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是由聯合國大會決議確立。1989年定于每年10月份的第二個星期三,2009年,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改為每年10月13日為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簡稱“國際減災日”。
自然災害是當今世界面臨的重大問題之一,嚴重影響經濟、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和威脅人類的生存。所謂“減輕自然災害”,一般是指減輕由潛在的自然災害可能造成對社會及環(huán)境影響的程度,即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使公眾的社會和經濟結構在災害中受到的破壞得以減輕到最低程度。
確立國際減災日,目的是喚起國際社會對防災減災工作的重視、敦促各地區(qū)和各國政府把減輕自然災害作為工作計劃的一部分、推動國家和國際社會采取各種措施以減輕各種災害的影響。
2021年第32個國際減災日主題為“構建災害風險適應性和抗災力”。2022年第33個國際減災日主題為 “用生命呼吁:增強減災意識,減少人員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