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邱俊霖
“武松打虎”是《水滸傳》里最經(jīng)典的名場面之一。
施耐庵老師在書中曾提過一嘴:武松在景陽岡下的“三碗不過岡”酒店里,前后共喝了十五碗酒。不過許多人來回數(shù)過,算下來武松一共喝了十八碗酒,施老師提到的十五碗,估計是武松后面讓酒家給添的。
當然,這十五碗酒到底是不是后面所添,現(xiàn)在的人也難琢磨明白。但武松的下酒菜卻是明明白白的:一碟熱菜,四斤熟牛肉。至于為什么以熟牛肉下酒,并不是因為武松偏愛,而是因為這家小酒店只有熟牛肉。
武松曾經(jīng)問過酒家:“主人家,有飽肚的買些吃酒?”酒家道:“只有熟牛肉。”于是,武松前后吃了四斤熟牛肉,吃飽喝足上山打了虎。
牛肉在宋朝是相對便宜的一種肉類,官府推崇吃羊肉,而禁止宰殺耕牛,但只要是農(nóng)家,基本上都得養(yǎng)牛,所以牛肉產(chǎn)量大,價格偏低。景陽岡下的“三碗不過岡”酒店屬于一個偏僻小酒店,接待的大都是從景陽岡上往來的普通趕路人,所以不賣比較貴的肉類,而是偷偷地販賣牛肉。
打虎后武松巧遇武大郎,武大條件有限,也用些魚肉果菜之類款待武松。潘金蓮見了武松心里喜歡,滿口兒叫:“叔叔,怎地魚和肉也不吃一塊兒?”揀好的遞過來。
武松也不挑食,魚他是吃的。至于武大郎買的是什么肉,可能不會是牛肉,畢竟陽谷縣城不比荒郊野嶺,在大街上買到牛肉談何容易。羊肉的可能性也不大,因為以武大郎的經(jīng)濟條件,吃上羊肉不容易。雞鴨鵝什么的應該也不是,因為在《水滸傳》里,像家禽一類的肉食一般都是直接點明:比如嫩雞、熟鵝等等。
所以最有可能的便是豬肉,宋代豬肉價格比較便宜,蘇軾就曾經(jīng)寫過一首《豬肉頌》,里面提到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關(guān)鍵的是,豬肉能在市集或大街上買到,比如被魯提轄拳打的鎮(zhèn)關(guān)西,就是一個殺豬的屠夫。后來石秀在楊雄家寄宿的時候,也幫楊雄的老丈人賣過一陣子豬肉。
斗殺西門慶后被刺配孟州,來到了十字坡孫二娘的黑店里,里頭不僅有好酒好肉,還有大饅頭。宋朝的饅頭和現(xiàn)在的包子差不多,里面是有餡的。孫二娘上了酒之后切出兩盤肉來,又去灶上取了一籠饅頭。孫二娘說自家的肉是黃牛肉,饅頭也是黃牛餡的,但武松倒是瞧出來了,這黑店賣的多半是人肉。后來菜園子張青也承認:“實是只等客商過往,有那入眼的,便把些蒙汗藥與他吃了,便死。將大塊好肉,切做黃牛肉賣。零碎小肉,做餡子包饅頭?!?/p>
當然了,這只是小說橋段,武松不吃人肉,他見這饅頭里的肉不對勁,便沒有進嘴。估計孫二娘和張青自己也不吃人肉,當和武松結(jié)識并成為好朋友之后,這夫妻倆便叫人去宰殺雞鵝招待了。
到了孟州牢城營,小管營施恩有求于武松,一連讓人送了多日的好酒好菜:酒、肉、面、汁、菜蔬、煎肉、魚羹、飯、肉湯、飯、茶、果子、熟雞、蒸卷等等,變著花樣讓武松吃得盡興。蒸卷是蒸制的一種面食,汁應該是一種飲料。宋朝的飲料很多,《清明上河圖》中便有賣“飲子”的小販。至于肉,大概也是豬羊肉之屬,畢竟施恩當時還屬于國家公職人員,在牢城營這種公共場合帶牛肉給人吃顯然不合時宜。
武松貪酒,后來在張都監(jiān)府上,也是因為被灌醉了,才被抓了陷害,斷配恩州。出發(fā)前施恩又煮了兩只熟鵝給武松。至于為什么是熟鵝,這大概也是經(jīng)過深思熟慮的,也很有可能是施恩三入死囚牢時與武松商定的計策。當時的武松大概率已經(jīng)有反抗的打算了,一個行枷困不住他。在飛云浦,武松“把枷只一扭,折作兩半個”。但他是一個冷靜的人,所以,這兩只熟鵝就是給武松路上吃的,以便他能夠保持足夠的體力。
有人說水滸好漢們吃牛肉和體現(xiàn)反抗精神有關(guān)??蓪τ谖渌蓙碚f,吃不吃牛肉和反抗不反抗沒有必然關(guān)聯(lián)。武松正兒八經(jīng)吃牛肉的情況也就在“三碗不過岡”那次,還是在沒有其他選擇的情況下才選擇了牛肉,那時的武松還是個對未來無限憧憬的青年,根本沒想過要去反抗什么。
吃完牛肉在景陽岡打了虎,陽谷知縣要讓他當個步兵都頭,武松跪謝道:“若蒙恩相抬舉,小人終身受賜?!焙髞碓诿现莩牵瑥埗急O(jiān)假意讓武松當自己的親隨,武松又跪下稱謝:“小人是個牢城營內(nèi)囚徒,若蒙恩相抬舉,小人當以執(zhí)鞭隨鐙,伏侍恩相?!笨梢?,他實際上是非??释玫秸J可的,也是非常希望能夠融入北宋的官僚體系里的。
相反,倒是被陷害了之后,書中倒沒有提到武松正經(jīng)吃過牛肉了。他吃魚、鵝、雞的回數(shù)就比吃牛肉的回數(shù)要多。他扮成行者到二龍山去落草這一路上卻也是買酒吃肉過去的。到了孔家莊附近的小酒肆里,他也沒有拍著桌子大叫:“店家,來五斤牛肉?!倍墙械溃骸暗曛魅思?,先打兩腳酒來。肉便買些來吃?!笨梢姡灰腥饩托?,武松并不在乎是什么肉。
結(jié)果店家上酒之后,就端了一碟熟菜敷衍武松,要肉倒沒有。其實,店家有肉:一對熟雞和一大盤精肉。不過留給了別人,于是武松為了這熟雞和精肉跟孔亮大打出手,打完之后又直接用手扯著肉吃,沒半個時辰,就把這酒肉和熟雞吃了個八分。由于太喜歡喝酒了,后來在孔家莊巧遇宋江,臨別要上二龍山時,宋江還特地囑咐過他:“兄弟休忘愚兄之言。少戒酒性,保重,保重!”
在武松的食譜上,最重要的無非是酒,最好的下酒菜是肉。至于吃什么肉,他倒不甚在乎,只要是正常范圍內(nèi)的,隨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