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軸心時代孔子儒家思想的飛躍

      2022-11-27 17:33:58許丙泉
      安陽師范學院學報 2022年1期
      關鍵詞:神靈孔子文明

      許丙泉

      (山東大學 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研究中心,山東 威海 264209)

      依靠精神創(chuàng)造的能力,人類超越動物狀態(tài),文明不斷進步。但若僅僅是能發(fā)明工具獲得生存所需的物質資料,這樣的生活離動物并不遠,因為一些動物也可以使用簡單工具,甚至有互相合作的策略。其實這些活動都在動物的本能范圍之中,是自然神奇造化的體現(xiàn)。而人類特有的生存方式在于精神創(chuàng)造,人的行為是精神活動的外在表現(xiàn)。精神世界中有動物本能欲望的強大力量,也有精神自身的無限廣闊、自由。人要在這個世界里尋找到自我,有人的生存方式,并不斷創(chuàng)造、推動文明發(fā)展。

      一、文明發(fā)展創(chuàng)造人類自己

      自我創(chuàng)造是人類的存在方式。人類有精神活動能力,要超越動物狀態(tài),但精神是物質的產(chǎn)物,無法完全脫離血肉之軀和現(xiàn)實世界。精神活動的動力無疑是生存的本能力量,這種力量驅動人們?nèi)ヅο胂?,去發(fā)明創(chuàng)造改變現(xiàn)實以保障生存。在這個過程中,本能力量推動精神活動指向現(xiàn)實世界的物質需要,產(chǎn)生永無止境的欲望力量。本能力量也推動精神自身的活動,而精神自身廣闊自由,不可把握,難以理解,便產(chǎn)生種種幻想,乃至出現(xiàn)種種神靈。

      本能欲望的強大力量表現(xiàn)出來,人類生活中便有和動物一樣的征服、占有、統(tǒng)治的行為,如搶奪、劫掠、欺凌、壓迫、戰(zhàn)爭和殺戮。種種幻想、神靈表現(xiàn)出來,便有崇拜、迷信等各種行為,如史前文明中的生殖崇拜、圖騰崇拜和各種巫術活動。

      在文明的早期,人類精神活動便主要表現(xiàn)在這兩個方面,或者是被動物性的欲望所支配,或者是被幻想的神靈所驅遣。此時人類文明能力低下,無法真正把握自我,還沒有真正人的生存方式。但人不是動物,必定需要超越動物;人不是神靈,必定要靠自己來生存。動物是人要超越的狀態(tài),神靈是精神的幻象。只有欲望的滿足,不過是動物;只幻想神靈,必定陷入瘋狂。這二者都不是人的生存方式,二者之間才是人,既有動物肉體生存的物質基礎,又有積極活躍的精神能力的發(fā)揮。

      人類文明發(fā)展的歷史便是在二者之間創(chuàng)造自己的過程,文明不斷發(fā)展進步,人自身也就不斷顯現(xiàn)出來。在這個過程中,一方面不斷解除物欲束縛、超越動物狀態(tài),另一方面也不斷擺脫精神迷狂、走出神靈的陰影。人的創(chuàng)造漸漸增多,所思所想的精神活動也逐漸增多,也就是人的理性思考的成果,即知識和理論逐漸增多,人更多地生活在精神的世界里,也就是說生活在人的狀態(tài)之中。但這條道路坎坷曲折,人在動物和神靈兩個極端之間左沖右突,動物、人、神靈這三種力量不斷交戰(zhàn),經(jīng)歷許多艱難困苦,付出巨大代價,人類才逐漸增強自己的力量,擁有人的生活方式。

      關于上古時期人類的記憶痕跡,主要是靠神話傳說和史詩留傳下來,如古希臘神話、《荷馬史詩》等,其中無論是天神或者英雄人物,為了滿足占有欲,無不體現(xiàn)著殘酷血腥的暴力,而這正是人類早期生活的特點,是動物性欲望的直觀體現(xiàn)。

      神靈是人的精神活動的產(chǎn)物,如宙斯、阿波羅、雅典娜等,都是想象發(fā)揮到極限而產(chǎn)生的形象。正如魯迅所說:“昔者初民,見天地萬物,變異不常,其諸現(xiàn)象,又出于人力所能以上,則自造眾神以解釋之。凡所解釋,今謂之神話?!盵1](P6)神話傳說有其現(xiàn)實世界的依據(jù),更增加了許多夸大、幻想的成分。因此也高度集中、概括、象征性地回答著關于世界、人生的許多最基本、最重要的問題,揭示現(xiàn)象后面的本質性內(nèi)涵。所以說,神話傳說充滿魅力,世代流傳,是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

      在中國神話中也有類似的形象,如共工、蚩尤、刑天等是欲望暴力的象征。經(jīng)過血腥地戰(zhàn)斗,黃帝和炎帝兩個部落才最終統(tǒng)一起來,并被后人奉為中華民族的始祖??涓浮⒑篝?、大禹等也是承載著欲望力量和精神想象的神靈,在文明稍有進步后的商代,其建國、統(tǒng)治也十分殘暴血腥,考古發(fā)掘出來的商代數(shù)量巨大的牲殉、人殉的遺骸,都是有力的證據(jù)。這種殘暴也抽象化為商代青銅器上獰厲的饕餮形象,顯示著商王統(tǒng)治的力量與威嚴。在有關夏商的傳說中,都有夏王、商王與上天相溝通、獲得神秘力量的傳說,這些都是那個時代的巫術活動,是承載著巨大的生存欲望的精神想象。

      在這些巫術活動中,雖然充滿暴力、恐怖和瘋狂,但人類的歷史也在不斷發(fā)展、進步,逐漸從這種神秘氛圍中一步一步走出來。大禹是神話中的英雄,他的兒子啟能和上天溝通,建立夏朝。湯則成為舉行巫術活動的巫師,也是商朝的開創(chuàng)者。周人祖先公劉為躲避戎狄暴力侵犯,帶領部族遷徙他鄉(xiāng)。后來的周文王被商紂王囚禁在羑里,他“拘而演《周易》”,成為建構世界新秩序的偉大思想家。這種新的精神秩序也很快體現(xiàn)在人間世界,周武王推翻了商紂王的統(tǒng)治,建立周朝。武王的弟弟周公制禮作樂,把社會統(tǒng)治秩序和人密切聯(lián)系起來,使文明有了巨大進步。與“率民以事神”(《禮記·表記》)的商代相比,周代文明不再盲目使用暴力、迷信鬼神,而是認識到了人的自身力量?!爸荑b于二代,郁郁乎文”(《論語·八佾》),人的形象更加突出,地位更加重要,精神世界更加清晰明確。

      為了生存和發(fā)展,人類不斷開動腦筋,想方設法滿足需要。人類創(chuàng)造出各種工具,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能力,改變了周圍的世界,也改變了自己的生活。這些新的變化便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體現(xiàn),也是人處于動物、神靈之間的一種狀態(tài)。人類的創(chuàng)造越多,人的生活也就越豐富充實、越遠離動物狀態(tài),從而擁有越來越高的文明。

      二、人類文明的飛躍

      在文明發(fā)展的早期,人類還沒有自我覺醒的意識,沒有多少自由創(chuàng)造的能力,保障生存是本能的要求,也是最大、最強烈的愿望。只有文明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精神創(chuàng)造的成果積累到一定的程度,出現(xiàn)偉大的哲學家闡明人和動物、神靈的不同,深入認識人類自我本性,人類才獲得獨立和自由,實現(xiàn)文明的飛躍。這就是德國哲學家雅思貝爾斯所說的人類文明發(fā)展的軸心時代。

      大約在公元前500年左右,在世界不同地區(qū),出現(xiàn)了許多偉大的哲學家,以他們的精神創(chuàng)造為標志,人類文明出現(xiàn)質的飛躍。雅思貝爾斯說道:“哲學家首次出現(xiàn)了。人們敢于作為個體依靠其自身。中國的隱者與云游思想家,印度的苦行僧,希臘的哲學家,以色列的先知們,他們盡管在信仰、思想內(nèi)容、內(nèi)在狀況上截然不同,但全都屬于哲學家之列。人們有能力將自身與整個世界進行內(nèi)在的對比。他們在自身之中發(fā)現(xiàn)了根源,并由此超越了其自身以及世界。”[2](P10)他認為孔子就是這樣的偉大思想家。一些中國思想家的觀點和他不謀而合,也更好地解釋了“軸心”一詞的含義。如柳詒徵說:“孔子者,中國文化之中心也。無孔子則無中國文化。自孔子以前數(shù)千年之文化,賴孔子而傳;自孔子以后數(shù)千年之文化,賴孔子而開?!盵3](P231)梁漱溟非常贊同柳詒徵的觀點,他說:“孔子以前的中國文化差不多都收在孔子手里,孔子以后的中國文化又差不多都從孔子那里出來?!盵4](P150)在孔子的時代,中國文明實現(xiàn)突破,產(chǎn)生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偉大文化創(chuàng)造,即闡明了人之所以為人的道理。如梁漱溟所說:“中國數(shù)千年風教文化之所由形成,周孔之力最大。舉周公來代表他以前的那些人物;舉孔子來代表他以后那些人物;故說‘周孔教化’。周公及其所代表者,多半貢獻在具體創(chuàng)造上,如禮樂制度之制作等??鬃觿t似是于昔賢制作,大有所悟,從而推闡其理以教人。道理之創(chuàng)發(fā),自是更根本之貢獻,啟迪后人于無窮。所以在后兩千多年的影響上說,孔子又遠大過周公?!盵5](P99-100)

      軸心時代是人類文明發(fā)生質的飛躍的時代,是一個出現(xiàn)“人的生存方式”的時代,“自此以后,人才之所以成為人?!盵2](P8)“這一‘人之存在’的整體改變可以稱之為精神化”[2](P10)。這個軸心時代的偉大哲學家包括孔子、蘇格拉底、釋迦牟尼、瑣羅亞斯德等人,他們的思想探索建構起了人的完整、獨立、富于活力的精神世界。也說是人把自己的存在和動物、神靈明確區(qū)別開來。在動物和神靈之間,人找到了自己的立足點,生成內(nèi)在的動力,不斷創(chuàng)造自己的生活。在“軸心時代”出現(xiàn)飛躍的文明獲得更強大的生命力,為人類文明作出重要貢獻。

      那些沒有實現(xiàn)飛躍的人類文明,由于沒有獲得進一步發(fā)展的內(nèi)在動力,則在較低的水平上停滯不前,世代重復著幾乎一樣的生活。有的文明區(qū)域雖然人口眾多、力量強大,但只是如動物一樣,欲壑難填,野蠻劫掠、征服其他民族。人終究不是動物,這樣的文明沒有發(fā)展前途,最終變得衰弱,乃至消失在歷史中,如那些曾在歐亞大陸北方草原上馳騁的游牧文明。有的雖然表現(xiàn)出更多精神方面的活動,甚至有杰出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卻把自己當成神靈,追求不朽和永生,這樣的文明只能不斷走向虛妄,最終難免衰落和消亡,如曾經(jīng)建造金字塔、獅身人面像等奇跡的古埃及文明。還有的向實現(xiàn)飛躍的高級文明學習,從而走上繼續(xù)發(fā)展的道路,如歐洲的法國、德國等學習古希臘、古猶太文明,亞洲的日本、韓國、越南等國學習古代中國文明。

      文明的飛躍是人類精神能力得到巨大提升的結果,由偉大的哲學家們經(jīng)過努力探索才得以實現(xiàn)。文明的飛躍表現(xiàn)為人類對自我和世界有了更多的認識,把握了更多規(guī)律,有更多發(fā)明創(chuàng)造,有更好的生存狀態(tài)。除了這些之外,尤其重要的是人自身的覺醒,產(chǎn)生了堅定的精神信仰,確定了人自身在宇宙中的地位,不再受動物欲望和神靈幻想的主宰。人類有了精神信仰,便有了穩(wěn)固的立足點,由此才能產(chǎn)生強大的力量和明確的發(fā)展方向并不斷進步。

      文明實現(xiàn)飛躍之后,人才真正有了“人的生存方式”。也就是說,人有了完整、穩(wěn)固、自由的精神世界,有了真正的人的心靈,有了強大的精神力量,才能不再輕易受外部世界的影響。如果把人的精神世界看作一個遮風擋雨、供人生活起居的建筑,那么,在實現(xiàn)文明飛躍之前,這個建筑不過是簡陋的窩棚,幾根木棍搭上一些茅草。而在實現(xiàn)文明飛躍之后,這個建筑便有了牢固的地基、粗壯的立柱和橫梁,有了堅實的墻壁和屋頂,各個部分緊密地有機結合,構成一座雄偉堅固的精神殿堂。這座精神殿堂的地基便是人生信仰,立柱橫梁是生活規(guī)律,墻壁屋頂是豐富的知識,還有各種藝術的裝飾。

      從人類文明的發(fā)展來看,不同文明創(chuàng)造了許多風格各異的偉大建筑,人們常常將其作為各種文明的象征。如古希臘文明中的神廟、古羅馬的大競技場、基督教文明中的哥特式教堂、伊斯蘭文明中的清真寺,中國文明中雕梁畫棟、飛檐斗拱的樓宇等。

      在不同的文明飛躍中,這種精神信仰的表現(xiàn)不盡相同,影響著各自不同的發(fā)展。按照和動物性欲望、幻想性神靈的接近程度的不同,文明飛躍的情形可以分為三種:偏重欲望的文明、偏重神靈的文明以及居于欲望和神靈之間的人的文明。

      三、有所偏頗的文明

      那些實現(xiàn)飛躍的文明為人類的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直到當代,人們的生活還受益于這些文明,如中國文明、古希臘文明、古印度文明、古猶太文明、古波斯文明等。在這些文明中,可以說中國文明以人為本,古希臘文明偏重欲望,其他文明則是偏重神靈的宗教文明。

      在古希臘,思想家蘇格拉底提出要“認識你自己”。他主張積極發(fā)揮精神力量,超越動物狀態(tài),去追求知識,同時又要知道人和神之間的距離,保持對神的敬畏和信仰。蘇格拉底喜歡思考,他認為自己有許多問題不明白,通過向別人請教和辯論來獲得知識。他認為人之所以為人就在于有清醒的頭腦,能思考問題和尋求知識。他說他要做一只牛虻,不斷叮咬人們以保持意識清醒,不至于陷入昏沉的動物狀態(tài)。古希臘人也敬畏神靈,他們建立神廟供奉雅典娜、阿波羅等。哲學家色諾芬是蘇格拉底的朋友,他說蘇格拉底“常常在家中獻祭,也常常在城邦的公共祭壇上獻祭,這是人們有目共睹的”[6](P1)。對于現(xiàn)實生活,蘇格拉底有自己的原則,不被動物欲望左右,“蘇格拉底不僅是一個最嚴格控制他的激情和嗜欲的人,而且也是一個能經(jīng)得起冷、熱和各種艱苦勞動的人。此外,他還是一個非常慣于勤儉生活的人,盡管他所有的很微薄,但他卻很容易地使它應付裕如?!盵6](P7)蘇格拉底告誡年輕人過有節(jié)制的生活,勸勉人們?nèi)プ非笾R和那最光榮、最美好的德行。

      蘇格拉底的學生柏拉圖繼續(xù)思考,對世界萬物提出“理式”說。他認為在紛紜變化的萬事萬物之上有一個世界的本源,即“理式”,這是真實、永恒的存在。人可以觀照現(xiàn)實,讓思想高飛遠舉,達到“理式”的世界。在對詩人的評論中,他認為詩人憑借靈感而進入“理式”世界。亞里士多德是柏拉圖的學生,與老師相反,他注重對客觀物質世界的研究,也研究“形而上學”,認為可以在研究物質世界的基礎上去追問世界的本源。

      這三位哲學家都重視人的理性。古希臘人運用理性的力量,發(fā)揮人的聰明才智,保證個體和社會的生存發(fā)展。他們也有關于社會發(fā)展的思考,如蘇格拉底的理想國是由統(tǒng)治者、武士、平民三個階層構成的一個理想社會。在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哲學家的影響下,古希臘文明不斷發(fā)展,成為西方文明的一個源頭。這種文明在文藝復興時期得到繼承和發(fā)展,如英國的培根提出的“知識就是力量”的論斷,對推動科學技術發(fā)展、促進人類文明進步起了很大作用。

      “人們自己創(chuàng)造自己的歷史,但是他們并不是隨心所欲地創(chuàng)造,并不是在他們自己選定的條件下創(chuàng)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下創(chuàng)造的?!盵7](P669)偉大哲學家的創(chuàng)造是自己努力思考的結果,也受歷史時代環(huán)境的影響。古希臘人獲得知識、增強力量,主要是為了保證生存,征服他人,滿足自己動物性的物欲需要。在古希臘神話中,宙斯、雅典娜、阿波羅、維納斯等都非常自私,他們的故事主要是維護自己的利益,滿足自己占有、統(tǒng)治的欲望。在《荷馬史詩》中,那些希臘英雄不過是掠奪、搶劫他人的強盜。為了劫掠財富,他們毀滅一座城市,屠殺無數(shù)無辜的生命。古希臘城邦實行奴隸制,那些自由的公民,包括哲學家在內(nèi),他們優(yōu)裕的生活是建立在奴隸們的痛苦之上,其中最典型的是斯巴達城邦,其本身就是一個大軍營,靠殘酷壓迫奴隸來生存。

      城邦統(tǒng)治者也不斷向外擴張,靠暴力征服對手。馬其頓的亞歷山大是亞里士多德的學生,他帶領軍隊四處征戰(zhàn),掠奪財富。后來古羅馬吞并古希臘,繼承和發(fā)展了古希臘文明,仍是依靠強大軍事力量不斷征服等手段建立了強大帝國。但這種文明依靠暴力滿足欲望,有更多動物性成分,不是人類文明的正道,所以當羅馬帝國達到鼎盛之時,也就開始衰落,最終難免滅亡的命運。古希臘文明智慧高超,留下許多寶貴的精神財富,通過后來的文藝復興的繼承和發(fā)展,繼續(xù)推動著人類文明的發(fā)展。

      古希臘、古羅馬文明是滿足欲望的文明,而宗教文明主張禁欲,是崇拜神靈、有更多神性的文明。如猶太教的歷史非常悠久,從猶太教中又發(fā)展出基督教。基督教是西方文明的又一個源頭,對世界文明有重要影響。在猶太教的經(jīng)典《圣經(jīng)舊約》中,記錄了猶太民族的歷史,這個歷史也是猶太人不斷尋找上帝,堅定信仰的過程。在《出埃及記》中,猶太人的領袖摩西得到上帝的召見,從上帝那里接受律法。依靠上帝的保佑和指示,猶太人獲得強大精神力量,克服無數(shù)艱難困苦,最終回到自己的故鄉(xiāng)。

      在猶太教中,上帝是唯一的萬能的神,只有全身心地信仰上帝,才能獲得上帝的保佑。但在猶太民族的歷史中,他們又常常忘記上帝的訓誡,任意妄為,迷失正道。他們不斷遭遇悲慘命運,先是被亞述打敗,后來又被巴比倫滅國,無數(shù)猶太人被擄往巴比倫。這一歷史階段正是人類文明的“軸心時代”,猶太民族中出現(xiàn)以賽亞、耶利米等先知。面對苦難命運,他們深刻反省,檢討猶太人的各種過錯,重新堅定對上帝的信仰。通過這些先知的努力,猶太人逐漸建立起自己強大的精神世界,他們懂得生存的規(guī)則,嚴守戒律。他們認為,人不能只滿足自己的動物性欲望,只圖感官享受,要遵守嚴格的戒律,虔誠信仰上帝,才能獲得保佑。因為崇拜上帝、遵守戒律,所以信徒便既有對上帝信仰的追求,又有超越動物的表現(xiàn)。而那些戒律,那些民族生活的歷史經(jīng)驗教訓,以及先知們思考的成果,逐漸建構成猶太民族的精神世界,推動他們不斷生存發(fā)展,創(chuàng)造新的文明。

      《圣經(jīng)舊約》是古老猶太民族生活畫卷的記錄,其中的光榮與恥辱刻印在猶太人的精神世界里,給他們以經(jīng)驗和鼓舞或教訓和刺激,激勵他們努力奮斗,克服各種困難去實現(xiàn)夢想。對于生活在黑暗中世紀的基督徒來說,基督教也帶來心靈的慰藉和安寧,帶來生活的秩序、力量和希望。宗教中有對神靈的敬畏、對動物性欲望的超越,那些戒律為人們提供生存發(fā)展的原則和方法。

      與偏重滿足現(xiàn)實欲望的古希臘文明相比,宗教文明壓抑人們的欲望,偏重崇拜虛幻的神靈。在受到強大外界壓力、生存遭遇嚴重困難時,宗教中的神靈給人們帶來生存發(fā)展的強大精神力量。但這種精神力量也會造成人的異化,不利于人的自由創(chuàng)造。在歐洲的中世紀,人們拜倒在上帝面前,認為只有上帝才能拯救自己。人沒有什么地位和尊嚴,沒有創(chuàng)造的能力,而且是有罪的、卑賤的,人生的意義只在于早日離開現(xiàn)世,升入幻想的天堂之中?;浇淌`了人性的自由,阻礙了文明的發(fā)展。隨著文藝復興時代的到來,人們才逐漸走出上帝的陰影,恢復人性的生機活力。

      四、孔子儒家的文明飛躍

      和上述兩種文明不同,中國文明沒有欲望、神靈方面的偏頗,是一種以人為本、包容動物性欲望和神性追求的文明。對中西文化,梁漱溟曾進行過全面深入的比較研究,他說:“中國人的思想是安分、知足、寡欲、攝生,而絕沒有提倡要求物質享樂的;卻亦沒有印度的禁欲思想(和尚道士的不娶妻、尚苦行是印度文化的模仿,非中國原有的)?!盵4](P150)他看到西方文化中宗教的重要性,也認識到“宗教所必具之要素,在孔子不具備,在孔子有他一種精神,又為宗教所不能有。這就是他相信人都有理性,而完全信賴人類自己”[5](P100)。所以梁漱溟認為,中國文明以孔子儒家思想為核心,是以人為本的人文主義文明?!爸袊杂锌鬃右詠恚闶芷溆绊?,走上以道德代宗教之路。這恰恰與宗教之教人舍其自信而信他,棄其自力而靠他力者相反?!盵5](P103)

      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也就是“人”或“做人”??鬃诱f“克己復禮為仁”,而“夫禮之初,始諸飲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飲,蕢桴而土鼓,猶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禮記·禮運》)。禮起源于動物性的飲食需要,但又超越動物,有“致其敬于鬼神”的精神活動。“禮”表明人和動物的區(qū)別在于“夫唯禽獸無禮,故父子聚麀。是故圣人作,為禮以教人。使人以有禮,知自別于禽獸”(《禮記·曲禮》)。在禮的起源中,“致其敬于鬼神”表明禮有超越動物的精神內(nèi)涵,同時還表明與“鬼神”之間的距離,表明敬畏神靈的心理,不至于走向精神迷狂。人之所以為人,在于和動物、鬼神的區(qū)分。這種思想在《論語》中有明確表達,孔子說“鳥獸不可與同群”(《論語·微子》),“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論語·為政》)。如人敬畏鬼神,孔子“敬鬼神而遠之”“子不語怪、力、亂、神”“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論語·先進》)等。

      孔子不迷信鬼神,但有敬畏之心,有對“天”的信仰??鬃诱f:“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論語·憲問》)孔子“畏天命”,又“五十而知天命”,認為“天”崇高神圣,是生命的根基和源泉,是生存發(fā)展的保障和精神信仰的對象。“唯天唯大,唯堯則之”(《論語·泰伯》),圣人能遵從上天的法則,開創(chuàng)文明。人要以圣人為榜樣,發(fā)揮自己的能力,經(jīng)世濟民奉獻社會,同時也和天地合而為一,達到參天地、贊化育的崇高境界。

      “為仁”就是要超越動物狀態(tài),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孔子認為“為仁”在于自己的努力,不能依靠其他外在力量,“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論語·顏淵》)人要對自己有信心,依靠自己的力量“為仁”,人擔負著弘揚“道”的神圣使命,“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币虼恕熬訜o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論語·里仁》)。為了完成這項神圣使命,不惜“殺身以成仁”??鬃拥膶W生曾子也認為人生任重而道遠?!笆浪字杏懈哌h,平凡中見偉大,這就是以孔子為代表的中國文化精神?!盵8](P29)

      人不是動物,也不是鬼神。人們在生活中有豐富的內(nèi)容,有確定的秩序,還有明確的方向,即追求崇高神圣的精神境界,這就是“仁”。孔子“仁”的思想建構了中國人的精神世界,李澤厚說:“孔子通由仁而開始塑造一個文化心理結構體,如說得夸張一點,也就是在制造中國人的心靈?!盵9](P30)

      孔子儒家“仁”的思想確定了人的高貴地位,如“惟天地,萬物之母;惟人,萬物之靈”(《尚書·泰誓》),“人者,天地之心也”(《禮記·禮運》),“天地之性人為貴”(《孝經(jīng)·圣治章》)。后世儒家不斷闡發(fā)“仁”的思想,把人的精神世界,也就是心靈和萬物、宇宙聯(lián)系在一起,如“萬物皆備于我矣”(《孟子·盡心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10](P31)。在儒家思想中,人是世界的中心,人心中包含了宇宙萬物。這也是《中庸》的中心思想:“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按照本性要求,達到中和狀態(tài),“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孔子闡發(fā)“仁”的思想,實現(xiàn)中國文明的飛躍。后世儒家不斷豐富、深化、踐行孔子儒家思想,“為仁”也就是“做人”,成為中國文化的核心思想?!爸袊褡寮捌湮幕跃哂腥绱祟B強的生命力量,歷經(jīng)數(shù)千年各種內(nèi)憂外患而終于能保存、延續(xù)和發(fā)揚光大,在全世界獨此一份(古埃及、巴比倫、印度文明都早已中斷),與這個孔子仁學結構的長處也大有關系?!盵8](P34)中國歷史經(jīng)過幾千年的發(fā)展變化,但儒家思想始終是文化的主流,引領中國人努力做人、不斷創(chuàng)造、奉獻社會,乃至于參天地贊化育。

      在“軸心時代”,經(jīng)過偉大哲學家們的努力,人類文明產(chǎn)生飛躍,從較低級的蒙昧、混亂狀態(tài),進入到一個光明燦爛、有序發(fā)展的新階段。人類認識到自己的特性,尋找到人生的意義和價值,不斷追求理想和創(chuàng)造生活,從而推動文明的發(fā)展。在實現(xiàn)飛躍的幾大文明中,以孔子為代表的中國文明獨樹一幟。

      猜你喜歡
      神靈孔子文明
      請文明演繹
      銀潮(2021年8期)2021-09-10 09:05:58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神靈溝通”的秘語——科爾沁蒙古博神歌藝術
      草原歌聲(2020年3期)2021-01-18 06:52:06
      漫說文明
      神靈也是要喝酒的
      文學港(2018年1期)2018-01-25 12:48:58
      對不文明說“不”
      文明歌
      神靈迷宮
      神靈冰龍呈現(xiàn)物魔雙免神跡
      電子競技(2015年15期)2015-09-10 07:22:44
      富平县| 东阳市| 安西县| 张家口市| 安丘市| 元朗区| 勐海县| 祁门县| 鄂尔多斯市| 勃利县| 二手房| 普兰店市| 图木舒克市| 大荔县| 和静县| 海丰县| 茂名市| 揭东县| 咸丰县| 建阳市| 乌兰浩特市| 建宁县| 平果县| 九龙坡区| 新干县| 盐亭县| 富川| 镇安县| 故城县| 云梦县| 徐汇区| 三河市| 萨迦县| 西峡县| 汕头市| 密云县| 寿宁县| 宿州市| 滁州市| 嘉义市| 集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