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
在省級優(yōu)質作文課《牛人是怎樣煉成的》視頻錄制過程中,我著眼于精心備課需“四問”、全心錄制“四關注”、后期剪輯“五要點”三個方面來進行打磨:
一、精心備課需四問
一問:要上哪種課型?
學界認為作文課有三種課型:“作前”的作文指導課、“作中”的作文訓練課、“作后”的作文講評課;但在常規(guī)教學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一般都是"寫"與"評"兩條線周而復始,學生寫作與老師講評兩大塊機械循環(huán),這就導致學生提不起寫作興趣,寫作能力提高緩慢,甚至把作文當成一件苦差事。因此我大膽嘗試創(chuàng)設了作文評改課這一課型,不僅關注“作后”的講評,更關注“作后”的修改,大處著眼小處著手,落實一課一得。
二問:要達到什么目標?
當前教育形勢下,學生的寫作素養(yǎng)主要由“說”“寫”“思”三個要素構成。培養(yǎng)學生“寫”的能力,是檢測語文教學成果的重要標志,而“思”即思維素養(yǎng),也是能力要點的核心。一堂優(yōu)質作文教學課應關注這三個要素。《曬曬我們班的牛人》立意與選材已達到訓練效果,可是人物描寫方面卻不盡人意,因此,我將八上三單元寫作教學目標與一單元訓練任務融合,意在讓寫作再升級。因此,這節(jié)作文評改課我將教學目標確立為:掌握動作描寫的方法和技巧;學會運用動作描寫及寫作手法表現(xiàn)人物精神品質,表達情感。
三問:如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基于學生習作中“牛人不牛”一問題,我設置課題《牛人是怎么“煉”出來的》,旨在訓練學生通過動作描寫及寫作手法讓牛人牛氣外露。打破以往教師講評佳作的模式,讓作者登上講臺,侃侃而談,分享交流自己的佳作片段及寫作經(jīng)驗,教師進而將寫作現(xiàn)象提煉成寫作技巧,讓學生從同伴中學方法,遠比教師教方法更有效。與此同時,也激發(fā)了作者更大的創(chuàng)作熱情。除此之外,牛人新聞發(fā)布會,讓學生深刻領略到牛人令人欽佩的形象,只有飽含情感才能寫好牛人。接著自主合作探究,為例文提修改意見,全班展示交流。最后讓學生自主修改習作后,曬一曬,誰更牛?整節(jié)課圍繞“耳聞——思維——口語表述——修改訓練”結合在一起的更高的作文訓練。
四問:如何設置內(nèi)容的主線?
本節(jié)課圍繞一線索,回顧經(jīng)典牛人——再現(xiàn)班級牛人——采訪各色牛人——修改筆下牛人——爭做寫作牛人
明確兩個錦囊:錦囊一:聚焦分解動作·細雕琢? 錦囊二:放大修飾動作·傳神韻
設置三大板塊:采訪牛人獲錦囊、實戰(zhàn)演習得經(jīng)驗、佳作分享談收獲
二、全心錄制“四關注”
(一)關注課堂教學和課堂教學視頻的區(qū)別
授課教師必須認識到教學視頻和課堂教學活動是兩回事,兩者有著本質的區(qū)別。有些教師在上課中動作隨意、言語重復,在拍攝時一如平時上課,我行我素。等到看到視頻后才緊張,覺得這里拖沓,那里別扭,要求重拍。其實教學視頻與課堂教學活動的表達效果的確不一樣。質量高的教學視頻必須是這樣的:教學步驟緊湊,闡述清晰流暢,肢體語言規(guī)范得體,講課語言不重復,不出現(xiàn)口頭禪,不出現(xiàn)與教學無關的小動作等。教學視頻來源于課堂教學活動,卻是課堂教學活動的升華。因此,教師不能隨意對待教學視頻的拍攝。
(二)關注鏡頭語言的組合運用
課堂教學視頻的攝制是課堂教學形式的再創(chuàng)作,必須認識到拍攝過程是再創(chuàng)作的過程。一堂實況教學,就算講課很精彩,但是如果從頭到尾都是一個全景,看不清教師的面部表情,那么這種錄像和光聽錄音的效果差不多,會沉悶無趣,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因此,在課堂實錄中,適當變化鏡頭很重要。
鏡頭語言的運用其實和作文寫作其實是異曲同工,也講究環(huán)境交代(全景),人物整體描寫(中景),人物細節(jié)描寫(特寫)。比如給教師一個近景,讓受眾能夠看清楚教師的五官,近距離感受教師的肢體語言,接著給一個中景,讓受眾從專注于教師的面部表演轉換成再次置身于課堂中的感受。這樣拍一堂課的教學視頻,受眾視覺感受不斷變化,就不會覺得沉悶。
(三)關注授課語言的技巧
教師授課的課堂語言關系一節(jié)課的成敗。所以教師講課的語言應清楚流暢、精練樸實,使用普通話,避免難懂得鄉(xiāng)音和頻繁的語氣詞、口頭禪等。講課的語速要適中,要始終與學生的思維協(xié)調合拍。授課的語言要溫和、親切。語調要抑揚頓挫,響度要適當,要時時從聽者的角度著想。對重點內(nèi)容應加重語氣,力求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否則語言平淡呆板,只能成為催眠曲,使學生昏昏欲睡。教師通過語言,語速,語調來激發(fā)學生求知欲。
(四)關注教學時的儀表儀態(tài)
教師上課既要站立在講臺上,也要學會站立在學生中間,不能無意義的頻繁走動或晃動,不宜縮脖、塌腰,手放在兜里、擼臂,避免雙手扶桌,不要身體擋住板書等,要做到手勢適度動作文雅。除此之外,教師在上課時目光要柔和,表情自然,要目視全體,不要躲閃飄移不定,要坦然親切,要時刻關注每一位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還應注意自己的發(fā)色發(fā)型,不宜個性夸張,妝容力求淡雅、著裝要端莊大方簡單整潔,不穿皮褲皮裙緊身衣等??傊?,教師的一舉手一投足,甚至一顰一笑,都蘊含著教育的力量。教師的儀表、儀容、儀態(tài),是其精神面貌、內(nèi)在素質的表現(xiàn)。
三、后期剪輯“五要點”
一要運用剪輯突出重點。比如講到PPT的標題性內(nèi)容時,要及時把鏡頭移到PPT的投影上,并在后期時及時替換成PPT的內(nèi)容(非錄制畫面);講到PPT外的拓展知識時,就得把畫面收回來對準教師,給他講課的特寫或近景;聽到教師說準備提問學生時,就要提前把剪切到課堂的全景或中景,便于及時把舉手回答問題的學生拍進畫面里,根據(jù)課堂的重點,對不同機位的畫面進行選擇剪切。
二要運用剪輯揚長避短。當要表現(xiàn)教師教學的精妙之處時,要切換到學生的畫面,用學生的或是會心一笑、或是恍然大悟的反映來襯托教師教學的效果,從而強化觀看視頻的觀眾或者評委對授課現(xiàn)場的積極印象。但一旦發(fā)現(xiàn)教師有不雅或多余的動作(比如喝水、擦汗、咳嗽等),就要把畫面切到投影的內(nèi)容,或者大課堂的全景,以便淡化不良的影響;發(fā)現(xiàn)鏡頭里的學生有搔頭、交頭接耳等小動作時,也可以用教師近景或特寫進行替換。
三要運用剪輯保證教學視頻效果。一般課堂教學視頻要求不超過40分鐘,但是實際錄制過程可能不只這個時間。有時課堂上學生討論、做題等時間太過冗長,這些畫面只要交代到位即可,完全忠實記錄反映只會讓視頻受眾分神,讓視頻失去吸引力。在后期制作時,可以適度縮短這部分內(nèi)容,用別的教學過程的畫面進行補足。
四要運用剪輯把課堂所有關鍵點呈現(xiàn)給視頻受眾。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和學生在紙面的書寫或者其他沒法通過實錄表現(xiàn)的細節(jié),都應該在后期制作時展現(xiàn)在畫面中,便于受眾的理解和評價。比如在這堂作文評改課中,學生是否真的進行了修改,修改效果如何,僅僅通過語言是無法讓視頻受眾有一個整體的判斷。所以在后期制作時,就需要將發(fā)言學生的作文修改情況通過畫中畫的方式進行呈現(xiàn)。
五要注意兩個關鍵細節(jié)。一是要制作視頻封面。視頻封面就是指視頻剛剛開始播放時呈現(xiàn)的畫面,一般包含了教師姓名、所在學校、課題名稱等基本信息。二是要添加字幕。比起單純的聲音信息,字幕可以增強視頻受眾的對視頻內(nèi)容的理解力和記憶力,特別是有時教師或者學生有地方口音或者環(huán)境音比較嘈雜時,字幕能極大的提升受眾對視頻信息的掌握。在一項“關于在線教學視頻中是否需要添加講解字幕”的問卷調查中,回答“非常喜歡”和“喜歡”字幕的比例達到80.2%。由此可見,為課堂教學視頻添加字幕,是一個提升其競爭力的有效方法。
總之,善用后期剪輯、用好后期剪輯,是一堂優(yōu)質教學視頻課制作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手段。我們要認識到:縱使困頓難行,也應勇于嘗試,關注細節(jié),不懼失敗,砥礪奮進才能打造出一堂高質量的視頻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