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雙紅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青年把讀書作為一種生活樂趣、一種人生追求,熱愛學習漸成風尚。夢想從學習開始,事業(yè)靠本領成就。青年的素質和本領直接影響著實現中國夢的進程。習近平總書記特別關心青少年讀書學習,要求“勤學、修德、明辨、篤實”,強調“求真學問,練真本領”,叮囑“珍惜韶華,潛心讀書”。青年正處于學習的黃金時期,應當把學習作為首要任務,讓勤奮學習成為青春遠航的動力,讓增長本領成為青春搏擊的能量。
學習是進步的階梯,好學才能上進,學好才有本領。當今世界,知識更新不斷加快,科技發(fā)展日新月異。這既為青年施展才華、競展風采提供了廣闊舞臺,也對青年能力、素質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想在百舸爭流、千帆競發(fā)的洪流中勇立潮頭,在不進則退、不強則弱的競爭中贏得優(yōu)勢,在報效祖國、服務人民的人生中有所作為,就要孜孜不倦地學習。這是青年實現人生理想的途徑,也是擔當時代使命的要求。
學習就必須求真學問,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不能滿足于碎片化的獵奇、快餐化的瀏覽。習近平總書記曾和青年學生交流讀書心得:“15歲的我已經有了獨立思考能力,在讀書過程中通過不斷重新審視,達到否定之否定、溫故而知新,慢慢覺得馬克思主義確實是真理,中國共產黨領導確實是人民的選擇、歷史的選擇,我們走的社會主義道路確實是一條必由之路?!迸W習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fā)展史,有助于在學思踐悟中堅定理想信念,做到心明眼亮。努力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和專業(yè)技能,提高人文素養(yǎng),有助于增長見識,豐富學識。掌握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通曉天下道理,青年一代才能堅定理想信念、砥礪道德品質、掌握真才實學。
學習的目的在于運用,實踐是檢驗學習成果的練兵場。荀子說:“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敝挥幸灾傩?、以行求知,在實踐中錘煉真本領,才能更好認識國情,更好認識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大勢,更好認識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更加能動地推進各項工作。對于新時代青年來說,必須堅持學以致用,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偉大實踐的大熔爐中,在社會的大學校里,掌握真才實學,努力成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材。
有人說,每個人的世界都是一個圓,學習是半徑,半徑越大,擁有的世界就越廣闊。青年時期打下的學識基礎,在人生旅程中會一直閃爍智慧光芒。廣大青年在學習中增長知識、錘煉品格,在實踐中增長才干、練就本領,努力擔負起時代使命,黨和人民事業(yè)必將迎來新的更大輝煌。
(選自《人民日報》2022年5月8日,有刪改)
提煉
好文章之所以讓人們拍手稱絕,是因為作者沒有泛泛而談,而是從現實狀況、民族文化、民族發(fā)展等角度深入寫作,回望歷史的目光充滿人文的溫情,貫通中西、對照古今,有自己分析的骨架和觀點,有歷史的大氣度。要做到這一點,考生可以從以下兩方面著手:
1.讓作文有思想氣度
史料在手,如何縱橫連綴出觀點,是文章的精彩之處。一般來說,這類文章都是以前后動態(tài)的觀點來看社會文化變遷,以社會各部分的聯系來看制度組織,以中西方的精彩對比來評述中國文化。這樣自然就會有一種歷史的大氣度和大思想,當然在最后還要得出“大結論”??忌趯懽鲿r,要將內容緊緊圍繞社會發(fā)展變化這一層面選取,運用綜合對比,讓史料在文中多處閃光,又渾然一體。如這篇時文,將百年歷史征程、國家發(fā)展大勢與習近平的相關論述結合起來,顯示出時代的磅礴之氣。我們一般在運用思想史和發(fā)展史的材料時,要注意這一類材料的動態(tài)發(fā)展,并將自己的觀點態(tài)度融入其中,也就是將“小我”融入“大我”之中。
2.讓作文有文化底蘊
考生可以讓重大的歷史事件、典型歷史人物在文中再現。尤其是很多歷史人物原本就是偉大的詩人、文學家或政治家,他們的詩文名句是他們在人生的重要時刻奏出的最強音,兩者結合,作文的文化底蘊自然就會深厚許多。如這篇時文就引習近平的論述、荀子的名言等入文,讓文章在文化、理論等方面具有了相當的高度。