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濤(河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河北保定 071000)
紅色文化教育自身凸顯的革命性、民族性、文化性特點成為社會發(fā)展及教育領域全面性實踐的有力支撐。教育作為社會發(fā)展的主要內容,應在教育領域中重視紅色文化教育的開展,提升學生對紅色文化認知,以優(yōu)秀的文化教育、引領學生,使學生未來發(fā)展成為優(yōu)秀的社會公民,從而凸顯紅色文化教育實踐的社會價值及教育價值。因此,在社會發(fā)展及教育領域發(fā)展中,應重視紅色文化教育的實踐,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與文化素養(yǎng),增強我國文化軟實力,實現文化強國是偉大夙愿,從而彰顯紅色文化教育實踐的價值。
紅色文化教育在社會發(fā)展層面中推廣與實踐,能夠對國家發(fā)展、社會進步起到特殊性的作用。紅色文化與人們思想關聯(lián)密切,是人們發(fā)展過程中所需要的精神支柱,從而助力于人們全面性發(fā)展,促進我國國富民強。紅色文化教育涉及的范圍廣闊,包含文化領域、生態(tài)領域、經濟領域、教育領域等,將其融入到多發(fā)展領域中,凸顯自身獨有的價值性。通過多方的合力,促進紅色文化教育的實踐,推助紅色文化教育在全國范圍內推廣,使更多的人認知紅色文化,增強文化自信,從而一同建設祖國美好的明天。例如:通過挖掘紅色文化中的英雄事跡,可知悉劉胡蘭、董存瑞等英雄人物事跡,他們身上具有的愛國主義情懷、無私奉獻精神是今天我們應該學習的。
教育領域作為社會發(fā)展的主要內容,通過對紅色文化的教育價值研究,促進紅色文化教育更好融入到教育層面中,從而增強學生紅色文化教育的成果。
紅色文化教育可培養(yǎng)學生革命精神,使學生通過獲取與認知紅色文化,對紅色文化的內涵及思想掌握的同時,也受到其中的英雄人物固有的精神感染與鼓舞,具有革命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學生全面性發(fā)展提供保障。尤其針對當前部分學生存在的問題,諸如愛國主義教育認知度不高、理想信念不堅定等,通過學習紅色文化教育內容,以英雄人物形象、事跡教育學生,提升學生對革命事跡的了解,從而助力于學生全面性發(fā)展。
在互聯(lián)網時代下,學生學習模式及獲取信息模式得到拓寬,在滿足學生多元學習需求的同時,網絡信息資源參差不齊,對學生思想具有一定的影響。在此背景下,急需加強學生對紅色文化認知,通過紅色文化教育的實踐,轉變學生錯誤思想觀念,凝聚學生思想共識,讓學生學習先輩具有責任擔當的意識與能力。通過向學生傳遞紅色文化教育,引領學生探究其中蘊藏的堅韌不拔、自強自立、追求真理、奮發(fā)進取的革命精神,讓學生知悉今天幸福的生活來之不易,增強學生文化自覺性,使學生在發(fā)展中時刻擁護黨的政策、路線、方針,從而達到紅色文化教育良好實踐成果。
文化多元態(tài)勢下對學生思想具有一定的影響,一些學生對我國文化認知力度不強,影響到我國文化的傳承與弘揚。學生通過學習紅色文化內容,可增強學生對我黨的認同感,明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提升自身綜合水平,成為對社會發(fā)展有用的人才,并以所學回報社會及祖國,從而彰顯紅色文化教育的社會價值及教育價值。
在紅色文化教育實踐中,將其融入到社會及教育等多領域中的同時,也關注紅色文化教育內容的科學設計及選取,使紅色文化內容引起人們的關注,從而進行針對性的學習。在社會發(fā)展層面中,依托于教育領域開展紅色文化教育,教職工根據學生發(fā)展需要,精心選取紅色文化內容,構建紅色文化教育內容體系,增強學生文化學習主動性。首先,根據學生實際情況,科學的選取紅色文化內容,包含勇敢斗爭內容、愛國主義情懷內容以及學生喜聞樂見的英雄事跡等內容,使學生能夠愿意聽、聽得懂紅色文化內容,從而凝聚人心,增強紅色文化教育成果。其次,加強對紅色文化教育的包裝,不僅吸引學生關注,更吸引大眾關注,從而學習紅色文化教育內容。例如:運用現代化技術,創(chuàng)新紅色文化教育模式,將紅色文化教育以圖文并茂的短視頻形式呈現,傳遞到網絡教育平臺、媒體平臺中,進行網絡技術傳播紅色文化教育內容,使人們通過獲取短視頻、微課等模式了解紅色文化。最后,根據紅色文化教育內容,構建網絡紅色文化教育載體,既滿足學生學習紅色文化,也滿足社會大眾對文化的學習,從而推助紅色文化廣泛的傳播。
針對紅色文化教育在社會發(fā)展及教育領域中的價值,應在具體實施中實現多措并舉傳播與弘揚紅色文化,促進其在多教育路徑中實施,從而增強學生文化自信。首先,堅持課程育人。在學校教育中,重視紅色文化教育的開展,構建專門的紅色文化教育課程體系,加強教材的完善,以英雄人物事跡感染學生,使學生對英雄人物具有了解的同時,從他們身上學習到寶貴的情感、思想及價值觀,從而內化成為自身的一種能力、精神、信仰,促進自身全面性發(fā)展。例如:將紅色文化教育融入思政教育體系、專業(yè)課程體系中,使教師挖掘專業(yè)課程及教材內容,將英雄人物事跡傳遞給學生。同時,在紅色文化教育課程實施中,重視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以趣味、生動教學方法為主,吸引學生參與到其中,跟隨教師的引領學習紅色文化教育內容。其次,加強紅色文化育人。將紅色文化教育融入到學校多項活動中,并定期開展紅色文化主題活動,促進學生及社會青年融入其中,從而深入認識到紅色文化教育內涵。例如:開展紅色文化交流活動,引領學生提前獲取紅色文化信息,在交流活動中,闡述自身思想與情感,從而深層次的理解革命精神及愛國主義精神。此外,高校應加強紅色文化教育的投資,通過校史館、校園景觀等,促進紅色文化教育融入到其中,營造良好的校園環(huán)境,使學生感受紅色文化氣息,從而培養(yǎng)學生文化自覺。最后,深化實踐育人。實踐教學是學校教育教學中的重點內容,學生通過實踐,掌握實踐技能。而紅色文化教育的開展,應融入到實踐教學中,借助實踐教學的路徑,推助紅色文化教育在社會發(fā)展多領域中推廣。例如:將紅色文化教育融入到校企合作平臺中,推助紅色文化教育在企業(yè)中推廣。
深入探究紅色文化資源,以其中的英雄事跡為主導,引領學生學習英雄的品格、人格、素養(yǎng),達到更好的教育作用。例如將黃繼光、邱少云愛國主義精神融入教育領域中,通過具有的層面,加強英雄事跡的傳播與弘揚,發(fā)揮學生文化自信與自覺效應,主動推助英雄事跡在社會發(fā)展層面中傳播,達到紅色文化教育良好的育人成果。同時,講述黃繼光及邱少云英雄事跡時,堅持理論教育與實踐養(yǎng)成相結合,做好“三結合”,即將黃繼光愛國主義精神與教學實踐、社會實踐、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相結合。依托黃繼光歷史文化教育資源,拓展實踐平臺,豐富實踐內容,創(chuàng)新實踐形式,教育引導學生在親身參與中增強實踐能力、樹立愛國情懷。同時,學校也運用網絡平臺,構建邱少云、黃繼光等英雄事跡??詯蹏髁x情懷為主題,引領學生學習黃繼光及邱少云身上的愛國精神,從而給予學生良好的引領與教育。同時,黃繼光與邱少云事跡也通過短視頻模式呈現,在教育平臺及其他媒體平臺中推廣,做到英雄事跡的傳播活動,從而使更多的人對英雄事跡了解,學習英雄,為社會發(fā)展協(xié)同助力。
紅色文化教育的實施應構建紅色文化教育體系,推助紅色文化教育在社會發(fā)展及教育領域多方面實踐。首先,強化全員育人的力度。在教育層面中落實“三全育人”,發(fā)揮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的合力作用,開展協(xié)同性的紅色文化教育,使家長、教師、社會成員都對紅色文化教育認知,從而踐行紅色文化教育。例如:學生可與父母一同交流紅色文化,構建家庭紅色文化氛圍。其次,提升全程育人的深度。根據學生實際發(fā)展情況,將紅色文化教育融入到學生發(fā)展全過程,以此構建全過程的紅色文化教育的育人機制。最后,加大全方位育人的效度。學校營造紅色文化教育氛圍,以“三位一體”育人機制為構建基點,運用現代化技術打破學校、家庭和社會之間的教育壁壘,從而協(xié)同開展紅色文化教育活動。
紅色文化教育的社會價值及教育價值的具體實踐,以紅色文化獨有教育價值及社會價值為導向,加強紅色文化教育在社會范圍內推廣,以英雄事跡、英雄形象教育引領個體發(fā)展,尤其是學生群體,將紅色文化教育融入到教育教學方方面面,為學生全面性發(fā)展提供保障,增強學生文化認知能力,成為紅色文化踐行者、弘揚者,推助紅色文化教育全面性推廣,從而增強紅色文化教育實踐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