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初中地理、生物、化學跨學科主題教學的實踐探索
      ——以“水與生活”為例

      2022-11-21 07:48:18邢曉明董素君劉小榮
      地理教學 2022年22期
      關鍵詞:凈水器跨學科水資源

      邢曉明 董素君 劉小榮

      (北京市三帆中學, 北京 100088)

      一、教學背景

      不同學科的知識目標不盡相同,但是其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具有共通性。因此,文章以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的素養(yǎng)要求作為教學目標,并針對這些目標,設計調查研究、實驗探究和動手制作等活動,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教學主題和教學內容的選擇,要基于各個學科的知識和技能,不脫離國家課程。在此基礎上,選擇三個學科的共通概念,該概念具有綜合性且與生活實踐緊密聯(lián)系。水這個概念在三個學科的課標中均有涉及:生物學科要求掌握生物圈水循環(huán)和植物對水循環(huán)的作用,地理學科要求掌握降水、河流、水旱災害、水資源狀況,化學學科要求掌握水資源狀況和水的凈化原理。而這些知識之間具有緊密聯(lián)系,例如,植物涵養(yǎng)水源等作用可以緩解水旱災害,化學學科和地理學科都要求掌握水資源狀況。通過分析,本設計確定將三個學科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水旱災害”和“水資源”作為主題教學的核心概念(見圖1)。

      圖1 “水與生活”主題核心概念

      從學情分析,學生已經(jīng)具備與水相關的單學科概念,如暴雨、洪澇、蒸騰作用等,也掌握了使用地圖等工具和實驗探究的基本技能。但是學生對于如何減輕水旱災害和如何利用水資源缺乏整體的認識,在面臨生活中真實問題時,難以調用系統(tǒng)的知識進行解決。因此,學生需要借助跨學科教學形成更完善的知識體系、提升真實問題的解決能力。

      二、教學目標

      通過跨學科學習,認識到水既是資源也會帶來災害;通過實踐,了解減輕災害的科學原理和提高水資源利用率的工程技術手段;建構水的知識體系,形成上位概念,建立人水協(xié)調的價值觀念;通過展開調查研究、實驗探究、動手實踐、展示匯報,提升綜合科學思維、科學探究實踐能力;通過針對校園和周邊社區(qū)的調查,發(fā)現(xiàn)問題并思考解決辦法,以此提升公民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三、教學流程

      跨學科教學設計和實施的一般思路是:第一,結合核心素養(yǎng)和教學內容,確定教學目標;第二,根據(jù)學情和學生興趣,選擇真實問題和情境;第三,根據(jù)教學內容,提出驅動性問題;第四,根據(jù)教學目標和驅動性問題,設計并開展學生實踐活動(見圖2)。

      圖2 教學流程

      四、教學內容

      1.水與生活——與水相關的災害

      生活離不開水,水是我們的生命之源,但是水太多或水太少又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災害。教師向學生提問:“你知道哪些與水相關的災害?你經(jīng)歷過哪些洪澇災害?”學生分享討論,進一步提出問題:“從自然環(huán)境的角度分析區(qū)域洪澇多發(fā)的原因?!睂W生思考討論,從地形、氣候、河流等角度分析得出洪澇災害發(fā)生的孕災環(huán)境。教師進一步提出問題:“從北京城區(qū)所處的位置和自然環(huán)境,分析北京是否具備洪澇災害的孕災環(huán)境?!睂W生通過討論分析,得出北京市也易發(fā)洪澇災害的結論。

      教師提出問題:“北京除了洪澇,還會有什么與水相關的自然災害呢?”學生分析得出北京市易發(fā)旱災,總結洪澇和旱災是與水相關且屬于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自然災害,從而引出核心問題:第一,如何減輕水旱災害;第二,如何更好的利用水資源。

      2.水與生活——如何減輕水旱災害

      同學們討論自己關心的、與水旱災害相關的問題,聚焦大家最關心的兩個問題進行實地調查研究。

      學生活動1:調查校園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學生繪制校園平面圖,設計調查路線,展開實地調查,觀察校園中存在的積水區(qū)域、裸露的電線等安全隱患并設計圖例,將其位置標注在校園平面圖中,完成校園安全隱患分布圖(見圖3)。

      圖3 學生作品:校園安全隱患分布圖(左)和校園排水口分布圖(右)

      學生活動2:調查校園的排水能力。學生觀察校園中主要的排水口類型及分布,設計圖例并在校園平面圖中標注排水口的類型、大小及位置,計算校園排水能力,劃定易積水區(qū)域并設計逃生路線,完成校園排水口分布圖及排水能力調研報告。

      通過以上兩個實地調查活動,學生理解了洪澇對于校園生活的危害,分析了校園的排水能力,并為減輕危害提出可行性建議。

      教師總結:“水旱災害的發(fā)生主要是由于降水的時空分布不均,以及受災區(qū)域的蓄水和保水能力不足導致的,怎么解決呢?”學生設計實驗方案(見圖4),研究植物在緩解水旱災害方面的作用。

      圖4 學生作品:實驗設計方案

      學生活動3:綠色植物對涵養(yǎng)水源的作用的實驗探究。學生設計探究實驗,選取校園中幾種植物的葉片浸泡于水中,比較一段時間內葉片增加的重量,并比較不同植物的根系在澆水后一段時間內增加的重量。實驗結果表明,綠色植物無論是地上部分還是地下部分的器官,均具有一定的蓄水能力。于是學生得出結論,綠色植物具有涵養(yǎng)水源的作用。

      學生活動4:綠色植物對保持水土的作用的實驗探究。學生用一側打孔的托盤,分別裝土壤、種植單一植被的土壤、種植多樣化植被的土壤,模擬不同植被覆蓋情況的山區(qū),多次用水沖刷后,比較水土流失的情況。實驗后得出結論,綠色植物對保持水土具有重要作用,在易發(fā)泥石流的地方應保護植被、種植多樣化植被,可以減輕洪澇帶來的次生災害影響。

      學生活動5:綠色植物的蒸騰作用實驗探究。學生選取校園中不同類型的枝條,將其放置于盛有等體積水的量筒中,比較24小時內量筒中散失的水分體積。學生發(fā)現(xiàn),植物具有較強的蒸騰作用,其中葉片較大、葉子較薄、有背毛的葉子蒸騰作用最強。得出結論,植物強大的蒸騰作用能夠調節(jié)局部氣候,應該根據(jù)不同需求種植不同的植被。

      通過以三個實驗探究,學生了解了植物對水有很重要的調節(jié)作用,對于減輕降水分布不均帶來的影響有重要貢獻。

      教師展示北京市的水資源總量、用水量以及年人均水資源量,學生分析數(shù)據(jù)得出北京是一個極度缺水的城市,拋出驅動性問題:如何更好地利用水,緩解北京的缺水問題?

      3.水與生活——如何更好地利用水資源

      學生提出解決方案“南水北調和節(jié)約用水”,其中在生活中可以做到的就是節(jié)約用水。展示某同學一家三口的年水費單照片,其一年大約有200立方米的水排放到了污水系統(tǒng)里,這些污水經(jīng)過凈化后可以緩解缺水問題。教師講解水的凈化原理:過濾、吸附、殺菌消毒等。學生依據(jù)凈水原理自制簡易凈水器。

      學生活動6:自制簡易凈水器。學生選取塑料瓶、石子、活性炭等材料,進行了簡易凈水器的制作(見圖5)。

      圖5 學生作品:簡易凈水器

      學生活動7:調查凈水原理在生活中的應用。學生查閱資料,調查并匯報凈水原理在污水處理、自來水廠凈水、戶外便攜式凈水器中的應用。

      通過以上兩個實踐活動,學生得出結論:水的凈化可以提高水資源利用率,緩解缺水問題;水的凈化原理雖然簡單,但在生活中有很大的應用價值。

      4.水與生活——人水和諧相處

      學生活動8:規(guī)劃人水和諧的理想城市。學生根據(jù)前期的研究學習對城市的建設建言獻策,利用繪制海報和制作沙盤的形式設計了“人-水和諧的理想城市”(見圖6)。

      圖6 學生作品:“人水和諧的理想城市”海報(左)和沙盤(右)

      五、教學創(chuàng)新與反思

      本次跨學科教學以核心素養(yǎng)為目標,提升學生綜合能力和社會責任感。區(qū)別于以往的單學科教學,跨學科教學以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的素養(yǎng)要求作為教學目標,并針對這些目標,設計了調查研究、實驗探究和動手制作等活動,提升了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在教學內容或教學主題的選擇上,本次跨學科教學基于三個學科的知識和技能,選擇了三個學科的共通概念,最終使學生形成了上位概念:“水是人類的重要資源,但有時也會帶來災害。我們可以借助科學原理,運用工程技術手段,減輕或避免災害,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p>

      本次跨學科教學以解決問題為導向,培養(yǎng)跨學科的觀念和問題解決能力??鐚W科教學將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以解決具體的實際問題為導向:“如何緩解水旱災害?”“如何更好的利用水資源?”“你心目中‘人水和諧’的理想城市是怎樣的?”。針對第一個問題,學生提出假設、設計調查或實驗方案并得出結論,完成“校園排水口和安全隱患的調查研究”“植物在減輕水旱災害中的作用的探究”等實地調研和實驗探究活動。針對第二個問題,學生學習新知、課上動手實驗、課后動手制作、實地調查以及查閱文獻,完成了“利用身邊的材料自制簡易凈水器”和“調查凈水原理的應用”等活動。針對第三個問題,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和原理,利用沙盤和圖畫設計了心目中“人水和諧”的理想城市,將內化的知識外顯輸出,實現(xiàn)了學以致用,將課內知識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了起來,意識到所學知識是有用的,是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工具。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充分地感受到個人價值,提升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猜你喜歡
      凈水器跨學科水資源
      跨學科教學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實踐
      初中歷史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的實踐與思考
      《水資源開發(fā)與管理》征訂啟事
      珍惜水資源 保護水環(huán)境
      應用型高校推進跨學科人才培養(yǎng)的路徑探索
      大學(2021年2期)2021-06-11 01:13:32
      加強水文水資源勘測合理開發(fā)利用水資源
      智能城市(2018年7期)2018-07-10 08:30:30
      央視發(fā)聲:凈水器一定會走進千家萬戶!
      健康生活(2017年3期)2017-06-30 16:48:18
      商標跨類保護的跨學科解釋
      淺議我國水資源的刑事立法保護
      家用凈水器怎么選?
      龙山县| 峡江县| 哈尔滨市| 勐海县| 炉霍县| 大兴区| 上高县| 阿拉善左旗| 和静县| 五莲县| 铜梁县| 宁远县| 内江市| 桃园县| 明溪县| 延津县| 田东县| 饶阳县| 肥乡县| 神木县| 大理市| 大足县| 石台县| 蕉岭县| 灵武市| 全椒县| 桐乡市| 乌拉特前旗| 西华县| 唐海县| 西乌珠穆沁旗| 常宁市| 铜川市| 湘潭县| 金沙县| 邵阳市| 石柱| 嘉义市| 额敏县| 乌审旗| 白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