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卿 丁 琳
烏鴉在中國民間是災(zāi)禍的象征,說不吉利話的人也叫“烏鴉嘴”。但在古時候,烏鴉并不是什么不吉利的鳥類,反而是很吉利的鳥類。從吉利到不吉利,其實有一個演變的過程。
烏鴉有個高貴的“親戚”,就是“三足烏”,是傳說中的神鳥和祥瑞之鳥,是為西王母取食的鳥類?!妒酚洝に抉R相如列傳》中記載:“載勝而穴處兮,亦幸有三足烏為之使?!薄缎杏洝分杏涊d:“蓬萊之東,岱輿之山,上有扶桑之樹,樹高萬丈。樹顛有天雞,為巢于上。每夜至子時則天雞鳴,而日中陽鳥應(yīng)之;陽鳥鳴則天下之雞皆鳴?!睆埵毓?jié)的《正義引張楫》中解釋說:“三足烏,青鳥也,主為西王母取食?!薄吨軙っ鞯奂o(jì)》中記載:“丙申,順陽獻三足烏。八月甲子,群臣上表稱慶?!睍x成公綏《烏賦》中記載:“若乃三足德靈,國有道則見,國無道則隱?!?/p>
“孝”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的重要美德,而烏鴉則是著名的“孝鳥”。根據(jù)《說文解字》中的記載,烏鴉會對自己的父母進行反哺,以報答養(yǎng)育之恩。唐代歐陽詢、令狐德棻等人編寫的《藝文類聚》中則引用了諸多前代著述來彰顯烏鴉與“孝”的聯(lián)系,如:“師覺授《孝子傳》曰:吳叔和,犍為人,母沒,負土成墳,有赤烏巢門,甘露降戶?!薄巴跎亍缎⒆觽鳌吩唬豪钐?,交阯人,母終,陶居于墓側(cè),躬自治墓,不受鄰人助,群烏銜塊,助成墳?!薄啊懂愒贰吩唬簴|陽顏烏,以純孝著聞,后有群烏銜鼓,集顏所居之村,烏口皆傷,一境以為顏至孝,故慈烏來萃,銜鼓之興,欲令聾者遠聞,即於鼓處立縣,而名為烏傷,王莽改為烏孝,以彰其行跡云?!痹谶@些記述中,烏鴉似乎對孝子特別有好感,不是在其門下筑巢,幫助造墳,就是幫助宣傳其孝行事跡,表現(xiàn)出很高的靈性。
事實上,古人經(jīng)常會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動物身上。根據(jù)現(xiàn)代生物學(xué)研究,還沒有哪一種動物存在反哺的情況。南朝梁代劉孝威《烏生八九子》中雖然有烏鴉照料雛鳥的記載,卻說“羽成融備各西東,丁年賦命有窮通”。這明顯是在說幼鳥長大后就遠走高飛了,同樣沒有提到反哺。四川大學(xué)張永言教授提出這樣一種看法:由于烏鴉是黑色的,因而被稱為“玄烏”(“玄”和“烏”均指黑色),玄烏后來演變成“茲烏”,因為“茲”正是兩個“玄”字構(gòu)成的,其后“茲烏”又演化成“慈烏”,這可能是以訛傳訛的結(jié)果,也可能是為了迎合主流的儒家思想而有意為之,而“慈”慢慢就被解釋成了“孝”。
《史記·周本紀(jì)》中記載:武王渡河,中流,白魚躍入舟中,武王俯取以祭。既渡,有火自上復(fù)(覆)于下,至于王屋,流為烏,其色赤,其聲魄云。是時,諸侯不期而會盟津者八百諸侯。諸侯皆曰:“紂可伐矣?!蔽渫踉唬骸芭粗烀?,未可也?!蹦诉€師歸。
大意是:(周)武王渡黃河,船到達河的中央,有白魚跳進武王的船中,武王俯身拾起它用來祭祀。渡過河之后,有一個火團從天而降,落在武王的屋頂上,凝固成烏鴉狀,赤紅的顏色,發(fā)出魄魄的鳴聲。當(dāng)時,有八百諸侯不約而同前來盟津會盟。諸侯都說:“紂可以伐了。”武王說:“你們還不了解天命,現(xiàn)在還不行?!庇谑锹暑I(lǐng)軍隊回去了。
漢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同類相動》中引《尚書傳》:“周將興時,有大赤烏銜谷之種而集王屋之上,武王喜,諸大夫皆喜?!边@里隱去了火團變?yōu)闉貘f的情節(jié),因為不容易使人相信,所以干脆不寫。事實上,烏鴉曾是周朝興起的兆頭這一歷史,在封建社會曾是讀書人的“常識”?!对娊?jīng)·小雅·正月》中說:“哀我人斯,于何從祿?瞻烏爰止,于誰之屋?”《毛傳》對此的注釋是:“富人之屋,烏所集也?!币簿褪钦f,烏鴉會專門落在富人家的屋子上,好像烏鴉能知道誰家富有一樣,所以出現(xiàn)烏鴉是吉兆。漢代應(yīng)劭《風(fēng)俗通義》佚文:“《明帝起居注》:上東巡泰山,到滎陽,有烏飛鳴乘輿上,虎賁王吉射中之。作辭曰:烏鳥啞啞,引弓射,洞左腋。陛下壽萬歲,臣為二千石。帝賜二百萬,令亭壁悉畫為烏也。”(《文選·赭白馬賦》注)這位勇武的衛(wèi)士射中烏鴉左翅下,得烏鴉就是得吉。
古代沒有高科技,只好利用動物尤其是鳥類來進行偵察?!蹲髠鳌酚涊d了魯莊公二十八年(前665年)楚國攻打鄭國時利用烏鴉判斷敵情的故事。當(dāng)時楚國大軍壓境,由于楚強鄭弱,鄭國只好采用“空城計”,大開城門。果然,楚軍以為這是鄭國在誘敵深入,怕有埋伏,于是便果斷撤退。但即使如此,鄭軍害怕楚軍明白過來以后又殺回來,于是也趕緊棄城逃走。這時,間諜人員報告說楚軍的帳篷上聚集著烏鴉,說明帳篷里已經(jīng)沒人了——楚軍是真的撤走了。鄭國軍隊這才松了一口氣,沒有繼續(xù)跑。
《孫子兵法·軍行》中說,“鳥起者,伏也”(鳥飛起來,這說明有埋伏),“鳥集者,虛也”(鳥聚集在那里,說明那個地方?jīng)]有人)。這些都是利用鳥類判斷敵情的例子。其實,可以發(fā)揮這一作用的不只是烏鴉,但由于烏鴉體形較大,聲音響亮,且集群性強——有時會幾萬只聚在一起,動靜較大,更容易被察覺,于是才成為偵察活動中的首選。古代雖然生產(chǎn)力水平低下,但古人在生產(chǎn)生活中認真觀察,不斷積累,還是總結(jié)出了很多寶貴的經(jīng)驗,這是我們需要學(xué)習(xí)的。
南宋詩人辛棄疾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有一句:“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币馑际牵骸巴略跞淘倩仡??拓跋燾祠堂香火盛,烏鴉啄祭品,祭祀擂大鼓?!痹谶@里,烏鴉被稱為“神鴉”,還被允許啄食祭品而未被驅(qū)趕,可見至少不是那么招人反感。唐代杜甫的《過洞庭湖》中說:“護江盤古木,迎棹舞神鴉?!背鹫做棇@句詩的注釋是:“《岳陽風(fēng)土記》:‘巴陵鴉甚多,土人謂之神鴉,無敢弋者。’吳江周篆曰:‘神鴉存岳州南三十里,群鳥飛舞舟上?;蛉鲆运槿?,或撒以豆粒;食葷者接肉,食素者接豆,無不巧中。如不投以食,則隨舟數(shù)十里,眾鳥以翼沾泥水,污船而去,此其神也?!比藗儼褳貘f稱為“神鴉”,還給它們喂食,可見并不是很忌諱它們。
但是慢慢的,烏鴉便由吉祥的鳥類變成不吉祥的鳥類了。關(guān)于這種轉(zhuǎn)變的文獻在漢代便已出現(xiàn)?!稘h書·五行志》中記載:景帝三年十一月,有白頸烏與黑烏群斗楚國呂縣。白頸不勝,墮泗水中,死者數(shù)千。劉向以為近白黑祥也。時楚王戊暴逆無道,刑辱申公,與吳王謀反。烏群斗者,師戰(zhàn)之象也……王戊不寤,遂舉兵應(yīng)吳,與漢大戰(zhàn),兵敗而走,至于丹徒,為越人所斬,墮死于水之效也。京房《易傳》曰:“逆親親,厥妖白黑烏斗于國?!?/p>
大意是:白脖子的烏鴉與純黑的烏鴉打斗,這是要有戰(zhàn)爭發(fā)生的征兆,果然后來地方諸侯國中的楚國便與吳國發(fā)生了戰(zhàn)爭,楚王戊還被殺,死在水里。漢代焦延壽所著的《易林》中已明確把烏鴉作為兇兆的象征。這本書卷一《坤之蒙》中說:“城上有烏,自名破家。招呼鴆毒,為國患災(zāi)?!本砥摺洞筮^之渙》中說:“烏鳴庭中,以戒兇災(zāi)。重門擊柝,備憂暴客。”前一個例子是說城上烏鴉的鳴聲像“破家”,而后一個例子是說烏鴉已經(jīng)在院中鳴叫,人要注意戒備兇災(zāi)了。
《后漢書·耿弇傳》中說:“發(fā)突騎轔烏合之眾,如推枯折腐耳?!睘貘f大概是“烏合之眾”的由來。
烏鴉是西方文學(xué)作品中的“明星”,很早就出現(xiàn)在西方文學(xué)作品中,就連電影《魔戒》原著《霍比特人》(The Hobbit)中也有烏鴉的身影,但其中的含義各不相同。需要注意的是,西方文化中不僅“crow”指烏鴉,“raven”也可以指烏鴉。
在西方,烏鴉也被當(dāng)作不祥之鳥。在希臘神話中,太陽神阿波羅與格露絲相戀,又擔(dān)心格露絲與其他男子相戀,于是派白色圣鳥去監(jiān)視格露絲。圣鳥有一天誤以為格露絲有不貞的行為,并向阿波羅報告。阿波羅一怒之下殺死格露絲,后來卻發(fā)現(xiàn)她是被冤枉的,于是反過來遷怒于圣鳥,將它的羽毛由白色變成黑色,這就是烏鴉的來歷。烏鴉從此與“欺騙”聯(lián)系在一起,英語中“eat crow”的意思是“自己打自己的嘴巴”。
Peter Tate所著的Birds in Myth,Legend and Superstition一書中介紹,烏鴉在西方被視為不祥征兆由來已久。在克里斯托弗·馬洛(Christopher Marlowe)的《馬耳他島的猶太人》(The Jew of Malta)的第二幕(Act II)中,烏鴉便是一個不祥之兆:
... the sad presaging raven, that tolls
The sick man’s passport in her hollow beak,
And in the shadow of the silent night
Doth shake contagion from her sable wings.
而在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的《麥克白》(Macbeth)第一幕(Act I)場景五(Scene 5)中,麥克白夫人歡迎鄧肯(Duncan)的到來,而此時麥克白夫人希望自己的丈夫殺死鄧肯,于是她說:
The raven himself is hoarse
That croaks the fatal entrance of Duncan
Under my battlements.
Birds in Myth,Legend and Superstition一書中還介紹了一段歷史:古羅馬政治家、雄辯家、著作家西塞羅(Cicero)在被政敵馬克·安東尼(Marcus Antonius)派人殺害的前幾天先是看到一群烏鴉,然后在他被殺的當(dāng)天,一只烏鴉甚至拉扯他的床單。而在德國部分地區(qū),人們認為烏鴉的身體里住著被詛咒的人的靈魂,甚至直接住著魔鬼。而在法國,人們認為邪惡的神父身體里住著烏鴉,而邪惡的修女死后靈魂會進入烏鴉的身體里。在瑞典,人們認為被謀殺的人因為不是正常死亡,沒有接受正規(guī)的基督教葬禮,因此他們的靈魂只能住在烏鴉的身體里。
埃德加·愛倫·坡在長詩《烏鴉》(The Raven)中描述了一個男人失去愛人的痛苦。12月的一個寒夜,當(dāng)這名男子坐在火爐旁讀“被遺忘的故事”(forgotten lore)時,一只烏鴉反復(fù)敲打他的門窗,然后飛進他的房間,棲息在門上方的半身像上。男子提出了一系列憂傷而絕望的問題,烏鴉只是不斷重復(fù)回答“再也不會了”,其形象顯得很陰森,符合埃德加·愛倫·坡作品的一貫風(fēng)格。
與受希臘神話影響的古羅馬不同,烏鴉在北歐卻成為思想(Hugin)和記憶(Munin)的化身:眾神之主奧丁一只眼睛睜開可以觀察到全世界,另一只眼睛卻永遠閉著。當(dāng)他睜開的那只眼被宇宙遮擋而看不到任何東西的時候,就會派分別站立在兩只肩膀上的烏鴉去到處巡視,從而對天下事無所不知。《伊索寓言》中最受歡迎的動物故事之一是關(guān)于一只口渴而機靈的烏鴉的故事:烏鴉口渴了,看到一只裝水的瓶子。但瓶子是如此之高,瓶口如此之小,水又如此之少,烏鴉夠不著水。于是,烏鴉一塊一塊地往瓶中放小石子,最終,水升上來了,烏鴉成功喝到了水。真是聰明的鳥!喬治·費勒·湯森(George Fyler Townsend)的翻譯是19世紀(jì)以來的標(biāo)準(zhǔn)英譯本,寫道:“Necessity is the mother of invention.”說明烏鴉是創(chuàng)造力的象征。狄更斯的小說《巴納比·盧杰》(或《巴納比·拉奇》,Barnaby Rudge)中有這樣一段描寫:
“你好!”一個沙啞的聲音在他耳邊叫道,“你好,你好,你好!鞠躬,哇,哇。這里怎么了!哈爾·洛亞!”
把鎖匠嚇一跳的說話者是一只大烏鴉,它棲息在安樂椅的頂端,沒有被他和愛德華看到,禮貌地專注地聽著,并且以一種非常特別的姿態(tài),理解了他們到目前為止所說的每一句話;他把頭從一個轉(zhuǎn)向另一個,仿佛他的辦公室要在他們之間做出判斷,最重要的是他不應(yīng)該漏掉一個字。
……
這只鳥踮起腳尖保持平衡,像是在跳一種莊重的舞蹈,上下移動著身體,回答道:“我是魔鬼,我是魔鬼,我是魔鬼?!比缓笥贸岚蚺拇蛑眢w兩側(cè),好像他在放聲大笑。巴納比拍手,欣喜若狂地在地上打滾。
這里,烏鴉聰明穎悟,甚至有些“多智近妖”的形象躍然紙上。這里的場景,尤其是“翅膀拍打著身體兩側(cè)”讓人覺得頗為熟悉,原來《論語·鄉(xiāng)黨》中確實有相似的場面:“色斯舉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時哉時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大意是:孔子在山谷中行走時看見一群飛翔的野雞,孔子神色動了一下,于是野雞飛翔了一陣落在樹上。孔子說:“這些山梁上的母野雞,得其時呀!得其時呀!”子路向它們拱拱手,野雞便叫了幾聲飛走了。這里的信息是“得其時”,也可以理解為“審時度勢”,同樣是智慧的表現(xiàn)。只不過這里烏鴉換成了野雞。東西方文化的相似在這里顯得如此巧妙。
到了現(xiàn)代,烏鴉更成為“時尚之鳥”?!豆げㄌ亍分械睦目藙趯W(xué)院是霍格沃茨的四大學(xué)院之一,專門招收聰明學(xué)生,名字的含義就是“烏鴉的腳爪”(Raven claw),這樣看來烏鴉更是與智慧聯(lián)系在一起了。據(jù)網(wǎng)絡(luò)上對“烏鴉”的介紹,加拿大蒙特利爾麥吉爾大學(xué)動物行為學(xué)專家路易斯·萊菲伯弗爾對鳥類進行IQ測驗顯示:烏鴉的綜合智力大致與家犬智力水平相當(dāng),是人類之下智商第一流的動物。這樣看來,說烏鴉“智慧”還真有些歪打正著。其實,這應(yīng)該是人類在長期生產(chǎn)生活中觀察和經(jīng)驗積累的結(jié)果。
烏鴉在中國文化中的含義經(jīng)歷了由吉利到不吉利的演變,中國文化更是將“孝”這一品德賦予了烏鴉。烏鴉在西方文化中兼有智慧與不祥兩重含義,尤其是“智慧”這一自古希臘以來就備受重視的特點被烏鴉享有了。孝智雙全,烏鴉可謂光榮之至。至于“不吉利”,只是多種形象中的一個罷了。其實烏鴉本沒有特定的含義,這些意義都是人根據(jù)自己生產(chǎn)生活的經(jīng)驗,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性,賦予烏鴉的。隨著地域和時代的改變,以及人類社會環(huán)境的改變,烏鴉的含義也隨之發(fā)生變化。正如康德所說的:“人為自然界立法。”正是由于人的參與、觀察和價值理性,才使得這個本沒有固定含義的世界獲得了生機,變得充滿價值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