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晶
(蘭州市第十一中學 甘肅 蘭州 730000)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發(fā)展,對初中物理教學課堂提出了更高要求,通過在初中物理課堂當中全面融合應用STEAM教育理念,強化學生的學習實踐,養(yǎng)成學習習慣,形成自主探究意識。STEAM教育重視學生的時間教學,通過對此加以高度重視并實現(xiàn)STEAM教育理念在初中物理課堂當中的有效融合應用有利于進一步提高物理教學水平。
STEAM是一種重實踐的超學科教育概念,注重學生的全面綜合發(fā)展,通過在初中物理課堂當中以問題作為催化劑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STEAM教育理念能夠在初中物理課堂當中實現(xiàn)有效的融合應用,可以充分發(fā)揮STEAM教育理念的教育價值,促進學生全面綜合發(fā)展。在素質教育的推動下,教師在開展物理教學過程中,要做好充足的課前準備,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從而有效面對學生的質疑和提問,以此提高教學效率。每一節(jié)課都不是教師臨時發(fā)揮的,教師必須在課前做好充足的準備,從而保障課堂活動能夠有效并有序的進行下去。學習的目的在于獲取知識,獲得能力,而知識是隨著文明的發(fā)展不斷衍生出來的文明產(chǎn)物,而并不是被學科所束縛,通過在初中物理課堂當中,利用問題作為催化劑,引導學生對問題展開思索,并以問題作為線索,引導學生展開自主探究思考,從而發(fā)現(xiàn)新的問題,完成創(chuàng)新的過程。例如,在物理教材《簡單機械杠桿》這一節(jié)課展開的過程當中,教師首先可以帶領學生對更高的定義進行學習,讓學生更好的了解杠桿,并以此為基礎提出問題,讓學生觀察生活當中都有哪些杠桿現(xiàn)象?像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所使用的筷子,剪刀,鑷子,玩樂的蹺蹺板等等。同時引導學生利用多學科技能,如數(shù)學,計算機等技能來分析杠桿原理的優(yōu)勢。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學生不僅可以對當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有所理解,還能夠強化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并借助問題啟發(fā)學生思考,讓學生能夠在問題的基礎上進行質疑,并形成新的問題,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
合理設計探究活動展開教學實踐也是實現(xiàn)STEAM教育理念在初中物理課堂當中能夠得到有效融合應用的關鍵。STEAM教育理念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綜合發(fā)展,物理學科作為一門集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相融合探究性學科,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新課程改革的推動下更是對初中物理學科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教師能夠在教學當中突出以學生為主體,強化學生的實踐操作。而STEAM教育理念的融合應用可以進一步促進我國教學的深化改革。例如,在物理教學《彈力》一課展開的過程當中,教師可以提前讓學生準備充足的學習道具,如橡皮筋,直尺或者鋼鋸條、彈簧、泡沫塑料塊、銅皮、面團、白紙、墨水瓶等。教學展開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創(chuàng)設導學案,并布置當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讓學生根據(jù)導學案內容來完成當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讓學生通過實驗探究來總結彈力來由,性質和效果。以此來達到自主學習探究的學習效果。當節(jié)課的實驗教學內容相對來說較為簡單,學生也很容易自主操作,而且在實驗的過程當中鋼鋸條的彈力反應也較為明顯,學生很容易觀察到鋼鋸條的彈力效果并完成實驗總結。通過在當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當中創(chuàng)造教學實驗,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活動,可以引導學生在探究的過程當中將探究過程轉化成為學習成果。
課前準備工作就是為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提供思想和物質上的支撐,教學實踐才是教師的主要教學陣地。在課堂教學開展過程中,教師可以和學生進行面對面的互動和交流,教師可以與學生進行更加直觀的教導,從而提高學生對基礎知識與基礎技能的認識和把握,培養(yǎng)學生的各項學習能力。因此,教師要想有效的運用ST EAM教育理念,教師就應當不斷完善課程當中的各項教學環(huán)節(jié),在課堂中開展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注重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教學互動是強化教學效果,提高教學有效性的主要教學手段。初中物理學科相對來說難度較高,在以往的教學互動展開過程當中往往是由簡單的一問一答來進行完成教學互動,相對來說,教學互動的有效性較低,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很難實現(xiàn)有效思考。而通過開設小組合作探究,讓學生根據(jù)合作任務來進行充分思考,在交流的過程當中產(chǎn)生思維碰撞,從而產(chǎn)生智慧的火花,促進學生學習,加深學生學習深度。例如,在物理教材《電流電路》一課展開的過程當中,教師首先就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學情以及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來合理的設計小組合作探究內容,讓學生根據(jù)教材中電流燈泡實驗內容來展開合作探究,在實驗的過程當中對實驗過程加以記錄,并總結實驗報告。合作探究任務并沒有強調學生的探究結果,而是通過引導學生將注意力轉移到合作探究的過程當中,讓學生強化彼此之間的交流討論,讓學生能夠充分的運用自身的綜合學習能力來對其加以思考,實現(xiàn)STEAM教育理念的有效融合應用[1]。
構建第二科學課堂強化實踐操作也是實現(xiàn)STEAM教育理念得以有效應用的關鍵措施,STEAM教育理念有別于傳統(tǒng)的單學科、重書本知識的教育方式,而是讓學生在課上和課下通過實踐的操作來提高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過程,強調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知識之間并沒有壁壘,學習也并不能被學科所束縛,通過打破單學科的這一邊界,讓學生能夠在實踐操作的過程當中充分運用自身的綜合學習能力以及學習技能來理解當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既可以強化學生的學習體驗,又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發(fā)展。例如,在物理教材《聲音的產(chǎn)生》一課展開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jù)當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帶領學生進行充分分析,在完成當結構的理論教學之后,教師可以向學生布置一項特殊的學習任務,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來制作“傳聲筒”,從中感受聲音的產(chǎn)生與傳播,并以此作為第二科學課堂,強化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而且還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展示平臺來全方位展示學生的作品,激勵學生學習,提升學生學習自信[2]。
學習效果的檢驗需要合理化的評價策略,通過在初中物理課堂當中融合應用STEAM教育理念,并構建STEAM評價體系,以此作為基礎全面考量學生的實驗操作,強化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在以往的物理課堂教學展開的過程當中,由于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影響,使得一些初中階段的物理教師過于重視學生的物理成績,部分教師認為學生的物理成績就能夠代表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平時學習的狀況,教師重視成績而忽略學生的學習過程。提高學生的學業(yè)成績,并不是當代物理教師的教學目的,學習過程才是學生學習的關鍵所在,教師要重視學生學習的過程,引導學生構建STEAM評價體系,并根據(jù)學生的學習過程來展開綜合體全面評價,幫助學生認識錯誤,對一些錯誤的實驗方式耐心糾正領導學生改正錯誤,在糾正學生錯誤的同時,也要引領學生能夠正確的看到自身的特點和優(yōu)勢,從而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自信心,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每攻克一個難點,就會提高自我成就感和自我認同感,從而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學生能夠樂于學習。例如,在物理教學《機械能及其轉化》這一節(jié)課展開的過程當中,教師可以根據(jù)當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向學生合理的布置學習任務,針對學生的任務完成過程來展開全面且綜合的教學評價,力求評價結果能夠做到公平,公正,科學規(guī)范,給予學生最積極的教學評價,利用教學評價來考量學生的實驗操作,改正學生的不足,強化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培養(yǎng)[3]。
在新課程改革的明確要求下,著重提出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性,通過在初中物理課程當中收集生活教學素材,并以此為基礎科學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明確探究關鍵所在,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從而實現(xiàn)高效的完成當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并且強化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能夠打破知識的束縛,實現(xiàn)綜合學習能力的靈活運用。例如,在物理教材《大氣壓強》一課的展開過程當中教師就可以以我國的高原地區(qū)為例,講述高原地區(qū)常見的大氣壓強現(xiàn)象,如利用高壓鍋做飯,其實原因就在于由于壓強的影響,使得水的沸點較高,導致一些食物很難煮熟,而高壓鍋則可以克服壓強的影響。除此之外,一些零食也會隨著壓強的加大而不斷膨脹,如果將人體比作零食,肺部的空氣就好比零食內部的空氣,那么在我們走進高原地區(qū)時是否也會產(chǎn)生像零食包裝膨脹一樣的現(xiàn)象。以此作為探究關鍵,融合多學科知識,引導學生進行綜合思考[4]。
總而言之,物理教學作為初中教育當中的重要一門課程,對學生探究精神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在初中物理課堂當中融合應用STEAM教育理念,有利于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教學內容。相對于其他學科來說,物理學科具備較高的科學性以及探究性,學習難度較高,STEAM教育理念的融合應用可以有效的引導學生在實踐的過程當中理解教學內容,并突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強化學生的自主學習,以此來推動學生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