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書喜
欄目編輯:杜 航
《圍爐夜話》中有這樣一句話:“處事要代人作想,讀書須切己用功?!币馑际牵幚硎虑闀r要替他人著想,看看是否會因為自己的方便而使別人不方便;讀書卻必須自己踏踏實實地下苦功夫,因為學問是自己的,別人并不能代讀。仔細品味,個中意味深長,啟人心智。
讀書給人以樂趣,給人以光彩,給人以才干。古今中外,通過勤奮苦讀功成名就的事例不勝枚舉:東漢孫敬“頭懸梁”終成為有名的政治家;戰(zhàn)國蘇秦“錐刺股”一度身掛六國相?。缓悺P勒失明失聰不失志而享譽世界……但現(xiàn)實中讀書時浮皮潦草、心態(tài)浮躁,或貪多求全、不求甚解,或裝潢門面、作秀擺設,最終一無所獲、一事無成的例子也并不鮮見。學習進步的過程是自我改造、自我革新和自我完善的過程,只有自己肯下苦功夫、慢功夫、長功夫,經(jīng)過一番寒徹骨,才能迎得梅花撲鼻香。
切己用功要有好學之德。習主席指出:“事有所成,必是學有所成;學有所成,必是讀有所得。”當今世界,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知識經(jīng)濟方興未艾,知識總量呈幾何級數(shù)增長,知識更新速度大大加快,既對官兵的能力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對官兵讀書學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不加強讀書學習,知識就會老化、思想就會僵化、能力就會退化,就難以勝任本職崗位、跟上形勢發(fā)展,就會遲滯戰(zhàn)斗力生成、阻礙強軍興軍步伐。這就要求我們必須以等不起的緊迫感、坐不住的危機感和慢不得的責任感,自覺強化學習“沒有終點、只有起點,沒有畢業(yè)、只有畢生”理念,把讀書學習當作一種政治要求、一種工作習慣、一種生存必需,主動加快知識更新、優(yōu)化知識結構、拓寬眼界視野,不斷提升自己、豐富自己,增強擔當作為、履職盡責的實際本領。
切己用功要有善學之法?!吧茖W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不善學,雖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干任何一項工作,都要解決好“橋”和“船”的問題,讀書學習也是如此,既要有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的苦學之志,更要有善學之法,唯此才能掌握開啟能力提升的“金鑰匙”。要善讀書,既要好讀書、讀好書、書讀好,還要讀活書、讀書活、活讀書,特別是要善于在博約相濟中拓寬視野、在精讀原文中汲取智慧、在品讀經(jīng)典中潤澤心靈。要勤思考,帶著問題讀書,聯(lián)系實際,開動腦筋,對現(xiàn)實中的疑惑進行深入思考,力求把零散的東西變?yōu)橄到y(tǒng)的、孤立的東西變?yōu)橄嗷ヂ?lián)系的、粗淺的東西變?yōu)榫畹?、感性的東西變?yōu)槔硇缘?。要會批判,不能囫圇吞棗、淺嘗輒止,不能只求數(shù)量、不求質量,要在思考中發(fā)現(xiàn)新的問題,在繼承前人基礎上形成新的認識,力求把別人的變成自己的。
切己用功要有用學之能。學習的目的全在于運用。青年官兵加強讀書學習,根本目的是增強工作本領、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水平。一個人如果不注重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工作中、落實在行動上,即使“學富五車、才高八斗”,也只是“紙上談兵”“空談誤國”,最終淪為讀書的“機器”、知識的“奴隸”。毛澤東說過,“讀書是學習,使用也是學習,而且是更重要的學習”。把知識轉化為能力、成果轉化為成績,媒介就是實踐。要發(fā)揚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馬克思主義學風,緊密聯(lián)系實際工作和本職崗位要求,把提高工作本領作為根本出發(fā)點,把解決現(xiàn)實問題作為根本落腳點,不斷運用理論和知識改造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要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以學促干、以干促興,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tǒng)一,真正使理論和實踐、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貫通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