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科學與探索》是由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主管、華北計算技術研究所主辦的國內外公開發(fā)行的高級學術期刊,中國計算機學會會刊,中國百強科技期刊,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優(yōu)秀科技期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CAJCED)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數據庫(CSTPCD)統計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VIP)收錄期刊,并被“Scopus數據庫”“英國《科學文摘》(SA/INSPEC)”“美國《劍橋科學文摘》(CSA)”“美國《烏利希期刊指南》(Ulrich’s PD)”“《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中國文獻數據庫》(JST)”“波蘭《哥白尼索引》(IC)”“美國EBSCO數據庫”“瑞典《開放獲取期刊目錄》(DOAJ)”收錄,入選“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精品期刊展”。月刊,大16開。歡迎踴躍投稿。
堅持“雙百”方針,傳播計算機信息,把握行業(yè)動態(tài),探索計算機發(fā)展規(guī)律,開拓計算機科學技術發(fā)展新思路,促進科技交流。
計算機(硬件、軟件)各學科具有創(chuàng)新性、前沿性、導向性、開拓性及探索性的科研成果。
高性能計算機、體系結構、并行處理、計算機科學新理論、算法設計與分析、人工智能與模式識別、系統軟件、軟件工程、數據庫、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計算機圖形學與計算機輔助設計、虛擬現實、多媒體技術及交叉學科的相互滲透和新理論的衍生等(如:認知科學、神經信息學、量子信息學、生物信息學等)。
1.綜述·探索:就某學科領域的總結與展望,指明當前研究熱點及可能的突破方向;具有可行性的探索性研究成果,有較強的思想性、前瞻性和開拓性。
2.專題報導:通過一組文章就某新的研究方向、領域展開全面深入的報導,對出現的新技術、新成果的評述分析,要求主題突出,角度準確,內容完整,有深度。
3.學術研究:在理論研究中有創(chuàng)新內容的研究成果。
4.實踐創(chuàng)新:在研究與開發(fā)中,取得創(chuàng)新成績的有應用價值的實踐成果,要求有方法、觀點、比較和實驗分析。
1.稿件必須具有原創(chuàng)性、學術性、科學性、準確性、規(guī)范性和可讀性。
2.以稿件表達完整為準,不硬性規(guī)定稿件字數。
3.本刊網站(http://fcst.ceaj.org)提供了“論文寫作模板”,作者可參考進行撰寫。
4.采用學術論文標準格式書寫,要求文筆簡練、流暢,文章結構嚴謹完整、層次清晰。論文包括:標題、作者(含電子信箱)、單位、摘要、關鍵詞、基金資助情況、作者簡介、中圖分類號、正文、參考文獻等,其中前7項必須中英文齊全。
5.來稿應做到定稿、定圖,應具有準確的圖序和圖注。
6.清晰列出國內外參考文獻。若為中文參考文獻,必須同時提供英文。凡引用國內同行已發(fā)表的相關論文須在文后參考文獻中列出,否則一經發(fā)現,作者可能遇到退稿或重新投稿的風險。7.作者在投稿時須注明是否是CCF會員,若是會員,請注明會員號。凡第一作者為CCF會員者,享受版面費8.5折優(yōu)惠。8.請?zhí)峁┞撓等嗽敿毜耐ㄐ欧绞?,包括姓名、通信地址、郵編、E-mail、電話等。通信方式如有變化,請及時通知編輯部。
1.通過本刊網站“作者投稿”一欄進行投稿。投稿之后,若需查詢稿件處理狀況,請登錄到本刊網站,在“作者查稿”一欄中進行查詢。
2.本刊網站提供“稿件處理流程圖”,作者可以通過該流程圖了解稿件的處理程序、相關規(guī)定和時間進度。
1.稿件應未在任何正式出版物上刊登過,切勿一稿多投。
2.文稿所述內容為作者獨立或與他人合作完成的研究成果,署名無爭議,無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的內容,引用他人成果已注明出處。一旦發(fā)現抄襲、剽竊、侵權等不端行為將通知作者單位負責人,本刊不承擔連帶責任。以后將拒收第一作者的投稿。
3.無泄露國家秘密的內容,文字中無與當前國家的提法相悖的地方,無邊境、島嶼等主權問題。
4.無泄露企業(yè)或機構商業(yè)及科研秘密的內容。
5.凡在本刊刊登的稿件,如作者無特別聲明,本刊將同時以印刷版、光盤版、網絡版等方式發(fā)布。
6.稿件文責自負。本刊對來稿有權進行技術性和文字性修改,實質性內容修改須征得作者同意。
7.一般稿件在2~3個月給出審稿結果,若審稿時間超過6個月,作者在通知本刊并得到確認回復后方可自行處理稿件。
8.高水平的綜述和探索類文章將優(yōu)先發(f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