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春
2022 年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教育與思維發(fā)展的密切關系,語文學科肩負著發(fā)展學生思維的重要使命。具有批判性思維的學生能夠明辨是非,在新時代發(fā)展背景下,能夠理性地處理和選擇各種各樣的信息。因此,對于處在思維形成關鍵時期的初中生而言,培養(yǎng)其批判性思維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為培養(yǎng)學生批判性思維的重要途徑,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那么,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呢?
初中語文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運用細讀文本的方式,進而提升學生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等方面的能力。結合課堂教學的具體內容,從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引出問題,進而幫助學生創(chuàng)設出問題情境,使得學生能夠通過問問題、想問題,實現思考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批判性思維。學生在課文閱讀和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比較容易發(fā)現文本中直接呈現出來的普遍問題,而對文本中隱藏的問題缺乏發(fā)現意識。比如,學生在閱讀和研究文本的過程中,能夠比較容易獲得文章表達出來的直觀信息,但缺乏對這些信息的深入思考。如果教師能夠引導學生對重要的信息和問題進行梳理和思考,發(fā)現這些文本信息的隱含意義,那么,必然能夠使得學生擺脫機械化的思維方式,從而更深入理解和分析文章內涵。
例如:統(tǒng)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狼》一文中,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水平大部分處在“屠戶的足智多謀”上。教師應該引導學生細讀文本,把思維放在細節(jié)的考量上,提出:“屠戶殺死狼是因為他看穿了狼的把戲嗎?”“當屠戶和身前的狼沖突時,不可避免地會發(fā)出很大的聲音。為什么身后打洞的狼聽不到?如果聽到了,為什么不出來幫忙?”“作者的觀點正確嗎?”細讀質疑的過程是培養(yǎng)學生提問、反思、驗證和歸納能力的過程。這樣的方式,有助于學生高階思維的發(fā)展。所以,教師要以文本細讀為突破口,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提出質疑、分析驗證、總結歸納,推動學生批判性思維的發(fā)展。
想要實現對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教師還應結合閱讀文本的具體內容,通過巧妙的情境設計,重構文本內容,提升課文提問的空間,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對問題進行猜測和驗證,豐富文章的內涵,進而充分調動學生思維的活躍性,提升學生對文本思考、分析的能力以及閱讀能力。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另一方面推動學生文學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的發(fā)展,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創(chuàng)設情境需要通過恰當、科學的可能性轉變,使得學生在對文本進行全面思考、重建的過程中,探究出區(qū)別于文章本身發(fā)展的方向和結果,進而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比如,教學小說體裁,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續(xù)寫或者重寫文本情節(jié),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感知文本內涵;教學詩歌體裁,可以通過改變文本的方式,重構詞句、段章的組合,指導學生對詩歌中的人物、景物、情感進行辨析;教學散文體裁,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找到在閱讀過程中不容易發(fā)現的細節(jié),啟發(fā)學生思考,引導學生體悟看似平淡的文字背后的豐富情感;教學議論文,可以引導學生對作者的邏輯思路進行重構,使得學生能夠提出多種形式的論證,進而打破思維定式,提升學生分析和辯證思考的能力。
例如教學《我的叔叔于勒》,我?guī)ьI學生對文本有基本的了解之后,為了讓學生了解小說中典型的小市民形象,我假設了一個問題:一天,于勒終于賺了很多錢,帶著財富回家拜訪菲利普一家,請描述一下菲利普一家遇到于勒時的情景,并解釋故事發(fā)展和變化的原因。這一設計的目的是讓學生更深入地感受到菲利普夫婦虛榮冷漠、毫無人情味的形象。教師的假設基于文本內容,并尊重文學的多樣性,通過改變故事發(fā)展的條件來激發(fā)學生的思維,猜測菲利普一家可能的反應,再次洞察原文人物形象,使學生對文本有更深的把握,深刻體悟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
辯論能力的培養(yǎng)可以促進學生獲得批判性思維能力。教師可以根據文本內容為學生精心選擇閱讀主題,并組織學生就閱讀主題進行辯論。由于一些文本本身就帶有各種觀點,學生的觀點也會存在差異,因此,教師可以選擇這種文本,結合學生的興趣,組織辯論活動。學生能夠在辯論的過程中發(fā)表自己的看法,通過思想交流與碰撞,發(fā)展思維能力。學生能夠用批判的精神傾聽他人的不同看法,而且能夠梳理別人的邏輯和思維,及時反思,發(fā)現自身邏輯和思維存在的不足,不斷提高自己的思維水平。
例如,七年級下冊《老王》一文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楊絳先生的人格定位展開辯論,以“楊絳究竟應不應該感到愧怍”為主題進行辯論。在辯論活動開展之前,教師應當明確具體的要求,即學生不但需要表明自己的看法和觀點,而且還需要講清楚自己的理由。辯論活動的開展,能在很大程度上調動學生思維的活躍性,并且促進學生思維變得更加成熟和完善。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批判性思維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文化概念,在教育教學中必須引起重視。初中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承擔起培養(yǎng)學生批判性思維的重要使命,要采取一系列的閱讀教學策略,實現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