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地方文化與高職英語課程思政的融合探究①
      ——以連云港市為例

      2022-11-26 09:46:27
      關鍵詞:連云港育人思政

      龐 瑩

      (江蘇財會職業(yè)學院基礎部,江蘇 連云港 222000)

      2017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強調(diào)“中國文化走向世界”,即中國人應該珍惜中國的文化根基,同時也要借鑒其他文化。中國應提高參與國際文化交流的能力,以更好地講中國故事,從而展現(xiàn)中國的真實面貌。同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lián)合印發(fā)的《關于實施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發(fā)展工程的意見》指出,要把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貫穿國民教育始終,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藝術體育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huán)節(jié),貫穿于啟蒙教育、基礎教育、職業(yè)教育、高等教育、繼續(xù)教育各領域。由此可見,從時代發(fā)展角度,隨著中國跨文化交流和經(jīng)濟實力增強,中國文化走出去對高校英語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因為語言作為交流的手段和文化的載體,是保護、傳承、傳播中國文化走向世界,幫助其他國家的人了解中國,打破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獲得國際社會廣泛認可的重要媒介。從教育角度,教育興,則文化興。高職英語作為一門覆蓋面極廣的人文通識類課程,歷來以語言為中心,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技能和提高目的語文化的理解力,但是這種單向的跨文化體驗,造成了很多學習者忽視了中華文化的歷史傳承和傳播。因此,將地域文化教育資源融入高校英語課程建設,是完善英語學科建設的需要,是促進學生個體發(fā)展的需要,也是傳承民族文化的需要〔1〕。

      一、大學英語與課程思政

      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提出“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huán)節(jié),把思政工作貫穿到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xiàn)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各類課程都要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xié)同效應”。課程思政落實到高職英語教學實踐,就是要回答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的問題。

      鑒于此,《大學英語教學指南》(2020版)在課程定位與性質(zhì)部分明確指出大學英語教學應主動融入學校課程思政教學體系,教學過程中體現(xiàn)“價值塑造、知識傳授、能力培養(yǎng)和素質(zhì)提升的融合”,教學目標拓展了高校英語的“人文性內(nèi)涵”,增加了“人文精神”,提高了學生的“綜合文化素養(yǎng)”。作為一門兼具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公共基礎課程,高職英語在人才培養(yǎng)過程中一方面要注重培養(yǎng)語言知識與技能,另一方面要加強中華文化的深入滲透,不僅要從文化中汲取力量,而且要積極推動參與國際交流的能力,以更好地講中國故事,從而展現(xiàn)中國的真實面貌。然而,實際上高職英語課堂存在文化交流不對等,過分強調(diào)西方文化,本土文化教學近乎荒漠化。高職英語課程思政的內(nèi)容和理念與中華文化推崇的思想和內(nèi)容有著高度一致性和關聯(lián)性。將地方傳統(tǒng)文化融入高職英語教育有效實現(xiàn)課程思政的隱性育人功能,是提升學生文化自信的重要渠道。

      二、連云港地方文化的特色

      地方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鮮明的區(qū)域特色,是中華文化的生動體現(xiàn)。同時一方水土之下蘊含著滲入骨髓,世代相傳的精神品格和文化基因,對地方文化傳播、民俗生態(tài)、學校育人提供了豐富的精神資源。

      連云港是一座歷史悠久、山海相擁、人文薈萃的海濱城市。在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將軍崖巖畫、藤花落遺址可以追溯至遠古人類的活動蹤跡。獨特的山海神韻孕育出一個個傳奇色彩的上古神話,如大禹治水、精衛(wèi)填海、娥皇夢海、疏洪入海等。作為連云港“山海文化”的代表,徐福文化、西游記文化、淮鹽文化等是在海洋文明推動下的自然與人長期互動的文化成果。徐福東渡是中華文化邁向海洋文明的初步嘗試,開創(chuàng)中、日、韓友好往來的先河,是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大圣故里花果山是《西游記》創(chuàng)作的靈感之地,其中蘊含的智慧和精神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意義,展示了連云港人從古至今一以貫之始終傳承的自強不息、頑強奮斗、勇往直前的文化精神〔2〕。連云港地處沿海,文化古鎮(zhèn)板浦“得山海之勢,具魚鹽之利”,形成了海鹽文化。連云港的文化形態(tài)是多元的,民俗文化中國家級非遺海州五大宮調(diào)是明清俗曲,是淮鹽興旺時期,南北溝通、藝術交流的民間音樂。優(yōu)秀的地方文化是一種歷史積淀、一種文化浸潤、一種精神品格。將連云港地方文化融入高職英語教學,有其重要的意義。

      三、地方文化融入高職英語的意義

      (一)豐富高職英語教學內(nèi)容,增強文化體驗

      語言和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相互依存的關系。現(xiàn)行的國內(nèi)高職英語教材過于強調(diào)語言知識如詞匯、語法,過于重視西方文化的輸入,忽略了對中國文化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歷史悠久的地方文化是高職英語課程思政的重要內(nèi)容來源。挖掘與借力連云港優(yōu)秀文化資源,為高職英語提供鮮活、獨具特色的內(nèi)容素材,引導學生感知連云港的山海文化、西游記精神、民俗風情、審美情趣等,實現(xiàn)師生之間的知識內(nèi)容共鳴,價值情感同頻共振。高職院校本地生源占比較高,專注于本土文化可以使學生產(chǎn)生親近感,因為學習者在討論熟悉的話題時通常會有較強的參與感和體驗感,在潛移默化中達到以文化人的效果。

      (二)提升文化意識,增加文化認同感

      中國本土文化需要通過英語來實現(xiàn)“全球化”,如果中國學者不能用英語向世界講述中國的本土文化,文化對話可能成為自話自說〔3〕。全球語境下,如何突破西方文化繭房,如何發(fā)出中國聲音,如何堅守中華文化陣地,其中心環(huán)節(jié)就是以英語語言為工具,營造地方文化氛圍,從情感體驗到價值熏陶,激發(fā)學生內(nèi)心的力量。以連云港地方文化為著力點,鼓勵學生以雙向視角鑒賞、辨別、審視本土文化,深刻領悟地方文化的深層次內(nèi)涵。引導學生以禮敬、自豪的態(tài)度對待地方文化,從而培育家國情懷,增強弘揚連云港地方文化的意識和責任感。

      (三)弘揚與傳承連云港地方文化

      地方高校受地方文化孕育,自帶地方傳統(tǒng)文化基因和文化烙印,反哺地方,傳承、發(fā)展、創(chuàng)新地方傳統(tǒng)文化是其使命也是其自我發(fā)展的需要〔4〕。高校學生是地方文化的守護者和講好中國故事傳播者。引導學生認識、欣賞、傳播連云港地方文化,喚醒文化意識,從而發(fā)揮高職英語課程對地方文化建設的社會功能。以海州五大宮調(diào)為例,盡管被列入了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但和聞名中外的京劇、黃梅戲、越劇等戲劇相比,很少被人熟知。將海州五大宮調(diào)融入高職英語教學,在豐富學生文化體驗的同時,提升海州五大宮調(diào)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四、提升高職英語育人能力,助推連云港文化發(fā)展的策略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召開的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要圍繞教師、教材、教法推進改革,探索形式多樣、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本文以“三教”改革為落腳點,提出幾點策略。

      (一)提升高職英語教師的傳統(tǒng)文化素養(yǎng)

      教師特別是外語教師是文化工作者,要積極探索文化育人的規(guī)律,深刻把握英語學科的人文性特點,基于學生的個性特征營造豐富的文化氛圍,彰顯本土文化和地方特色,引導學生關注地方文化,在中西文化分析對比中潛移默化、潤物無聲地開展文化滲透,以國際化視野表達中國文化。然而不少高職英語教師的中國文化知識積累呈零散化、表層化,對地方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也不見得有充分的了解。為師者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必須先有一桶水,高職英語教師應樹立終身學習中國文化的心態(tài),主動探究地方文化的自然地理、人文歷史、社會發(fā)展,提高自身文化素養(yǎng)。利用研學調(diào)研,文化采風、采訪非遺傳人、拍攝視頻,英文配音,中英字幕來提升自己對地方文化的了解和把握。同時,善于歸納總結(jié),對地方文化在英語教學中的滲透進行反思和修正。利用師資培訓、互聯(lián)網(wǎng)資源增加地方文化的知識儲備。積極參加各種本土文化活動,從而更好地影響和指導學生學習中國文化。

      (二)豐富、優(yōu)化高職英語教材

      教材是育人綱要,目前英語教材中國文化元素較為缺少,文化對比意識也不強;中國文化集中出現(xiàn)在閱讀版塊,聽力和口語練習中基本沒有涉及,過多關注表層文化,深層文化輸入不夠〔5〕。因此高職英語教材的編寫要辯證地發(fā)掘與傳承創(chuàng)新,應系統(tǒng)、整體地收集、梳理、甄別、歸納、整理地方文化資源,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抓取最適合英語課程思政的內(nèi)容,辯證吸收和創(chuàng)新,彰顯時代特色。如漢服、茶、戲劇等器物文化元素雖然抓人眼球,吸引興趣,但更要從精神層面提煉傳統(tǒng)倫理與價值的精髓。教材編寫應從跨文化交際角度出發(fā),突出山海文化、西游記文化、海鹽文化特色,采取平等、合作、同理心態(tài)度對待中西方文化互動。同時全方位涵蓋聽、說、讀、寫、譯,提供多層次、立體化的本土文化素材,在說、寫、譯部分設計多樣化交際任務,體現(xiàn)文化輸入與輸出并重。

      (三)教學方式多元化

      高職英語教育要更新教學觀念,改革傳統(tǒng)的填鴨式授課方式,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構建課堂教學和第二課堂協(xié)同育人模式。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啟發(fā)、答疑、補充和引導幫助學生學習文化,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yǎng)學生文化認知。依托第二課堂,邀請連云港非遺文化傳人和文化名人來校授課,開展以連云港西游記文化為主題的英語戲劇節(jié),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了解連云港文化的積極性,增強學生文化自覺。此外,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借助新媒體,融合線上與線下教學于一體,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自主學習方式,引導學生自發(fā)地去了解和關注傳統(tǒng)文化的相關活動,感受領悟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增強學生文化認同感、歸屬感和社會責任感,形成文化自信〔6〕。

      五、結(jié)語

      中國地方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教育是國家軟實力的助推器,承載著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使命。將連云港地方文化融入高職英語教學是一個長期的、系統(tǒng)的工程,高職英語教師要提升自身素養(yǎng),挖掘地方文化的教育資源,講好中國故事,增強民族文化自信、樹立國家、家鄉(xiāng)形象、加強國際傳播能力、豐富課程思政,弘揚新時代的連云港精神。

      猜你喜歡
      連云港育人思政
      連云港杜鐘新奧神氨綸
      紡織報告(2022年8期)2022-08-25 08:14:40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中國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28
      5.連云港卷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xù)前行譜新篇
      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 15:42:15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當代陜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jié)合的探討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江蘇連云港:為農(nóng)民工送上“寒冬暖查”
      連云港:為農(nóng)民工討薪“撐腰”
      思政課“需求側(cè)”
      當代陜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當代陜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酒泉市| 曲靖市| 孟津县| 抚宁县| 辽宁省| 昂仁县| 霍邱县| 巍山| 伊川县| 桂阳县| 洪雅县| 广平县| 伊吾县| 仪征市| 双鸭山市| 东乡县| 东乡| 华蓥市| 临夏市| 张家口市| 宁晋县| 阳江市| 通海县| 湾仔区| 油尖旺区| 普宁市| 瓦房店市| 泾阳县| 娄底市| 葵青区| 北票市| 申扎县| 尤溪县| 始兴县| 鹤岗市| 白银市| 乐清市| 汨罗市| 家居| 南乐县| 临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