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浩岑 陳 鍇 錢 雄
嘉興市中醫(yī)醫(yī)院 浙江 嘉興 314001
遺尿俗稱尿床,是指5周歲以上小兒睡眠中小便經(jīng)常自遺、醒后方覺的一種病癥。如不及時治療,常給患兒身心健康帶來不利影響,甚至產(chǎn)生精神障礙、情感障礙和社交障礙等[1]。目前,西醫(yī)認為小兒遺尿癥發(fā)病原因主要包括四方面:夜間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睡眠中樞覺醒障礙、膀胱功能障礙和遺傳因素[2]。中醫(yī)學(xué)認為,遺尿與肺、脾、腎、膀胱、三焦功能失調(diào)有關(guān),尤其以腎氣不足、膀胱虛寒為主[3]。筆者在臨床中發(fā)現(xiàn),辨證為腎氣不足或脾腎陽虛的遺尿癥患兒僅占少數(shù),部分遺尿癥兒童僅表現(xiàn)為夜間尿床,并沒有典型的虛寒表現(xiàn),而睡眠覺醒障礙在遺尿兒童中普遍存在。
三焦是氣的升降出入通道,又是氣化的場所,總司全身氣機和氣化的功能,元氣根于腎,通過三焦而充沛于全身?!峨y經(jīng)·六十六難》說:“三焦者,元氣之別使也,主通行三氣,經(jīng)歷五臟六腑?!比篂樗哼\行的道路,有疏通水道、運行水液的作用,是水液升降出入的通道。全身水液代謝是由肺、脾胃和腸、腎、膀胱等臟腑的協(xié)同作用而完成的,但必須以三焦為通道,才能正常的升降出入。如果三焦的水道不夠通利,則肺脾腎等輸布調(diào)節(jié)水液的功能也難以實現(xiàn)其應(yīng)有的生理效應(yīng)。
睡眠覺醒障礙在遺尿兒童中普遍存在,牛明月等[4]通過病案觀察分析發(fā)現(xiàn),小兒遺尿的主要病機在“氣化失?!倍辉凇疤摗?,病機演變過程為三焦與腎陽氣化失常,清陽不升,心竅被蒙,神明失用,因而小兒過于沉睡,有尿意時不能從睡眠中及時醒來而發(fā)生遺尿。朱仡[5]認為遺尿發(fā)病的根本在于腦,“竅閉神匿,神不導(dǎo)氣”是遺尿的主要病機,采用“醒腦開竅”針刺法治療獲得了理想的效果?!饵S帝內(nèi)經(jīng)》陰陽學(xué)說認為,人體陰陽消長變化決定了睡眠和覺醒的生理活動,陽入于陰則寐,陽出于陰則寤。三焦是陰陽出入的通道,覺醒功能障礙,陽氣不能正常出于陰,可因陽氣不足,升騰無力引起,亦可因三焦不夠通利導(dǎo)致,濕、濁、痰、瘀是常見壅滯三焦的病理產(chǎn)物,兒童中又以痰濕多見,而病久易化生痰熱。部分遺尿兒童存在心理問題,尤其是大齡兒童,如抑郁、焦躁、自卑、性格孤僻等,肝氣郁結(jié),氣郁日久化火,肝郁及脾,脾失健運,蘊生痰濕,痰濕蘊久則化生痰熱。李燕寧[6]認為,溫膽湯不僅僅是祛除痰熱,運行氣血,更重要的是調(diào)節(jié)三焦以及機體各部因痰濁阻滯而影響的功能。洪曹棟等[7]根據(jù)升降出入理論,闡明溫膽湯調(diào)節(jié)三焦津氣升降出入,袪除三焦?jié)駸嵝皻猓瑥亩_到滌痰飲、理氣郁、除虛煩、暢氣機的功效。失眠與多寐皆可由痰熱阻滯三焦引起,溫膽湯對睡眠障礙有雙相調(diào)節(jié)作用[8],改善遺尿癥兒童睡眠覺醒水平,使患兒在夜間有尿意時能醒來排尿,從而起到治療作用。
此外,溫膽湯常用于治療一些情志病癥,如精神疾病、心身疾病、心理疾病等[9],筆者在臨床實踐中發(fā)現(xiàn),遺尿兒童經(jīng)溫膽湯治療后變得性格活潑,更有自信心,能提高后期治療療效。
溫膽湯是治療痰熱證的名方,方中半夏降逆和胃,燥濕化痰;竹茹清熱化痰,止嘔除煩;枳實行氣消痰,使痰隨氣下;陳皮理氣燥濕;茯苓健脾滲濕,則濕去痰消;甘草益脾和胃而協(xié)調(diào)諸藥?!睹t(yī)方論》中云:“方中以竹茹清胃脘之陽,而臣以甘草、生姜,調(diào)胃以安其正;佐以二陳,下以枳實,除三焦之痰壅;以茯苓平滲,致中焦之清氣,且以驅(qū)邪,且以養(yǎng)正;三焦平而少陽平,三焦正而少陽正?!蓖趺嫌⒃凇稖?zé)峤?jīng)緯》中對溫膽湯進行了詳細的論述,認為溫膽湯中竹茹清上焦之熱,甘草、陳皮、半夏通調(diào)中焦之氣,枳實既除下焦之熱又去三焦之痰壅。
三焦壅滯、氣機升降失常是引起夜間遺尿的關(guān)鍵,運用溫膽湯清熱化痰,通利三焦,使陽氣上升,促進睡眠中覺醒。因郁久化熱,可出現(xiàn)心火亢盛,配伍導(dǎo)赤散清心降火;如伴有腎陽不足,常加用桑螵蛸、菟絲子、補骨脂、五味子、附子等補腎固陽,使陽氣升騰有力。肺脾氣虛者,配伍補中益氣湯及縮泉丸加減;瘀阻三焦者,配伍川芎、當歸等活血化瘀藥物;濕阻中焦者,配伍平胃散加減;飲食積滯者,配伍保和丸加減。
患兒,男,7歲。因“夜間尿床5年”于2021年6月5日初診,患兒夜間尿床,每周3~5次,每晚1次,尿后不知,不易喚醒,精神欠佳,成績一般,大便正常。冬天、陰雨天尿床加重,夜間夢多。查體:營養(yǎng)及生長發(fā)育正常,腰骶部皮膚無凹陷,無脂肪瘤,無多毛及皮膚竇道,外生殖器無畸形,無包皮粘連,舌紅、苔白膩,脈滑數(shù)。證屬痰熱內(nèi)擾。治擬清熱化痰,安神固脬。予溫膽湯加減治療(顆粒劑,廣東一方制藥有限公司):姜半夏、炒枳實、淡竹葉、甘草各6g,竹茹、茯苓、生地黃、山藥、益智仁、石菖蒲、炒桑螵蛸各10g,蜜遠志3g。7劑。每日1劑,分2次溫服。
6月12日二診,遺尿好轉(zhuǎn),夜間仍需叫醒1次,近1周尿床1次,尿后能醒,較前活潑,夜夢減少。舌淡紅、苔薄白,脈滑。效不更方,繼予原方7劑。
6月26日三診,近2周夜間未叫醒,尿床2次,尿后能醒,舌淡紅、苔薄白,脈緩。予原方去竹茹、遠志、生地黃,加菟絲子、補骨脂各10g,五味子6g。14劑。囑如無尿床可暫停中藥口服,后未復(fù)診。
按:本案患兒遺尿日久,雖有冬天、陰雨天尿床加重等腎陽不足的表現(xiàn),但舌紅、苔白膩,脈滑數(shù),夜間夢多,考慮痰熱內(nèi)擾,心火亢盛,壅滯三焦。治療宜先通利三焦,清心降火。故予溫膽湯加石菖蒲、遠志清熱化痰,通利三焦,使陽氣上升,促進睡眠中覺醒,山藥、益智仁、桑螵蛸溫脾補腎,固攝止遺,配伍導(dǎo)赤散清心降火。三焦壅滯祛除后,加用菟絲子、補骨脂、五味子等增加補腎溫陽作用,使陽氣升騰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