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紹式
一場雨讓我想起巴黎。想起那年十二月的冬天,戴著帽子和手套,走二十多分鐘的路到街口熟悉的咖啡館,喝一杯黑得發(fā)酸的咖啡。那時的巴黎剛剛下過雨,人潮開始從GrandPalais涌出來,大家小心翼翼地跨過地面上的積水,紛紛往鄰近的地鐵站走去。就算下雨,巴黎和巴黎人也是如此淡定從容。我多么希望在不同的年歲,帶著不同的心境去看看同樣的巴黎,也許會看出不一樣的風(fēng)景。
東京,十二月,我們坐在目黑區(qū)小書店的咖啡桌旁,冬天的溫暖陽光頑皮地灑在桌面,仿佛給咖啡澆上一圈金黃色的奶油,我看著店外熙攘的街道,感受一座城市。行人脖子上各式各樣、五顏六色的圍巾,讓街景顯得格外好看。
是的,每到一座城市,我都喜歡找一個角落,透著落地玻璃,觀看城市發(fā)生的一切,然后把記憶收藏。在往后的日子,偶爾翻出來欣賞回味。
在高雪維爾,我透過安縵酒店的落地窗看雪,無邊無際,四周寂寥無聲,遠遠望過去,比海還遼闊、比畫還安靜。我于是往酒店外走。十二月的高雪維爾比想象中冷,站在雪地里,看著那雪大片大片落下來,分外輕盈??梢宦涞缴砩希€沒來得及用手去抓,就已經(jīng)融化。
伊斯坦布爾,十二月又是另外一個樣子。我最喜歡它正午的陽光,我一定會選一家露天的咖啡館,坐在這里待一個下午。一般不怎么喜歡被太陽曬的我,完全不抗拒伊斯坦布爾的陽光。點一杯土耳其咖啡,盤腿坐在地毯上,把下午留給滿天嘰嘰喳喳的海鷗和樓下熙攘的行人還有喧囂的汽笛聲,一切在這里如此和諧,仿若天成。
當然,不管在哪,我都會把漫步作為了解一座城市的一種方式。在一座城市里漫步,有時候并非為了消磨時間,而是慢慢體悟它的現(xiàn)在,重溫它的過去。因為城市和人一樣,總有著不為人知的際遇。真正深入城市漫游,看似漫不經(jīng)心,其實處處留意,在流動的藝術(shù)中重拾好時光。
悅游 Condé Nast Traveler2022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