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選擇性殺蚜劑氟啶蟲酰胺引起蚜蟲產(chǎn)生類似于弦音器TRPV通道調(diào)節(jié)劑殺蟲劑吡蚜酮、pyrifluquinazon和雙丙環(huán)蟲酯所致的癥狀。氟啶蟲酰胺被殺蟲劑抗性行動委員會分類為作用于未確定作用靶標位點的弦音器調(diào)節(jié)劑。然而,雖然研究表明氟啶蟲酰胺不作用于TRPV通道,但文獻中也沒記載其對弦音器的作用。
氟啶蟲酰胺能引起蝗蟲伸展后足,這表明其對腿節(jié)弦音器有作用。施用于果蠅后,氟啶蟲酰胺通過干擾觸角弦音感受器(antennal chordotonal neuron)的轉(zhuǎn)導和機械擴增作用來消除負重力趨向行為(negative gravitaxis behavior)。雖然氟啶蟲酰胺對蝗蟲弦音器只有微弱的作用,但其主要的動物代謝物4-三氟甲基煙酰胺(TFNA-AM)對蝗蟲和蠅的弦音器有強的刺激作用。和吡蚜酮一樣,TFNA-AM迅速增加野生型蠅的觸角弦音感受器中Ca2+,但不增加iav1突變體,該效果與TRPV 通道激動劑作用無關(guān)。
氟啶蟲酰胺是TFNA-AM的前體殺蟲劑,是有效的弦音器調(diào)節(jié)劑。TFNA-AM對蝗蟲和蠅的弦音器的作用與TRPV激動劑吡蚜酮、pyrifluquinazon和雙丙環(huán)蟲酯的沒有區(qū)別。因為以前的研究表明TFNA-AM不直接作用于TRPV通道,推斷其作用于激活TRPV通道的作用途徑的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