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曉麗
(濰坊市奎文區(qū)園林環(huán)衛(wèi)服務中心,山東 濰坊 261041)
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許多優(yōu)秀的文化,在這些歷史和文化當中,竹子最具有代表性,它不僅體現(xiàn)了國人的謙虛和溫和,也反映出國人堅韌不拔的品質以及四季常青的人格,正是這樣的特性,使得竹子成了文化中代表本民族的象征。當下人們的審美觀點正在逐步地提升,在進行園林景觀的打造過程中竹子憑借著自身的特性成了在造林過程中經常用到的一種材料。隨著居住環(huán)境的改善,在園林景觀的設計過程中竹元素成為主要的表現(xiàn)手法之一,并且根據(jù)竹元素自身所蘊含的精神也能夠給人帶來一種優(yōu)美的境界。對此,通過對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竹元素的探究也能夠加深對于傳統(tǒng)文化的思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早先時期,在建筑房屋以及相關勞動工具建造的過程當中竹子是經常用到的一種材料,在古代各種各樣的樂器也都是由竹子改制而成,可見竹子對于中華民族的影響頗深。直至當下,在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也經常會見到很多與竹子相關的元素,例如地板、家具等,不但具有良好的支撐性,與此同時還是一種純天然的環(huán)保材料。通過將竹子與當?shù)靥厣奈幕M行組合,能夠打造出具有特色的建筑以及樂器。竹子不但具有實用價值,而且它還能夠彰顯一定的美學。從古代的文化中可以看出,竹子能夠體現(xiàn)國人謙和、堅韌不拔的品質,因此在竹子的運用不但能夠提高其整體的結構特性,還能夠彰顯一定的文化韻味。
1.2.1 形態(tài)美
用作被觀賞的竹子在形態(tài)上多種多樣并且有著很多種類,這些不同種類的竹子在形態(tài)上也有著自身的特點,例如泰竹的體態(tài)相對來說較為修長,宛如亭亭玉立的少女,人面竹具有較強的結構特性,通常情況下每一個竹節(jié)都向外突出。因此在進行栽培的過程中,如果稍加設計就能夠創(chuàng)造出令人眼前一亮的竹景觀。由于每一種竹子的品質有所不同,因此所能夠表現(xiàn)出的結構特點也相對不同,除此之外,竹子的影子還能夠給竹子整體的形象增添了不少的美感,在微風中竹葉和竹影互相擺動,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東方美學。
1.2.2 色彩美
在當代園林景觀當中,人們最常見到的元素就是竹子并且可以看到很多種類的竹子,例如毛竹、剛竹等,在園林藝術當中竹元素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不僅是因為竹子的顏色較為青翠并且在整個竹竿的長勢上也比較優(yōu)秀,特別適合用于園林景觀的構造。除此之外,竹竿自身呈現(xiàn)嫩綠色,在陽光下會呈現(xiàn)金色與白色的線條,猶如鑲著玉一般,彰顯著富貴,伴隨著竹子自身的翠綠色,兩種顏色在竹竿上交相輝映,如果能夠在合適的位置進行大量地種植,那么會在竹子成熟之后形成獨具一格的園林景觀。
1.2.3 意境美
通過以中國傳統(tǒng)的哲學思想來看待竹元素,那么會感受到竹元素其中蘊含了一種國人特有的文化底蘊,在傳統(tǒng)的古典園林當中最為核心的要素要數(shù)意境,意境能夠體現(xiàn)出整個園林的美。在傳統(tǒng)的美學當中,意境主要是通過情、意、神三者相互融合并且要具備在客觀情況下有情、景、物三者的融合,這樣的一個藝術整體能夠彰顯出生命的特性以及客觀條件下的獨特場景。在進行園林景觀的構造過程中,竹元素所能創(chuàng)造的意境尤為關鍵,因此即便是相同的意境,由于人們的思想意識和審美觀點不同,也會有不同的感悟和理解。對此,在園林景觀的布置當中,如果能夠合理地運用竹元素,那么一定會給人們呈現(xiàn)出一幅宛如潑墨山水畫般的優(yōu)美景觀。
2.1.1 孤植
當所要設計的園林景觀在面積較小或在設計面積較大的園林景觀的過程當中,一定要在其主要的位置開展竹子的栽培工作,在自然景觀當中突出竹子的自身特性,在對竹子進行孤植的過程中需要著重注意以下幾個層面:首先,在種植的位置與其它植物相比,要選擇地勢上相對較高的地方;然后可以在種植的過程中選擇一些景觀,這樣能夠與竹子形成一定的搭配,通過不同的組合,進而打造出不同的風格;最后,如果采用地被植物,也能夠在竹子的襯托下,讓整個園林景觀在設計上能夠令人眼前一亮。通常用作孤植的竹子具有如下的幾點特征:竹竿較長、體態(tài)長勢相對茂盛,例如剛竹、泰竹等。
2.1.2 叢植
在絕大多數(shù)的情況下,在進行園林景觀的設計過程當中,對于建筑角落進行竹元素的布置時,通常都選擇從植,就是指對于竹子進行成片的布置與設計。因此在進行竹群的設計與搭配的過程中基本上要確保每一顆竹子的高度以及類型基本相同,也可以采用高度不同、種類不同的竹子,在進行搭配的過程中一定要在內側種植一些相對較高的竹子,在外側種植相對較矮的竹子,在進行竹子種類的選擇過程中通常情況下要選擇那些體態(tài)優(yōu)美,在葉片上相對較為細膩的品種,例如毛竹、觀音竹等。
2.1.3 混植
通常情況下混植就是指在進行設計時要將竹子與其它植物混合種植在一起,在進行混合種植時能夠給相關的設計人員提供更多樣式的景觀類型,通過竹子與其它不同植物的搭配能夠彰顯出不同文化內涵,在國內園林景觀的設計過程中最為常見的要數(shù)“竹、梅、松”這三種植物通過混合種植能夠體現(xiàn)出一種頑強向上的精神,能夠彰顯傳統(tǒng)文化中崇高的人格。
2.2.1 通過典故來進行造景
在園林景觀的構思過程中可以采用竹子的相關典故來營造整體的氛圍,將中國特有的竹文化中所蘊含的典故以雕塑的形式來進行構建,以此來讓竹子巧妙地融合到景觀當中,通過竹子典故與所布置的場景,能夠讓游客或者住戶仿佛置身到典故當中,進而彰顯竹文化。對于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當中竹子的典故有很多,人們熟知的有“歲寒三友”“竹林七賢”等等,這些大量的竹元素在進行園林景觀的設計過程中,都可以很好地與建筑進行巧妙的融合,體現(xiàn)一定的文化氛圍。
2.2.2 通過詩詞來進行造景
從古至今,由于竹子堅韌不拔的品質,使得竹子被很多詩人以及文人墨客在詩詞當中經常大量地提及。對此,在國內有很多優(yōu)秀的詩篇當中都對竹子進行了一定的歌頌,這可以看出國人對于竹子有著特有的情感。因此在竹元素的設計過程中融入詩詞,可以提高園林景觀的整體文化意境。這樣當游客和住戶在進行觀賞時,可以憑借著景觀獨特的氛圍提升自身的文化底蘊。
2.2.3 通過竹建筑來進行造景
在進行園林景觀的設計過程中,采用竹建筑的同時也是竹元素造景中的一種主要的方式。在國內歷史發(fā)展過程中運用了大量的竹建筑,并且在形式上也多種多樣。用竹子搭建的建筑在風格上相對簡約,沒有過多的裝飾,即便是裝修也充分利用了竹子天然素雅的特征。從整個用竹建筑搭建的造型上來看,主要以通透、挺拔為主,充分體現(xiàn)了竹元素。通過用竹子建造的建筑主要能夠彰顯竹園素自身的特有氣質,與其它建筑相比十分壯觀。
2.3.1 明暗相襯
在中國古典篇章當中曾經對竹徑幽幽這一詞語進行了如下的描述,意思主要講述的是在一段長度和寬度都適當?shù)牡缆穬蓚冗M行竹子的種植,這樣竹子在長勢上就會更加茂盛、挺拔。因此在園林景觀的設計過程中,對于道路的選取要有一定的考究,最好具有一定的弧度,在道路的選擇上也要盡量選擇含蓄的小路,這樣在視角上能夠體現(xiàn)一定的景深感。曲折的道路會在人們?yōu)g覽的過程中彰顯出一種若隱若現(xiàn)的氛圍。當人們在小路中漫步時,能夠仿佛來到了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除此之外,在杭州中的著名景點西湖中就有一處竹徑,在道路的兩旁主要種植了剛竹并且在長度上在5 米左右,小路具有一定的弧度,處處彰顯了自身的特色。在道路的兩側相對較大,越往中間走道路越小,道路曲曲折折,蜿蜒曲折。當人們在小路的行走過程中很難一眼望到頭,這種幽靜的小路給庭院營造了幾分意境。在竹林的外側還種植了很多種類的喬木,樹木的排列使得整個景觀具有一定的層次感。
2.3.2 虛實相接
對于竹葉拂窗,人們還有另一種叫法—框景,框景相對于整個園林景觀來說是靜態(tài)的,主要是通過將花窗和竹景進行融合,就好像在畫框內描繪了一幅精美的作品。在相關的文獻當中曾經詳細地講解了竹葉拂窗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也深刻地給人們講解了這種表現(xiàn)形式下的相關意見。盡管框景是靜態(tài)的,但是人們在瀏覽的過程中框景會隨著步伐進行移動,在人們的視角看來就會形成一幅動態(tài)的畫面??蚓胺旁谔囟ǖ沫h(huán)境中,框景中的景物會隨著人們視角的變化而所呈現(xiàn)出不同的景觀,有的時候則會表現(xiàn)出茂密的竹林,有的時候則會顯示出精致的花窗。通過不同景觀之間的交替變換,最終在人們的視角當中構成了一幅動態(tài)的景象,這里所說的框景并不是指傳統(tǒng)意義當中鑲嵌在建筑當中的窗戶,而是在園林景觀當中的例如拱橋、亭子以及在不同的建筑物之間通過不同的組合,進而形成各種樣式的取景框,這些大大小小,形態(tài)各異的取景框都可以看作是一種框景。除此之外,人們經常說到框景,最為熟悉的要數(shù)永安萬竹山公園在其墻面上特意地開設了一些框景,這樣在瀏覽的過程中,通過框景能夠詳細地觀察到竹林當中的不同景物,在竹林的映襯之下也成了園林景觀中的一處美景,在花窗的襯托之下,更是體現(xiàn)出了竹林的美感。
2.3.3 剛柔相濟
在以往園林景觀的設計中,人們經常將石頭和竹子進行搭配,這種搭配方式能夠快速吸引人們的目光,營造出一種清新、脫俗的氛圍感。在古代很多文人墨客都鐘愛竹子并且在自己的住處也種植了很多。除此之外,對于竹子和石頭的搭配,有很多詩人也通過自身的獨特視角來書寫了很多相關的詩詞。例如“上有青青竹、竹間多白石”等這些經典的竹子和石頭搭配的詩句。從古至今對于竹子和石頭搭配的這種方式喜歡的人有很多,其中最為著名的要數(shù)鄭板橋,他經常在自己的篇章當中對石頭和竹子進行稱贊,例如“竹與石,皆為君子也”,由此可以看出竹子和石頭這種搭配方式在傳統(tǒng)文化當中對人們的影響頗深,也給中華民族的精神層面帶來了不小的影響。由于竹子具有一定的人格品質,因此在進行園林景觀的設計過程中,通常對竹子進行靈活地運用,這就可以看出竹子自身具有一定的美學特征。在進行園林設計的過程中,通常采用最多的設計理念要數(shù)天人合一,這種理念能夠對竹子和石頭進行科學、合理地布局,讓竹子和石頭的搭配體現(xiàn)出一定的美感,能夠為游客和居住的人營造出清幽、神秘的意境。
2.3.4 光影相伴
竹影粉墻是指將竹子種植在粉墻的周圍,以此來進行搭配,在表現(xiàn)形式上屬于寫意,這種相互搭配形成了全新的園林景觀。長長的竹竿伴隨著粉墻自身所彰顯出來的綠色與白色的墻體互相融合,在白墻的襯托之下更加彰顯出了竹子翠綠的體態(tài),白墻也正是因為竹子的映襯,顯得更加的潔白,這樣通過顏色的對比能夠提高園林景觀的整體質感,每當陽光直射竹子將產生的倒影映射在白墻上。竹葉在隨風擺動,在光與影的相伴下就好像一幅充滿詩意的傳統(tǒng)墨竹畫。
2.3.5 動靜相宜
水是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的靈魂,也是體現(xiàn)園林造林的主要元素之一。在園林景觀的設計過程中一定要注重水景的設計。從古到今,一些知名的園林景觀在設計上主要是以大自然的山水構造為靈感,而植物則成了在景觀設計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種元素。古往今來,竹子憑借著自身所蘊含的寓意以及所彰顯的人格精神被大量運用在了古今中外的園林景觀設計當中,從古代的詩詞當中“竹外桃花三兩枝”就可以看出竹子和水在這種自然景觀的互相映襯下構成了一幅悠然自得的田園風光。在現(xiàn)代園林景觀設計的過程中要將竹景和水景進行巧妙地融合,將竹林種植在溪水旁通過與水面的光影效果進行融合,能夠提升整體園林景觀的質感,進而也能夠營造更為濃厚的意境。在水體和竹景進行融合的過程中要根據(jù)園林景觀的實際情況來進行設計。對于水體的大小和類型要進行詳細地考量,以此來規(guī)劃竹林的設計。對于一些大型的水塘旁邊要種植較多的竹林,這樣能夠彰顯一定的氣質,對于蜿蜒的小溪旁,則要種植一些相對較為低矮的叢生竹,這樣能夠使園林整體景觀更加協(xié)調,并且水邊的竹子能夠與水中的生物、植物形成一幅優(yōu)美的景觀。從遠處來看色彩豐富,這樣多種多樣的植物也能夠突出園林景觀的層次感。
由此可見,竹子是傳統(tǒng)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提高園林景觀意向的主要元素之一,通過對竹元素進行深入的剖析,不但能夠了解其中所蘊含的精神,而且還能夠有效地學習傳統(tǒng)文化。園林景觀的設計是文化的體現(xiàn),因此在進行景觀的設計過程中一定要靈活地運用竹元素,彰顯傳統(tǒng)文化。將傳統(tǒng)和潮流相結合,完美演繹新中式景觀。因此對其造景方法和相關的應用進行深入地探究,進而更好地傳承和發(fā)展竹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