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本刊編輯部
初秋的遼沈大地,千里沃野,氣爽風輕。這片神奇的黑土地,正成為投資興業(yè)的熱土,一步一個腳印地邁出全面振興的堅實步伐。扎根遼沈大地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努力實現由“教育大省”向“教育強省”的轉變,是遼寧教育的出發(fā)點,也是落腳點。
10年來,遼寧省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牢牢把握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10年來,遼寧省堅持把教育公平作為基本教育政策,不斷縮小校際、城鄉(xiāng)、區(qū)域間的差距。10年來,遼寧教育服務科技與經濟社會發(fā)展能力顯著增強,支撐引領作用日益凸顯。10年來,遼寧省始終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基礎工作,堅持“四個統(tǒng)一”,引導廣大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爭做“四有”好老師。
2021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yè)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雙減”,正在撬動基礎教育的整體變革。政策實施一年來,遼寧省“雙減”工作得到了教育部的充分肯定,專項督查、義務教育學?!半p減”三年行動計劃、教師“雙減”工作承諾制、沈陽渾南區(qū)構建多元課后服務活動課程體系、鐵嶺調兵山校外培訓行政執(zhí)法、錦州和盤錦“作業(yè)管理”工作等多項經驗做法被教育部作為典型案例向全國推廣。
2022年8月18日,在遼寧省基礎教育重點工作推進會上,遼寧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馮守權指出,實施“雙減”政策一年來,校內“三提高”和校外“兩嚴格”扎實推進,“雙減”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他強調:“下一步工作重點是鞏固成果、防止反彈。重點強化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堅持把校內減負提質作為‘雙減’工作的根本之策,挖掘利用遼寧‘六地’等紅色教育資源,豐富課后服務形式和內容,加大保障力度,充分調動教師和學生參與課后服務的積極性,切實減輕家長負擔。通過加強作業(yè)設計研究、完善作業(yè)設計指南、開展優(yōu)質作業(yè)展示交流、舉辦作業(yè)設計大賽等,提升教師作業(yè)設計能力水平,提高作業(yè)針對性、有效性?!?/p>
“雙減”是一場攻堅戰(zhàn),也是一場持久戰(zhàn),需要久久為功、持續(xù)發(fā)力。在踐行“雙減”的路上,遼寧踔厲奮發(fā)、篤行不怠,凝練遼寧經驗、貢獻遼寧智慧,這是遼寧教育發(fā)展面臨的新機遇,同時也是新挑戰(zhàn)。
數說遼寧教育十年
●學前教育三年毛入園率93.0%,比2012年提高7.5個百分點,高于全國7.8個百分點,普惠率達87%,公益普惠底色更加鮮明。
●全域實現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fā)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輟學數量和大班額數量均實現動態(tài)清零。
●改造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3000多所,農村義務教育營養(yǎng)改善計劃受益學生47.8萬人,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安置率達100%,從2021年開始全部免除在校孤兒大學生學費和住宿費。
●深化義務教育集團化辦學改革,成立教育集團1097個,成員學校3788所,集團化辦學覆蓋率達91.7%,惠及中小學生數百萬名,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從“有學上”到“上好學”的美好期盼。
●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94.6%,高于全國3.4個百分點,省級示范和特色普通高中在校生占比達到62.1%。
●高等教育在學人數159.2萬人,比2012年增加27.2萬人,國家級一流專業(yè)建設點500個、省級515個,國家級“雙一流”建設高校4所、學科7個,省級示范性職業(yè)教育集團15個,區(qū)域性職教集團47個。
●十年來,全省教育系統(tǒng)累計創(chuàng)建全國體育傳統(tǒng)特色學校1676所、中華優(yōu)秀文化藝術傳承學校104所、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基地4個、遼寧省美育特色學校758所,所占比例達到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