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龍飛 一個寫作暨文史愛好者
法租界的消防職能最初賦予了巡捕房。巡捕房治安、消防一肩挑。隨著法租界地盤逐年擴張,捕房總巡安托萬愈來愈感到此事不好將歇,“壓力山大”,于是陳情公董局董事會:火警時,巡捕因為承擔救火職責,無暇顧及趁火打劫的竊盜,而這些火警中的一半多,恰恰是由竊盜團伙故意制造的,目的就在于轉(zhuǎn)移警方視線,趁火打劫。如果要解決消防短板,一方面必須改良消防器械,提升救火能力;另一方面應(yīng)組織義勇救火隊,專業(yè)的人做專業(yè)的事,釋放警力,專注于治安。
董事會對安托萬的陳情深表同情,隨即撥款500元,用于添置設(shè)備。奈何當時消防水泵價格昂貴,1863年法租界曾購買過一臺出水量有限的手壓水泵,價格即已高達9000法郎,眼下區(qū)區(qū)500元夠做啥?為解決難題,公董局專設(shè)一委員會,募集義款3098元,用于向英國購買更新式的水泵。1869年3月,新式水泵終于到滬。兩個月后,義勇救火隊成立,29位僑民挺身而出。為鄭重其事,法租界在僑民飯店召開成立大會,救火隊被命名為“Le Torrent”(意為瀑布),同時高調(diào)宣布加入工部局火政處,被編為上海救火會第五隊,法租界則被劃為第三火政區(qū)。
英法兩租界,自建立以來一直齟齬不斷,這是兩個老牌歐洲列強歷史宿怨的縮影,唯獨在救火這件事上,一向強調(diào)獨立性的法國人,卻表現(xiàn)出了罕見的合作意愿,甘于人后,以附驥尾。
然而好景不長。
加入公共租界火政處后,公董局每年補貼工部局白銀約1000兩,此后逐漸增加,到1907年已增至5000兩。但工部局仍嫌太少,要求公董局將補貼增至每年1萬兩,公董局拒絕。工部局隨即致函公董局:按1907年的預(yù)算,兩租界火政經(jīng)費需4萬兩,據(jù)統(tǒng)計,以往每年有1/4火災(zāi)發(fā)生在法租界,法方理應(yīng)負擔1/4即1萬兩經(jīng)費,若不答應(yīng),則今后洋涇浜兩岸火政由雙方各自經(jīng)管。
公董局接到函件后,高盧雄雞的好斗秉性立刻被激發(fā),老子不陪你玩了!聲氣相投的美好局面瞬間崩塌。1908年5月1日,法租界救火會正式成立,任命薩坡為隊長,麥地、何錫為隊副,白賽仲為秘書,并在公館馬路(今金陵東路)大自鳴鐘旁、嵩山路捕房旁和新開河附近設(shè)立3個救火站,1918年又添設(shè)寶建路救火站。從此,名義上兩租界仍有互救義務(wù),實際上雙方均獨立擔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