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樹雖高,尚且算得容易采收,而采野生獼猴桃可就著實十分艱難危險了。獼猴桃屬于藤本植物,人工種植獼猴桃大多是在平地上搭起架子令其攀爬,舉手可摘。山間的野生獼猴桃則情況完全不同,林間樹木茂密,繁茂的枝葉會遮蔽陽光。獼猴桃的生長需要陽光,它會依附于高聳的大樹攀爬到足夠高的位置以獲取光照,因此它相當(dāng)于長在至少有十幾米的大樹上。
因為不是人工種植,并沒有確定位置的某一處可以直接去采摘,所以先是要經(jīng)過一番找尋。這里的山還很原始,并沒有開發(fā)好的路,爬山需要一邊用鐮刀砍斷雜亂的樹枝,一邊前行。山坡很陡,土也很松,很多地方都難以找到讓人穩(wěn)穩(wěn)落腳的地方。如果不是跟著有經(jīng)驗的村民一起上山,普通人很難獨自在山間完成采摘。賴華錫的父親是在山里長大的,這樣普通人眼中十分危險的山,他爬了一輩子。
爬到大約海拔800 米的高度時,終于找到了大片的野生獼猴桃,攀附在高聳的杉樹上。他把杉樹的側(cè)枝當(dāng)作階梯,抱著樹干就徒手爬了上去。爬樹的過程不方便帶籃子,他便兜起圍裙當(dāng)作袋子。近點的樹枝可以直接上手摘,遠(yuǎn)一點的用鐮刀勾過來樹枝再采。這一棵棵高聳的大樹下都是陡坡,若稍有不慎跌下樹,后果難以想象。然而這位年近70 歲的老人敏捷矯健,一次就能獨立采上幾十斤的獼猴桃。
野生獼猴桃長在高山上,蟲害相對少,原始的山林間也沒有人打化肥和農(nóng)藥,因此它是真正的純天然無污染的果子。剛采下來直接吃,還稍有些酸,帶回家放一星期后就變軟,十分可口。它比一般的獼猴桃更有大自然的清新氣,甜得入味。
比起大多人工種植的獼猴桃,野生獼猴桃體型較小,滋味卻很足。小顆的獼猴桃可以留著自家泡獼猴桃酒,大顆的可以送親友。當(dāng)然,它的銷路也很好,并不是所有村民都有能力且愿意爬這樣高且陡峭的山來采摘獼猴桃,因此賴父的收獲一帶回家就被人們搶購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