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抗戰(zhàn)時期鄭振鐸搶救中華文獻事跡談

      2022-10-21 01:01:08高麗娜
      圖書情報研究 2022年3期
      關(guān)鍵詞:刊本鄭振鐸萬歷

      高麗娜

      (重慶圖書館 重慶 400037)

      1 鄭振鐸生平事略

      鄭振鐸(1898-1958年),福建長樂人,字西諦,筆名賓芬、郭源新,別署紉秋、幽芳閣主、玄覽居士等,現(xiàn)代作家、文學史家、著名學者、藏書家,也是中國民主促進會發(fā)起人之一。

      少年時,革命通俗讀物便對鄭振鐸的思想產(chǎn)生了一定的影響,他曾在《文化正被扼殺著》中回憶說:“我們在少年時候,便以讀《黃帝魂》《浙江潮》一類的書為樂?!把┮棺x禁書”,公認為“人生一樂”[1]。雖然無法明證這些在其思想中留下了何種程度的印記,但無疑潛在培養(yǎng)了他朝向時事民生的熱心與自覺[2]。1917年,鄭振鐸受到新文學運動影響,發(fā)憤寫白話文,并勤讀西洋文學名著。五四運動時鄭振鐸是學生代表之一,并認識了瞿秋白、許地山、瞿世英、耿繼之等人[3]。在此之后,鄭振鐸先后擔任《新社會》周刊、《人道》月刊、《文學旬刊》,《文學研究會叢書》 《兒童世界》周刊、《小說月報》《時事新報·鑒賞周刊》 《世界文庫》等雜志的編輯。

      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后,鄭振鐸創(chuàng)作了不少揭露日本侵略者罪行的詩歌和散文,參與“上海文化界救亡協(xié)會”并創(chuàng)辦《救亡日報》。在日軍占領上海之際,我們許多珍貴的文化遺產(chǎn)面臨著摧毀和掠奪,鄭振鐸又冒著生命危險聯(lián)合出版界人,著重開展小說、戲曲和有精美版畫的稀見書籍古籍文獻搶救行動,并編選影印了《中國版畫史圖錄》 《玄覽堂叢書》 《明季史料叢書》等??箲?zhàn)勝利后,鄭振鐸為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xié)會上海分會負責人,參與發(fā)起組織“中國民主促進會”。

      1949年后,鄭振鐸長期從事文化、科研等工作,先后擔任文物局局長、文學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文化部副部長、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副主席等職。自己又率先垂范并倡議從事文物工作的人員,不能購買和收藏文物,且陸續(xù)將自己購藏的文物精品、陶俑捐歸國有。

      1958年10月,他率中國文化代表團出國訪問途中,因飛機失事殉難,終年60 歲。

      2 鄭振鐸著述與收藏概況

      鄭振鐸的學術(shù)和書籍收藏幾乎貫穿了他的一生?!拔逅摹睍r代,為了催生新文學,顛覆舊文化,介紹和翻譯國外作家和作品是中國文化界的一種普遍現(xiàn)象?,F(xiàn)在傳唱的 《國際歌》最早就是由鄭振鐸和耿濟之合譯的。除此之外,他還翻譯過契訶夫的劇本,以及《俄國文學史略》 《萊森寓言》 《印度寓言》等[4]5。1923年至1926年間,他編撰文學史專著《文學大綱》,全書八十余萬字、全面展示了世界各國文學概貌,該書被稱為我國在世界文學史課題方面的“開山之作”。1932年底,北平樸社出版部出版發(fā)行 《插圖本中國文學史》全書共六十章、七十余萬字。全書最重要的貢獻在于對民間戲曲(包括散典)、變文(包括所衍變的文體)等的評述。1938年8月,鄭振鐸又于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另一部四十余萬字的《中國俗文學》,推陳出新地梳理了中國通俗文學的發(fā)展脈絡,該書是我國第一部比較完整和系統(tǒng)的俗文學史。這三個“第一部”,足以奠定了鄭振鐸在中國文學史研究領域重量級學術(shù)泰斗的學術(shù)地位[4]6-10。

      鄭振鐸在學術(shù)和收藏方面的興趣愛好極為廣泛。據(jù)統(tǒng)計,其詩歌、散文、小說、書簡、日記等作品共計18 種,中國文學論著有9 種,世界文學論著有5 種,藝術(shù)史論著有7 種,目錄學論著有6 種,翻譯作品有25 種;編輯出版本過報紙、期刊45 種,主持出版叢書有29 種,影印古籍有19種,編選出版圖錄有17 種,編校中國文學及外國文學書有29 種[5]。幾經(jīng)播遷,鄭振鐸的藏書現(xiàn)存戲曲667 種2 635 冊,文言小說94 種451 冊,通俗小說682 種4 514 冊。其中戲曲中類別包括諸宮調(diào)、雜劇、傳奇、京劇及其他戲曲、散曲、俗曲、曲選、曲譜曲律、曲韻、曲話、曲目等,甚至還藏有《承應戲單》《民初舊戲單》等劇場舞臺資料;通俗小說藏明刊本49 種,清刊本404 種,鈔本17種,其他刊印本212 種,類別包括短篇、長篇及目錄等[6]。此數(shù)據(jù)有所偏差,他本人的著作與藏書應當遠不止這些。

      3 鄭振鐸搶救中華文獻的原由

      戰(zhàn)亂使當時江南一帶的珍貴善本古籍源源不斷流入上海書市,日本、美國、敵偽機關(guān)紛紛角逐競購,最終這些珍貴的中華文獻不是毀于戰(zhàn)火就是漂泊散落異域。同時,上海的報紙時不時登出了中國圖書流入美國的情形:“中國珍貴圖書,現(xiàn)正源源流入美國,舉凡稀世孤本,珍藏秘稿,文史遺著,品類畢備……即以國會圖書館而論,所藏中國圖書,已有20 萬冊,為數(shù)且與日俱增。”“美國哈佛曾以美金六萬金,囑托燕京代購古書,此亦一勁敵也?!盵7]鄭振鐸是一位嗜書如命的學者和藏書家,他無法漠視中華民族和中華文化遭受的巨創(chuàng),他深知如果中華珍貴文獻全部流失到西方列強手中,將來國人要研究中國自己的文化,也只能被迫去國外深造。他在給中央圖書館籌備處主任蔣復璁的信中,就曾這樣慨嘆:“為子孫百世留點讀書余地,乃我輩之素志。誠不愿將來研究國故朝章者,非赴國外留學不可?!盵8]他更清楚的知道,記錄著中華歷史文化的珍貴典籍只要不滅亡,我們的國家民族就永遠都不會丟。他在《明季史料叢書》序言中寫道:“語云,亡人國者,必亡其史。史亡而后,子孫忘其所自出,昧其已往之光榮,雖世世為奴為婢而不恤。然史果可亡乎?……史不亡,則其民族亦終不可亡矣?!盵9]在國難當頭,鄭振鐸拋棄個人安危,義無反顧的蟄居在上海這座孤島為國家搶救中華文獻,這不僅出于對書籍的熱愛,更是彰顯了赤忱的愛國之心。他曾說過,“為國家保存文化,如在戰(zhàn)場上作戰(zhàn)只有向前,決不逃避”,“每一念及前方戰(zhàn)士之出生入死,便覺勇氣百倍,萬苦不辭”[10],“我是得到并且保存一部好書了!更興奮的是,我從劫灰里救全了它,從敵人手里奪下了它!我們的民族文獻,歷千百劫而不滅失的,這一次也不會滅失。我要把這保全民族文獻的一部分擔子挑在自己的肩上,一息尚存,絕不放下……?!盵11]上?!吨軋蟆贰盁龝洝币晃闹校嵳耔I這樣寫道:“八一三”后,古書、新書之被毀于兵火之劫者多矣。就我個人而論,我寄藏于虹口開明書店里的一百多箱古書,就在八月十四日那一天被燒。燒得片字不存?!@是兵火之劫;未被劫的還安全的被保存著。所遭劫的還只是些不幸的一二隅之地。但到了“一二·八”敵兵占領了舊租界后,那情形卻是大同了……于是,不分青紅皂白的,他們把什么書全都付之一炬;只要是有字的,無不投到了火爐里去?!@個書劫,實在比兵、比火、比水等等大劫更大得多,更普遍而深入得多了![12]5書籍是鄭振鐸一生中最珍視的物品,這段燒書的經(jīng)歷對于一位愛書之人,應當是一段慘痛的、無法言語的記憶吧!如果沒有鄭先生竭力搶救,許多珍貴的中華文獻將如廢紙般投入火爐之中化為灰燼。

      在《蟄居散記》序言中,他還這樣寫道:“然私念大劫之后,文獻凌替,我輩茍不留意訪求,將必有越俎代謀者。史在他邦,文歸海外,奇恥大辱,百世莫滌?!虮4鎳椅墨I,民族文化,其苦辛固未足埒堅陷陣、舍生衛(wèi)國之男兒,然以余之孤軍與諸賈竟,得此千百種書,誠亦艱苦備嘗矣。惟得之維艱,乃好之益切。雖所耗時力,不可以數(shù)字計,然實為民族效微勞,則亦無悔!”[13]這段話也印證了鄭振鐸不遺余力搶救中華珍貴文獻的決心。

      4 鄭振鐸搶救的中華文獻

      為國家搶救中華文獻應該是鄭振鐸畢生最大的成就之一??箲?zhàn)時期,鄭振鐸先生為保存中華文獻,曾竭盡全力收購古籍善本,尤重小說、戲曲和有精美版畫的稀見書籍。他每得一佳本,隨作題記,敘述得書經(jīng)過和對該書的評論[14],集結(jié)成《劫中得書記》。我們可以從這些題記內(nèi)容看出鄭先生為災難中的祖國保存文化薪火之情思,并從中統(tǒng)計出鄭先生在此階段所搶救的部分中華文獻數(shù)量和種類,見表1。

      表1 鄭振鐸搶救的中華文獻

      《說郛》[元]陶宗儀 纂一百二十卷四十冊明末陶珽刊本《續(xù)說郛》[清]陶珽 纂四十六卷二十四冊順治間刊本《皇朝四明風雅》[明]戴鯨 輯四卷四冊嘉靖三十五年刊本《金華文征》[明]阮元聲 輯二十卷八冊崇禎間刊本《鶴嘯集》[明]朱盛二卷二冊崇禎丁丑刊本《海內(nèi)奇觀》[明]楊爾曾 輯十卷十冊萬歷三十八年刊本《金湯借箸十二籌》李盤 撰十二卷五冊崇禎己卯(十二年)刊本《百名家詩選》[清]魏憲 選八十九卷存二十二冊(缺一—六)枕江堂刊本《唐十二家詩集》無不分卷十四冊萬歷甲申楊一統(tǒng)刊本《嵇中散集》無十卷一冊萬歷間程榮刊本《莆風清籟集》鄭王臣 輯選六十卷十六冊乾隆壬辰刊本《第五才子書》金圣嘆 評點七十五卷二十冊雍正甲寅句曲外史序刊本《石倉十二代詩選》[明]曹學佺 編存六百六十卷二百四十七冊崇禎間刊本《陶詩析義》[明]黃文煥 編四卷一冊明刊本《碎金詞譜》[清]謝元淮 編六冊又續(xù)譜四冊道光間刊本《管子》二十四卷八冊《韓子》二十卷八冊萬歷十年趙用賢刊本《蕭尺木繪太平山水圖畫》[清]張萬選 編注不分卷一冊順治間刊本《禮記集說》[元]陳澔著十卷八冊萬歷間書林新賢堂張閩岳校梓本《南柯夢》湯顯祖 撰二卷二冊萬歷間刊本《重刊河間長君校本琵琶記》[元]高明 撰二卷二冊萬歷戊戌陳大來刊本《皇清職貢圖》董誥 等 編九卷九冊乾隆辛巳(三十六年)刊本《尺牘新語二集》[清]徐士俊、汪淇同 輯二十四卷八冊康熙丁未刊本《澹生堂藏書訓約》[明]祁承images/BZ_128_1003_1375_1030_1402.png著不分卷一冊萬歷丙辰(四十四年)刊本《讀書志》[明]周高起 輯不分卷二冊萬歷庚申五月玉桂山房刊本《南華真經(jīng)副墨》[明]陸西星 述八卷二十六冊萬歷戊寅刊本《皇朝經(jīng)世文鈔》陸耀 編三十卷十六冊同治乙巳金陵錢氏刊本《請纓日記》[清]唐景崧 撰十二卷四冊光緒癸巳臺灣布政使署刊本《知本堂讀杜》[清]汪灝 輯二十四卷八冊康熙四十三年刊本《陳章侯水滸葉子》陳洪綬 繪黃肇初 刻黃肇初刻存三十八頁(缺二頁)一冊明末刊本《花草粹編》[明]陳耀文 輯十二卷附錄一卷存四、六、九至十二卷六冊萬歷間刊本《三經(jīng)晉注》[明]盧復 輯十二冊明末刊本《古文品內(nèi)外錄》 [明]陳繼儒 輯《品內(nèi)錄》二十卷八冊《品外錄》二十四卷十二冊萬歷間刊本《中州集》[金]元好問 輯十卷十冊末附《中州樂府》一卷汲古閣刊本《重刊宣和博古圖錄》三十卷十六冊萬歷間鄭樸刊本《佳日樓集》[明]方于魯 撰十三卷六冊萬歷戊年申刊本《史外》[清]汪有典 撰八卷四冊同治刊本《帝京景物略》[明]劉侗 著《太平三書》[清]張萬選 編注十二卷一冊順治間刊本《瑞世良英》[明]金忠 輯五卷五冊崇禎間刊本《席刻唐詩百家》[清]席啟寓 編六十冊康熙間刊本《唐詩類苑》四十卷萬歷間刊本《瑯?gòu)治募穂明]張岱 著四冊光緒間刊本《十竹齋印存》胡正言 篆四卷四冊又胡氏篆草不分卷一冊順治丁亥刊本《毛古庵先生全集》[明]毛憲 撰十卷四冊嘉靖壬戌刊本《皇朝禮器圖式》十八卷十八冊乾隆間刊本寶古堂重修《宣和古圖錄》存第二十三、二十四卷二冊萬歷刊本《玩虎軒本養(yǎng)正圖解》[明]焦竑 撰殘存一冊黃鏻刊又清初印本二卷二冊《藿田集》范駒 著十三卷附岳班集范覲著《子華子》程本 著[明]金之俊 評閱十卷二冊川南雷鳴時刊《云林石譜》[宋]杜綰 著三卷一冊明新安程輿刊本《唐詩戊簽》[明]胡震亨 輯二十冊明末刊本《唐詩紀》[明]吳琯 編一百七十卷萬歷間刊本《唐詩紀事》八十一卷二十四冊明嘉靖間張氏刊本《唐音癸簽》三十六卷十六冊明末刊本《燕京歲時記》[ 清 ]富察敦崇 撰不分卷一冊光緒丙午刊本《今吾集筆云集》錢曾 撰各一卷一冊舊鈔本《批點考工記》[元]吳澄考 注[明]周夢暘 批評二卷二冊萬歷刊本《閔刻批點考工記》二篇一冊明末閔氏朱墨刊本

      《焦氏澹園集》[明]焦竑 撰存四十一卷十二冊萬歷間刊本《新鍥諸家前后場元部肄業(yè)精訣》[明]李叔元 輯四卷萬歷甲辰建邑書林存德堂陳耀吾刊本《三儂嘯旨》[清]汪價 著五冊康熙己未刊本二冊《劉隨州集》劉之駟 校宋五卷一冊 校宋本《梅巖胡先生文集》[宋]胡次焱 撰十卷二冊正德間刊本《花鏡雋聲》[明]馬嘉松 選定存九卷二冊明刊本《牧牛圖頌》釋袾宏 輯不分卷一冊萬歷己酉刊本《圣諭像解》梁延年 輯二十卷十冊康熙二十年承宣堂刊本《洹詞》[明]崔銑 著十二卷十二冊嘉靖間刊本《滟滪囊》李馥榮 編輯五卷六冊末附《歐陽氏遺書》一卷道光間歐陽鼎刊本《農(nóng)桑輯要》[明]胡文煥 校補七卷萬歷壬辰刊本《何大復集》[明]何景明 著三十八卷十二冊嘉靖間刊本《月壺題畫詩》瞿應紹 著不分卷一冊道光間刊本《惠山聽松庵竹壚圖詠》[清]吳鉞 輯四集一冊乾隆壬午刊本《春燈謎》[明]阮大鋮 撰二卷四冊《十竹齋箋譜初集》胡曰從 編四卷四冊崇禎十七年刊本《彩印本花史》[明]口口 口輯殘存二卷一冊《忠義水滸傳》施耐庵集撰羅貫中纂修存卷之十一一冊嘉靖間刊本《稗海大觀》《玉霄仙明珠集》吳子孝 刊二卷嘉靖丁巳刊本《文山全集》[宋]文天祥 撰二十卷十冊萬歷刊本《袁中郎先生批評唐伯虎匯集》[明]唐寅 著四卷又外集一卷萬歷刊本《牡丹亭還魂記》[明]湯顯祖 編二卷萬歷刊本《胭脂雪》[清]盛際時 撰二卷 存下卷二冊清內(nèi)府四色寫本《陶然亭》[清]習池客 填詞不分卷一冊稿本《卷石夢》[清]習池客 填譜不分卷一冊稿本《新刻金陵原板易經(jīng)開心正解》四卷四冊萬歷間閩建書林熊成冶刊本《新鍥翰府素翁云翰精華》十二卷六冊萬歷間熊沖宇刊本《新鍥兩京官板校正錦堂春曉翰林查對天下萬民便覽》[明]鄧仕明 修編四卷一冊萬歷間閩建書林陳德宗梓行《鼎鐫校增評注五倫日記故事大全》四卷萬歷辛卯閩建書林鄭世豪刊本《李卓吾先生批點西廂記真本》二卷存上卷一冊明末刊本《徐文長四聲猿》袁宏道 評點不分卷明末刊本《秦詞正訛》[明]秦時雍 撰練子鼎 輯二卷存上卷嘉靖辛酉刊本《國朝詞綜補》[清]丁紹儀 輯五十八卷光緒九年刊本

      附錄還包括《脈望館抄校古今雜劇》 《清代文集目錄》續(xù),《清代文集目錄》跋。這些題記和續(xù)記讓我們感嘆,鄭先生為我們保存了多么寶貴的一筆財富??!據(jù)統(tǒng)計,抗戰(zhàn)時期他為國家搶購古籍善本有3 800 余種。

      鄭振鐸為國家搶救中華文獻的行動,以民國二十七年(1938)搶救《脈望館抄校古今雜劇》(以下簡稱《雜劇》)事件拉開序幕。該書也是鄭振鐸在搶救中華文獻中最為重要的一套書,整個《雜劇》的購書過程可謂是一波三折。當時鄭振鐸先生從楊壽祺先生那里得知了《雜劇》的眉目以后,便拜托其代為購置,但由于手頭拮據(jù)、囊中羞澀,鄭先生只得聯(lián)系到當時的北平圖書館,后者恰也愿意提供購書款。錢的問題剛解決,事情卻發(fā)生了變化,此時全本的《雜劇》已被孫伯淵捷足先登,其持書“待價而沽”,表示“非萬金不談”。鄭振鐸聽后說: “我覺得即萬金也還不算貴。這些東西如何能夠以金錢的價值來估計呢!”[15]但是昂貴的價格,令北平圖書館也無力支付,鄭振鐸只得四處求助,最終得到了時任國民政府教育部部長陳立夫的支持,但是款項一時卻無法到帳,須先個人墊付。鄭先生最后只得通過先向人借貸才購到此書,但該書也是以公費購入的。鄭先生藏書的過程是清貧的,為了保存圖書常常身無分文,他曾這樣寫道:“余聚書廿徐載,所得近萬種。搜訪所至,近自滬濱,遠逮巴黎、倫敦、愛丁堡。凡一書出,為余所欲得者,茍力所能及,無不竭力以赴之,必得乃已典衣節(jié)食不顧也。故常囊無一文,而積書盈室充棟。[15]

      《雜劇》全書包含242 種雜劇,是輯錄古代戲曲最多的珍本秘籍,是研究元明雜劇及其作者的重要資料,其重要程度被認為僅次于敦煌石窟經(jīng)卷和西陲漢簡的發(fā)現(xiàn)。他自己也曾在《劫中得書記》的新序中這樣評價此書:“其實,我在劫中所見、所得書,實實在在應該以這部古今雜劇最為重要,且也是我得書的最高峰。不僅在中國戲劇名和中國文學史的研究者說來是一個極重要的消息,而且,在中國文學寶庫里,或中國的歷史文獻資料里,也是一個太大的收獲。這個收獲,不下于“內(nèi)閣大庫”的打開,不下于安陽甲骨文的出現(xiàn),不下于敦煌千佛洞抄本的發(fā)現(xiàn)?!盵16]可見,我們的中華文獻是多么的珍貴和重要,一但“丟失”要付出多少代價才能將之尋回?

      5 結(jié)語

      鄭振鐸為搶救中華文獻不遺余力,他不惜蟄居在上海,蟄居的生活是孤獨、清冷而單調(diào)的。鄭振鐸曾在為《介子園畫譜》寫的題跋上寫道:“大地黑暗,圭月孤懸,蟄居斗室,一燈如豆。披卷吟賞,斗酒自勞,人間何事,斯世何地,均姑不聞問矣?!盵17]簡短的兩句話就道出鄭振鐸當時所處的狀態(tài)和心境。中華文獻是我們國家和民族的未來,藉此后人才不會忘記那些曾經(jīng)發(fā)生過的歷史。正如他在《民族文話》序言中說到的那樣:“我們民族是一個慷慨悲歌,舍生取義的民族;沒有一個民賊,沒有一次外來的侵略,能夠消滅了、或減低了我們民族的意識的。我們民族必要而且必能繼續(xù)的生存下去,發(fā)展下去!”,“在這個偉大的時代,把往古的仁人、志士、英雄先烈們的抗戰(zhàn)故事,特別是表現(xiàn)在詩、文、小說、戲曲里的,以淺顯之復述出來,當不會是沒有作用的”。[18]胡愈之也曾說過:鄭振鐸“用一切力量來為祖國創(chuàng)造更多的精神財富”, “他是一個多面手,不論在詩歌、戲曲、散文、美術(shù)、考古、歷史方面,不論在創(chuàng)作和翻譯方面,不論是介紹世界名著或整理民族文化遺產(chǎn)方面”,他“都作出了平常一個人所很少能作到的那么多的貢獻?!盵19]

      猜你喜歡
      刊本鄭振鐸萬歷
      十二點鐘
      書坊與名士:萬歷年間戲曲評點興起的雙驅(qū)
      戲曲研究(2022年2期)2022-10-24 01:55:24
      鄭振鐸炒股
      從刊本到手稿——王建中鋼琴作品《山丹丹開花紅艷艷》研究(上篇)
      明代戲曲刊本插圖的非敘事與圖像重構(gòu)
      戲曲研究(2019年2期)2019-11-25 07:38:30
      鄭振鐸虛心接受批評
      論萬歷朝播州楊氏土司之覆滅
      日本藏萬歷世德堂刊傳奇《水滸記》考述
      中華戲曲(2016年1期)2016-09-26 08:48:44
      西夏文刊本《三才雜字》殘頁考
      西夏學(2016年1期)2016-02-12 02:23:10
      中華戲曲(2016年2期)2016-01-22 08:19:23
      临猗县| 灌南县| 拉萨市| 池州市| 北流市| 济宁市| 镇宁| 达日县| 隆回县| 杭锦旗| 河池市| 紫阳县| 庄河市| 彩票| 东阳市| 汽车| 融水| 东兰县| 汾阳市| 苍南县| 汉寿县| 正定县| 登封市| 长兴县| 华安县| 渑池县| 衡南县| 增城市| 静海县| 武鸣县| 潼关县| 施秉县| 社旗县| 尉氏县| 新安县| 宜黄县| 达州市| 城步| 荆州市| 奉化市| 吉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