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逸 安徽省望江縣太慈中心學(xué)校
小時候,媽媽對我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籍是全人類的營養(yǎng)品,一個人的精神成長史就是他的閱讀史?!蹦暧椎奈也⒉欢@些深奧的道理。
三歲左右,每天晚上媽媽都會聲情并茂地為我讀書。耳濡目染,我便潛移默化地愛上了閱讀。一日不讀書,就覺得若有所失。上小學(xué)后,學(xué)校每年都有紅色故事演講比賽,我有幸參與,常常被那些為國捐軀的英雄感動得熱淚盈眶。漸漸地,我愛上了紅色書籍,《小兵張嘎》《小英雄雨來》《微山湖上》《閃閃的紅星》等書籍讓我如癡如醉,也讓我的平常生活由干癟變得充盈。
《小兵張嘎》講述的是發(fā)生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冀中平原的白洋淀邊,一個叫鬼不靈的小村莊的抗戰(zhàn)故事。當(dāng)時,這里有個叫嘎子的男孩和他的奶奶相依為命。他家寄住了一位養(yǎng)傷的八路軍戰(zhàn)士——老鐘叔,嘎子跟他勝似一家人。天有不測風(fēng)云,一天鬼子抓走了老鐘叔還打死了他的奶奶。嘎子萬分悲痛,但沒有自暴自棄。他加入偵察隊,面對敵人毫不畏懼,常常把鬼子引入“陷阱”,再干掉。最后,憑借自己的堅毅勇敢和聰明才智,協(xié)助戰(zhàn)友殺光了來村里攪擾的所有鬼子。在敵人面前,他淡定從容,他的勇敢為我的怯懦打開了一扇希望之窗。
在《小英雄雨來》中,我被雨來的機智所折服。書中,雨來要把敵人帶進地雷圈而又要讓自己成功出逃,我是想都不敢想的。可雨來懂得隨機應(yīng)變。他先把敵人帶到地雷陣前,讓鬼子相信前面沒有地雷,然后自己假裝失足滾到河里淹死了。這樣鬼子既被地雷消滅,自己也得救了,真是一舉兩得,英雄出少年??!
某次,我們?nèi)嗳ソ加?,就多虧了雨來帶給我的靈感。那天,我們原本走得好好的,在經(jīng)過一條小河時,老師反復(fù)提醒我們要注意安全,但還是有一位同學(xué)一失足栽進了河里。我看見一塊碩大的石頭,對他大叫:“抱住石頭,我們來救你!”他照做,我們連忙拋出繩索,把他拉了上來。事后,同學(xué)們都夸我聰明。我心里樂開了花:“感謝雨來,讀書真好!”
最讓我震撼的是王樹增的《長征》,紅軍吃草根,啃樹皮,翻雪山,過草地……一次次瀕臨死亡,一次次向命運抗?fàn)?,最后到達革命根據(jù)地,讓我們感慨:有幸生在這盛世,長在這盛世,紅軍戰(zhàn)士艱苦奮斗,堅持不懈,不向命運低頭的精神時刻鞭策我前行。
如果沒有紅軍長征精神的指引,沒有紅色書籍的浸潤,我不可能懂得“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也不可能懂得,做任何事都要堅持不懈做到極致的道理。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讀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