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連貴/武漢
汪曾祺有一句名言:“多年的父子成兄弟”。他說:“一個現(xiàn)代的、充滿人情味的家庭,父母叫人敬畏,兒女‘筆管條直’,最沒意思?!睂鹤泳筒挥谜f了,老變少,父作兄,自降輩分,確也“童心”得可以。而他的兩個小女兒,非但不怕他,還把他當(dāng)作玩伴,動不動就與他嬉戲打鬧。兩個小丫頭還特別喜歡“打扮”爸爸:在他腦袋上梳小辮,手上也沒個輕重,亂揪,疼得汪曾祺直裂嘴。終于梳好了,女兒拽著滿頭扎著紅、綠布條的爸爸照鏡子,問他:“好不好看?”汪曾祺連連夸獎:“好看,真好看!我妞妞就是能干!”
鬧夠了,女兒去玩別的,汪曾祺想拆掉頭上的布條,便“請示”:“可以拆掉嗎?”倆丫頭堅(jiān)決地說:“不行!好不容易梳的!”于是汪曾祺頂著一頭紅、綠,老老實(shí)實(shí)地寫他的文章了。汪曾祺的童心里自然也包含著父愛。
作為“調(diào)皮”的父親,錢鐘書堪稱首屈一指。他常與家人尋開心。一次,他趁楊絳熱天歇午,用墨筆給她畫花臉,不料剛落墨楊絳就醒了,未能得逞,他就畫了一幅楊絳的肖像,再添上眼鏡和胡須。意猶未盡,后來他待小女兒熟睡,在她肚皮上畫了一個花臉。女兒醒來驚叫,他則撫掌大笑,樂不可支。有童心的人,總會找樂子,即使生活艱難或身處困頓中。
豐子愷不但繪有大量精美的富有童趣的漫畫,也寫兒歌。一次,女兒帶鄰家的幾個孩子游春,回來后,孩子們?nèi)蕴幵谂d奮之中,嘰喳個不停。女兒還教他們唱李叔同的《送別歌》,剛唱了幾句,豐子愷攔住了,他對女兒說:“小孩子哪懂什么‘知交半零落’啊!我另寫一個?!甭砸凰尖猓厡戇吅叱骸靶瞧谔?,天氣晴,大家去游春,過了一村又一村,到處好風(fēng)景。桃花紅,楊柳青,菜花似黃金……”詞瑯瑯上口,曲仍用舊調(diào),大受孩子們歡迎。他遂與孩子們齊唱,童聲童語似天籟,與孩子們一起唱歌是莫大的享受!
魯迅的“孩子氣”,則表現(xiàn)在在舌尖之欲上。他在《朝花夕拾》中坦承:“我有時,曾經(jīng)屢次憶起兒時在故鄉(xiāng)所吃的蔬果:菱角,羅漢豆,茭白,香瓜。凡這些,都是極其鮮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鄉(xiāng)的蠱惑?!蓖甑某允?,至老難忘。另《馬上日記》載:1926年,有朋自河南來,送給他一包柿霜糖,打開一看,“又涼又細(xì)膩,確是好東西。”他便迫不及待吃起來。許廣平告訴他,這是河南名產(chǎn),用柿霜制成,性涼,如果嘴上生些小瘡之類,一搽便好。魯迅頓感遺憾,“可惜她說的時候,我已經(jīng)吃了一大半了,連忙將所余收起,預(yù)備嘴上生瘡的時候,好用這來搽。”收是收了,可是心里像著了魔似的,老惦記這甜美的滋味,以至于夜里都睡不著,實(shí)在忍不住,爬起來又吃掉大半?!耙?yàn)槲液龆忠詾樽焐仙彽臅r候究竟不很多,還不如現(xiàn)在趁新鮮吃一點(diǎn),不料一吃,就又吃了一大半了。”“食不隔夜”,如孩童般率真可愛,在吃零食上,最能體現(xiàn)人的本真。
古人童心滿滿的也不少,尤其是文人。陸游常和他的曾孫騎竹馬玩,《書意》有句云:“整書拂幾當(dāng)閑嬉,時取曾孫竹馬騎?!币苍S正是得益于這份童戲,在那個時候,他竟能活到85歲的高壽。
許多文學(xué)大師,終其一生,童心未泯,發(fā)生在他們身上的許多故事,讀來令人莞爾。擁有童心的人,不論經(jīng)歷多少坎坷,仍然積極向上,生活中充滿諧趣。豐子愷《我與新兒童》中說:“我相信一個人的童心切不可失去,大家不失去童心,則家庭、社會、國家、世界一定溫暖、和平而幸福。所以我情愿做‘老兒童’,讓別人去奇怪吧!”
六一兒童節(jié)并不只是兒童的節(jié)日,也是富有童心人的節(jié)日。向孩子學(xué)習(xí),保持稚氣、純凈、友善的心,這樣的人,永遠(yuǎn)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