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素君,尹盟盟,別海文,戰(zhàn)祥彩,張慶蕓
(日照市中醫(yī)醫(yī)院檢驗科,山東 日照 276800)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多種因素引起機體免疫功能紊亂,產(chǎn)生自身免疫應(yīng)答而造成多系統(tǒng)損害的疾病[1-3]。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診斷標準之一是檢出疾病特異性或相關(guān)性自身抗體,自身抗體是指針對自身組織、器官、細胞、細胞亞結(jié)構(gòu)、體內(nèi)蛋白分子、體內(nèi)核酸等所有自身抗原的抗體總稱,其本質(zhì)為機體B細胞分泌的免疫球蛋白[3-4]。隨著自身免疫學(xué)科的發(fā)展及檢驗技術(shù)的逐漸普及,自身抗體已成為大多數(shù)醫(yī)療機構(gòu)的常規(guī)檢測項目,其中間接免疫熒光法(IIF)檢測抗核抗體(ANA)與免疫印跡法(LIA)檢測抗核抗體譜(ANAs)是臨床開展最為普遍的2類項目。本研究擬對2018-2021年在本院就診并進行ANA與ANAs檢測的患者檢測情況進行回顧性分析,探討兩者聯(lián)合檢測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診斷價值,滿足臨床早期診斷及早期干預(yù)的需求。
1.1一般資料 收集2018-2021年在本院就診并進行自身抗體檢測的患者共2 495例,其中男950例,女1 545例,年齡13~93歲,平均(53.0±0.5)歲。
1.2方法
1.2.1試劑與儀器 ANA采用IIF法檢測,使用蘇州浩歐博生物醫(yī)藥有限公司試劑盒;ANAs采用LIA法檢測,使用蘇州浩歐博生物醫(yī)藥有限公司ANAs(IgG)檢測試劑盒,靶抗原包括抗核糖核蛋白、抗SM抗體(SM)、抗干燥綜合征A抗體、抗Ro52抗體、抗干燥綜合征B抗體、抗硬皮病70抗體、抗多發(fā)性肌炎抗體、抗Jo-1抗體、抗著絲點B蛋白抗體、抗增殖細胞核抗原抗體、抗雙鏈DNA抗體(dsDNA)、抗核小體抗體、抗組蛋白抗體、抗核糖體P蛋白抗體和抗線粒體M2抗體共15項。 熒光顯微鏡購自廣州明美公司MF43,免疫印跡儀使用BIotray 866自動蛋白印跡儀。
1.2.2檢驗方法 采集清晨空腹靜脈血3~4 mL,3 000 r/min離心5 min,分離血清,不能及時檢測的可2~8 ℃環(huán)境下保存1周。IIF檢測ANA,熒光顯微鏡下抗體效價大于或等于80判定為ANA-IIF檢測陽性。LIA檢測ANAs,只要一種抗體陽性,就判定為ANAs-LIA檢測陽性??偡下?100%×[(真陽性+真陰性)/總標本數(shù)];靈敏度=100%×[真陽性/(真陽性+真陰性)];特異度=100%×[真陰性/(真陰性+假陽性)]。
1.3統(tǒng)計學(xué)處理 采用SPSS21.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率或構(gòu)成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2.1患者自身抗體陽性率分析 在2 495例患者中女1 545例,男950例;陽性624例,陽性率為25.01%(624/2 495)。女性陽性率為32.17%(497/1 545),男性陽性率為13.37%(127/950),女性明顯高于男性,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χ2=110.86,P<0.05)。
2.2IIF-ANA與LIA-ANAs 2種方法的結(jié)果分析 2 495份標本中,ANA(+)519例,ANA(-)1 976例,ANA陽性率為20.80%(519/2 495),ANAs(+)404例,ANAs(-)2 091例,ANAs陽性率為16.19%(404/2 495),兩者之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χ2=17.58,P<0.05)。其中ANA(+)/ANAs(+)323例,占(12.95%),ANA(+)/ANAs(-)196例,占(7.86%),ANA(-)/ANAs(+)81例,占3.25%,ANA(-)/ANAs(-)1 895例,占75.95%,以HEp-2細胞為抗原基質(zhì)的IIF是ANA檢測的“金標準”[8],LIA-ANAs法檢測自身抗體的符合率為75.31%,靈敏度為62.24%,特異度為95.90%。見表1。
表1 IIF-ANA與LIA-ANAs 2種方法檢測結(jié)果比較(n)
2.2ANA陽性標本核型分析 ANA核型中核顆粒型79.96%(415/519),著絲點型6.74%(35/519),均質(zhì)型5.59%(29/519),混合型4.05%(21/519),胞漿顆粒型2.31%(12/519),核點型0.58%(3/519),核仁型0.39%(2/519),核膜型0.39%(2/519)。見圖1。
圖1 ANA陽性標本核型分析
2.3ANAs特異性抗體陽性率分析 ANAs陽性標本的15項特異性抗體中,抗Ro52抗體25.21%(214/849),抗干燥綜合征-A抗體22.14%(188/849),抗干燥綜合征-B抗體8.72%(74/849),抗核糖核蛋白8.36%(71/849),抗SM抗體7.89%(67/849),抗雙鏈DNA抗體5.77%(49/849),抗線粒體M2抗體5.65%(48/849),抗著絲點B蛋白抗體5.54%(47/849),抗核糖體P蛋白抗體4.48%(38/849),抗硬皮病70抗體2.12%(18/849),抗多發(fā)性肌炎抗體2.12%(18/849),抗組蛋白抗體1.30%(11/849),抗Jo-1抗體0.59%(5/849),抗核小體抗體0.12%(1/849),抗增殖細胞核抗原抗體未檢出陽性。見圖2。
圖2 ANAs特異性抗體陽性率分析
ANA是以自身真核細胞成分作為靶抗原的一組自身抗體的總稱,泛指各種核成分的抗體,是一種廣泛存在的自身抗體[1,5-7]。2018年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風(fēng)濕免疫科醫(yī)師分會自身抗體檢測專業(yè)委員會在《中華檢驗醫(yī)學(xué)雜志》上發(fā)表了中國ANA檢測共識,推薦以HEp-2為實驗機制的IIF法是進行ANA檢測的參考方法和首選方法,其針對的靶抗原包括細胞的全部成分,有高敏感度、方法簡易及覆蓋面廣等優(yōu)點。LIA法檢測的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相關(guān)的多種特異性抗體,具有特異性高、易操作、易自動化等優(yōu)點。
本研究對2018-2021年在本院就診并進行自身抗體檢測的患者共2 495例進行回顧性分析,陽性率為25.01%,高于其他研究報道的18.74%[9],但低于王琰[6]報道的34.65%,分析原因可能與不同地區(qū)環(huán)境因素、飲食結(jié)構(gòu)等,不同地區(qū)研究對象的疾病構(gòu)成不同;與不同儀器、不同試劑廠家、試劑質(zhì)量等有關(guān),試劑性能評價無可以溯源參比的國際組織,檢測結(jié)果通常會出現(xiàn)抗體滴度強弱不等;特別是熒光抗體檢測受人為因素影響更大,包括熒光顯微鏡的質(zhì)量、技術(shù)人員的圖像認識、熒光強度的感知、視力的好壞等,缺乏統(tǒng)一判讀標準和標準化報告程序等[4,10]。女性陽性率為32.17%,男性為13.37%,女性明顯高于男性,與所有文獻[5-7]報道結(jié)果一致,分析其原因可能與免疫系統(tǒng)受雌激素、孕酮及睪酮等性激素影響有關(guān)。雌激素是體液免疫增強劑,而雄激素是天然的免疫抑制劑。因而女性的免疫反應(yīng)強于男性,更容易患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5,11]。
IIF-ANA與LIA-ANAs 2種方法的檢測結(jié)果顯示,兩者聯(lián)合檢測符合率為75.31%,ANA(+)/ANAs(-)196例,占7.86%,ANA(-)/ANAs(+)81例,占3.25%,ANA與ANAs靈敏度、特異度有差異,ANA的靈敏度明顯高于ANAs,但其特異度差,單獨檢測ANA,會有7.86% 的ANAs的漏檢;ANAs靈敏度差,但其特異度高,單獨檢測ANAs,會有3.25% 的ANA假陰性,容易導(dǎo)致部分患者漏診,兩者聯(lián)合檢測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診斷中具有一定互補性,可減少漏診或誤診。
ANAs核型檢測結(jié)果顯示,抗Ro52抗體、抗干燥綜合征-A抗體、干燥綜合征-B抗體、抗核糖核蛋白、抗SM抗體、抗雙鏈DNA抗體、抗線粒體M2抗體、抗著絲點B蛋白抗體陽性比率高??筊o52抗體陽性率最高,占比為25.21%。有文獻報道,抗Ro52抗體在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中也有表達,大約30%的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SLE)、20%的特發(fā)性炎癥性肌病、14%的免疫性肌炎中都可以檢測到抗Ro52抗體,因此抗Ro52抗體無疾病特異性,聯(lián)合抗干燥綜合征-A和抗干燥綜合征-B抗體,在干燥綜合征的診斷中有重要應(yīng)用價值[12-13]??垢稍锞C合征-A和抗干燥綜合征-B抗體陽性患者其ANA熒光核型以核顆粒型為主,最常見于干燥綜合征 SLE,也可見于病毒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病等,抗干燥綜合征-A抗體特見于新生兒SLE。抗干燥綜合征-B抗體幾乎僅見于SLE和干燥綜合征中,而在干燥綜合征中抗干燥綜合征-A和干燥綜合征-B常同時出現(xiàn),是診斷干燥綜合征的標志性抗體,干燥綜合征-A靈敏度高,干燥綜合征-B特異度強[14]??购颂呛说鞍?、抗SM抗體陽性患者ANA熒光核型主要為核顆粒型??购颂呛说鞍资腔旌辖Y(jié)締組織病的特異性抗體,抗SM抗體是SLE的特異性抗體,本次研究抗SM抗體陽性率為7.89%,較楊麗紅等[7]報道的偏低。對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診斷,抗SM抗體的陽性率與抗抗核糖核蛋白/SM抗體的陽性率存在一定的相關(guān)性。研究提示,抗抗核糖核蛋白/SM、抗SM和抗干燥綜合征-A的陽性率升高,可能存在一定的狼瘡性腎炎的風(fēng)險,同時不同的患者抗抗核糖核蛋白/SM陽性率的升高,有利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鑒別診斷[7]。 抗雙鏈DNA抗體陽性患者ANA熒光核型主要為核均質(zhì)型,在SLE檢測中意義較大,具有較高的特異性,抗雙鏈DNA與DNA結(jié)合后形成免疫復(fù)合物沉積在腎小球基底膜,也可直接作用于腎小球抗原造成SLE患者腎損害。隨著疾病活動的控制,抗雙鏈DNA滴度逐漸下降或消失。因而,抗雙鏈DNA抗體是SLE疾病診斷和治療監(jiān)測的一個重要指標[5]??闺p鏈DNA抗體診斷SLE特異度高,但靈敏度差,本研究抗雙鏈DNA抗體陽性率為5.77%,存在漏檢,所以抗雙鏈DNA陰性也不能排除SLE[15]??咕€粒體M2抗體主要表現(xiàn)為胞漿顆粒型熒光,抗線粒體M2抗體是原發(fā)性膽汁性膽管炎(PBC)的特異性抗體,90%患者為陽性,而且檢測到抗線粒體M2抗體抗體陽性往往早于臨床癥狀,對PBC患者的早期診斷十分重要[16]??怪z點B蛋白陽性患者ANA熒光核型主要為著絲點型,本研究抗著絲點B蛋白陽性率為5.54%(47/849),較陳敏等[17]研究報道的2.54%偏高,熒光核型為著絲點型與抗著絲點B蛋白抗體陽性符合率達61.18%,同時著絲點型之外還存在其他ANA熒光模式,本研究核顆粒型也能表現(xiàn)出抗著絲點B蛋白抗體陽性,抗著絲點B蛋白抗體與著絲點核型模式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診斷具有重要意義[18]??购颂求wP蛋白抗體主要表現(xiàn)為核顆粒型熒光,是SLE的高度特異性血清學(xué)標志[19]??褂财げ】贵w和抗多發(fā)性肌炎抗體熒光核型主要為核仁型,抗硬皮病抗體常見于彌漫性進行性系統(tǒng)硬化病,抗多發(fā)性肌炎抗體以多發(fā)性肌炎和系統(tǒng)性硬化征多見[20]。 抗組蛋白抗體熒光核型主要是核均質(zhì)型,主要見于藥物誘導(dǎo)狼瘡??笿o-1抗體主要表現(xiàn)為胞漿顆粒型熒光,是多發(fā)性肌炎、皮肌炎的特異性抗體,同時抗核糖核蛋白陽性者臨床上發(fā)現(xiàn)有雷諾綜合征表現(xiàn)[11,21]。 抗核小體抗體是SLE常見的自身抗體之一,SLE疾病活動期及SLE腎臟損害患者常呈陽性[17]。
綜上所述,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自身抗體陽性率女性高于男性;ANA核型中核顆粒型、著絲點型、均質(zhì)型居多;ANAs以抗Ro52抗體、抗干燥綜合征A抗體、抗干燥綜合征-B抗體陽性率較高。ANA與ANAs靈敏度、特異度有差異,單獨檢測容易漏檢,兩者聯(lián)合檢測有助于臨床綜合判斷病情,減少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漏診和誤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