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春捂秋凍”,“秋凍”指的是從夏天向冬天過渡的過程中讓人體適當?shù)馗惺艿揭稽c寒意,從而增強機體耐寒能力,為進入嚴冬做準備。不過,秋凍并不等于盲目挨凍,身體如果能感受到一絲寒意這是比較適合的,如果已經(jīng)覺得非常冷了,反而會導致我們的抵抗力下降,會引發(fā)一些相應的疾病。
并不是所有人群都適合“秋凍”。以下幾類人群要多注意:一類是本身就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不適合;第二類,原先就具有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一些人群也是不適合的;另外,有一些胃腸道疾病的人群也不適合。像老年人、小孩、孕產婦以及一些大病初愈者,尤其需要注意,也是不適合秋凍的。
寒露節(jié)氣以后,天氣明顯轉涼?,F(xiàn)在開始要特別注意頭部、脖子、腹部和腳部的保暖,因為這些部位過度受涼,容易降低免疫力,甚至誘發(fā)心腦血管、呼吸道和消化道的疾病。
從生物進化的角度講,人類應該在光線充足的時候吃東西,在睡覺之前將食物消化掉。如果晚飯吃得太晚,或者睡前吃零食,食物難以及時消化,不僅會影響睡眠質量,而且,還會增加多種疾病的風險。
晚餐時間太晚,晚飯夜宵化,不僅會誘發(fā)肥胖和代謝綜合征,還會增加多種疾病的風險。比如,晚飯吃得晚,會導致胃病。因為,胃黏膜在白天需要完成消化任務,胃黏膜的更新則在夜晚的休息時間進行。胃黏膜上皮細胞壽命很短,通常2到3天更新1次,如果進食過晚,胃黏膜來不及更新,就會影響消化功能,誘發(fā)胃病。吃完東西,倒頭就睡,血液流動速度減慢,血脂更易在血管壁沉積,會升高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并且,肝臟會將多余的能量轉化成膽固醇,導致膽固醇水平升高,患冠心病的風險就會升高。
食物的消化與吸收的時間長短取決于2個因素,1個是食物種類,另1個是胃腸道功能。通常,湯或水在胃里的停留時間約為10分鐘,碳水化合物需要停留2小時以上,脂肪和蛋白質類食物,消化速度更慢。因此,混合類飲食的胃腸消化時間大約是4小時。如果晚上23點睡覺,晚餐時間則不宜晚于19點,天黑以前就吃晚飯,才能維護消化功能,并且降低多種疾病的風險。
落枕是頸椎病的早期表現(xiàn),以頸肩局部疼痛、活動受限為主,保守治療均可取得很好的療效?!奥湔怼弊畲蟮耐纯嗍穷i肩部疼痛、僵直。應對上,首先患者要減少活動,臥床休息,也可佩戴頸托限制頸部活動。其次,使用非甾體類消炎鎮(zhèn)痛藥物以及肌肉松弛劑,同時,也可選擇外用乳膏類藥物、膏藥、熱敷等作為輔助治療。
其實,落枕屬于早期頸椎病——頸型頸椎病。常見的原因包括:睡姿不良,頭頸過度偏轉,枕頭不適(過高、過低、過硬)導致頸部肌肉長期處于緊張狀態(tài)的靜力性損傷;長期缺乏鍛煉、低頭伏案引起頸椎不穩(wěn)導致的小關節(jié)紊亂;頸肩部受風寒侵襲等原因導致項背部肌肉氣滯血淤,經(jīng)絡痹阻等,上述因素均可誘發(fā)落枕。
防止落枕,還需要從工作、生活中做起,時刻注意保護頸椎。
預防落枕多做這幾個動作:
第一,工作中避免長期低頭伏案。
第二,避免長期躺床上看手機。
第三,選擇合適的枕頭,高度以肩外緣至耳緣高度為宜,軟硬度合適。
第四,平時注意強化頸肩部肌肉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