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物質的量”在新舊人教版高中化學教材中的比較

      2022-09-16 13:24:40趙福琳古麗娜沙比提
      林區(qū)教學 2022年9期
      關鍵詞:物質的量新舊新教材

      趙福琳,古麗娜·沙比提

      (伊犁師范大學 化學與環(huán)境科學學院,新疆 伊寧 835000)

      “物質的量”貫穿高中化學知識學習的始終,是連接宏、微觀世界的橋梁,是學習者掌握化學變化的內在聯系和規(guī)律的重要節(jié)點,學生只有熟練掌握本節(jié)內容,在高中階段的學習中才能夠通過定量的方式表征化學反應,促進相關化學知識的系統(tǒng)化。本文通過對2004版教材(以下簡稱舊教材)與2019版教材(以下簡稱新教材)的對比,明確新舊教材之間的差異,提出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問題引導、真實情景創(chuàng)設以及習題的有效利用等建議,以期實現化學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

      一、2017版課標對“物質的量”的要求

      新教材以《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17版)》(以下簡稱2017版課標)為編寫依據,根據其對課程內容、學業(yè)的要求并結合學生認知發(fā)展情況對舊教材進行了調整編排。2017版課標凝練了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明確提出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1]?!拔镔|的量”作為首次向學生引入宏—微觀世界之間聯系的橋梁,需要教師認真把握、系統(tǒng)規(guī)劃本節(jié)內容,確保順利將學生代入宏—微觀的情境之中。2017版課標對于“物質的量”在課程內容與學業(yè)質量方面作了規(guī)定,對課程內容主要從三個方面作以要求及建議。(1)內容要求:了解物質的量相關概念,體會定量研究對化學科學的作用等;(2)學業(yè)要求:學生應具備的基本素養(yǎng)及所要達到的素養(yǎng)水平;(3)教學提示:教學策略的建議及必做實驗[1]。這三個方面從側面體現了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這就需要教師結合課標要求,深挖教材內容,設計發(fā)展學生“素養(yǎng)”的完備教案。2017版課標提出了五條素養(yǎng)要求,從學業(yè)質量可以看到,本節(jié)內容主要涉及“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和“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兩條素養(yǎng)的形成,素養(yǎng)的形成有賴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如何在教學過程中滲透,讓學生實際地掌握并能有效地利用是一大難題,需要教育研究者共同努力。

      二、教材內容呈現及編排比較

      本章前言分析,在舊教材中,“物質的量”的引入主要是從化學實驗反應過程中微觀的角度出發(fā)進行闡釋的,但是對于剛由初中升到高中的學生來講,初中所接觸的反應大多是宏觀的、可操作的,并且是定量的,而對于微觀理論,相關知識還不夠完備,認識也不夠深刻。“物質的量”本身抽象且難懂,有些學生會望而卻步,從而對化學學習逐漸失去興趣。基于上述問題壁壘,新教材根據學生已具備的基礎知識及技能,將“物質的量”放于鈉和氯這一章,力求建立宏觀物質與微觀粒子間的聯系,進一步幫助學生從定量的角度認識物質的性質及其變化[2]。須知,絕大多數學生的認知能力是有限的,他們更容易接受宏觀定量的概念。因此教師在教授“物質的量”時,也可以將“物質的量”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從學生的認知特點出發(fā),以全新的、更容易被學生接受的方式進行排版,有利于學生對抽象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從“物質的量”在新舊教材中所處的位置及主要內容作比較,如圖1。

      從圖1中可以看出,“物質的量”在新舊教材中,所處的“章”“節(jié)”的位置、“節(jié)”的標號、名稱以及所包含的小標題有所變化,新教材中將“物質的量”置于第二章且將其直接作為“節(jié)”名稱直接呈現,這種設置可加深學生對新名詞的印象,使教與學的難度相對分散并后移,能有效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節(jié)”之下的第三個小標題發(fā)生變化,對兩版教材內容進行對比,本小節(jié)內容主要是針對于“物質的量濃度”的介紹以及應用,新教材的小標題更加明確具體。同樣也可以發(fā)現,新舊教材所涉及的主要內容出入不大,新教材依舊借鑒于舊教材,可見“物質的量”相關內容在高中化學中的地位并不會因為所處位置發(fā)生變化而消減,只是在內容的呈現上更符合學生的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降低了難度,便于學生理解。

      三、模塊設置比較分析

      (一)圖表比較

      化學教材中信息表征的方式除傳統(tǒng)的漢字外,主要是以圖像、表格的形式呈現。圖像能恰適地將抽象的內容進行形象化的解釋與直觀的概括,使抽象的知識內容直觀、簡單、具體,增強學生的理性認識,同樣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看圖明其意的能力[3—4]。圖表可以將復雜的知識結構體系化,能使學生建立系統(tǒng)的知識網絡體系,以“概念圖”的形式實現知識的整體性,其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文字表達的不足,將新舊教材中的圖表從不同的側面進行比較分析,以此明確新舊教材中哪些知識發(fā)生變動,為執(zhí)教者設計教案提供角度。

      1.圖像的變化

      簡潔明了、清晰直觀的圖像能引起看圖者的興致,就新舊教材中“物質的量”本節(jié)內容的插圖進行比較,新教材僅刪除了舊教材中“電解水實驗”的插圖,但整體圖像仍有一定程度上的改變,如從“1mol物質的質量及所含離子數”“1mol的幾種物質等差圖的呈現”中可以看到,新教材插圖直觀清晰、立體感強、排列整齊有條理,更易被學習者接受。并且新教材中的圖像對于落實“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核心素養(yǎng)也有一定的幫助,如“單質硅”圖像的展示,兩本教材都有圖像的呈現,都有助于學生在其認知中建立“宏—微”觀圖示,但相比較之下,新教材中宏—微觀的對比圖像更具體、清晰,尤其是微觀圖像,更加立體,加之文字輔助,更能幫助學生在“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下,憑借文字+圖像的方式自主建立“宏—微”之間的聯系,有助于核心素養(yǎng)的達成。

      2.表格的變化

      對新舊教材中的表格對比發(fā)現,新舊教材在“氣體摩爾體積”這一小節(jié)內容的呈現中圖表的差異化最明顯,如圖2,新教材將舊教材中的3個需要通過探究實驗由學生自主完善的表格轉換為1個基于“證據”提取信息,通過推理、歸納、總結得出結論的完備表格,從二者通過表格想要傳達的信息來看,舊教材的探究主要是通過教師引導學生進行的,沒有體現學生主體性這一理念,也未實際起到引入新知的目的,反而使問題復雜化,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負擔;從另一側面講,通過實際計算完善表格內容發(fā)現,計算結果并不是理論上想要的數據,實際想要的結論是通過近似值比較得出的,這可能會導致學生形成不嚴謹的科學思維[5]。新教材對舊教材中的表格進行了調整優(yōu)化,簡化問題,直接將數據呈現給學生,從“問題:……你能得出哪些結論?與同學討論”??梢钥闯觯陆滩母幼⒅匾浴皩W生為主體”“團結協(xié)作”的思想,體現學生的“主人翁”角色,同時貫穿于證據推理這條主線。

      (二)欄目比較

      欄目隱含著豐富的學科教育價值,其具有指導性與可操作性,化學教材中的欄目更多體現的是培養(yǎng)學生成為自主型、合作型、探究型個體,幫助其建立科學的學習方式、形成嚴謹的學習態(tài)度[6]。對新舊教材中“物質的量”欄目進行對比發(fā)現,新舊教材欄目設置都位于正文中,意圖銜接每個知識板塊要點,但新教材的欄目更清晰、明了,其采用多樣化的框圖設計將欄目與正文內容進行明顯的區(qū)分,給人視覺上的舒適感。在整體欄目的設置上,新教材借鑒于舊教材且又創(chuàng)新于舊教材。現將新舊教材欄目對比情況進行統(tǒng)計,如表1。

      表1 教材欄目數目統(tǒng)計

      從表1可以看出,“物質的量”在新舊教材欄目的設置上有直觀的變化,如新教材直接將科學探究欄目刪掉,但從新舊教材課本內容具體對比中發(fā)現,新教材將科學探究欄目整合至思考與討論欄目,將抽象難懂的邏輯推理轉換為精簡的內容呈現,這種設置降低了學生的理解難度,由繁化簡[4]。同樣也可以發(fā)現,新教材相較于舊教材只保留了兩個傳統(tǒng)的欄目:“中英譯詞”和“資料卡片”。一些欄目的名稱在原有基礎上進行了重組優(yōu)化,比如,將“學與問”“思考與交流”整合為“思考與討論”,“歸納和整理”調整為“整理與提升”等。這種設置不僅使欄目名稱更直觀清晰、貼近內容,同樣也優(yōu)化了欄目的功能,以達到外顯學科素養(yǎng)的目的[7]。

      (三)題目設置的比較

      題目的設置包括教材例題的設置與習題的設置。精選例題可以幫助學生實現課前、課后的自主學習,能有效加快銜接內容的理解和吸收,達到1+1>2的效果[3]。教材中的習題難度中等,是教師用于鞏固、診斷、評價學生知識的掌握,技能的提升以及科學思維發(fā)展的重要手段。課后習題作為檢驗能力水平、學習效果的重要載體和工具,具有及時性、針對性和挑戰(zhàn)性,同時還能起到邊學邊鞏固的效果[8]。因而,題目的精心設置能有效地促進教學的順利開展及學生的發(fā)展,對新舊教材關于“物質的量”在題目設置中的比較,如表2所示。

      表2 教材題目數目統(tǒng)計

      從題目數量來看,新教材新增了1道例題,減少了1道習題;從類型來看,新教材新增的例題屬于“關系式”解析類,習題的類型名稱由“習題”調整為“練習與應用”,“復習題”調整為“復習與提高”。繼續(xù)深入對比,在例題的變化上,在介紹“物質的量(n)、質量(m)和摩爾質量(M)之間的關系式”時,舊教材中與之相銜接的是“學與問”欄目,設置1道問題讓學生去思考,新教材則設置了1道有詳細解答過程的例題[2]?!拔镔|的量”作為新出現的物理量,其概念本身就生澀難懂,更何況是與之相聯系的“關系式”,學生雖具備一定的計算基礎,但作為高中階段學生第一次接觸到的需要計算的化學“關系式”,還是需要提供解題的思路,例題的設置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該難度;在習題的設置上,新教材相較于舊教材,無論是“聯系與應用”還是“整理與提升”,有保留、有刪減,如“整理與提升”習題的設置不僅與生產生活相聯系,同樣其在難度上采用層層遞進的方式去呈現,在幫助學生理解、運用、遷移、鞏固知識的同時,使學生基于“證據”進行推理,建構學生的解題思路、強化學生的解題效率、發(fā)展并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四、教學建議

      (一)利用問題導引,厘清核心概念

      依據課標對“物質的量”的內容要求、學業(yè)要求以及需要達到的學業(yè)質量標準,教師在教學之前即備課過程中需狠下一番功夫,厘清知識本身以及知識之間的邏輯順序。本節(jié)內容有幾個名詞需要講解,尤其是“物質的量”這一物理量,很難僅憑平鋪直敘的講解使學生聽懂,教師可以通過問題驅動學生自主思考,比如可以設置以下問題:(1)如何根據物質本身的質量來計算其所包含的微粒數呢?(2)單個微粒不能通過電子秤直接稱量得到,應該怎么辦呢?(3)我們能不能把這些微粒作為一個大的集體,用一個新的物理量來代表呢?通過一系列的問題,使學生自主搭建知識網絡結構,攻克難題。

      (二)創(chuàng)設真實情境,初探微觀世界

      “物質的量”的研究對象是微觀粒子,而微觀粒子是看不見、摸不著的物質,距離學生的生活較遠,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與生產生活相聯系的情境,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理解陌生知識和陌生概念。可以采用類比遷移的教學方式,將學生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結合起來并運用到新知識的學習中,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同時能夠將抽象知識具體化,易于學生理解。在解釋“物質的量”概念時,教師可以列舉一些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的集合體,如用筆芯的數量與“物質的量”進行類比,讓學生在類比遷移過程中,對“物質的量”概念有深刻的理解,實現從物質觀轉變?yōu)槲⒘S^,培育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的核心素養(yǎng)。

      (三)有效利用習題,培育證據推理能力

      “物質的量”的相關計算是“物質的量”相關內容的重要知識點之一,且貫穿于高中化學學習全過程,依據高考試題可以發(fā)現,“物質的量”的相關計算需要準確寫出解題過程以及最終的正確答案,這就要求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的證據推理能力。合理、有效地利用教材中的習題以及高考試卷中的相關題目,在教授涉及計算知識點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示范解題步驟,然后拋出幾道類似或變式的題目讓學生自主計算,并讓學生思考能否用另一種方式解答。最后教師先說出答案,再整體講解解題步驟,學生在核對答案的過程中能夠體驗解題成功的喜悅,在核對解題步驟的過程中找出自己的不同之處,整理出適用于自己的解題思路。當然,這對于剛接觸陌生知識點的大多數學生來講很難實現,但教師須堅持這種思路,以期培育學生的證據推理能力。

      猜你喜歡
      物質的量新舊新教材
      《新課標·新教材·新高考》特別征文
      地理教育(2022年10期)2022-09-29 09:23:56
      體現新課標 用好新教材
      師道·教研(2021年2期)2021-03-28 02:20:53
      挺立于課本之中的“樹”
      擔當意識:歷史新教材滲透不可或缺
      教書育人(2020年11期)2020-11-26 06:00:34
      耕讀事 新舊人
      海峽姐妹(2020年10期)2020-10-28 08:08:06
      新舊全球化
      英語文摘(2019年6期)2019-09-18 01:49:16
      新舊桂系決裂之變
      文史春秋(2017年9期)2017-12-19 12:32:24
      藝術沒有新舊之分,只有好壞之別
      藝術品鑒(2017年11期)2017-04-23 05:18:02
      SOLO視角下學生“物質的量”學習的思維發(fā)展水平研究
      化學教學(2015年11期)2015-12-19 01:16:49
      關于“阿伏伽德羅常數”的教學思考
      化學教學(2015年8期)2015-10-15 01:41:52
      称多县| 许昌县| 太仆寺旗| 固安县| 彩票| 长顺县| 金华市| 崇信县| 茂名市| 嘉兴市| 天峻县| 德清县| 义乌市| 龙门县| 福安市| 鄢陵县| 西盟| 九龙城区| 文安县| 潮州市| 隆子县| 柯坪县| 山丹县| 鄱阳县| 宣化县| 略阳县| 罗定市| 孟连| 寻乌县| 萨嘎县| 古蔺县| 武义县| 深水埗区| 霍邱县| 永昌县| 常山县| 芒康县| 渭源县| 宝清县| 商水县| 平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