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光
(許昌學院體育學院 河南 許昌 461000)
我國體育公共服務以往都是由政府部門負責。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群眾對體育鍛煉的需求也與日俱增。社會公共體育資源已經(jīng)難以滿足廣大群眾對體育公共服務的需求。高校在體育資源方面有著相應的優(yōu)勢,充分發(fā)揮高校資源優(yōu)勢能有效緩解公共體育服務供給不足的問題。基于此,本文將圍繞普通高等學校參與體育公共服務的路徑展開探討和探究,針對現(xiàn)存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國民身體素質水平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國家大力倡導全面健身計劃,已經(jīng)逐漸取得一定的成果。結合相關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全面健身計劃自出臺以來,受到了多方的重視和支持,對我國國民身體素質水平的提升有明顯的推動作用,與此同時還有效地培養(yǎng)了國民的鍛煉習慣和終身體育意識。全民健身計劃的有效實施離不開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支持與配合,高校在其中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許多高校主動發(fā)揮自身在體育設施以及專業(yè)人才方面的優(yōu)勢,進而促進全民健身計劃更好更快地實行。高校擁有著充裕的體育資源,也擁有大量體育方面的專業(yè)人才,在參與體育公共服務過程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
普通高等學校大多有國家投入經(jīng)費建立,屬于公益性資源的范疇,高校有義務保障教育資源的公平分配。高校擁有著豐富的體育資源,對社會體育公共服務有著諸多的價值和作用。高校的公益性質要求其應當在滿足本校教育需求的基礎上,合理配置其體育硬件資源、體育人力資源以及體育信息資源等,為社會公共體育服務貢獻自身的價值。高校體育資源與公共體育互為利用,是高校公益性質的必然選擇,也已逐漸發(fā)展為社會趨勢。除此之外,《全民健身條理》以及《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等出臺的一系列政策中清楚地提出,在保障高校安全以及日常教學的基礎上,高校應當在空余時間向校外群眾開放場地、設施等體育資源。國有體育場館也應當積極對外開放。近些年來,國家體育總局以及教育部門制定了一系列方針和對策推動校園體育資源對外開放,通過試點尋求對外開放的可行性和對策,從而給出了具體的指導對策和相應的要求,逐步確立高校參與體育公共服務的健全機制??傮w而言,高校的特性要求其在滿足自身教育教學需求的基礎上,積極參與體育公共服務,積極為社會群眾提供優(yōu)質的體育服務,切實有效落實有關政策和方針,發(fā)揮高校體育資源的公益性特點。
正如前文所言,普通高等學校具有豐富的體育資源,既包括完善的場地設施和豐富的器材設備,還有專業(yè)的人才隊伍,這些條件能較好地彌補社區(qū)體育在硬件設施以及人才方面的不足和欠缺,為其參與體育公共服務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持以及場地設備支持。高校既有專業(yè)的教師團隊,又有體育素養(yǎng)較好的大學生,這些都為體育公共服務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將校園體育資源充分地加以利用,則有助于推動社區(qū)體育健康的發(fā)展,帶動地方群眾體育素養(yǎng)的提升。
普通高等學校承擔著社會人才輸送的重任,同時也是我國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基地。教書育人是高校工作的重點和初衷。因此,在高校參與體育公共服務過程中,應當在保障學校正常運營的基礎上,合理安排課余時間、周末或者節(jié)假日,向廣大群眾提供體育公共服務,為校外人員提供運動場地和器材設施。首先,在現(xiàn)代社會背景下,高校、社區(qū)等公益團體參與體育公共服務是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是對政府工作的有力支持和補充,進而促成了高校、政府以及社會公益團體等多渠道參與體育公共服務的模式,為廣大群眾帶來多元化服務模式。這種模式使得高校承擔了一部分政府的服務職能,減輕了政府負擔與壓力。在這種形勢下,政府也應當積極給予政策方面的支持與扶助,為普通高等學校參與體育公共服務創(chuàng)造良好的政策環(huán)境,進而更好地促進有關單位積極參與到體育公共服務的行列中;其次,普通高等學校參與體育公共服務與政府部門之間屬于互補關系,二者之間應當相互配合與協(xié)作,同時明確各自的職能和責任,構建和諧良好的合作模式,從而保障普通高等學校更好地發(fā)揮在體育公共服務中的功能與作用。
普通高等學校參與體育公共服務是對政府職能的補充,因此需要保障公共服務的質量與水平,致力于為社會提供高品質服務項目,尤其是注重服務的便捷性以及公益性。首先,普通高等學校都有專業(yè)性比較高的體育教育工作者,體育器材設備較為完善,完全可以滿足本校學生的體育運動需求,也有為外界人士提供體育公共服務的條件和余地;其次,目前體育公共服務方面強調公平性原則,也就是在固定區(qū)域劃分范圍內的廣大群眾,不管屬于什么階層,都有相同的權利享受公共體育資源以及相應服務。除此之外,《高等教育法》中明確提出普通高等學校不能以盈利為目的從事業(yè)務。結合我國國情來看,大多數(shù)普通高等學校是有國家投入資金辦學,因此,高等學校實際上屬于公益性單位,因此在參與體育公共服務過程中也應當秉持公益性原則。但這里的公益并不代表完全不收費用,比如,高校的田徑運動場地、籃球場等應當劃分時段向公眾免費提供服務,而一些室內運動場地則可根據(jù)具體情況適當收費。針對常規(guī)性的休閑健身指導應當免掉費用,而一些比較專業(yè)的輔導可以適當收取相應費用。通過合理地收費可以保障高校體育場地設施的維修與修護,從而保障高校體育公共服務的長遠發(fā)展,為群眾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服務項目。與此同時,普通高等學校要做好教學工作與體育公共服務協(xié)調問題以及外來人士和校內師生之間協(xié)調問題,這些因素都是影響高校參與體育公共服務順利與否的關鍵,也是影響服務質量的重要因素。所以,高校應當成立專門的組織機構來做好對外開放的組織管理工作,結合辦學情況完善體育公共服務的管理措施和體制,構建科學的管理模式,從而實現(xiàn)校園體育資源的高效利用。
大眾參與體育的需求各有不同,主要包括體育技術輔導、體育信息獲取以及體育活動的組織與管理等內容。結合目前情況來看,大多數(shù)普通高等學校參與體育公共服務還停留在校園場地設施以及器材的提供商。然而,公共體育資源短缺僅是社會體育公共服務不完善的一部分,還包括專業(yè)人員指導等人力資源短缺問題。所以,普通高等學校應當充分結合地區(qū)需求以及本校的現(xiàn)實情況,制定滿足各方需求的體育公共服務方案,既保障服務內容的豐富,還應當具有一定的特色,服務內容的多元化發(fā)展,例如,健康指導服務、健身服務、信息傳播服務等。切實做到因地制宜,發(fā)揮本校的體育資源優(yōu)勢,開發(fā)具有校園特色的體育公共服務項目,更好地滿足不同人的體育運動需求,從而保障普通高等學校提供體育公共服務的質量與水平。
結合現(xiàn)實情況來看,普通高等學校在體育資源方面占有絕對的優(yōu)勢,但是實踐中許多高校豐富的體育資源利用率卻不是很高,沒有在體育公共服務中最大化地發(fā)揮其作用和價值,廣大群眾的體育需求也沒有得到充分的滿足。因此,高校參與體育公共服務過程應當提升體育資源的利用率。換言之高校應當合理地安排體育場地、基礎設施、社區(qū)體育指導以及體育技能培訓等服務項目,最大化地滿足社區(qū)群眾的不同需求。另一方面,還應當全方位協(xié)調體育管理部門、后勤保障部門以及校園安保部門等,保障各個部門的和諧運作。高校可結合校園情況來制定恰當?shù)墓芾砟J?,在保障體育公共服務質量與水平的基礎上,有效提升校園體育資源的利用效率。與此同時,對服務對象也需要投入更多的關注與重視,既要保障服務群體的廣泛性,還要保障校園的安全性。校內師生的體育運動應當放在首位考慮,其次,校外群體的年齡層次、運動需求各有不同,青少年群體的運動需求,中年群體的健身需求以及老年群體的休閑保健需求等均需要納入考慮范疇。因此,高校提供的體育公共服務內容要盡可能的豐富多樣,服務對象要廣泛,從而更好地發(fā)揮自身的體育公共服務中的價值與功能。
目前,在國家的引導下,許多普通高等學校的體育場館、器材等硬件設施逐漸對外進行開放,服務當?shù)氐纳鐓^(qū)居民。這種模式有助于減輕社會體育資源緊缺的問題,有效促進體育資源的共享,從而最大化地發(fā)揮高校體育資源的利用效率。與此同時,許多普通高等學校還應當積極組織和舉辦各種體育活動和運動賽事,為社會活動提供場地與設備。需要強調的是,校園體育資源對外開放過程中,應當保障本校體育活動的正常開展,以不影響學生的體育教學為基礎。對于開放時間的安排以及開放水平的要求等,都需要合理規(guī)劃??茖W開放校園體育資源,從而更好地推動體育公共服務的進行。
高校除了體育硬件設施資源豐富之外,還有著豐富的人力資源。高校通常擁有專業(yè)的體育教師團隊,這些教師不僅執(zhí)教經(jīng)驗豐富,更具有良好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技能水平,這些體育教師資源能為體育公共服務帶來更多的價值。高??梢苑e極鼓勵體育專業(yè)人才面向社會公眾提供服務,教學一些體育技能和技巧,傳授體育知識,形成一套系統(tǒng)完善的教學體系,幫助社會公眾更加科學地參與到體育鍛煉活動中。除此之外,社會群眾的體育素養(yǎng)一般比較低,對體育的專業(yè)理解不足。高校體育專業(yè)人才可以充分結合社會群眾的身體素質水平,為其提供一些專業(yè)的建議以及科學的健身技巧,引導大眾科學的健身和運動,有效提升公眾體育運動的質量與效果。
高校體育教育工作者長期處于工作狀態(tài),能最快了解體育行業(yè)的新資訊,掌握最先進的體育信息,因此可以為社會群眾提供體育相關的最新動態(tài)和信息。高??梢酝ㄟ^開展知識講座以及文化交流等途徑,引導社會群眾參與其中,了解更多的體育知識和信息咨詢,從而幫助社會群眾更好地認識體育和參與體育,最終提高體育公共服務的效果。
結合現(xiàn)實情況來看,雖然國家大力倡導高校積極參與體育公共服務,仍有部分學校對公共服務的意識不到位,在日常教學與管理工作中沒有強調體育公共服務的重要意義,也沒有積極組織有關活動引導社會公眾的參與。學校意識的淡薄也間接導致學生和老師對體育公共服務的忽視,無法在校園生活中培養(yǎng)自身良好的體育習慣與意識,也沒有自覺主動地投身到體育公共服務中,沒有較好地發(fā)揮專業(yè)教師以及體育素養(yǎng)良好的學生的作用和價值。學生思想上的不重視導致其無法主動參與到體育公共服務中,最終對公共體育服務事業(yè)的長遠發(fā)展造成一定的不良影響。
許多普通高等學校在政府和社會的倡導下,逐漸開始參與到體育公共服務中,也逐步意識到高校在體育公共服務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自身的重要價值,但是在實踐過程中,由于經(jīng)驗的欠缺和思想的固化,導致其沒有制定科學合理的規(guī)章制度來保障體育公共服務的合理開展,對教職工以及學生缺乏約束、規(guī)范和指導,從而導致師生在體育公共服務中無法發(fā)揮自身的作用,甚至是出現(xiàn)一些偏差而影響體育公共服務的質量和效果。規(guī)章制度是指導體育公共服務科學有序進行的重要基礎,規(guī)章制度的不完善和不健全直接影響高校體育公共服務的水平,甚至妨礙社會公共體育事業(yè)的進步與發(fā)展。
國家大力倡導全面健身的背景下,大多數(shù)普通高等學校意識到參與體育公共服務的重要意義。然而,雖然大部分學校擁有豐富的體育資源,但仍有部分學校的體育基礎設施不夠完善,場地建設無法滿足體育公共服務的需求。主要是由于缺乏相應的資金支持,導致學校自身的體育資源僅勉強滿足自身教學的需求,沒有余力對外開放。學校自身體育資源的不足也導致學生的體育鍛煉受到一定的影響,對其參與公共體育事業(yè)也造成一定的制約。由此可見,學校體育經(jīng)費的投入不足對其參與體育公共服務有著重要的影響。
在國家大力倡導背景下,普通高等學校應當提升自身參與公共體育服務的意識。以往教學經(jīng)驗中,高校只需要教育好學生即可,保障好高校體育教學質量。隨著時代的變化和發(fā)展,高校所承擔的責任也在逐漸變多,作為公益性單位,不但要承擔起學生體育教學工作和任務,還應當引導學生樹立終身體育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公共服務的重視和關注,讓學生在體育公共服務中積極貢獻自己的力量。除此之外,普通高等學校還需要增強自身的服務意識,積極調動學?,F(xiàn)有的體育資源,最大化地發(fā)揮自身在體育公共服務中的價值和功能,發(fā)揮模范帶頭作用,通過借鑒經(jīng)驗,不斷改善對外開放和服務的質量。從思想上進行創(chuàng)新和轉變,才能確保服務水平的不斷提高。
良好的管理機制是保障工作高效開展的重要基礎,高校體育公共服務也不例外。只有建立健全完善的機制才能有序地推動公共服務的展開,在制度建設過程中,主要抓住兩點。首先,應當制定權責明確的管理機制。高校應當安排專門的人員來負責體育公共服務相關工作,明確各個崗位的職能和責任,將服務質量與效率放在首位,確保崗位上的人能各司其職,在對外開放和提供服務中發(fā)揮各自的作用,從而保障社會群眾在高校擁有良好的運動體驗;其次,還應當制定科學的激勵政策。高??梢葬槍σ恍┓e極參與體育公共服務的教師和學生給予相應的獎勵,激勵更多的人參與到公共服務中,為社會群眾參與校園體育活動提供幫助,從而有效提升高校體育公共服務的水平。
高校體育經(jīng)費不足問題是制約其參與體育公共服務的主要因素之一。為了更好地提升體育教學質量,參與體育公共服務,高校應當積極拓寬經(jīng)費籌集的途徑,確保有充足的資金投入到場地設施建設中,保障體育資源的充足。例如,高??梢苑e極尋求政府的資金扶助,申請有關部門投入資金用于校園體育設施建設。還可通過吸引社會企業(yè)贊助的形式來引入外部投資。除此之外,高校還可和社區(qū)公共體育服務部門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高校為其提供專業(yè)體育人才,提供校園場地和設施,社區(qū)有關部門應當合理地給予高校資金支持與補助,從而保障高校的體育經(jīng)費能滿足教學與體育公共服務的需要。
綜上所述,隨著全面健身計劃如火如荼地展開,我國公民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也越來越高。很多社區(qū)體育資源無法滿足公眾快速增長的需求。因此,高校作為公益性組織,應當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主動參與到體育公共服務中,最大化地發(fā)揮其體育資源的優(yōu)勢,為社區(qū)居民創(chuàng)造良好的體育活動空間,促進體育公共事業(yè)又好又快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