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紹興市魯迅小學和暢堂校區(qū)五(6)班 朱元元
指導老師 金 毅
伴隨著一股淡淡的墨香,一個個栩栩如生的人物躍然紙上,依稀間,我看見一個老者提起筆,瀟灑寫下了三個大字——“西游記”。
《西游記》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講述了唐僧師徒四個性格不同的人,一路降妖除魔,歷經(jīng)艱險到西天取經(jīng)的故事。小說情節(jié)精彩紛呈,高潮迭起。特別是“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等,可謂是家喻戶曉。
全書傳遞著一個樸素的道理:只有一直向前走的美麗,沒有等出來的輝煌。
師徒四人取經(jīng)時,就算山高水長,也擋不住他們前進的腳步;妖魔鬼怪再強,也吹不滅他們堅持不懈的信念之火。一路上,他們戰(zhàn)風魔、打白骨精、降金角銀角大王等等,披荊斬棘,一直向前走,歷經(jīng)九九八十一難,終取經(jīng)成功。如果,他們在取經(jīng)之路上,由于一些困難便停下了腳步,那他們不僅取不到真經(jīng),甚至還會成為妖怪的一頓大餐。
也許你正望著明天,等待著成功出現(xiàn),可是,成功從不等你。為何不向前走?什么都不做地等待只是徒勞,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也許你想說:“現(xiàn)在沒時間,也沒有能力?!辈挥眠@般悲觀,今天就是時間,執(zhí)著向前便是能力。請不要猶豫,若你選擇猶豫,便輸給了自己,而手中緊握的舊船票再也抵達不了成功的彼岸,也取不回真經(jīng)。只有像唐僧師徒一般,一直向前走,才能成功。
我們在學習、生活中更是如此。學習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的時間才能完成的。在這些年的學習之路上,有多少人在一直向前走,鍥而不舍地走完全程,奔向成功的終點?又有多少人被暫時的迷霧遮住雙眼,擋住了前進的方向,因而半途而廢?海倫·凱勒是現(xiàn)代女作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但她在兩歲時便因猩紅熱被奪走了視覺和聽覺。這樣一個殘疾的身軀,卻被她活出了精彩的人生。她雖看不見前方,聽不見指引,但她堅信自己能行,一直堅持學習,一直向前走,終于在1955年獲得哈佛大學的榮譽學位,成為第一位獲得此榮譽的女性。此外,她還出版了許多書,如我們熟知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未來的路并非一馬平川,也許布滿荊棘,但我愿披荊斬棘,一直向前走,永不止步,走向成功!
【金老師的話】
《西游記》作為一部傳世經(jīng)典,總是能帶給讀者許多感悟和思考。有人談英雄,有人談理想,而小作者談的是堅持。一句“只有一直向前走的美麗,沒有等出來的輝煌”詩意中不乏哲理。小作者對這一觀點的闡述條理清晰,有理有據(jù)。其中大篇幅的自問自答,是一次又一次地在自我審視中強化著“堅持”的意義,從師徒四人歷經(jīng)九九八十一難,到海倫·凱勒的不懈奮斗,從書本到現(xiàn)實,層層深入,一氣呵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