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鄒建平
陶慶友
1984年出生于湖南瀏陽,現(xiàn)居長沙畢業(yè)于湖南師范大學美術(shù)學院
職業(yè)畫家
湖南省美術(shù)家協(xié)會會員
一日,慶友拎上幾瓶“瀏陽河”原漿老酒,要與我締結(jié)師徒之宴!這個出生在湖南瀏陽東南部地處湘贛兩省三市(萍瀏醴)結(jié)合部大瑤鎮(zhèn)的小伙子渾身力氣,血氣方剛,精力四射!
另一日,慶友專程來請教一個問題:妻子身懷六甲,是先要生娃兒還是以藝術(shù)為重?我示意:生命如斯尊貴!作品只是一個畫家人生歷程中的一個驛站!
女娃兒已快兩歲,慶友從油畫轉(zhuǎn)入“焦墨”作畫亦有兩年有余。這兩年間在京城熱鬧演繹脫穎亮麗登場的“十墨”——冰墨、炒墨、氣墨、射墨、香墨、涂墨、砸墨、炁墨、煙墨、銹墨!今兒個畫壇墨氣十足,唯缺用堅硬油畫毛筆刻出來的“焦墨”!
陶慶友乃為“焦墨”代言人。
“墨”是國粹,而將其傳統(tǒng)精神解構(gòu)重構(gòu),是需要創(chuàng)造的勇氣,非湖南人莫屬!齊白石早年“北漂”經(jīng)歷相當坎坷!對其帶有湘野筆法的繪畫書法篆刻,京派眾矢之的“野狐之禪、俗氣熏人”,要不是陳師曾和徐悲鴻先后出手相助,齊白石恐怕很難登大雅之堂,在京城站住腳跟。
澄懷觀道,刪繁就簡,慶友墨之為墨、視墨非墨。從水墨出發(fā),視傳統(tǒng)水墨山水格局。如:臥以游之其尤物,麻紙加焦墨,盡情解構(gòu)、肆意張狂之后,宣紙難以承受焦墨之重,重墨如游龍戲水,紙屑如長蛇蛻皮,洗盡浮躁鉛華后,蛻變?yōu)樘旃鉄熢?,山色空濛之作?/p>
“焦墨”為傳統(tǒng)繪畫中一法,而“五色”中為黑之極限,或“計白當黑”,或“知黑守白”,明末程邃,近人黃賓虹,現(xiàn)代張仃都曾以焦墨有所作為。慶友之焦墨,筆筆為刀刻鐫于紙上,在意象中獲得所作之悟之后,置筆墨于死地,用硬刷刷的空筆死磕。先死而后生,其空白之處都是在烏黑的墨團中死摳出來的,山鳴谷應(yīng),峰迥壑轉(zhuǎn)的煙云微波,在作品上留下許多死磕硬摳下的死皮破屑。他變更了傳統(tǒng)山水某些一成不變的程式,將死墨賦予無限的生機!
又一日,慶友攜幼女及新作前來畫室拜訪,我在畫作中足見他刻苦勤奮,抒情深摯的工作精神,死摳焦墨之今天,小女靈泛活潑,承載的這一空間已被生命所打開,“墨”的外延精神自然難以復位。用其作品之名為解構(gòu),誕生其藝術(shù)外延之路,借其語意激揚和風神瀟灑地開拓旗幡,墨非墨,非常墨。我期待,生命落地生根,開花結(jié)果……
↑陶慶友/古格王朝系列8 60cm×60cm 2021年
↓陶慶友/古格王朝系列9 60cm×60cm 2021年
↑陶慶友/古格王朝系列4 60cm×60cm 2021年
↓陶慶友/古格王朝系列5 60cm×60cm 2021年
↑陶慶友/古格王朝系列6 60cm×60cm 2021年
↓陶慶友/古格王朝系列7 60cm×60cm 2021年
陶慶友/ 千山萬佛1 47cm×60cm 2020年
陶慶友/ 千山萬佛2 47cm×136cm 2020年
陶慶友/ 托林寺2 54cm×77cm 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