在改變單一因素固定其他變量的基礎上進行模擬實驗,通過模擬結果選取因素的最佳水平。
2.1.1 進料配比對EMC收率的影響
對于精餾操作而言,進料配比對其帶來的影響是最直接的。當提高重組分在進料組分中的占比時,精餾段必然會面臨負荷加重的情況,當遇到精餾塔中的精餾段板數(shù)被固定時,塔頂餾出物中極易出現(xiàn)含有重組分的不合格產(chǎn)品,同時因為組分變重,使得塔釜排出量增大,造成精餾塔面臨著溫度升高,壓力變小的情況。當提高輕組分在進料組分中的占比時,提餾段必然會面臨負荷加重的情況,當遇到精餾塔中的提餾段板數(shù)被固定時,釜液中極易出現(xiàn)更多蒸不出的輕組分,同時因為進料組分變輕,使得塔頂餾出物的流量變大,造成精餾塔面臨著溫度降低,壓力變大的情況。
為確定最合適的進料配比,固定其他操作條件,改變進料配比,通過Aspen plus 模擬獲得不同進料配比下的目的產(chǎn)物收率。在Aspen plus中輸入固定的進料溫度、進料壓力、進料量、塔板數(shù)、進料位置、回流比等參數(shù),輸入EMC與 DEC的配比分別為0.5,0.75,1,1.25,1.5等5組數(shù)據(jù)運行模擬,得到不同進料配比下的EMC收率,如圖1所示。
圖1 EMC與DEC進料配比對EMC收率的影響
不同的進料配比對應不同的EMC收率,根據(jù)圖1的模擬結果可知,隨著進料配比的增加,目的產(chǎn)物EMC的收率也在逐步增加。進料配比從0.5變化至0.75時,目的產(chǎn)物EMC的收率從92%增加至93%,并且增加的程度很明顯;進料配比從0.75變化至1.5時,目的產(chǎn)物EMC的收率仍有所增加,但增加的程度并不明顯,增加的趨勢逐漸平穩(wěn),穩(wěn)定在95%左右。當目的產(chǎn)物的占比越高時,混合物的分離效果越好,但目的產(chǎn)物的占比很高時,其收率增長逐漸平穩(wěn)。
2.1.2 回流比對EMC收率的影響
回流的應用使得塔頂和塔底都能獲得純度更高的產(chǎn)品?;亓鞅仁撬?shù)幕亓髁颗c餾出量之間形成的比值,是精餾操作中影響分離程度的重要因素。精餾塔所需的理論塔板數(shù)、塔徑以及所需冷卻水的用量都會受到回流比的影響。在進行回流比的選擇時,通常將最小回流比作為最低界限。適當減少回流比可以使塔釜的溫度得到提升。增大回流比可以提高塔頂中重組分的回流,進而使產(chǎn)品純度更高,但是回流比過大時會造成精餾塔液泛,無法正常進行工作,因此回流比的選擇至關重要。
在Aspen plus中輸入固定的進料溫度、進料壓力、進料量、塔板數(shù)、進料位置、進料配比等參數(shù),輸入回流比1.2,1.4,1.6,1.8,2等5組數(shù)據(jù)運行模擬,得到不同回流比下的EMC收率。圖2為不同回流比下EMC的收率。根據(jù)模擬結果可知,隨著回流比的增加目的產(chǎn)物EMC的收率也在逐步增加,回流比從1.2變化至1.4時,圖中線段的斜率較大,目的產(chǎn)物EMC的收率在逐步增加,并且增加的程度更明顯;回流比從1.4變化至2時,目的產(chǎn)物EMC的收率仍有所增加,但收率穩(wěn)定在94%左右。當回流比逐漸增大時,混合物的分離效果會變好,但當回流比達到一定水平時EMC收率增加的趨勢逐漸平穩(wěn),但并不能達到完全分離。
2.1.3 進料位置對EMC收率的影響
在塔的進料過程中,通常以調(diào)整進料位置這種手段來應對進料狀況的改變,從而獲得符合生產(chǎn)要求的產(chǎn)品。當理論塔板數(shù)和操作條件被固定時,通常參照進料板的分離能力的高低來選取進料位置,此時的進料位置必定選擇分離能力最強的進料板。當所有操作條件都相同時,此時的進料位置必定選擇理論板數(shù)最低的進料板。
當進料組分中的輕組分占比增大時,必定要使提餾段的板數(shù)增多,提餾段的分離能力會隨之增大,此時通常選擇較高的進料位置。當進料中重組分占比增大時,必定要使精餾段的板數(shù)增多,精餾段的分離能力會隨之增大,此時通常選擇較低的進料位置。在Aspen plus中輸入固定的進料溫度、進料壓力、進料量、塔板數(shù)、回流比、進料配比等參數(shù),輸入進料位置5,10,15,20,25等5組數(shù)據(jù),運行模擬得到不同進料位置下的EMC收率。圖3為不同的進料位置下EMC的收率。根據(jù)圖中的模擬結果可知,隨著進料位置的增加目的產(chǎn)物EMC的收率也在逐步增加,當進料位置從5變化至10時,圖中線段的斜率較大,目的產(chǎn)物EMC的收率在迅速增加,當回流比從10變化至25時,目的產(chǎn)物EMC的收率仍有所增加,但線段斜率沒明顯降低,收率穩(wěn)定在94%左右。根據(jù)上述研究,發(fā)現(xiàn)當進料位置逐漸增大時,混合物的分離效果會變好,但當進料位置達到一定水平時,目的產(chǎn)物的收率增加的趨勢逐漸平穩(wěn)。
對精餾塔分離工藝進行響應面優(yōu)化時,以EMC與DEC進料配比、回流比、進料位置為考察因子(自變量),分別用A,B,C表示。Design-Expert 8.0軟件以單因素三種水平為基礎。EMC的收率是通過對不同因素的各種水平的組合進行模擬得到的數(shù)據(jù),如表2所示。
將表2數(shù)據(jù)利用Design-Expert 8.0軟件進行二次多元回歸擬合,得到EMC的收率(Y)對自變量進料配比、回流比、進料位置的二次多元回歸模型為:
Y=+98.43+1.50A+1.40B+0.55C-0.46AB-0.28AC-0.037BC-5.30A2-0.56B2-0.49C2
通過統(tǒng)計與分析EMC分離精餾塔的數(shù)學模型,來檢驗方程的有效性。獲得的方差分析結果如表3所示。P<0.01,說明建立的數(shù)學模型或考察因素的影響極其顯著;P<0.05,說明建立的數(shù)學模型或考察因素存在了顯著的差異;P>0.05,說明建立的數(shù)學模型或考察因素的影響不顯著。由表3可以看出,回歸模型F=208.00,線性曲線顯著性檢驗P<0.0001,表明該試驗所采用的二次模型是極顯著的,在統(tǒng)計學上也有一定意義。
表3 EMC的收率為響應值的回歸模型方差分析
所用的模型和試驗擬合的程度是通過失擬項表示出來的,即二者的差異程度。本試驗的失擬項為0.0553,說明失擬項不顯著(P>0.05),表明該模型具有統(tǒng)計意義,因此可以用上述多元二次回歸模型方程對試驗結果進行分析。一次項中A,B,C的偏回歸系數(shù)顯著(P<0.01),說明進料配比、回流比、進料位置對EMC的收率的影響極顯著。通過比較各回歸系數(shù)F值的大小可知,所選取的因素水平范圍內(nèi),對EMC收率的影響程度依次是A>B>C,即進料配比>回流比>進料位置。交互項AB的偏回歸系數(shù)顯著(P<0.01),說明進料配比和回流比的交互作用對EMC的收率有顯著影響,交互項進料位置不顯著。該模型R2=0.9963,校正決定系數(shù)R2(Adj)=0.9915,說明該模型只有0.85%的變異不能由該回歸模型解釋,因此,該模型的擬合性較好。預測決定系數(shù)和校正決定系數(shù)分別為0.9499,0.9915,二者相差僅為0.0416,小于0.2,CV(變異系數(shù))為0.31%,小于10%,表明該模型的分辨力、擬合精度較高,誤差較小。
根據(jù)所得回歸方程,進一步運用Design-expert 8.0軟件獲得響應面圖,預測進料配比、回流比、進料位置對EMC收率的影響。圖4和圖5所示,進料配比和回流比、進料比和進料位置的交互作用對EMC收率的影響較大,表現(xiàn)為三維圖中曲線陡峭,二維圖中等高線近似橢圓。圖6所示,回流比和進料位置的交互作用對EMC收率的影響較小,表現(xiàn)為三維圖中曲線圓滑,二維圖中等高線近似圓形,響應值變化較小。
圖4 進料配比和回流比對EMC收率的影響
圖5 進料配比和進料位置對EMC收率的影響
圖6 回流比和進料位置對EMC收率的影響
根據(jù)表3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EMC收率的殘差正態(tài)概率分布和預測值與實際值的對應關系,殘差的正態(tài)概率分布和EMC收率的預測值與實際值的對應關系均靠近一條直線,說明以上得到的EMC收率的二次多元回歸模型方程擬合性較好,可以用該模型解釋進料配比、回流比以及進料位置之間的關系。通過響應面法分析出EMC收率的最佳操作條件:進料配比、回流比、進料位置分別為1,1.6,15,在此條件下進行3次試驗,最終得到EMC收率的平均值為98.536%,與響應曲面和擬合的EMC收率一致。
本文針對EMC粗產(chǎn)品的精餾工藝進行了模擬,通過Aspen plus模擬結果選取進料配比、回流比、進料位置三種因素,并分別對每一因素選取不同水平進行模擬,將模擬后的結果運用Design-Expert 8.0進行響應面處理。分析結果表明,進料配比、回流比、進料位置對EMC收率的影響極顯著。進料配比和回流比、進料配比和進料位置的交互作用對EMC收率的影響較大。經(jīng)過響應面處理后分析得到最佳的進料配比、回流比、進料位置分別為1,1.6,15。最佳操作條件下可以得到收率大于98.536%的高純度EMC,可以直接運用于鋰離子電池電解液的添加劑中,為EMC實際生產(chǎn)中最優(yōu)精餾條件的選擇提供參考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