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胡建國
近日,由《人民交通》雜志社遼寧運營中心、遼寧融媒網共同組織的“遼寧地區(qū)2022上半年汽車品牌輿情統計”完成數據匯總。本次統計通過輿情信息監(jiān)測系統,分別抓取沈陽、大連以及省內其他城市的汽車產品質量以及銷售、服務相關輿情信息,以聲量指數作為排名依據。以下是沈陽、大連及遼寧省內其他城市的汽車品牌投訴輿情情況,每個地區(qū)選取聲量指數前三名。
在輿情投訴聲量榜排名前三位的汽車品牌分別為華晨寶馬、長城哈弗和比亞迪。
輿情聲量指數72
主要事件與問題:1.寶馬3系燒機油。在品牌輿情聲量中占比34.7%。2.加價提車、無法提車。聲量占比25.0%。3.BMW 320Li行駛中突然失去動力并自燃。聲量占比13.9%。
此外還有寶馬新3系剎車卡鉗問題導致剎車片過度磨損、寶馬3 系空調啟動關閉時異響等問題。
點評:上半年,寶馬一連數月在國內各大投訴榜單上“霸榜”,并發(fā)生過300位車主聯合投訴車機系統簡配、160位車主聯合投訴寶馬3系燒機油的維權“大事件”。而寶馬在投訴處理中,卻展示了與其品牌形象不相稱的拖沓與冷漠。
輿情聲量指數66
主要事件與問題:哈弗SUV新車行駛3個月高速上熄火、剎車失靈。在品牌輿情聲量中占比95.5%。
其他問題包括:哈弗H6出現中控臺變形翹邊現象、哈弗H6車機系統升級后電池壽命值不顯示等。
點評:因一起典型投訴而上榜,哈弗說冤也不冤,作為國產品牌崛起的代表之一,哈弗這些年的進步有目共睹,但如果想品牌力更上一層樓,除了產品的品質要過硬,各項服務也都要跟上。
輿情聲量指數34
主要事件與問題:1.消費者交定金后遲遲不能提車。在品牌輿情聲量中占比52.9%。2.售出三個月的唐dm旗艦版高速公路上趴窩。聲量占比8.8%。3.比亞迪宋PLUS OTA不予升級,倒車影像模糊。聲量占比5.9%。
點評:延遲交車,體現了市場供不應求,就算是負面消息也帶著幾分傲嬌。只是對于翹首等待的消費者,應該有一個誠懇的態(tài)度和安撫方案,一等好幾個月,那可都是“忠粉”啊,不要傷了他們的心。
大連地區(qū)汽車品牌投訴輿情聲量排前三位的有一汽奧迪、比亞迪、江鈴。
輿情聲量指數54
主要事件與問題:
奧迪Q5L購買3個月,出現2次剎車失靈,1次轉向失靈,廠商和4S店的處理方案車主難以接受。輿情聲量占比83.3%。
其他問題包括:消費者指稱一汽奧迪4S店存在欺騙行為、銷售新車價格不透明等。
點評:奧迪Q5L近幾年在豪華品牌SUV中的投訴率居高不下,2022年2月起,廠家在市場監(jiān)管總局開啟安全隱患調查后,陸續(xù)召回43萬余輛國產奧迪Q5L,證明其產品質量并非一些消費者想象中的完美。
輿情聲量指數23
主要事件與問題包括:
1.比亞迪宋EV新車一個月壞3次,4S店未能修好,且拒絕退換車。輿情聲量占比34.8%。2.購買兩個月的比亞迪漢DM在高速公路上油門和剎車同時失靈,后鑒定為變速箱故障,車主要求退車遭拒絕。聲量占比13.0%。3.比亞迪唐變速箱6擋時明顯異響,車主跑4S店6次仍未解決問題。
點評:銷量基數大的車型,投訴高些本屬正常,但因為4S店的服務態(tài)度和效率影響到品牌,甚是不值。渠道管理還得跟上才好。
輿情聲量指數18
主要事件與問題:江鈴域虎購買一個月后無法啟動,4S店稱需要等待配件,27天后仍未維修。輿情聲量占比100%。
點評:又是一個典型事件拖品牌后腿的例子,希望能引起廠商及經銷商的一些思索。
輿情聲量指數48
主要事件與問題:
1.大眾探岳330顆粒捕捉器堵塞、方向盤共振。
相關投訴在輿情聲量中占比高達79.1%??梢哉f大眾探岳330憑一己之力把一汽大眾推到了黑榜前三名。
2.大眾攬境行駛中熄火、全車斷電,發(fā)動機無法啟動。
點評:記得之前大眾汽車曾針對全國所有2020年4月3日至2021年9月26日之間生產的探岳330TSI及探岳X330TSI車型,提供免費升級服務。不知道為什么還是會曝出這個問題,看來還是有哪個環(huán)節(jié)沒有做好。
輿情聲量指數40
主要事件與問題:1.傳祺GS4發(fā)動機燃燒室嚴重滲機油 。輿情聲量 占比50.5%。2.傳祺GA6剎車片異響。聲量占比20%。
其他問題還有:傳祺GA5新能源發(fā)電機故障導致無法充電,廣汽傳祺GS8后備廂自動開啟找不到原因等。
點評:傳祺的售后服務一向口碑還不錯,但是對部分主銷車型的投訴集中在一些“通病”,也是不爭的事實。
輿情聲量指數37
主要事件與問題:1.進口奧迪Q7新車行駛400公里,故障燈頻閃、缺缸,4S店稱需拆解維修。輿情聲量占比70.3%。2.進口奧迪A7新車行駛10天,亮多項故障碼,4S店稱需要拆解維修。聲量占比21.6%。
點評:就算買輛農用車,開幾天就出毛病,也是小概率事件,何況奧迪這種豪華品牌。新車出廠之前都要經過嚴格檢測,那么問題到底是出在廠家的質量管理體系,還是4S店呢?無論如何,千萬別飄,如果讓客戶的心涼了,再大的品牌也要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