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住房公積金是否提升了居民幸福感
      ——基于中國家庭金融調查的實證研究

      2022-10-04 09:01:00任娟娟
      財經理論與實踐 2022年5期
      關鍵詞:購房公積金產權

      任娟娟

      (湘潭大學 商學院,湖南 湘潭 411100)*

      一、引 言

      住房問題是我國城鎮(zhèn)居民民生問題中的重要一環(huán)。住房關系民生福祉,是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基礎,也是實現(xiàn)安居樂業(yè)的前提條件,因此,保障人民住有所居是提升幸福感的關鍵舉措。自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以來,我國房價整體呈上漲趨勢。國家統(tǒng)計局的數(shù)據(jù)顯示,商品房平均銷售價格由1998年的2063元/平方米上漲至2020年的9860元/平方米,漲幅高達377.94%,惡化房價與收入的相對差距,加劇居民的購房壓力。此外,我國大部分家庭的購房行為高度依賴融資借貸,因高額住房貸款導致的“房奴效應”給居民的生活帶來了沉重負擔。高房價以及與之相伴的高額住房貸款引致居民住房消費能力不足,是制約幸福感提升的重要因素。

      為著力提升居民住房消費能力,我國在20世紀90年代初借鑒新加坡中央公積金制度構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住房公積金制度。公積金制度實施30多年來,在繳存覆蓋面、提取職工規(guī)模和使用金額等方面均穩(wěn)步提高。近年來,更是不斷加大公積金用于租賃住房提取的支持力度,落實租購并舉,保障住有所居。公積金制度是一項強制性儲蓄計劃,其繳存由單位代扣代繳,當職工有購房需要的時候,可直接申領公積金購房。與此同時,公積金具有“低息低貸”的特點?!度珖》抗e金2020年年度報告》顯示,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利率比同期貸款市場利率低1.1~1.55個百分點,平均每筆貸款節(jié)約利息支出約9.75萬元,能夠較大程度地減輕繳存職工的購房負擔??偟膩碚f,公積金制度在提升居民住房消費能力和保障居民住房消費水平方面發(fā)揮了重要的支撐作用,對于提升幸福感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值得注意的是,職工是否繳存公積金與其工作單位性質密切相關;并且,在目前房價普遍高漲的現(xiàn)實背景下,對于低收入群體而言,使用公積金貸款買房具有一定的門檻限制。由此可見,公積金制度對于參與者和非參與者以及參與者內部均存在一定的不平等現(xiàn)象。那么,該制度是否會導致不同群體之間的幸福感存在顯著差異?這是本文關注的主要問題。

      學界對于幸福感的研究由來已久。1974年,Easterlin提出了“幸福-收入悖論”;此后,幸福經濟學作為經濟學中的一個新領域便受到眾多學者的關注。影響幸福感的因素眾多,現(xiàn)有文獻主要從與個體相關的因素如消費、收入和住房產權擁有狀況以及與個體所處環(huán)境相關的因素如地理和氣候、城市規(guī)模、公共服務供給等方面探討了幸福感的影響因素。幸福感是民眾主觀感受的度量,能夠為個人帶來多方面的客觀收益。然而,作為我國重要的住房保障制度,住房公積金對居民幸福感的影響鮮有研究。公積金制度能否提升居民幸福感?對居民幸福感的影響是否存在異質性?已有文獻尚未形成系統(tǒng)性回應。為此,本文基于中國家庭金融調查數(shù)據(jù),探討住房公積金制度對居民幸福感的影響,科學評估公積金制度對居民福利水平的改善效應,對于更好地完善公積金制度、充分發(fā)揮公積金住房保障作用以及切實提高人民群眾幸福感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二、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住房關乎人們的幸福感?,F(xiàn)有文獻主要從住房產權、住房條件和住房套數(shù)等方面論述了住房對居民幸福感的影響。Syed(2016)和Kumar等(2021)認為,擁有住房產權、良好的住房條件和社區(qū)環(huán)境能夠提升幸福感。住房作為一種既有居住屬性又有投資屬性的特殊商品,其居住屬性通過為居民提供穩(wěn)定居所從而對幸福感有顯著影響。其投資屬性主要表現(xiàn)為相對于小產權住房而言,擁有完備且合法的住房產權更易于房屋交易與房產抵押,因此,能夠通過影響家庭流動性約束和預防性儲蓄進而影響幸福感。此外,住房也儼然成為居民階層分化的重要因素。住房產權是居民身份和財富的象征,擁有住房產權能夠增強居民的階層認同感。由住房產權分層帶來的住房財富不平等現(xiàn)象,使有住房產權群體與無住房產權群體的幸福感差異顯著。

      與住房密切相關的住房公積金制度以支持居民住房消費為主要功能。公積金制度的實施雖然會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房價上漲,但將該效應納入考慮,制度仍對參與者購房的貢獻度有25%,而未加入這一制度的居民將在購房時付出13.5%的額外成本。公積金貸款利率較低,大大降低了居民購房的資金成本,因此,繳存公積金能有效提高家庭擁有住房的概率。公積金在發(fā)揮住房消費福利效應降低購房成本的同時,還具有緩解家庭流動性約束和提高可支配收入的積極效應。此外,由于公積金是一項強制性住房儲蓄制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繳存群體未來購房的可能性?;谝陨戏治?,本文提出假設1和假設2。

      參與住房公積金制度會提升居民幸福感。

      住房公積金通過提高居民住房產權擁有水平和未來購房可能性,從而提升幸福感。

      需要注意的是,現(xiàn)有研究較為認同住房產權對居民幸福感的正向影響效應,但公積金存在一定的“嫌貧愛富”和“嫌農愛城”的制度缺陷,對中低收入階層和廣大農業(yè)轉移人口未起到較好的保障效應。公積金制度加大了繳存家庭和非繳存家庭的住房財富差距,且在房價快速攀升的背景下,該制度帶來的不公平風險將更加嚴重。公積金對于促進居民住房消費具有一定的支撐作用,但制度對參與群體和未參與群體以及參與群體內部福利效應的影響均存在差異。第一,從居民住房產權擁有狀況來看,由于公積金貸款利率通常低于同期商業(yè)銀行住房按揭貸款利率,有房群體較無房群體,提取和使用公積金的概率更大,從長期來看,能夠為家庭節(jié)省一大筆由購房帶來的利息支出。此外,由于公積金的存款利息通常低于同期市場存款利率,無房群體較低的提取率和提取額還將承受由繳存公積金帶來的存款利息損失。由此可見,住房公積金會顯著提高有房家庭的可支配收入,而無房家庭由于可提取的公積金額度有限,對其可支配收入不存在積極影響。但值得注意的是,公積金制度近年來逐漸放寬用于租金支付的提取條件和使用范圍,提高了該制度對于無自有住房且租房群體的保障效應。第二,從居民收入水平來看,由于公積金繳存和家庭收入會同時影響住房擁有情況,公積金制度雖然增加了整體可支配收入,提高了中等收入繳存家庭的買房概率,但對于低收入繳存家庭買房不具有積極意義,不僅如此,還會降低低收入繳存家庭的可支配收入。顯然,在公積金繳存者之間存在住房不平等問題,制度僅對中等收入家庭的住房擁有存在顯著的正向影響,而對低收入家庭和高收入家庭的影響不顯著。并且,房價上漲會擴大居民收入差距,放大公積金制度的不平等影響。公積金作為一項重要的住房金融保障制度,具有“低息低貸”的特點,然而低收入家庭囿于購房首付款的限制,使得該群體難以享受公積金制度住房消費的福利效應,不僅如此,還將承擔可支配收入的減少。第三,從居民工作單位屬性來看,居民是否繳存公積金以及繳存比例與工作單位有關,一些私營企業(yè)為了降低負擔而逃避為職工繳存公積金,而政府部門、事業(yè)單位或國有企業(yè)這類型單位由于政策性強制要求,更傾向于為職工繳存公積金,導致不同工作單位就業(yè)群體在公積金繳存、提取和使用環(huán)節(jié)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組間差異。公積金制度會通過“企業(yè)配套繳存”、“個稅減免”和“低息貸款”擴大不同工作單位就業(yè)群體的收入差距?;谏鲜龇治隹芍?,繳存公積金對于不同住房產權擁有水平、不同收入水平以及不同工作單位屬性就業(yè)群體住房消費行為的影響存在差異。此外,公積金制度還會通過改變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流動性約束進而導致不同群體之間的福利水平不同。據(jù)此,本文提出假設3。

      住房公積金制度對居民幸福感的影響存在住房產權、收入水平和工作單位屬性的異質性。

      三、實證設計

      (一)數(shù)據(jù)來源

      本文數(shù)據(jù)來源于中國家庭金融調查(China Household Finance Survey,CHFS)2013年、2015年和2017年三期樣本,包含被訪者人口統(tǒng)計學特征、社會經濟特征、住房公積金繳存情況和住房消費等具體信息??紤]住房公積金制度繳存主體為城鎮(zhèn)職工,因此,僅保留年齡介于16~65歲的城鎮(zhèn)被訪者樣本。另外,為了避免異常值和缺失值的干擾,分別采取截尾處理和刪除處理。

      (二)模型構建與變量選取

      為探討參與住房公積金制度對居民幸福感感知情況的影響,構建如下的計量模型:

      (=1)=(++

      +++)

      (1)

      其中,被解釋變量表示居民在年的幸福感水平,為二值變量。解釋變量表示居民公積金繳存情況,表示居民人口統(tǒng)計學特征變量,表示居民社會經濟特征變量,表示居民所在區(qū)域層面特征變量,為隨機誤差項。

      選取居民對于幸福感的感知情況作為被解釋變量,CHFS對于該問題設置了從“非常幸福”到“非常不幸?!?個選項。為了便于構建靈活的模型進行分析,本文令“非常幸?!焙汀靶腋!比≈禐?,其他回答取值為0,構建幸福感二值變量。

      選取核心解釋變量為居民公積金參與情況,若居民當前擁有住房公積金,并且還在繼續(xù)繳納賦值為1,否則為0。

      為了盡可能地將影響居民幸福感水平的多方面因素囊括進來,分別從居民人口統(tǒng)計學特征、社會經濟特征和區(qū)域層面特征選取控制變量。居民人口統(tǒng)計學特征方面的變量包括:(1)居民性別,研究表明女性的幸福感水平明顯高于男性。(2)年齡以及年齡平方項,考慮居民年齡對于幸福感可能存在非線性影響。(3)戶口類型,根據(jù)CHFS報告的居民戶口所在地對居民戶口類型進行分類。(4)婚姻狀況,婚姻狀況與幸福感關聯(lián)密切。(5)受教育水平,受教育水平越高的群體越有可能擁有更高的收入和社會地位。(6)是否工作,居民是否參與公積金制度以及對幸福感的感知水平與工作情況有關。居民社會經濟特征方面的變量包括:(1)家庭年收入,收入會影響主觀幸福感。(2)家庭總消費,為家庭伙食、日用品、交通、通信等消費性支出之和。(3)家庭總資產,為家庭金融類資產和非金融類資產之和。(4)家庭總負債,為家庭住房、教育、醫(yī)療等負債之和,家庭任何類型的債務持有均與幸福感呈負相關關系。區(qū)域層面特征方面的變量包括:(1)人均GDP,通過反映地區(qū)經濟發(fā)展情況,一定程度上衡量了區(qū)域社會福利水平。(2)房價,房價波動影響居民購房負擔。為減少異方差的干擾,居民社會經濟特征變量和區(qū)域層面特征變量均取對數(shù)處理。表1即為相關變量的定義及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

      四、實證結果

      (一)基準回歸

      表2列(1)為不引入控制變量的回歸結果,列(2)、列(3)和列(4)為依次引入居民人口統(tǒng)計學特征變量、社會經濟特征變量和區(qū)域層面特征變量的回歸結果??梢钥闯觯欠窭U存公積金的系數(shù)估計值均顯著為正,表明居民繳存公積金能夠顯著提升幸福感。公積金制度的實施在發(fā)揮住房保障作用的同時,也提升了居民幸福感感知水平,實證結果支持了假設1的成立。從控制變量來看,居民人口統(tǒng)計學特征變量、社會經濟特征變量和區(qū)域層面特征變量均會影響幸福感,且與已有研究較為一致。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表2報告的是平均效應,部分變量的邊際影響被忽視,本文在穩(wěn)健性檢驗部分進一步報告了核心解釋變量對居民幸福感的邊際效應,以更加全面地分析繳存公積金對居民不同幸福感水平的影響程度和影響方向。

      表1 變量定義及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

      (二)穩(wěn)健性檢驗

      1.更換被解釋變量。引入Ordered Probit模型對幸福感有序變量進行估計并報告邊際效應。從表3列(1)的結果可以看出,是否繳存公積金的系數(shù)估計值在1%的水平上顯著為正。表3列(2)~列(6)報告了解釋變量的邊際效應,表明繳存公積金能夠顯著提高居民幸福感,居民從未繳存公積金變?yōu)槔U存公積金,使居民感到“非常不幸?!薄安恍腋!焙汀耙话恪钡母怕史謩e降低0.2%、0.8%和3%,而使居民感到“幸?!焙汀胺浅P腋!钡母怕试黾?.5%和2.5%,進一步驗證了前文結論的可靠性。

      2.傾向得分匹配法(PSM)。雖然在前文盡可能地將影響居民幸福感的多方面因素囊括進來,但仍然存在一定的樣本選擇性偏誤問題。考慮居民幸福感是較為主觀的評價指標,并不能嚴格滿足隨機抽樣條件,導致結果可能因非隨機抽樣而存在選擇性偏誤。因此,進一步采用傾向得分匹配法解決可能存在的樣本選擇性偏誤問題。在進行傾向得分匹配之前,需要對樣本變量在匹配前后的平穩(wěn)性進行檢驗。結果表明,在傾向得分匹配之前,樣本變量的為0.276,檢驗值為13137.78,并且對應的值在1%的水平上顯著,標準化偏誤的均值和中位數(shù)分別為43.0和34.3;而在匹配后,為0.000,均不大于0.001,檢驗的值均不顯著,標準化偏誤的均值和中位數(shù)均小于1%,表明在傾向得分匹配后變量的系統(tǒng)性偏誤得到了較大改善,這也說明本文選取的匹配方法是有效的。基于近鄰一對二、

      表2 基準回歸結果

      一對四匹配和局部線性回歸匹配的平均處理效應分別為0.037、0.036和0.032,對應的值分別為4.73、4.62和4.33,均大于1.96的臨界值,驗證了繳存公積金能夠顯著提升居民幸福感,說明本文研究結論具有較好的穩(wěn)健性。

      表3 更換被解釋變量的穩(wěn)健性檢驗

      (三)異質性分析

      1.基于住房產權和住房貸款的異質性分析。為進一步系統(tǒng)考察公積金對不同類型繳存群體幸福感的異質性影響,將樣本劃分為有房有貸、有房無貸和無房群體進行分析。從表4的回歸結果可知,繳存公積金顯著提升了有房有貸和無房群體的幸福感,對于有房無貸群體幸福感的影響不顯著。這可能是由于對有房有貸群體而言,提取公積金用于住房貸款的概率較大,能夠極大程度減輕家庭房貸壓力,公積金低息貸款的福利效應在這一群體中得到充分體現(xiàn)。而有房無貸家庭提取和使用公積金的概率較小,公積金較低的存款利率還將導致該群體面臨存款利息損失。對于無房群體來說,繳存公積金用于房租支出能夠減輕無房群體的生活壓力,對于提升幸福感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表4 住房產權和住房貸款異質性分析結果

      2.基于收入水平的異質性分析。對于收入水平的劃分以樣本居民平均收入水平為依據(jù),將遠低于平均水平劃分為收入最低25%組,低于平均水平劃分為收入較低25%~50%組,高于平均水平劃分為收入較高50%~75%組,遠高于平均水平劃分為收入最高75%組,通過上述方法將樣本劃分為四組分別進行回歸。從表5的回歸結果可以看出,繳存公積金能夠顯著提升收入較低組和收入較高組即處于中等收入水平居民的幸福感,而對收入最低25%組和收入最高75%組居民幸福感的影響系數(shù)雖然為正,但不顯著。導致這個現(xiàn)象的原因可能是使用公積金低息貸款購房存在一定的門檻限制,面對我國目前普遍高漲的房價,極低收入群體難以負擔高昂的購房首付款,繳存公積金對這部分群體而言難以發(fā)揮支持其進行住房消費的積極作用。因此,繳存公積金對于收入最低組居民的幸福感不具有顯著影響。而對于收入最高組居民來說,其充足的財富儲備能夠較好地滿足住房消費需求,在購房過程中可能更多地選擇全額付款的方式,是否繳存公積金對其擁有住房產權的影響較小,對其幸福感水平亦無顯著影響。這也驗證了繳存公積金更加能夠滿足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群體購房的需求。

      3.基于工作單位屬性的異質性分析。由于公積金的繳存環(huán)節(jié)是由職工個人繳存和職工所在單位為職工繳存兩部分組成,因此,居民是否繳存公積金與其工作單位屬性密切相關。根據(jù)CHFS記載的有關居民工作單位的屬性,將其劃分為政府部門、事業(yè)單位或國有企業(yè)以及集體、私營或外資企業(yè)這兩類,相應的回歸結果如表6所示??梢钥闯?,繳存公積金僅對在政府部門、事業(yè)單位或國有企業(yè)工作群體的幸福感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而對于在集體、私營或外資企業(yè)工作群體的幸福感影響不顯著。究其原因在于,政府部門、事業(yè)單位及國有企業(yè)長期以來處于我國住房公積金繳存絕對主體地位。在2014-2017年,政府部門、事業(yè)單位以及國有企業(yè)繳存職工占公積金繳存總人數(shù)的比重雖然由60.32%降至52.84%,但依舊超過繳存總人數(shù)的一半。不僅如此,這類型工作單位較為穩(wěn)定、薪資福利待遇良好,均能確保職工長期穩(wěn)定繳存公積金。集體、私營及外資企業(yè)與其形成鮮明對比,不僅繳存覆蓋比例低,且繳存額也相較偏低,難以發(fā)揮公積金住房消費的福利效應。至此,假設3得以驗證。

      表5 收入水平異質性分析結果

      表6 工作單位屬性異質性分析結果

      (四)進一步討論

      住房對于我國居民來說,不僅是安居樂業(yè)的基礎,還承載著極強的社會地位屬性,對于緩解流動性約束、降低預防性儲蓄也具有積極意義。住房公積金是我國住房保障體系和政策性金融制度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政策目標是提升居民住房消費水平和住房消費能力。因此,為考察參與公積金制度促進居民幸福感增加的影響機理,從繳存公積金對于居民住房消費的影響來展開分析。居民目前是否擁有住房以及未來是否有購房的計劃這兩個指標能較為全面地衡量居民住房消費情況,為此,根據(jù)CHFS數(shù)據(jù)構建住房擁有和購房計劃指標進行回歸分析。結果如表7所示,列(1)~列(3)為繳存公積金對居民是否擁有自有產權住房影響的回歸結果。在控制個體效應和時間效應的基礎上,通過依次引入居民人口統(tǒng)計學特征變量、社會經濟特征變量和區(qū)域層面特征變量,發(fā)現(xiàn)是否繳存公積金的系數(shù)估計值均在1%的水平上為正,說明繳存公積金能夠顯著提高居民擁有自有產權住房的概率。表7列(4)~列(6)為繳存公積金對居民購房計劃影響的回歸結果,是否繳存公積金的系數(shù)估計值均顯著為正,表明繳存公積金能夠提高居民未來購房的可能性。上述分析驗證了住房公積金制度具有提高居民自有產權住房擁有概率和未來購房可能性的積極效應,進而提升居民幸福感。這些回歸結果為前文提出的假設2提供了實證支持。

      (五)工具變量估計

      住房公積金制度對居民幸福感的影響可能存在由遺漏變量、反向因果導致的內生性問題。為此,進一步通過選取適宜的工具變量來驗證結論的穩(wěn)健性。對于工具變量的選取,借鑒陳選娟和林宏妹(2021)的方法,將樣本按照被訪者年齡、受教育程度和所在地區(qū)進行分組構造工具變量,其中,被訪者年齡按照35歲以下、35~50歲及50歲以上進行劃分,被訪者學歷按照初中及以下、高中和職高、大專及以上分為三組,所在地區(qū)劃分為東、中、西部,將上述三組變量分組交乘形成27個組群,針對每個樣本,通過計算各組群內除了該樣本之外的平均公積金繳存水平,以此作為該樣本是否繳存公積金的工具變量。結果顯示,第一階段的值均大于10,表明選取的工具變量具有一定的有效性。是否繳存公積金的系數(shù)估計值均顯著為正,說明繳存公積金提升了居民幸福感,與前文結論一致。由此可知,本文的實證結果整體穩(wěn)健可靠,驗證了繳存公積金對居民幸福感具有顯著影響。

      表7 進一步討論分析結果

      五、結論與建議

      住房公積金作為一項長期互助性住房金融制度,對我國居民的民生福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因此,為檢驗住房公積金制度是否提升了居民幸福感,本文選取中國家庭金融調查2013年、2015年和2017年三期數(shù)據(jù),實證檢驗了住房公積金制度對居民幸福感的影響效應。實證結果表明,繳存公積金能夠顯著提升居民幸福感,并且這一結論在經過一系列檢驗后依然穩(wěn)健。值得注意的是,參與公積金制度對于居民幸福感的影響存在較大的異質性,具體表現(xiàn)為:第一,繳存公積金顯著提升了有房有貸和無房群體的幸福感,而對于有房無貸群體的幸福感不具有顯著影響;第二,繳存公積金提升了收入較低和收入較高組居民的幸福感,而對處于收入最低和收入最高組居民的幸福感影響不顯著;第三,從繳存職工工作單位屬性來看,僅能提升在政府部門、事業(yè)單位或國有企業(yè)工作群體的幸福感。進一步的研究發(fā)現(xiàn),參與公積金制度顯著提高了居民擁有自有產權住房的概率和未來購房的可能性,從而提升幸福感。

      本文的研究結論肯定了住房公積金制度具有提升居民幸福感、改善民生福祉的積極效應,但與此同時,也應該注意到公積金制度對于極低收入群體和工作單位不穩(wěn)定群體幸福感的正向影響效應不明顯,如何著力提升公積金對于這類群體的保障作用成為制度下一步完善的方向。為此,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第一,切實增加城鎮(zhèn)集體、私營和外資企業(yè)參與公積金單位,并在每年公積金新開戶單位和新開戶職工中確保城鎮(zhèn)集體、私營和外資企業(yè)達到一定的增加比例,落實擴大公積金制度對于“新市民”、靈活就業(yè)群體的覆蓋范圍,使公積金制度住房消費保障效應和增進民生福祉的作用惠及更多人民群眾;第二,為充分保障合理住房需求,應適當降低公積金對于首套住房的貸款利率,并逐步擴大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的貸款利率差,落實“房住不炒”政策,保障剛性住房需求;第三,進一步優(yōu)化存量公積金投資結構,提高公積金增值收益,保障極低收入繳存群體和無房繳存群體的利益不受損,同時,加大公積金制度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設的力度,加快發(fā)展長租房市場,推動構建“租購并舉”的住房體系,實現(xiàn)全體人民住有所居的目標。

      ① 數(shù)據(jù)來源于《全國住房公積金2017年年度報告》。

      ② 因篇幅所限,未列出本部分回歸結果。如有需要,可聯(lián)系作者。

      猜你喜歡
      購房公積金產權
      2022 年中國住房公積金繳存額同比增長9.53%
      產權與永久居住權的較量
      公民與法治(2022年5期)2022-07-29 00:47:44
      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房地產網(wǎng)絡營銷模式分析——以HD“線上購房”為例
      購房合同中的“霸王條款”不得不防
      大學生繳存公積金,這個可以有
      付款不及時賣家將房賣出,能否解除購房合同?
      中華建設(2017年1期)2017-06-07 02:56:14
      共有產權房吹響集結號
      華人時刊(2017年19期)2017-02-03 02:51:39
      對“小產權”房的認識與思考
      廣州:公積金貼息貸款方案公開征求意見
      綠色中國·B(2015年8期)2015-10-13 08:42:55
      那些你不知道的公積金
      商界評論(2014年8期)2015-01-28 12:02:07
      徐州市| 蒙山县| 和顺县| 赤水市| 富宁县| 府谷县| 铁力市| 老河口市| 得荣县| 桂阳县| 湄潭县| 营山县| 凌云县| 班玛县| 舒城县| 竹溪县| 临朐县| 鄱阳县| 湄潭县| 都匀市| 张家界市| 丰县| 昌邑市| 汾阳市| 顺昌县| 武城县| 苍梧县| 建平县| 乐清市| 蕉岭县| 广昌县| 宁明县| 岢岚县| 临颍县| 舞钢市| 济南市| 延吉市| 新河县| 北流市| 施秉县| 酉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