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軍
一壘土,磕磕絆絆地往西走。
在騰格里東南角的荒野上,我們相遇。
沒有旌旗獵獵,只有黃沙漫卷。
一個踽踽獨行的人,和一壘風(fēng)塵仆仆的土,如此落寞地不期而遇,這究竟隱含著怎樣的時空哲理?
歷史稍作停頓。
短暫的沉默后,人和土,交換了彼此的過往和滄桑。
一只鴉蹲在土堆上,以騰格里為背景, “呀”地叫了一聲。
成為此刻唯一的見證。
之后,人,踩著自己的影子繼續(xù)向東;土,沿著歷史的坎坷依舊往西。
落日渾圓。
祁連山橫過身,擋在了今天和明天之間。
幾千年了。
那些廢棄已久的劍戟們,依舊不甘寂寞。
它們不愿生銹。
它們在貧瘠而干渴的砂土里扎根,然后以草的形式,站起來。
芨芨灘。滿灘堅硬而銳利的芨芨草,被呼嘯的北風(fēng)舉起來,吶喊、沖鋒、格斗、廝殺……
在烽燧的指揮下,跟著奔走的長城,直取落日。
血色的黃昏后退,再后退。
后退五百年是明朝,再退一千五百年,是大秦。
在那里,這些重生的劍戟們,才能找到它們真正的敵人。
……置身芨芨灘的人,舉步維艱。
他,無法抽身這場寂靜的戰(zhàn)爭。
裹挾在凌厲的北風(fēng)中,他想起了低矮的帳篷,和酥油燈下縫制皮襖的親人。
背靠長城。
他搭起了三間土房,圍起了一方羊圈。
他不知道他背靠的,是一段不屈不撓的歷史。
這些厚實的土,靜靜地為他擋住風(fēng)雪,收集起冬日干凈而溫暖的陽光。
他不知道長城有多長。
他沒有見過嘉峪關(guān)的雄偉,八達(dá)嶺的險峻。
他以為和他朝夕相處的,只是一道厚實而溫和的墻。
就像他不知道:
他黝黑的臉龐、寬闊的脊背、粗厚的手掌,以及他身上寬大的羊皮襖,其實,是一段歷史雕刻出來的縮影。
他以為自己只是一個牧羊人。
現(xiàn)在,他火熱的胸膛里,只裝著一個潔白、柔軟,而又自由自在的羊群。
需要一只鷹,來填充這巨大的空白。
天和地拉開距離,為一只鷹的出現(xiàn)做好準(zhǔn)備。
云盡量淡遠(yuǎn),風(fēng)努力強(qiáng)勁。一只鷹所需要的,不光是高度,還有力度。
就像一段長城所需要的,不光是距離。
還有遠(yuǎn)望的目光和遠(yuǎn)行的決心。
現(xiàn)在,我站在古老的長城邊,舉首仰望。
我需要一只鷹:
劃過落日,掠過白云。
打開鐵一般的翅膀,背負(fù)起巨大的藍(lán)天和神諭。
跟著長城,往西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